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异常磨损-通用资料

合集下载

轮胎异常磨损-通用资料

轮胎异常磨损-通用资料

轮胎异常磨损车轮和轮胎是汽车行驶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支持着整车的重量,提供汽车正常行驶所需要的驱动力,并能缓冲车轮受路面冲击时而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稳行驶。

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在汽车负荷和路面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磨损。

其中,有—部分磨损是非正常的,是由于汽车性能上的缺陷而引起的,需要车主引起重视,及时排除故障隐患,避免造成意外。

轮胎的异常磨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胎冠两肩磨损造成胎肩过度磨损的原因主要有:汽车轮胎气压不足或汽车超载。

这样将使轮胎胎冠接地印迹增宽,并且中部略向上拱起,因此招致胎冠两肩着地,形成胎冠两侧的偏磨。

汽车超载或胎压不足还会引起油耗增大,并会造成胎温过高而产生爆裂。

2.胎冠中央磨损引起胎冠中央过度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高于标准压力,从而使轮胎刚性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

另外在行驶中随着轮胎内部温度升高,轮胎气压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这样容易造成轮胎胎冠中部磨损增加,花纹底部开裂。

轮胎胎压过高还会使帘线层过度伸张,甚至产生折断、破损,并且容易在不平路面高速行驶时,由于遇到障碍物冲击而发生爆裂。

3.胎冠内侧或外侧产生偏磨胎冠内侧或外侧偏磨的可能原因有:(1)前轮前束不合格;车轮外倾角过大或过小。

(2)汽车频繁地急转弯。

(3)汽车前轮长期没有换位。

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不合乎标准会造成转向轮产生偏磨。

此外,有些后桥为独立式悬架的车桥,也存在车轮外倾角。

如果调整不当,也会造成轮胎偏磨。

4.胎冠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呈锯齿状磨损轮胎胎冠磨损呈锯齿状,均与汽车前束有关。

如果胎冠由外侧向里侧呈锯齿状,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大(对于独立悬架的后轮来说,亦然);反之,若胎冠由里侧向外侧呈锯齿状磨损,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小。

5.胎冠呈波浪状或碟边状磨损如果轮胎出现这两种形式的磨损,说明:(1)汽车车轮动平衡不良,在转动中出现抖动。

(2)汽车车轮轮毅磨损松旷,或是轮毅轴承松旷及调整不当。

简述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现象及可能产生的原因。

简述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现象及可能产生的原因。

简述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现象及可能产生的原因。

1 非正常磨损现象
汽车轮胎的异常磨损主要表现为轮胎局部或者全部磨耗加速,可能导致剧烈摩擦、破裂等危险。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异常磨损现象:
穿刺:轮胎表面遭受尖锐物体刺穿,造成气压损失。

偏磨:轮胎一边磨耗过快,磨损出现失衡。

斑驳磨: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磨损。

横向裂纹:轮胎肩部,橡胶外露的地方出现裂纹。

线性裂纹:轮胎侧壁或接口出现裂纹。

2 异常磨损可能的原因
对于这些异常磨损现象,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可能涉及驾驶习惯、路况、气候和轮胎质量等因素。

驾驶习惯:突然加速、刹车,以及长期在糟糕的路面条件下行驶等,会对轮胎产生过大的磨擦力,增加其磨损程度。

路况:长期在破损的路面上行驶,或是经常磕碰路边的台阶和石头,都会导致轮胎磨损、损坏或者因撞击而导致裂纹。

气候:气候变化对轮胎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温度变化剧烈的季节,橡胶材料会因此变干,导致其更易于裂纹。

轮胎质量:如果轮胎质量差,或者不是原装配件,也可能因此而容易产生异常磨损。

汽车维护:汽车未定期进行维护,如调整轮胎的气压或不做四轮定位,也可能导致轮胎偏磨。

以上就是关于汽车轮胎异常磨损的一些现象和可能产生的原因。

建议汽车主人定期对汽车进行保养和检查,保证轮胎处于良好状态,保障行车安全。

轮胎异常磨损名词解释

轮胎异常磨损名词解释

轮胎异常磨损名词解释轮胎异常磨损是指轮胎表面出现不均匀的磨损现象,其中部分区域磨损更严重或更快。

这种异常磨损可能会导致轮胎性能下降,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常见的轮胎异常磨损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前后中央磨损:轮胎中央部分的磨损比两侧严重。

