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131激励的艺术(上)
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冬吴相对论(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of Dongwu)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独特而又重要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捕捉着动态变化及其关系。
这一理论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它强调:“思想是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持久而又深切的一条哲学思想。
它强调“一切万物皆有对比,对比可以产生变化”。
换言之,就是要从对比的角度思考世界。
它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本质在于“相对性”。
很多古代哲学家及思想家都认为,世界上一切变化都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的。
站在相反角度上看,“相对性”也是变化的本质之一。
也就是说,一种事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和另一种事物相比较。
它们是互为依存、相互支持的矛盾关系,各有各的作用,冬吴指出,“变化的东西,其实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切变化都是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
“相对性”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普遍性”,这意味着所有的变化,无论是物理事物还是精神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它们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取得变化和发展。
也就是说,每种变化都必然会因为它和其他变化的相互作用而改变。
例如:如果春意依然,则春色会褪色,而盛夏就会自然而然而生。
据冬吴说,不同事物之间相互依赖,即应用“相对性”法则,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所倡导的“相对论”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冬吴的“相对论”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相对论”的内涵,进而理解世界的本质结构,推动科学的发展。
冬吴的“相对论”,也受到了诸多思想家的重视,如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以及后来的胡适等人,都曾受到这一思想的启发,甚至可以说,“相对论”也汇聚了中国传统思想家的共性。
总之,冬吴的“相对论”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它强调在相对的角度思考,变化的本质在于“相对性”和“普遍性”,它促使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社会建立联系,与今天影响着我们的哲学思想相一致。
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喜马拉雅听文字整理466 有限度的乐观心快症:什么事情也不能让他不快乐抑郁症:什么好消息也不能让他快乐外向性格通过影响别人,改变周围让自己快乐.内向性格通过改变自己,让自己开心像葫芦在水里漂浮起来,无论如何也不会沉下去.人也有情绪浮力.情绪浮力决定工作状态.[情绪浮力]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反应高,有的低.情绪浮力不同.外向人看来,内向人太墨迹!内向人开来,外向人太呱噪.好多喜剧演员,相声,很多是抑郁症患者.剩半杯水,一个乐观,一个悲观/坏葡萄好葡萄吃,情绪浮力高的人,先吃坏的,越来越好.先吃好的,一直在吃好的. 这是乐观的人. 那么情绪浮力很高,一定就很好么.饭馆,理发店,训练,握着拳头说好,好,非常好.回家对着镜子说:我很好,我很好.调动情绪浮力,到底好不好.很多课程就是调动情绪浮力,给心理暗示,让其带动其他人.很多是治标不治本.只是学了表面.保持高昂的情绪之后,更需要想办法想策略.而不是沉浸在自恋,自大.自傲的陷阱里.打鸡血的销售员不是好的销售员.情绪高涨的销售员,有压力情绪低落的销售员,让人觉得没热情.优秀的销售员,根据对面的人调整自己情绪. 根据顾客保持[同频共振] .1不表现出权势,优势.2 悄悄暗中模仿对方,让对方有种权势感.像跳舞, 让舞曲适应自己和自己适应舞曲,两种方式.能保持同频共振,需要随时调整.先知先觉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程度大小体现一个人的成熟度.人都好似一个木偶.提线的人是真的自己.木偶是大家看到的那个自己.人都是两个样子.一个是提线人,一个是木偶人.提线人和木偶人统一的,就和谐了.后知后决, 当知当决,先知先觉.是一个逐渐统一的过程.要训练自己去开自己情绪的车.需要很多很多训练.467: 大有大的难处工人体育馆开年会.10几年前,都是在小屋子里开年会. 几百人的公司.现在的公司是几万人的公司.一部分聪明人管理另一些聪明人.职务权利小的人,知识权利不一定小.都是聪明人,不好管理.比如富士康,管理车间的,工人只是数字而已.