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
妇科肺栓塞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妇科肺栓塞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妇科病房、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
三、定义1.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因血栓、脂肪、空气等物质阻塞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
2. 妇科肺栓塞:指妊娠、分娩、产后等妇科疾病导致的肺栓塞。
四、应急预案1. 早期识别(1)提高医务人员对妇科肺栓塞的警惕性,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2)详细询问病史,关注以下高危因素:妊娠、分娩、产后、妇科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
(3)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特别是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2. 应急处理(1)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4)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5)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
3. 特殊情况处理(1)妊娠期肺栓塞:评估妊娠期肺栓塞的风险,必要时终止妊娠。
(2)产后肺栓塞: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必要时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3)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同时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4. 通讯与协作(1)与相关科室(如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相关检查结果。
(2)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
5. 教育与培训(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妇科肺栓塞相关知识的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对肺栓塞的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培养。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我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更,由医务科负责修订。
3. 各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肺栓塞应急预案

肺栓塞应急预案导言肺栓塞是一种紧急病况,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肺栓塞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以救助患者。
本文档旨在为医院制定详细的肺栓塞应急预案,包括预防、识别和处理肺栓塞的适当方法。
此预案适用于医院内的医务人员,以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肺栓塞患者。
第一章预防肺栓塞1.1 患者评估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应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肺栓塞的风险。
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个人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遗传病史和现有疾病。
- 药物治疗: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抗凝剂、雌激素和固定收缩血管药物。
- 手术史:评估患者是否曾接受手术。
特别关注高危手术,如骨折修复、创伤手术和妇科手术。
- 血液凝块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肥胖、吸烟、久坐和静脉血栓形成病史。
1.2 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建议:- 给予抗凝治疗:对于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凝治疗,包括使用肝素和华法林。
- 活动: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
- 弹力袜: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给予弹力袜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 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以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教育:对于患者和家属,要进行肺栓塞的教育,包括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早期症状的认识。
第二章识别肺栓塞2.1 症状识别对于可能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以下症状:- 呼吸急促- 胸部疼痛或压迫感- 咳嗽,有或没有咳血- 心悸或昏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如肿胀、疼痛或发紫2.2 诊断肺栓塞一旦发现可能的肺栓塞症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听诊检查肺部和心脏,检查下肢血栓征,如肿胀、疼痛和压痛。
- 进行辅助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心电图(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D-二聚体测定和下肢超声检查。
妊娠合并肺栓塞的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妊娠合并肺栓塞(PE)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为了提高对妊娠合并肺栓塞的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妊娠合并肺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妊娠合并肺栓塞的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
3. 加强预防措施,降低妊娠合并肺栓塞的发病率。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妊娠合并肺栓塞紧急救治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
2. 设立妊娠合并肺栓塞应急救治绿色通道,由救治小组负责协调、指挥。
四、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1)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妊娠合并肺栓塞的认识,掌握其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
(2)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有血栓病史、手术、长时间卧床等,应加强监测。