这种磨损通常是由于过度充气或胎压不均匀造成的。

过高的胎压会使轮胎中央部分与地面接触过多,导致磨损加剧。

而胎压不均匀则会使轮胎在接地时产生侧向力,导致中央磨损。

2. 两侧磨损:轮胎两侧的磨损比中央部分严重。

这种磨损通常是由于胎压过低或过度载重造成的。

过低的胎压会使轮胎两侧的肩部与地面接触过多,导致磨损加剧。

而过度载重则会使轮胎承受超过设计负荷,同样导致两侧磨损。

3. 肩部异状磨损:轮胎肩部出现不规则的磨损现象。

这种磨损通常是由于车辆过度转弯或行驶过于激烈造成的。

在转弯时,轮胎肩部承受较大的侧向力,如果频繁转弯或驾驶方式过于激烈,会导致肩部磨损。

4. 斜肩磨损:轮胎肩部磨损呈斜线形状。

这种磨损通常是由于轮胎对称性问题或转弯时的横向滑移造成的。

当轮胎的内外侧面摩擦力不均衡时,会导致磨损呈斜线分布。

而转弯时的横向滑移则会加剧该磨损。

轮胎异常磨损对行车安全和轮胎寿命都有着负面影响。

适时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适当的胎压、避免过度载重、平稳驾驶、定期进行轮胎轮位调整和定期轮胎旋转,都可以帮助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并减少异常磨损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也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发现轮胎异常磨损,应及时更换或修复轮胎,以确保行车安全。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与维修方法

目录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1、磨损故障模式2、磨损原因分析二、轮胎异常磨损维修方法1、前桥轮胎磨损维修2、双前桥轮胎磨损维修3、中后桥轮胎磨损维修三、车轮使用保养规范轮胎的作用是承受汽车的负荷,保证车轮与地面的抓着力,并将汽车的动力传递给路面,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保证行驶的安全与舒适。

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路况、使用条件以及保养不当等原因,常会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吃胎),给用户带来安全行车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当轮胎出现异常磨损迹象时,需认真查明故障原因并排除。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一、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1、轮胎异常磨损故障模式维修中较为常见的磨损故障模式有:偏磨(内侧或外侧磨损)、胎冠两肩磨损、胎冠中央磨损、胎冠局部磨损、胎冠锯齿状磨损或波浪状磨损等。

根据不同的磨损模式,初步判断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和需要采取的简要措施。

1.1轮胎内侧磨损轮胎内侧磨损是偏磨的一种形式。

主要原因多为车轮定位参数不准确、频繁的急转弯、轮胎长时间不换位等。

1.2轮胎外侧磨损1.3内外侧磨损1.4胎冠中央磨损1.5胎冠凹陷或局部光秃1.6胎冠锯齿状(侧齿)磨损(胎面呈斜坡形)前桥变形或定位不良,使轮胎行驶中左右摇摆,使用两胎肩受到过大“吃角磨损”,花纹被磨成锯齿状。

1.7胎冠呈波浪形或碟形磨损半轴套管变形后,使半轴与轮毂不能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动,产生不平衡性转动,或是后桥壳变形负荷集中到内档轮胎内侧胎肩上,同时轮胎呈失重转动,造成胎面成凹凸状磨损。

1.8轮胎间隔均匀吃胎,可能间隔数个花纹1.9中后桥轮胎磨损一轴(桥)的单边轮胎异常磨损,且装于同一轮毂的双胎磨损存在差异性,一般伴随着车辆自动跑偏。

由于公差的累积,造成车架两侧的轴距不等。

2、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通过轮胎异常磨损的故障模式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哪种形式的磨损,都是由于车轮的定位参数发生了变化。

能引起定位参数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连接车轮的零部件变形或损坏和紧固件以及气压失调。

轮胎异常磨损(卡客车轮胎)

轮胎异常磨损(卡客车轮胎)