互联网时代,员工2万人,不是住集体宿舍,不是数字,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都有独立思想.如何架构和管理,是管理者的问题阿里巴巴很多是小弟的,在外面是董事等, 如何管理.3万6, 每天100个人过生日,开生日聚会,就很费人力资源.管理不好,就出现负能量.负能量传导,不是加法原理,而是乘法,复合叠加.超过150的公司,开始产生抑制能量.高科技行业,出现几万人的员工.媒体界有个女士,搅黄了好几个企业.非理性因素影响.公司大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创造最好的产品,好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 人多了,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公司小的时候,社会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一个组织超过150人,有些人就会分离出去.小集体,小团队等. 山高皇帝远,一定存在管理的死角.各种罕见病,难见到.公司人很多,就会显现.抑制化,干扰性,病毒性的力量就会存在.一股超过20万美元.巴菲特公司.一直控制员工的数量.人多,事就多.就会花很多时间处理业务之外的事情. 就会不专注.路径和路况的问题.路径要选择对.还要注意路况.好多公司商业模式,战略模式都没问题, 但是路况有问题.公司大了,员工开始不作为.有钱有权的公司往往做不好新产品.很多好东西都是小团队创造出来的.军事化管理,小公司,好管理.不用讲情感.公司大了,肥了,会形成阻力.内耗.信息沟通,费事了.人体能自我补偿.组织也一样,高血压.一种补偿会带来副作用.产生的问题又需要来处理,处理之后又产生新问题.一个庞大组织会带来很强大的内耗. 每个人都使劲,都好.公司大了,你使劲,做错的容易多.干的少,出现的错误少.导致不作为.公司大了,目标就会被遗忘.陷入在一个个文本里.一个链接一个,最初的目标给忽视了.爱干事,不会把精力花在防御上.越爱做事,越容易出错.微信. 腾讯.有活力.管理的很好.建立高楼.上海建立最高楼,如果再往上盖.需要的成本是原来的20倍等.明年,后年,会讨论如何把大公司做成小公司. 简单劳动里,往往人多力量大.知识劳动里,需要创新能力的劳动,不需要很多人.公司越大.内部创新所受的阻力越大.世界语言很多,做的梦差不多.多余的钱只能做多余的事,多余的人只能做多余的事.大可以,管理的方式不同.2万2千5百,多余这些,需要调整管理模式.肥胖,带来管理病症.468: 移动互联时代(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很多调查数据.借调查数据的壳,来装自己的东西.不能说明真实的东西,但真实的说明了一些东西.央视的调查:天涯若比邻. 比邻若天涯.钱捐出去了,还能找回来.时间捐出出去了,回不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大家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个人玩个人的. 发现我在你身边,但是你在玩手机.传统的社会组织,大到公司,小到家庭,都被切分.有选择了,就会有冲突.电视,是一个火炉. 围炉夜话.有空调就不用限制性的呆在一起.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能玩手机.央视调查数据:1. 20%的人每天查看手机100次很多人盼红灯.2 . 30%-40%的人超过2小时玩手机看电视跟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3. 23%的人生活必需品是手机,上瘾. 21天会养成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是什么?晚上让你睡不着觉的事情是什么? 那这就是你.央视互联网调查报告:指尖上的网民.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你沉浸在那里,你的人生就沉浸在那里.cookie记录你的网络行为,第二次接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陌生,再接触,再接触,苯环就起作用,睡觉的时候依然沉浸在里面。
冬吴相对论评论

【冬吴相对论】第206期——《爱的艺术》为什么说一个场景一旦权利抬头爱就会隐退?为什么说爱首先是感知而不是支配?大公无私为什么在心理学上是一种疾病,极端利他主义为什么来源于一种权力欲?母爱为什么需要在某个阶段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为什么说孩子长大后,母亲不仅要给孩子断奶,也要给自己长期遵循的心理模式断奶?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己所欲、施与人”要高明?爱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状态和一种管理行为,会对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成长、发展产生怎样的决定性影响?【冬吴相对论】第205期——《卓有成效的阅读》为什么没有深度的阅读会让我们的感官变得放荡而单调?为什么说读书是一种能力?什么是学习曲线?什么是钓鱼式读书,什么又是捕鱼式读书,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在互联网时代钓鱼式读书尤为重要?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所谓的阅读速度焦虑?阅读为什么是一种智慧和定力的修炼?曾国藩读书为什么会讲究读一不二?为什么说经典都是经过最聪明的头脑认证的图书?