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

合集下载

电磁感应教案

电磁感应教案

电磁感应教案电磁感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的定义及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

2.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能够运用电磁感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等。

2.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的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课件。

2.实验器材:电磁感应实验箱、电源、线圈等。

3.教学视频: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视频。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电流产生磁场的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演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o故事导入:讲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背景和过程。

o问题导入:提出“为什么通电的线圈会有吸引力?”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授新课(40分钟):o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并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概念和应用。

o通过PPT展示,详细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巩固练习(15分钟):o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组织小组讨论。

4.归纳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回顾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测验、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建议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磁感应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磁感应
一、磁感应现象 二、磁感应条件
一、电磁感应现象
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人们自然想到:既然电能够产生磁, 磁能否产生电呢?
由实验可知,当闭合回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 在一定条件下,由磁产生电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 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大量的实验表明:
单匝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线圈的磁通变
化率 / t成正比,即
E t
对于N 匝线圈,有
ENN2N1
t
t
式中N 表示线圈匝数与磁通的乘积,称为磁链,用 表示。

= N
于是
E t
上式适用于 vl vB的情况。
如图 6-2 所示,设速度 v 和磁场 B 之间有一夹角 。将速 度 v 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量 v 1、 v 2, v 1 = v cos 与 B 平 行,不切割磁感线; v 2 = v sin 与 B 垂直,切割磁感线。
动势大小
E B SB v ltB vl
t t t
即 EBvl
图 6-1 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因此,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B l v2 B l v sin
上式表明,在磁场中,运动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 小与磁感应强度 B、导线长度 l、导线运动速度 v 以及导线运
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夹角的正弦 sin 成正比。
2.判断步骤
原 原
磁 磁
场 B1方 向 通 变(增 化加

减)愣少次


感 应 电 流B磁 2方场向安 培定 则
(与B1相 同 或 相 ) 反

《电工基础》教案4-5电磁感应现象

《电工基础》教案4-5电磁感应现象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电磁感应现象知识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能力目标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课题引入]1、提问相关知识2、引入本节课题[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自从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以来,许多科学家开始寻找它的逆效应?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应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磁场中的导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感应电流。

这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下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AB,导线AB的两端分别与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相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当导线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例如,导线AB在垂直磁感应线方向①运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表明闭合回路中有电流流过、当导线AB沿着平行磁感应线方向②运动时(导线AB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应线),电流计的指针不动,表明回路中没有电流。

像这样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产牛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

导线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来判定。

伸出右手,让拇指和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且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让磁感应线从掌心穿入,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方向。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把线圈的两个接头分别与灵敏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相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如果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将条形磁铁拔出),使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表明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如果穿过线圈的磁通不变(条形磁铁放在线圈中不动),电流计指针指零,表明回路中没有电流。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上述两个结论,阐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两种不同的条件,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的结果。

第一种说法是通过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第二种说法是通过穿过闭合回路磁通的变化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4电工基础第四章教案

4电工基础第四章教案

第四章 磁与电磁感应 §4-1、磁感应强度和磁通教学目的1. 了解磁场、磁感应线的概念磁感应强度磁通的概念;2. 掌握磁感应强度磁通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磁感应强度磁通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磁感应强度磁通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2课时授完。

教 具:黑板、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I 、复习提问: II 、讲授新课: 一、磁体与磁感线1、磁性: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分为天然磁铁和人造磁铁,常见的人造磁体有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和磁针等。

3、磁极: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任何磁铁都有一对磁极,一个叫南极用S 表示,一个叫北极用N 表示。

4、磁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磁极不能单独存在。

异名磁极 同名磁极5、磁场:在磁力作用的空间,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6、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线切线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条形磁体的磁感线S7、磁感线的特点 1.磁感线是空间分布的2.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不真实存在3.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4.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外部从N 极指向S 极内部从S 指向N (与电场线不同) 二、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方向取决于电流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1、通电长直导线的磁场方向:(1)判定方法:右手握住导线并把拇指伸开,用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环绕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1)判定方法:右手握住螺线管并把拇指伸开,弯曲的四指表示电流的方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N 极的方向。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三、磁感应强度和磁通 1、磁感应强度 (B )动动手:下图为一个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下图所示导线电流方向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拇指:磁场方向NS电流手指:电流方向现象: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载流导线MN 受到力的作用向上运动,弹簧缩短。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序号:6
教学时间: 2019 年9 月19 日
教学课题:第六章电磁感应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深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

教学难点: 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教学关键: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举一反三练习使学生掌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人们自然想到:既然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呢?
(三)课堂小结: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来判定. 这两种方法本质是相同的,所得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右手定则适用于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而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普遍规律。