轮胎维护与保养
8、轮胎结合车辆二级保养进行二级保养。即对轮胎各部件拆开,细致地 检查外胎有无内伤、脱皮、起鼓;内胎有无老化,脱胶现象;垫带有无开裂。 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同时,清除花纹内夹石和杂物,把伤洞
清除干净,塞胶烘补好。测量胎面花纹磨耗及外周长断面宽的变化,做好
记录,并进行轮胎的换位。 9、更换新胎,应进行轮胎与车轮装配体的动平衡,防止车轮发摆和轮胎 异常磨损。
力与侧向变形成正比;当侧向应力与地面摩擦力相等时,
轮胎开始滑移。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1、倾角(是如何造成异常磨损的)
下图:y 轴代表轮胎侧偏变形量, x轴代表轮胎接地印迹长度,O X为车轮无外倾 时车轮印迹中心线,A C为车轮在外倾侧向力作用下的静变形接地印迹中 心线,Β 为侧偏角。车轮滚动时在A 点开始与地面接触,经过时间 t 到达B 点之后轮胎变 形产生的侧向应力和侧向摩擦力相等,轮胎开始向C 点滑移,滑移至C 点后轮胎又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4、胎压
充气压力适 中
充气压力过 低
气压高磨中间、气压低磨胎肩。
充气压力过 高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5、双胎差异
行驶中两条胎接地面受力不均匀,承重条件下造成磨耗异常,甚至爆胎!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分析
5、双胎差异
双胎并装时6点注意事项: 1.双胎并装时,轮胎所使用的规格应该要与新车出厂时的标准配置相同。 2.双胎并装时,两胎应为同种结构的轮胎。例如:全钢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胎两 种不同结构的轮胎不能并装在同一双胎位置,因为两种结构轮胎在相同负荷下的下 沉量并不相同,混装会造成两胎受力不均。 3.双胎并装时,两胎的充气压力应一致,不能出现一个气压高,一个气压低。 4.双胎并装时,两胎最好使用同一品牌的轮胎,避免因两胎外径不同,而造成 两胎受力不同导致的磨耗异常。若外径有差异,则外径小的应装于内侧。 5.双胎并装时,同一双胎位置上应装配同一类型花纹的轮胎,因为不同类型的 花纹有不同的使用性能。若把两种不同花纹的轮胎混装在同一双胎位置使用,那么 双胎并装反而使花纹的使用性能打折扣。 6.双胎并装时,若新旧胎并装,旧胎应装在内侧,新胎装在外侧,如果新旧胎 外径相差太大时,两胎不能并装在同一侧位置。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PPT文档资料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PPT文档资料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三 轮胎结构 1 有内胎轮胎
1-外胎 2-内胎 3-垫带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无内胎轮胎
1-橡胶密封层 2-自粘层 3-槽纹 4-轮辋 5-气门嘴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无内胎轮胎的优点
轮胎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能安全地继续行驶;无内胎轮 胎中不存在因内外胎之间摩擦和卡住而引起损坏;气密性较好,可以 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所以工作温度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质量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 前端和后端磨损
(1)现象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故障原因 • 前端和后端磨损是一种局部磨损,常常出现在具有横向花纹和区间花 纹的轮胎上,胎面上的区间发生斜向磨损(与鞋跟的磨损方式相同), 最终变成锯齿状。 • 具有纵向折线花纹的胎面,磨损时会产生波状花纹。 • 非驱动轮的轮胎只受制动力的影响,而不受驱动力的影响,因此往往 会有前后端形式的磨损,如反复使用和放开制动器,便会使轮胎每次 发生短距离滑动而磨损,前后端磨损的形式便与这种磨损相似。 (3)故障排除步骤 • 检查充气压力。如果充气不足,就将其充至规定值。 • 检查车轮轴承。如果磨损或松动,应更换或调整。 • 检查外倾角和前束。如果不正确,应加以调整。 • 检查轴颈或悬架部件。如果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 调换轮胎位置。
较小。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 外胎的结构
1) 基本结构 胎面5:胎冠1、胎肩2、胎侧3 帘布层7:外胎的骨架 缓冲层6:连接胎面和帘布层 胎圈4:
汽车轮胎异常磨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2) 子午线胎和斜交胎
子午线胎A:帘布层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横断面一致 斜交胎B:帘布层的帘线按一定角度交叉排列,帘线与轮胎横断面的交 角通常为50°