为什么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灵魂对话,而选择书籍就是在选择精神伴侣?为什么说读书是一种管理?怎样才能让阅读卓有成效?【冬吴相对论】第204期——《如何阅读一本书》什么是人类的空心化?阅读有哪四个层次?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缺少分析性阅读的人就会缺少深入探索的能力?人脑和电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人脑中储存的信息是可以自我生长和重组的?为什么说阅读是一个广结善缘的过程?什么是人脑的沙漠化?为什么我们在给大脑植入信息的时候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为什么说阅读是我们捍卫人之为人的基本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为什么不是一种实用性行为,而是一种修炼?什么是认字的文盲?什么是人类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冬吴相对论】第203期——《阅读的消失》互联网为什么会让人类患上慢性注意力涣散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令人类面临着怎样的智力风险?和电子书、互联网阅读相比,纸质书籍有什么无法替代的优长?为什么说人类的进步经常需要一种必要的自虐?为什么说科技的进步是在不断地置换人力,而互联网阅读是在置换人类的脑力?长期进行互联网阅读会对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说随着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越来越多地外包给机器,人类正变得越来越愚蠢,而电脑却越来越聪明?为什么我们应该和互联网保持一个所谓的安全距离?什么是修炼型阅读?为什么说技能的缺失是人类现代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冬吴相对论】第202期——《互联网“浅薄”症(下)》虚拟的网络信息刺激为什么会令现实生活产生乏味感?什么是电脑脸?为什么信息时代人们的反应越来越冷漠,表情越来越稀缺?为什么说沉思是创新、同情心、深厚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为什么说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信息超载为什么会导致心灵污染?为什么我们要定期的有规律的关掉电脑?【冬吴相对论】第201期——《互联网“浅薄”症(上)》为什么人们会对新闻产生成瘾性依赖?接收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何种影响?IT系统的应用为什么没有提升公司运转的效率?互联网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怎样改变和重塑了我们大脑?互联网的出现为什么会导致人们患上注意力匮乏症?为什么说当信息不缺乏的时候,注意力就会缺乏?浅浏览和深阅读有什么区别?一旦浅浏览形成习惯会对我们的心智模式乃至大脑结构产生什么影响?【冬吴相对论】第200期——《创业的心量》什么说创业团队需要一个能看到成功愿景的人?什么是愿景和气魄的力量?为什么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胸怀大志的人是不会为眼前的小事而烦恼的?为什么说很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就不是问题?有趣为什么就是生产力?为什么充足的资源是对视野的限制?为什么说三分饥与寒对人、对企业都是必要的?什么是内部创业?为什么说创业的心态是“不靠”?。
冬吴相对论激励的艺术上

冬吴相对论激励的艺术上冬吴相对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它旨在将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
据说,这种理论模型是以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艺术家陈冬、吴因为其发起人。
近年来,这种模型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种激励动力。
冬吴相对论的核心理念是对时间和空间的重新定义。
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绝对不变的,冬吴相对论则认为这些概念是相对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拓展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宏观化的作品。
首先,冬吴相对论激励了艺术家们对空间的创造力。
在这一理论模型中,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三维空间,而是可以被拓展到更高维度。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空间的重新定义,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
例如,艺术家克莉丝汀·夏普(Christine Sharp)通过对平面的创造性处理,创造出了3D的作品《盘旋》(Spiral) 。
这一作品借鉴了冬吴相对论的思想,使观众有点如同螺旋在时空中旋转的感受。
其次,冬吴相对论激励了艺术家们对时间的感知。
时间在这一理论模型中不再是线性的单一的概念,而是可以在不同的维度中呈现。