2. 诊断(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迅速做出妊娠合并肺栓塞的诊断。
(2)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3. 治疗(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
(2)抗凝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病情,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4)解痉治疗:给予解痉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缓解肺动脉高压。
(5)抗休克治疗:根据病情,给予补充血容量、升压药物、纠正心衰等治疗。
(6)手术:必要时,进行手术取栓或血管重建。
4. 抢救措施(1)建立静脉通道,迅速给予药物治疗。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支持。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4)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
5. 预防措施(1)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妊娠合并肺栓塞的认识。
(2)鼓励孕妇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肺栓塞的快速识别和治疗技术

肺栓塞的快速识别和治疗技术肺栓塞(P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具有高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低检出率的“三高一低”特点,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一、肺栓塞的定义肺栓塞是一种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包括肺血栓栓塞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1.大面积肺栓塞(高危)急性肺栓塞伴有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至少15分钟,排除非肺栓塞所致的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败血症或左室功能障碍)、症状性心动过缓(有休克症状或体征,且心率<40次/分)。
2.次大面积肺栓塞(中危)急性肺栓塞不伴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但有右心室功能障碍或心肌缺血证据。
3.低危肺栓塞存在急性肺栓塞但缺乏大面积及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指标。
二、肺栓塞的临床表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可以无症状,也可以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发生猝死。
主要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多少、栓塞部位和范围、发病速度、发病前的心肺功能状态。
临床上所谓的“肺栓塞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不足30%。
表1为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概率。
表1肺栓塞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概率三、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第3版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肺栓塞的临床判断评分进行了修订,如表2。
表2肺栓塞临床预测评分四、发现可疑肺栓塞患者1.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易发因素,如骨折、骨科手术史、久坐不动(如乘坐长途车或飞机)、卧床>3天、静脉曲张等。
2.突发“原因不明”的气短、胸痛、咯血、晕厥、低血压、紫绀,低氧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化、手术后肺炎等。
3.注意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炎、胸膜炎等。
4.常规行D-二聚体检测,做出排除诊断。
5.超声检查。
五、辅助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2.血浆D-二聚体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具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若其含量低于500μg/L,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
孕产期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孕产期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孕产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所属分支而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综合征。
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孕产期肺栓塞发生率明显增加,国外报道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
妊娠期静脉栓塞发病率约0.1%,肺栓塞的发病率约0.01%~0.04%,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约20%~30%的患者可立即死亡,幸存者仍有30%复发,而积极治疗的急症病死率可降至1%。
我国孕产期肺栓塞仅见少数个案报道。
我国诊断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产科临床医师普遍对本病认识不够,另外,低尸检率和缺乏有效的诊断设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现就孕产期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做一介绍。
一、病因及病理生理1.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静脉内血栓形成有3个因素:(1)血管损伤;(2)血流瘀滞;(3)凝血倾向。
妊娠期血流呈高凝状态,盆腔及下肢血管受子宫压迫和激素影响而扩张,血流缓慢,静脉压增高;分娩或剖宫产时易促使血管内壁受损,故孕产妇发生静脉栓塞的机会增多,为同年龄非妊娠妇女的5倍,妊娠的早期和围产期更易发生[3]。
2.孕产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剖宫产后易形成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为:(1)术后长期卧床引起肢体静脉回流瘀滞;(2)手术创伤造成血流的高凝状态;(3)麻醉下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组织受牵张而胶原纤维暴露;(4)高龄、肥胖、多产、吸烟、感染及大量输血,特别是输库存血等。
肺栓塞孕产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肺血管阻塞的程度。
当阻塞达85%时,可因左心血量急骤下降而引起晕厥休克致猝死。
孕产妇因肺栓塞死亡,34%发生在1 h内,39%在24 h 内,27%在2~5 d内[4]。
二、临床表现由于发生肺栓塞的急缓、部位、范围、程度,并发或伴发其他脏器损害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较为广泛。