轮胎的异常磨损及预防措施

轮胎的异常磨损及预防措施
4悬挂技术状况不 良, 板总成装备不妥 , . 钢 左
向横拉杆变形 、 向臂弯 曲, 转 前桥扭 曲及车架前端变 形 而引 起前 轮定 位失 准 , 造成 偏磨 及拖 拽 磨损 。 6 胎 冠 呈 波浪 形 磨 损 , 由胎 面 接 触坚 硬 路 面 . 是
时 , 间花 纹块前 端 受压 挤变 形 、 端 在 离地 时产 生 瞬 后 滑磨 、 轮胎 平 衡 不 良、 毂 松 旷 、 辋 拱 曲或 经 常 使 轮 轮 用 紧急 制动 等原 因所 致 。 7 碾废 是 由于 重 载 行驶 中轮 胎 被 锐 器扎 穿 泄 . 气; 或胎 压 不足 , 胎侧 碾 穿变形 、 胎体碾 烂 。
击而 损坏 。

负荷不一 ; 或长期使用在拱形路面上 ; 或未定期 4 胎侧呈锯齿形磨损 , 由于长期超载使用或 . 是
进 行轮 胎换 位 。
缺 气行驶 而 未及 时进 行轮 胎换 位 , 动过 于频 繁 , 制 以 致 轮胎 在制 动力 作用 下经 常单 向与路 面摩 擦 ,引起
不 规则磨 损 。
轮胎 异 常磨 损的 类型
前轮前束 、 轮外倾 、 前 主销后倾和主 销内倾 四个技 术 参数 。前 轮定 位 对 汽车 的操作 性 能 影 响极 大 , 即 不正确的前轮定位不仅会导致前轮摆震 , 而且使轮 胎早 期磨 损及 机 械伤 胎 。例 如 : 柬失 准 , 前 车轮滚 动
时 会 增 加 胎 面 的受 力 程 度 和 加 速 胎 面 产 生 滑 动 现
轻 型汽 车技 术
21 ( 总 28 0 0 4) 4
使 用与 维修
6 3
轮 胎 的 具 景 磨 浸 及 颧 谤 措 施
孙 永 泰
我国的道路情况 比较复杂 , 高速路 、 快速路 、 一 级公路等 良好路面的普及率并不很高 ,轮胎消耗约 占汽 车运输 成 本 的第 三位 ,轮 胎 的磨 损 现象 也 相对 比较 复杂 。一 般来说 , 轮胎 的异 常磨 损情 况 如下 :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探讨材料(1)

轮胎异常磨损原因探讨材料(1)
轮胎异常磨损
故障现象和分析&解决措施
故障现象
轮胎表面出现两肩磨损、中部磨损、外侧磨
损或内侧磨损、呈锯齿状磨损、呈波浪磨损 等现象,即表明轮胎异常磨损。
原因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胎冠两肩磨损 轮胎气压不足 超载 胎冠中部磨损
轮胎气压过高
轮胎磨 损异常
前束不对
前轮外倾不对 轮胎未及时换位
轮胎不平衡 轮毂轴承松旷 胎冠呈波浪状 或碟片状磨损
胎冠锯齿状磨 损
胎冠外侧或内 侧磨损
诊断流程图
轮胎异常磨损 基本检查 1、轮胎气压 2、前轮前束 3、前轮外倾角
两侧磨损
内侧磨损
外侧磨损
中间磨损
波浪状磨损
气压过小
负外倾
外倾角过大
气压过高
1、轮胎平衡不良 2、定位不当 3、车轮轴承间隙过大
诊断顺序
(一)胎冠两肩磨损
前轮左右两肩的胎肩比中间部分磨损严重
轮胎呈波浪状或碟片状磨损(5.2)
处理方法:紧固或更换轮毂轴承
轮胎呈波浪状或碟片状磨损(5.2)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调整轮毂轴承预紧度
完毕 谢谢!
胎冠外侧或内侧磨损(3.2)
诊断二:轮胎未及时换位
由于汽车在上坡、下坡、转弯、制动、 加速时,前后桥负载的改变,以及拱形路面 使左右侧轮胎负载不同,均会造成前后轮胎、 左右侧轮胎的磨损不均匀现象。
胎冠外侧或内侧磨损(3.2)
处理方法:轮胎换位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轮胎换位
轮胎换位间隔一般新车为15000KM,以后每行使 10000KM,进行一次轮胎换位。
(四)胎冠锯齿状磨损
胎冠锯齿状磨损(4.1)
诊断一:前束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胎异常磨损车轮和轮胎是汽车行驶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支持着整车的重量,提供汽车正常行驶所需要的驱动力,并能缓冲车轮受路面冲击时而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平稳行驶。