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可以将时间的存在感表现得更加强烈。
例如,法国艺术家多姆·弗洛克斯(Dom Frenzy)在他的作品《时光穿針》,通过将过去的时空深度表现出来,让观众有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这一作品在艺术上的实现,受到了冬吴相对论的启发。
最后,冬吴相对论推动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这种理论的提出使得两者有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艺术家可以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
例如,美国艺术家安妮·格鲁珀(Anne Gruppo)在她的作品《碎片》(Fragmented)中采用了3D打印技术,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起来。
总之,冬吴相对论激励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让艺术家能够开创出新的视觉和概念领域。
东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第 101期——《透视香港天价楼》香港天价楼为何频频出现?神秘的内地买家背后有何玄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房地产的属性为何不同?传统领域的供需理论为何不能适用与金融领域?高档楼盘涨价的背后是投资还是投机?没有交易量支撑的高房价背后的逻辑何在?房价为何和记忆有关?未来几年中国的房价为何会持续增长?中国的投资者为何更倾向投资房地产?【冬吴相对论】第102期——《反弹还是复苏》房地产、黄金和股票价格的上涨是否意味经济走向复苏?经济低迷时期,投机空间为何反而增加?看不见的市场需求之手和看得见的金融资本之手有怎样的联系?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为何不断攀升?什么是投资就业率?为什么经济复苏不是简单的反弹,而是经济活力和创富机会的增加?【冬吴相对论】第 103期——《绩效主义的陷阱》为什么才貌兼备的女高管、女强人有很多都婚姻不幸或者嫁不出去?什么是绩效主义?为什么一切以绩效为导向的心智模式既会成就事业,也会成为获得幸福的障碍?强势的女人为什么不容易获得幸福?人文主义的才不为什么等于商业社会绩效主义的能?为什么说生命只是一个期权,而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冬吴相对论】第 104期——《发现莱茵模式》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有何不同?什么是莱茵资本主义?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反对资本主义?只有9百万人口的瑞典为什么会孕育出几十家世界级企业?什么是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资本的无限放大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想长期持有股票为什么不要选CFO做总裁的公司?以英美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和以欧洲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有何不同?【冬吴相对论】第 105期——《绩效考核的悖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的企业也能运转良好?日本企业大锅饭似的用人体制下为何创新成果却层出不穷?唯绩效考核论有何危害?职业经理人为什么偏爱制定关键业绩指标?关键业绩指标能清晰的构建企业的未来么?企业为什么要关注不能立即带来绩效的项目?为什么卓有成效的人往往当下的目的性并不是很强?公司为什么一定要有使命感?过分关注短期绩效为什么往往会迷失方向?【冬吴相对论】第 106期——《沉默的契约》为什么真正有效的契约往往是暗中达成的、无形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过分强调有形契约为什么往往会适得其反?什么是情感账户?情感账户的贫乏会遭遇怎样的阻碍?为什么热心肠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什么是科学精神?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于科学精神有着怎样的联系?不丹人为什么要要把人们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的意愿列为国民幸福指数的指标之一?【冬吴相对论】第 107期——《富二代的困惑》中国的富二代为何不愿意继承家业?富二代为什么会成为贬义词?父辈艰辛创业的精神为何难以传承?为什么教育是不能购买的?如何打破财富的诅咒?现代消费主义对富二代的教育有何影响?【冬吴相对论】第 108期——《设计的力量》为什么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什么是真正的设计?为什么说中国的折扇是世界设计史上经典之作?大自然为何被称为看不见的设计师?为什么说设计不是能力而是心力?如何打造用设计打造对消费者的关爱链?【冬吴相对论】第 109期——《品牌并购的迷局》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的品牌血统会有何改变?先“嫁”福特,后“嫁吉”利,再三转卖将对沃尔沃的品牌形象造成什么影响?品牌价值为什么是一种幻觉价值?