(四)布置作业:习题1—4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电磁感应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一、右手定则
二、楞次定律
三、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的一致性
(六)课后记:。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磁与自然界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联系,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过程备注提出学习任务导入新课:回顾奥斯特实验,考虑奥斯特实验的本质是电生磁现象,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磁能否产生电?我们今天就来探索磁对电的作用。

一、课程概述1、本节研究对象---电磁感应定律(1)电磁感应现象(2)楞次定律(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直导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5)电磁感应的应用2、本课程性质、内容及地位本课程是电子电工类应用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电工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有关交流电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内容的基础。

3、本课程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为实现培养目标安排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直流后交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讲授新课1、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1)当磁铁插入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2)当磁铁快速插入和缓慢插入产生的现象有什么区别?(3)当磁铁拔出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当磁铁插入后静止不动时有什么现象?(5)当磁铁的磁极发生变化时,插入时产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通过奥斯特实验的回顾,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磁能否产生电有深厚兴趣定义:这种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

实验说明: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增加;磁铁拔出时,线圈中的磁通减小。

磁铁静止不动时没有电流。

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通的变化有关。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授课时间: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上午1-2节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4.掌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5.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3.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难点: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过这方面知识。

教学内容:课前复习1.电流产生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的内容。

(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

)一、电磁感应现象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让学生找到这几个关键词即是教材上面的黑字: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并找到相关的几句话。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

二、楞次定律以上实验表明:在线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由于磁铁的插入和拔出导致线圈中的磁通发生了变化。

楞次定律指出磁通的变化与感应电动势在方向上的关系。

定律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断。

平伸右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让磁感线穿入掌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带领学生一起用右手定则判断这两个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公式:1、单匝线圈:t e ∆∆Φ= 2、N 匝线圈:tN e ∆∆Φ=1.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1)让导体AB 在磁场中向前或向后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

电工技术基础 第六章 电磁感应新教案

电工技术基础      第六章  电磁感应新教案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学生归纳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与1.知道感应电动势的概念,会区分Φ、ΔΦ、的物理意义。

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并能应用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及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的情感。

教学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以及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Φ、ΔΦ、物理意义的理解
总结重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计算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方法,理解公式
和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公开课
——《电磁感应》教案
授课教师:盛勇
授课时间:2009年12月9日星期三上午1-2节
授课班级:09通安2班
授课地点:09通安2班教室
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4.掌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5.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3.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难点: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过这方面知识。

教学内容:
课前复习1.电流产生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的内容。

(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


一、电磁感应现象
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
(让学生找到这几个关键词即是教材上面的黑字:电磁感应
现象、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并找到相关的几句话。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
称为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

二、楞次定律
以上实验表明:在线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的原因是由于磁铁的插入和拔出导致线圈中的磁通发生了变化。

楞次定律指出磁通的变化与感应电动势在方向上的关系。

定律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断。

平伸右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让磁感线穿入掌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带领学生一起用右手定则判断这两个线圈内的电流方向)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内容: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公式:1、单匝线圈:t e ∆∆Φ= 2、N 匝线圈:t
N e ∆∆Φ=
1.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1)让导体AB 在磁场中向前或向后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

(2)导体AB 静止或做上、下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

2. 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1)把磁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抽出。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2)磁铁插入线圈后静止不动,或磁铁和线圈以同一速度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闭合电路中没有电流。

3. 在导体和磁场不发生相对运动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小结:①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②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讨论:如图所示,在通电直导线旁有一矩形线圈,
下述情况下,线圈中有无感应电流?为什么?
(1)线圈以直导线为轴旋转。

(2)线圈向右远离直导线而去。

四、直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1)若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与磁感线方向也垂直,则
E = B L v
(2)若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与磁感线方向成 θ 角,则
E = B L v sin θ
2.推导过程
(1)设:ab 长为l ,以速度v 沿垂直磁感线方向匀速向右运动,t s 内移动距离aa'
F = B I l ;F out = F
外力反抗磁场力做的功
W 1= F out l aa'= Fl aa ' = B I l v t
感应电流做的功:
W 2 = E I t
因为
W 1=W 2
B I l v t = E I t
所以
E = B l v
I = R
E (R 是闭合电路电阻) (2)若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与磁感线方向成 θ 角,v 分解为v 1、v 2,v 1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只有v 2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
E = B l v 2 = B l v sin θ
3.单位:B —特斯拉(T );
E —伏特(V );
l —米(m );
v —米/秒(m /s )。

注意:(a )E = N t
ΔΔΦ中的E 是时间 ∆t 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

(b )在应用E = B l v sin θ 时,若v 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E 为这段时间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若v 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则E 就为那个时刻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思考题:一个500匝线圈,bc 为10cm ,ab 为20cm ,以每分钟600周的转速绕中心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在B = 0.09T 的匀强磁场中,当线圈平面从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转至平行位置时,求: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36V )
总结:1.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3.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式。

作业:习题册p47 §4-5电磁感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