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1)突发性的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其特征是浅而快,呼吸频率>16次/min,占临床症状的84%~95%。
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

其他辅助治疗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 善缺氧症状。
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等,以全面 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04
预防产科肺栓塞的措施
产前预防
80%
评估高危因素
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存在 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家 族史、既往血栓形成史、肥胖、 长期卧床等。
02
01
03
需要进一步研究产科肺栓塞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 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针对肺栓塞的特异性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是 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此外,还需要关注肺栓塞对母婴长期健康的影响,以 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管理和治疗建议。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信息
患者年龄35岁,孕38周, 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 致肺栓塞。
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咯血等。
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案例处理过程与结果
治疗措施
给予患者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同时 进行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
转归情况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最终顺利分娩,母婴健康出院。
100%
改善生活方式
鼓励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 体重等。
80%
预防性抗凝治疗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如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华法林等 。
产时预防
适当活动
鼓励孕妇在产程中适当活动, 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卧床
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孕妇,应 定期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卧 床。
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

产科肺栓塞的识别和处理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肺栓塞的病理生理•肺栓塞的识别•肺栓塞的处理•妊娠期和产褥期肺栓塞的预防•结论01引言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以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综合征。
肺栓塞(PE)定义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PE和慢性P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次大面积PE和大面积PE。
肺栓塞的分类定义和背景发病率妊娠期发生肺栓塞的机率大约是1/1000,产褥期为6/1000。
死亡率妊娠合并肺栓塞的死亡率为1%-2%,产褥期合并肺栓塞的死亡率为0.1%-0.2%。
产科肺栓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龄孕妇(>35岁)、肥胖、长期卧床、家族中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
妊娠和产褥期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02肺栓塞的病理生理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栓肺栓塞的栓子大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少部分来源于右心房或右心室的血栓。
肺组织缺血和坏死肺栓塞发生后,肺动脉血流受阻,导致肺组织缺血和缺氧,严重时可引起肺组织坏死。
肺栓塞的病理学特征妊娠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增加,仅凝血因子Ⅺ、ⅩⅢ降低。
肺栓塞的发病机制血液高凝状态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影响血液回流,造成下肢静脉血流瘀滞,易形成静脉血栓。
静脉血流瘀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肥胖、高龄产妇、手术等为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其他因素肺栓塞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猝死。
对母体的影响肺栓塞可导致母体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血液循环。
对胎儿的影响肺栓塞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03肺栓塞的识别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痛、晕厥等一系列症状。
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其他症状胸痛通常为胸膜刺激的表现,可呈放射性疼痛,多与呼吸运动相关。
肺栓塞患者可出现咯血,通常为小量咯血,但有时也可出现大量咯血。
肺栓塞的识别与紧急处理PPT模板

02
癌症与血栓形成
特定类型的癌症,如胰腺癌、 卵巢癌和肺癌,以及许多有转 移的癌症,通过增加有助于血 液凝结的物质水平,显著提高 血栓形成的风险。
03
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不仅包括心脏病, 还涉及血管健康问题,这些问 题通过影响血液循环和血液成 分,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 风险,对患者健康构成严重威 胁。
肺栓塞的识别与紧 急处理PPT模板
症状、诊断及治疗策略概览
01 肺栓塞概述 04 预防措施 07 急救处理
目录
02 诊断方法 05 旅行注意事项
03 治疗方式 06 风险因素
01 肺栓塞概述
定义与成因
01
肺栓塞定义
肺栓塞是一种病理状态,由血栓 阻塞肺部血管引起,这些血栓通 常起源于体内其他部位,如下肢 深静脉,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 。
磁共振成像
MRI的工作原理 MRI的应用人群 MRI的成本问题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无线电波和强磁场,通过检测体 内氢原子的响应来构建身体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为 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由于MRI检查不涉及辐射,对孕妇和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 尤为适用,避免了传统检查方法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了 检查的安全性。