对“改嫁”后的品牌,消费者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一种商品品牌价值越低,消费者对它的价格就越敏感?收购沃尔沃,吉利将如何获益?【冬吴相对论】第 110期————《解密品牌DNA》什么是品牌的四个维度?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能契合或提升身份的商品?什么是品牌的DNA?品牌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倾向和精神素质?为什么中国具有精神感染性和精神锁定效应的品牌很少?为什么说品牌是一种信仰,一种承诺?为什么做人就是做品牌?【冬吴相对论】第 111期——《会员卡背后的商业阴谋》为什么服务业热衷于发卡?表面优惠的会员卡背后有怎样的商业阴谋?消费者为什么难以抵制会员卡的诱惑?首次购买时炫目的光环为什么会在购买后变为负价值?快感为什么总伴随着痛苦?为什么人们难以避免冲动式消费?在现有的财富逻辑下,为什么人们会倾向生产越来越多用完即扔的商品?【冬吴相对论】第 112期————《金融的逻辑》什么是金融?金融企业为什么会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为什么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金融业为何会走向全能金融?平安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激活率为何远远高出其它银行?数据的挖掘和整合会给金融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金融业的本质是信息产业?电信运营商和电子商务网站会演变为新的金融机构么?【冬吴相对论】第 113期——《不幸福的GDP》本应该对未来充满想象和激情的大学生群体为什么会过早的关注买房的问题?被房子束缚了理想的生活为什么缺乏想象?经济繁荣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什么是 GNH?为什么说幸福是一种公共福利?高速增长的GDP为什么没有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什么是GDP统计的欺骗性?为什么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不幸福?幸福如何分级?最高级别的幸福是什么?什么是财富?如何衡量财富?【冬吴相对论】第 114期————《沉重的房子》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往往会陷入到住房拜物教的状态中?被房子套牢的一代年轻人生活状态会有何种改变?为什么说按揭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力?房子会带来真正的幸福感么?为什么说房子不是给年轻人盖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没有实体经济繁荣支撑的高房价有何危害?【冬吴相对论】第 115期——《云计算的世界》什么是云计算?为什么说云计算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和科学术语,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云计算会给互联网带来怎样的改变?为什么说软件业会消失,而软件会越来越发达?为什么未来的互联网会成为一个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为什么说GMAIL不是一个邮箱,而是一个特殊的邮件搜索引擎?为什么互联网世界存在大规模的零成本的隐性雇佣?【冬吴相对论】第 116期——《再造通天塔》云计算将带来哪些全新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亚马逊总能推荐你最喜欢的书籍?为什么蚂蚁能在觅食的过程中找到最短的路径?什么是群居的智慧?为什么说互联网将成为人类共有的大脑,也会造成人类新的集体无意识?什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冬吴相对论】第 117期——《虚拟的真实》为什么人们会对网络中的虚拟“偷”菜上瘾?人类为何无法抑制偷窃的诱惑?为什么说娱乐的本质是安全的冒险,而梦的本质是娱乐和文学创作?网络游戏会混淆现实和虚拟么?长期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心智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我们的大脑会被虚拟的世界所欺骗么?为什么说网游在贩卖廉价的快感?快感背后包含怎样的陷阱和诅咒?【冬吴相对论】第 118期——《有毒的“瘾头”》网络游戏second life为什么会成为社会科学家的实验室?提供虚拟体验的服务为什么逐渐成为人类必要的需求?对虚拟世界的成瘾性依赖有何危害?为什么成功的商业模式都会让消费者产生成瘾性依赖?瘾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说瘾头是对人类多种潜能的抹杀?成功的商业模式反而会使企业走向衰败么?【冬吴相对论】第 119期——《透视瑞士模式》沿海地区的经济总是更为发达,但小国寡民、远离海洋的瑞士却在经济、教育领域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什么是瑞士模式?瑞士模式有何借鉴之处?内陆地区应该如何规避地理劣势,发展经济?是什么样的人才造就了瑞士模式的成功?瑞士的教育有何特点?为什么75%的瑞士老板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什么是隐性知识?为什么说是人的因素造就了瑞士产品的高附加值?【冬吴相对论】第 120期——《学历的迷失》诺贝尔奖得主人均比例世界第一的瑞士,教育理念有何独特之处?个人真正的竞争力为什么不能靠所谓的硬指标来衡量?如何学习书本中没有的隐性知识?为什么说隐性知识是对周围人或事物尊重和沟通的能力?隐性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么?做人如何影响到做事?人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172.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下)