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在汽车负荷和路面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磨损。

其中,有—部分磨损是非正常的,是由于汽车性能上的缺陷而引起的,需要车主引起重视,及时排除故障隐患,避免造成意外。

轮胎的异常磨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胎冠两肩磨损造成胎肩过度磨损的原因主要有:汽车轮胎气压不足或汽车超载。

这样将使轮胎胎冠接地印迹增宽,并且中部略向上拱起,因此招致胎冠两肩着地,形成胎冠两侧的偏磨。

汽车超载或胎压不足还会引起油耗增大,并会造成胎温过高而产生爆裂。

2.胎冠中央磨损引起胎冠中央过度磨损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气压高于标准压力,从而使轮胎刚性增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

另外在行驶中随着轮胎内部温度升高,轮胎气压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这样容易造成轮胎胎冠中部磨损增加,花纹底部开裂。

轮胎胎压过高还会使帘线层过度伸张,甚至产生折断、破损,并且容易在不平路面高速行驶时,由于遇到障碍物冲击而发生爆裂。

3.胎冠内侧或外侧产生偏磨胎冠内侧或外侧偏磨的可能原因有:(1)前轮前束不合格;车轮外倾角过大或过小。

(2)汽车频繁地急转弯。

(3)汽车前轮长期没有换位。

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不合乎标准会造成转向轮产生偏磨。

此外,有些后桥为独立式悬架的车桥,也存在车轮外倾角。

如果调整不当,也会造成轮胎偏磨。

4.胎冠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呈锯齿状磨损轮胎胎冠磨损呈锯齿状,均与汽车前束有关。

如果胎冠由外侧向里侧呈锯齿状,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大(对于独立悬架的后轮来说,亦然);反之,若胎冠由里侧向外侧呈锯齿状磨损,说明汽车前轮前束过小。

5.胎冠呈波浪状或碟边状磨损如果轮胎出现这两种形式的磨损,说明:(1)汽车车轮动平衡不良,在转动中出现抖动。

(2)汽车车轮轮毅磨损松旷,或是轮毅轴承松旷及调整不当。

(3)前轮定位不准。

(4)悬架系统有故障。

分析以上几种常见的轮胎磨损形式可以看出,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轮胎在使用中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形,使得轮胎内部受力恶化,发热严重。

变形越大,轮胎越易损坏。

因而,正确使用和保养轮胎的关键,就在于保证轮胎的正常变形。

这里提醒车主,在轮胎的使用中注意:(1)掌握轮胎充气标准,及时检查。

(2)掌握合理的行车速度。

(3)保持正确的前轮定位和良好的汽车技术状况。

(4)按操作规范驾驶汽车。

(5)认真执行轮胎的维护作业。

(6)合理地组装轮胎。

签名档:细解轮胎异常磨损轮胎的不均匀磨损现象1.轮胎的正常磨损在轮胎上设有多处胎面磨损指示标记。

它表示轮胎的磨损限度,当轮胎磨损至标记位置时,表明轮胎花纹深度已磨至极限(约1.6mm),此时就应更换轮胎。

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轮胎花纹深度建议保持公3.21mm以上(轿车可以稍微低于此值,但也不能低于2.4mm)。

如果继续使用磨损过度的轮胎,会导致车轮打滑、制动效果降低、雨天还会产生水层效应等。

因此,磨损标记必须重视,对于那些经常驾车跑高速公路的朋友、对这一点要尤其注意。

2.轮胎不均匀磨损的种类轮胎不均匀磨损是指轮胎胎面磨损量不一致,一些部分磨损速度很快,而一些部分磨损速度较慢,出现磨损状态的不均衡。

其表现形态有轮胎胎面成波浪状、锯齿状、岛状等现象。

波浪状磨损:主要原因是充气量过大。

本来,适当提高轮胎的充气量可以减少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燃油。

但充气量过大时,不仅影响轮胎的减振性能,还会使轮胎变形量过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磨损只能由胎面中央部分承担,形成波浪状磨损。

如果在窄轮辋上选用宽轮胎,也会造成中央部分早期磨损,形成波浪状磨损。

锯齿状磨损: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调整不当或前悬挂系统移位、球头松旷等(球头的作用是连接方向机和转向节,它在转向时吸收转向轴的旋转运动以及悬架的上下运动),使正常滚动的车轮发生滑动或行驶中车轮定位不规范而形成轮胎锯齿状磨损。