紧身长袜
01
02
03
紧身长袜的工作原理
紧身长袜通过稳定地挤压腿部 ,帮助静脉和腿部肌肉更有效 地输送血液,从而防止血液停 滞,为普通手术期间和之后提 供一种安全、简单、廉价的预 防方法。
紧身长袜的适用场景
紧身长袜主要适用于普通手术 期间和之后,通过稳定地挤压 腿部,帮助静脉和腿部肌肉更 有效地输送血液,防止血液停 滞,提高手术安全性。
02
遗传性凝血障碍的血
液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肺栓塞PE的诊断
1.螺旋CT或2.V/Q显像
1.螺旋CT不诊断 2.V/Q显像低至中度可能性
1.正常螺旋CT 2.正常V/Q显像
1.螺旋CT诊断 2.V/Q显像高度可能性
下肢超声
诊断PE
阳性
排除 PE
阴性
考虑重复检查 或额外的试验
推测可能会存 在DVT和PE
18
治疗:
• 给氧:氧浓度以维持PaO2在70~100 mmHg为宜。 • 抗休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心排血量、肺 动脉压。 方法:
误诊、漏诊率高; 死亡率高
突发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90% 胸骨前酷似心肌梗塞样疼痛; 不明原因的心肺功能减退;
急性肺栓塞发作 的特征,急救的 关键信号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出冷汗、血压下降、
休克、晕厥
9
• 虽然肺栓塞没有典型的症状,但是14~24%的肺 栓塞是由继发于未诊断或未治疗的深部静脉栓塞。 这类肺栓塞死亡率约15%,2/3患者死于发病的30 分钟之内。
多巴胺5~10 ug/(kg.min)、多巴酚丁胺3.5~10.0ug/ (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2~2.0ug/(kg.min), 维持平均动脉压>80mmHg,心脏指数>2.5L/min.m2及尿量 >50 ml/h。
19
对症治疗
• 止痛: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或盐酸哌替啶
22
抗凝治疗
① 肝素:首次剂量5000u或80u/kg静脉注射,继以
18u/kg静脉滴注,维持浓度40u/min。肝素使用最 初24小时,每4~6小时行部分凝血活酶(APTT)检 查,根据APTT调整用量,使APTT达到并维持于正 常值的1.5~2.5倍,情况稳定者持续用药7—10天, 总剂量每天36000~42000 U。
4
• 国内刘宝瑛等调查了18所医院的孕产妇共93651例, DVT49例,其中PE3例;.DVT发病率为0.052%;PE 发病率为0.003%; • 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高危因素为:剖宫产、 妊娠高血压疾病、多产、输血、妊娠合并症、产 后应用止血药、产后出血、卧床时间长、产褥期 多于妊娠期。
5
临床表现
• • • • 猝死型; 急性肺心病型; 肺梗塞型; 不可解释的呼吸困难;
6
主要症状
• 突发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浅而快,占 90%;与体位变化有关。 • 胸痛:胸骨前似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样占70~80%; • 咯血,咳嗽:阵发性咳嗽,50%; • 惊恐和频死感,晕厥: 20~30%; • 其他:胸闷、气短、恶心、呕吐、腹痛等
20
对症治疗
• 支气管痉挛:氨茶碱0.25 g加入50%葡萄糖液40 ml内
静脉注射,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l0 mg静脉注射。
• 控制心律失常:
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50~ 100 mg静脉注射,继 以12mg/min静脉滴注。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西地兰0.2~0.4 mg加入50%葡萄糖 液20~40ml静脉注射或维拉帕米(异博定)5 mg加入50%葡 萄糖液20~40 ml静脉注射。
7
主要体征
呼吸加快,心率增加:次数大于100次/min。 紫绀:约20%病例伴有紫绀。 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或休克及组织灌注不良 所致。 急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约20%患 者有这些体征。 患侧肺部可闻及湿哕音,有时还可闻及胸膜摩擦 音及心包摩擦音。
8
诊断
常见症状:无特异性;
13
确诊试验
•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entilation/ qer.fusion,V/Q) 能反映肺栓塞的特征性改变。
①肺通气扫描正常,而灌注扫描呈典型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则 高度怀疑PE。 ②病变部位既无通气也无血流灌注,可能为肺实质病变,不能诊 断PE(肺梗死除外)。 ③肺通气扫描异常,灌注无缺损,为肺实质性疾病。 ④肺通气和灌注扫描均正常,可除外PE。
11
初筛检查
• 胸部x线检查:其特异性差 ① 肺动脉阻塞征; ② 肺动脉高压征及右心扩大征; ③ 肺组织继发改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12
初筛检查 • 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尖瓣开放度减小;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开放度降 低等; 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收缩、舒张幅度减弱; 室间隔偏移或矛盾运动;左、右心室内径比例减 小; 肺动脉扩张;
2
妊娠合并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高凝状态 静脉淤滞 血管损伤
经典的三联好发因素
3
高危因素
• • • • • • 年龄大于35岁; 长期卧床孕妇 ; 体重增长过多孕妇; 产次大于3次; 手术产;(急诊剖宫产大于择期) 出血,感染;
Incidenc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iming of objectively diagnos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uring pregnancy,Obstet Gynecol 1999;94(5):730
V/Q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诊断肺栓塞最敏感而无创 伤的检查方法
14
确诊试验
螺旋CT:采用特殊技术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 对肺栓塞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主要显像有:充盈缺损、肺动脉截断及血流不对称 等表现。阳性率高达80% 一90%。
其最大优点为无创、诊断率高。
15
确诊试验
• 磁共振显像(MRI):对段以上肺动脉内血栓的诊断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 肺动脉造影: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Obstet Gynecol 2006;101(5):985
10
初筛检查
• D二聚体测定:明显增高。敏感性为98%,特 异性为30%。 • 动脉血气: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由于心肺血 管床受阻,氧分压(PaO2)降低,而肺泡死腔增 大,出现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降低。 • 心电图检查:最常见而且最早出现的是窦性心 动过速.各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
血管腔内充盈缺损; 肺动脉截断现象; 某一肺区域血 ,可检测到直径小至 0.5 cm的血管。
16
这些检查对胎儿安全吗?