《冬吴相对论》—172.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下)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
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
伯凡,你好!吴伯凡:大家好!梁冬:较早之前呢,我们聊到一个话题,就是讲到关于小孩子的培养的问题。
到底我们要给小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的教育?投资回报最大的教育!应对未来不确定世界的这个教育呢?伯凡给出的答案是:知识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所谓的幸福感。
幸福感呢,是一种心智模型。
当你碰到不幸的事情,你是否能够有幸福感?对不对?片花:缺乏幸福感的人会呈现出怎样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没有安全感的人为什么会追求权力感?权力感和幸福感有何不同?封建君主为什么喜欢臣民对他三呼万岁?为什么罗素认为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都是童年不幸的人?父母如何为孩子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溺爱为什么会让孩子不幸福?为什么不幸福的人与外界环境和他人的沟通能力差?幸福的本质是什么?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
本期话题--让幸福成为一种习惯之下期。
梁冬:前两天呢,我在这个广州有个寺庙玩的时候啊,看到了一个常常看见的弥勒佛,这个都从小都看到了,是吧?上联呢,大嘴能笑;下联呢,大肚能容……是吧,难容之事……等等等等。
关键是呢,他后面那个横批叫“皆大欢喜”。
平常也看到,但是那一刹那间,我感触特别深,我突然想起它不念皆大欢喜,而是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大欢喜,你想这话多深刻啊?这个你每天看吧,你不觉得,你知道吧?“皆大欢喜”好像一个很熟的一个词,是吧?但是你想想看,所有人都能获得“大欢喜”,所有是什么?所有就是同一体。
就是你和我咱两不分的,咱们都是一个集体的,同一的啊。
吴伯凡:同一感。
贝多芬的《欢乐颂》,这是曲子啦。
它是个合唱,是一个第九交响曲,这个词是一个叫席勒的人写的。
席勒,他对欢乐的定义:是在你的神圣的翅膀护佑下,我们团结成兄弟。
他对欢乐的最高的那个境界是一种合一感。
东吴相对论

东吴相对论教改难以推进有没有行业原因?——《冬吴相对论》听后感(12)可以这么说吧,某一组织,只要它有求于别人比别人有求于它多,它就具有了前进的动力。
这种反差使它必须反思自己的问题,想方设法的改变自己以适应外部环境,否则自己就会被淘汰。
我想,这是不是也可以推广到某一个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这种反差的时候,他就会努力的提高自己,以缩小这种差距。
比如,一个学生的真正进步,应该是来自他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别人对他的要求,他必须主动寻求改变,而不是别人要求他改变,这样他才能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
也就是说,老师应该把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而不是生硬的把一些东西强加给他。
裸露的时代,德育的新环境——《冬吴相对论》听后感(13)王晓春《冬吴相对论•企业透明时代》这一话题中说:现在人们在网上发言的机会太容易得到了,搜索引擎又使得我们的搜索成本变得非常低。
过去要查找一件个人一件事,只有高级侦探才能做到,今则不然。
你和别人打交道的种种痕迹都留在了网上。
网络还能把不同时间的事情一下子聚在一起,好像是同时发生的。
于是,网络就成了无所不在的揭发者。
当利益相关者把视线集中到你身上的时候,你真的是不敢造次。
现在,你不得不做一个好人了,否则你就会完蛋。
诚如二位主持人所说,我们进入了裸露的时代,很难有什么秘密了。
毒奶粉事件最初就是温州一个工人受害者发现的,有人把事情写到了网上,后来又有一个陕西人也发现自己家里出现同样的问题,也在网上发表了。
于是产生了蝴蝶效应,类似问题都被揭发出来,形成一场巨大的风暴。
最近关于“戴表哥”的事情也是如此。
某官员在视察车祸现场时面带笑容,被有人拍照放到网上,于是愤怒的网民对这个官员进行了所谓“人肉搜索”,结果竟发现此人腕上戴过十几块名表,价格惊人。
于是网民就质问他这么多钱从何而来,他的工资是多少。
这样穷追不舍,终于把此人弄得撤职了,他的事情还在进一步调查。
毒奶粉事件和戴表哥事件是两个精彩的反腐案例,有趣的是,这两件事的发动者都不是有关监察部门,而是普通百姓,这就显示了网络的力量,真是大字报还厉害。
冬吴相对论第003讲——本期主题专注的幸福