还有,频繁急转弯也会造成锯齿状磨损。

岛状磨损:在轮胎的个别部位出现岛状磨损的原因是轮胎平衡性差。

当不平衡的车轮高速转动时,个别部位受力大,磨损加快,同时转向阻力增大,操纵性能变差。

若在行驶中发现以某个速度行驶时方向盘有抖动时,就应该校正车轮动平衡,以防出现岛状磨损。

3.不均匀磨损对车辆的影响由于轮胎的不均勺磨损,会明显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车辆使用成本,并且破坏车轮原有的动平衡关系,有可能出现方向盘发摆等现象,从而导致操纵稳定性的恶化。

所以,我们对轮胎的不均匀磨损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与排除轮胎是一种多材料、多部件构成的复合体。

使用条件非常之苛刻。

不仅要承受汽车的径向负荷、侧向力、驱动力和制动力等多种外力的作用,同时还要与地面发生剧烈的震动和摩擦。

如不予以正常维护和使用,就会导致轮胎过早地损坏。

1.胎冠呈锯齿形磨损胎冠呈锯齿形磨损就是胎冠轮纹块状磨成锯齿形,就是每个轮纹块状磨成前高后低,侧面如同锯齿形。

这种现象多与前轮前束调整不当有关。

如果胎冠外侧向内侧呈锯齿形磨损为前轮前束过大;如果胎冠由外向里呈锯齿形磨损为前轮前束值过小。

若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予以调整。

方法是:首先确认轮毂轴承间隙,在轮胎气压符合规定后,将车停放于水平直线行驶位置,测出轮胎前方某半径高度的一数值;其次是将汽车向前推动半周,测点转至前轮后方同一高度量出另一数据,二次数值之差为前轮前束值。

若与该车规定值不符,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

2.胎冠呈波浪形或碟边状磨损这种磨损与锯齿形磨损不同,它每个起伏点间距至少有一块或数块轮纹,并呈不规则状。

它多为轮毂轴承松旷、轮辐拱曲变形、轮胎平衡不良、频繁使用紧急制动等而引起的。

首先顶起车轮,检查轮毂是否松旷。

若松旷应予以调整。

其次是转动轮胎,观察轮胎是否偏摆。

如果偏摆则为轮辐变形应更换。

再次是在轮胎静止,选定参照物在轮胎上做一记号,转动轮胎待其自然停止后,观察记号的变化情况。

经多次反复试验,如果记号位置变化不大或基本不变,说明车轮静平衡不良。

若记号位置变化悬殊,证明静平衡良好。

除此之外,则为频繁使用紧急制前所致。

3.胎冠中部磨损严重胎冠中部磨损是胎冠中部大于胎肩的磨损,使两肩轮级高起,中间低落,宛如一条沟槽。

此现象为轮胎气压过高引起。

轮胎气压过高,将减少接地面积,增加单值接地的负荷,因此加速胎冠中部的磨损。

此外,由于气压过高,帘布层帘线承受拉伸应力过大,久而久之就会使帘线绷断,加速轮胎磨损。

4.胎冠单边磨损胎冠单边磨损即是胎冠的一侧磨损大于另一侧及胎冠中部的磨损。

比现象多为车轮外倾角偏差引起。

车轮外倾角主要是弥补车辆满载时,前梁因载荷变形而出现内倾的现象。

如果轮胎胎冠外侧磨损明显,则为外倾角过大:如果胎冠内侧磨损明显,则为外倾角过小,发现这料情况应及时调整或进行轮胎换位。

此外,横拉杆弯曲变形也会产生同样的磨损情况。

5.胎肩磨损,胎侧擦伤胎肩磨损台肩磨损大于胎冠磨损,中间轮纹明显于两侧轮纹。

此情况多为轮胎气压不足和超载所载。

由于气压不足或超载,使胎冠接地面增宽,胎肩向两边鼓起,使胎肩着地引起磨损加剧。

胎侧擦伤多为双胎并装时,由于气压不足或超载使两胎侧向外鼓起而互相挤压磨擦所致。

6.轮胎爆炸轮胎爆炸多为高温天气在气压过高的情况下猛烈起步、紧急制动、超速行驶、急转弯等引起轮胎副载荷、惯性力、离心力剧增,使轮胎的温度、压力近一步上升,导致轮胎爆炸。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不仅关系到汽车的使用性能,而且直接影响人身和汽车的安全。