• 胸部X线、肺动脉造影和肺V/Q显像三种检查所引起 的胎儿放射线总量<0.5rad。 • <5 rad不会引起胎儿异常或流产的增加。 • 妊娠l0一l7周时,此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最敏感。 • 哺乳期妇女在接受99mTc检查后15 h不应哺乳,因这 时99mTc在乳汁中大量分泌。
25
哪些孕妇需要预防PE?
• • • • • 心脏病病史的孕妇; 第三胎或多胎孕妇; 高龄或肥胖孕妇; 妊娠或产褥期卧床时间明显延长者; 行急诊剖宫产,尤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孕妇;
26
如何预防?
• 药物联合分级加压弹力袜和间隙充气加压泵预防血栓(2C级); • 血栓危险因素持续存在的患者,建议产后继续进行血栓预防 4~6周(2C级); • 存在血栓危险因素但是无静脉栓塞病史的患者,不推荐产前 • 常规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而应个体化评估血栓的风险(1C 级); • 无血栓危险因素而既往曾发生过特发性VTE、推荐预防剂量的 LMWH/UFH,或怀孕期间进行密切监测,同时产后抗凝(1C级) •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反复流产或晚期流产,没有静脉或动脉血 栓栓塞病史的女性,建议产前应用预防剂量的UFH或LMWH,同 时联合应用阿司匹林(1B级)。
孕产妇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1
发生概况
• 欧美国家孕产期肺栓塞的发生率为0.01~0.04 %;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5倍,产后2个月之内 发生率高于产前2~3倍; ↑ • 国内调查了9621例孕妇,发生率0.003%,(?) • 孕产妇因肺栓塞造成猝死的有34%发生在1 h 内,39%在24h内,27%在3~5 d内。
21
溶栓治疗
• 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 • 逆转右心衰竭,增加肺毛细血管血容量及降低病 死率和复发率。
①链激酶(SK)负荷量25万U/30 min,继l0万U/h,维持72 小时静脉滴注。链激酶分子量高而不通过胎盘,是常用的 溶栓剂。 ②或尿激酶(UK)负荷量25万U/10~20min,继20万U/h,维 持24小时静脉滴注。 以上两种药应用之前用异丙嗪25mg,地塞米松5mg滴注预防 副反应。
27
28
23
推荐用法:
②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可避免一些 肝素引起的并发症,如出血、血小板减少、骨质 疏松等,不影响出凝血时间。开始剂量1mg/kg每 12小时1次,分娩时减量至40mg,每12小时1次, 产后4~6小时恢复同前剂
24
③华法林:一般用于产后。 使用肝素的第1~天即可开始,每天口服5~l0mg。以控 制APTT为正常的1.5~2.5倍。 若肺栓塞发生于晚孕期,则产后抗凝药应至少持续用3个 月; 栓子来源不明的首发病例,至少需给予6个月的抗凝; 复发性PE或高危因素长期存在的患者,抗凝治疗的时间 应更加延长。
50~100 mg肌内注射。 • 解痉:阿托品0.5~l 静脉注射或654-2 10~20 mg肌内注射,以减低迷走神经张力,防止肺动脉 和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必要时可l~4小时注射1 次。 • 心衰治疗:西地兰0.2~0.4 mg加入50%葡萄糖 溶液40 ml内静脉注射,必要时于4—6小时重复用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