冬吴相对论第003讲——本期主题专注的幸福播出时刻:经济之声2008-11-08 18:30-19:00参与整理:花火慧从卢溪梁冬:坐着都能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伙儿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主持人梁冬,在我对面相对的那个人确实是吴伯凡。
吴伯凡:大伙儿好,我是吴伯凡。
梁冬:吴伯凡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的主编,是我见过的中国最优秀的商业评论者,这只能讲明事实上我认识的人专门少(笑)。
上一周的时候我们谈到一个话题,在中国制造那个领域里面,我们如何不用做到中国制造,仅仅在中国制造里面就能够制造出新的价值。
当时的时候我们聊到一个话题,确实是讲,一个情况甭管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当你用心去做的时候,做着做着它会由量变到质变,就像有一部小讲《天龙八部》,他在叩头叩了专门多次以后,发觉蒲垫被叩穿了,下面就发觉了宝藏,一个武功秘笈。
我觉得这差不多上是一个比喻,打魂斗罗也是如此,打着没什么反应,打着打着就变了,整个就被打爆了。
刚才我和伯凡在来录音棚路上的时候就聊到了全神贯注,在讲到用心那个话题,因此我们今天是不是就能够从用心致志那个话题聊开。
吴伯凡:我们上一次聊中国制造,其中有一个隐含的话题确实是用心做一件情况,把它做到境域,做到“道”的那个层次,如此不开生面的去制造一种价值,因此那个地点头一个专门重要的东西确实是用心。
用心是一种力,有一本书叫《用心力》。
讲一个人的智力,我们经常会用测智商的方式讲多少多少,然而我们现在发觉专门多人在测智商的时候是专门高的,然而他做工作的时候一塌糊涂,或者是他做到一半的时候又不做了,那个地点头有一个用心力的咨询题,因此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时候,用心力也引入到如此一个指标体系当中来。
谈到用心力,我们举一个例子,确实是用心是如何改变你的。
佛教讲“境由心生”,确实是你看到的世界是你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折射和反映,当你的内心世界专门无杂、专门肤浅的时候,你看到也是一个专门肤浅的东西,这看起来有一点奇异主义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吴相对论》-131.激励的艺术(上)播出时间:2010-03-06 18:30-19:00主讲:吴伯凡主持:梁冬参与整理:花火慧从卢溪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吴伯凡:大家好!梁冬:话说过完年之后风气正在逆转,很多人也开始在谋划跳槽,虽然呢以前说工作难找,但是有能力的员工永远都是不缺工作的,于是就引发了很多有趣的话题,我们在圈中很多朋友在讨论“如何能够激励员工”,今天这个话题就恰好扔给吴伯凡。
片花:为什么用来激励用工在新的一年继续努力工作的年终奖,会成为年后集中跳槽的动因?为什么人们不会记住你给过他们什么,而只会在乎你最近或将要给他们什么?什么是强心针效应?什么是负激励?绩效为什么等于能力乘以动力?单一导向的激励为什么会产生类似毒品的效应?人的欲望主要有哪八种?为什么说激励应该是八面玲珑的?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激励的艺术”之上期。
吴伯凡:为什么大家都在春节后跳槽呢?主要是为了拿那一份年终奖,年终奖的历来是什么?是为了奖励大家在这一年里头付出的辛勤努力,鼓励他继续在这个公司里头公司,但是呢现在成了这些要离开的员工最后从公司里拿走的最大一笔钱,成了这样一个……梁冬:一个有趣的悖论。
吴伯凡:诶,一个滑稽剧了,是吧?本来初衷就是为了激励大家……走的,但是最后因为你年终奖发放的时间,就决定了在这个发放之后会有大批的员工走掉,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梁冬:用我们编导小郭的话说,这叫做年终奖的陷阱的悖论(笑),这个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因和果。
从时间维度上,好像是年终奖导致了大批的离职潮,就是蒙太奇嘛,时间发生在先有年终奖、后有离职潮。
当然其实原因并不是这样,原因是大家本来要走,等着拿完了才走。
吴伯凡:对,实际上类似的现象也有。
比如说期权,一个公司期权兑现的那个年头到的时候,大量的员工会走掉。
梁冬:对,在IT公司里面,某某公司、某某公司、某某某公司出现了大量这样的情形,所以以至于很多的公司要在想留住这些员工要给他一些期权。
但是呢,你知道哈,尤其像比如很多IT公司,它这个期权是跟当时的市值有关,第一波那些员工拿到都是都是几分钱一股的,但最后他们兑现的时候,第二轮再要拿的时候,通常都是几百、或者几十美元一股的,所以这个东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吴伯凡:事与愿违啊,在做人力资源工作、在做激励的时候,常常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
梁冬:这类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像寓言一样的故事。
吴伯凡:对。
说到激励,在美国流行一个故事,说一个慈善家他看见街头有一个老太太在那卖馅饼,25美分一个馅饼,他很可怜这个老太太这么大岁数在那卖馅饼,所以他每次经过的时候,他就把25美分给她,然后不拿走馅饼,这样就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他都是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心里头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得到了一个……梁冬:区区25美分,就能帮助一个人。