因此,要求驾驶员在平时检查或维修保养中,必须认真地对轮胎磨损情况进得检查,防止轮胎非正常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常见轮胎异常磨损的类型(1)后轮单边磨耗即胎外侧偏磨。

多属轮胎规格尺寸不一、负荷不一、长期使用在拱形路面上或未定期进行轮胎换位。

(2)胎冠两肩花纹磨损是由于轮胎气压过低,长期气压不足,经常超载行驶,周期压缩变形,到使胎冠中部向里弯曲,胎面边缘负荷剧增,使胎面磨损不均。

(3)胎面中间磨损是由于轮胎长期气压过高,帘布过度伸张,胎体疲劳过程加快,而使轮胎接触面积减小,增加了单位压力负荷致使胎冠中间磨损。

(4)胎内侧磨损严重,外侧花纹沟边起毛多属转向横拉杆变形、转向臂弯曲、前桥扭曲及车架前端变形而引起前轮定位失准,造成偏磨及拖地磨损。

(5)胎冠呈波浪形磨损是由胎面接触坚硬路面时瞬间蓊纹块前端受挤压变形,后端在离地时产生滑磨,轮胎平衡不良、轮毂松旷或经常使用紧急制动等原因所致。

(6)胎侧呈锯齿形磨损是由于长期超载使用或气压不足行驶或未及时进行轮胎换位,制动过于频繁,以致轮胎在制动力作用下经常单向与路面磨擦。

引起不规则磨耗。

(7)爆裂是由于行车中轮胎受剧烈冲击,引起胎体脱层和爆裂或重载高速行驶中汽车转弯产生很大侧向惯性力引起侧滑,胎面产生强烈滑动引起爆破,胎冠部呈圆形或长形伤口;有的帘线层炸烂。

(8)碾伤是由于重载行驶中轮胎被锐器扎穿泄气或胎压不足,胎侧辗穿变形,胎体碾烂。

(9)胎面或胎侧周围割伤是由于行驶中轮胎被路面障碍物割伤或被车上轮外的机件划伤。

(10)胎面整圈磨坏多属于车轮制动拖滞,制动鼓过热引起。

判断轮胎异常磨损七字口诀轮胎异磨找原因,前轮定位不可分。

胎冠两肩有磨损,轮胎超载低气因;胎冠中部易磨损,气压过高是原因;胎冠外内偏磨早,前轮外倾过大小;胎冠外内呈锯齿,前束大小有问题;胎侧如呈锯齿磨,轮不换位超负荷;胎冠波浪碟边状,轮辋拱曲轮毂旷;双胎并用擦伤壁,轮胎超载气压低;后轮磨损非正常,悬架连配有松旷;轮胎使用勤检查,安全节约益处大。

初步观察后,对该车双转向桥进行了一些测量和检查,发现其中所有连接球销部位、各拉杆完好,四个转向节处无异常,前后转向桥的前束值正常。

存在的问题是:1.前、后轴(转向桥工字梁)两侧钢板U型螺栓前外孔前边缘距离左大右小相差10 mm,表明前后轴两边的主销孔中心不平行,其差距略大于10mm。

2.在车辆直线行驶十余米后,停车检查四个转向轮的状况,发现前转向桥左右两轮处于略向左转,转角约8°,后转向桥左右两轮处于略向右转,其转角约8°,表明前后转向桥的转向轮相对转向角有较大的差距。

3.此时测量前、后转向桥两边的转向轮前后中心距(见图2),为右侧大左侧小,差距约17mm,与前后转向桥工字梁平行度值大小相反。

分析认为,实测反向差距是造成四个转向轮胎在行驶中,不能正直前进(零转向角位置)引发胎面在短时间内异常严重磨损的原因。

四个转向轮被强制处于左右两转向角度,使胎面在运行中与地面不能处于基本的完全滚动状态,而是一边滚动一边横向滑动,使胎面异常磨损发生。

双转向桥结构从理论上讲应达到以下标准:1.前、后转向桥工字梁两边主销孔中心线应在装配完成后达到基本平行。

如从前、后转向桥两侧钢板U型螺栓前外孔前边缘处测量,左右测量差距应基本相等,误差应控制在3 mm 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