吴伯凡:帮助一个人,他自己得到一种满足。
可是有一天在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他把25美分放在那的时候,那个老太太非常不解,甚至是有点不满的看着他,他就觉得很奇怪,我一直给你卷捐这么多钱。
梁冬:点解呢(粤语)?吴伯凡:这怎么回事呢?他就问老太太说:“我做错什么了吗?”老太太非常严肃地跟他说:“难道你不知道现在一个馅饼已经是30美分了吗?”梁冬:哈哈哈……(笑)吴伯凡:从这个故事里头啊,有人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根本不在意你给过他什么,而在意你最近给过他什么。
梁冬:或者即将给他什么。
吴伯凡:对。
你已给他的东西迅速地在他的心里上给归零了,是应该给他的,你刚开始给他的时候,他心里很感激,如果这成为一种惯例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激励的作用,你别指望别人会对你有什么感激之情。
反过来,如果是你长期不改变,当有一个什么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甚至别人会觉得你欠了他。
这就是这个老太太,当她的馅饼涨到30美分的时候……梁冬:欠5分钱。
吴伯凡:你还给他25美分,你欠了她的钱,欠了5美分。
梁冬:这就是有一群太太们,在聊天的时候讲御夫术说,要把老公管好,关键是平常别给他把饭吃饱,偶尔给他一顿吃饱了,他还感动得痛哭流涕。
吴伯凡:一般国外这些管理杂志上,一说到什么激励的时候,总是画个大胡萝卜,那个胡萝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西方过去赶驴的时候,就把一个胡萝卜吊在它的前头,那个驴就不停地要追那个胡萝卜,这样它就走得快,不停地走,因为你永远追不到,所以你就一直往前走,激励这个象征就是用胡萝卜,往往是如果一旦得到,它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我们这里头不是说要耍什么阴谋诡计,让你去激励人的时候,总是让人有那种偷不着的感觉来骗人家。
我们想说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激励,你如果不讲究办法,不知道激励背后的一套心理机制是什么的话,你往往会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情来。
梁冬:是这样的。
不过你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刚才我突然有点走神,开了个小差儿。
如果从这个逻辑上来看,你指望2010年全球股市还继续涨,想都不要想,因为很简单。
2008年、2009年的时候,全球投放的多少货币,才引发了这样的一个上涨,你认为2010年还会像2008年、2009年那样去投放货币吗?它一旦达不到那个量,之前的那个东西都归零了。
吴伯凡:对呀,讲激励的时候经常会讲到有一种所谓强心针效应,但是这个强心针药力它会消减的,所以逐渐就衰退,而且在第二次使用强心针的时候,剂量必须要增大,才会起到跟以前的作用差不多的,这样就不断地要追加那个剂量。
不管是刺激经济,还是在公司内部刺激员工动力的时候,如果你使用这种强心针的方式的话,最后的结果是无法预料的,往往是起到负激励的效果。
梁冬:在医学界里面,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小孩很小的时候,发高烧打抗生素,一下子退烧之后,这小孩这一辈子就完蛋了;当他青中年的时候,没有一个狠的几十亿单位的抗生素的话,他连感冒都去不掉,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你看前些年用的先锋那些抗生素现在没有的原因。
吴伯凡:对。
梁冬:在中国这个剂量是翻倍翻倍的上的,这就导致了全民性的健康危机,我觉得它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我们在所有领域里面,似乎都看到了这样的影子。
吴伯凡:对,所谓的福利,刚开始的时候,是把福利作为激励手段给他,但是福利很快地就变成了正常的一部分了,就像说一个大款娶了一个灰姑娘,刚开始的时候她有那种一步登天的感觉,但是一旦登天以后,那天上、人间都差不多,一样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问题。
你在青藏高原上你也不觉得你有多高嘛,海拔高度是很高的,但是它没有相对高度,所以激励的时候一定注意,不断要有一种相对高度。
梁冬:悠着点给。
吴伯凡:小剂量的增加,而且不要有那种毒品式的效应,毒品式的效应就需要剂量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毒品最大的坏处是单一刺激,把人的各种功能都废除进行单方面刺激,而好多公司在做激励的时候,往往都是用单一的方式来刺激,这样把人的心理的导向只盯在那个上头了。
我们以前也讲到过,吸毒的人除了对毒品产生兴趣,对其他的不再产生兴趣的时候,这个人的所有的功能、他的欲望、他的情绪都会被这个毒品所控制。
所以我们在做激励的时候,首先你别忘了激励是为了什么?激励是为了造就更好的绩效,这是最重要的,而绩效有一个公式,叫能力×动力,就是这个人有多大的能力要乘以动力,才是最后的绩效。
有过一个调查,100个能力大致相当的人,实际上很多人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差一个10%—20%的这样一个范围,但是最后做出来的绩效会差得非常大、非常大,有的甚至相差20倍,为什么呢?是因为背后的那个动力。
比如说前面那个乘数不小,比如说是100,后面的那个乘数有的是1,有的是2,有的是100,有的是0.1,最后得出来的那个得数就很不一样。
梁冬:中学数学算得不错。
吴伯凡:学过算术。
梁冬:主要是有一个中学生的儿子。
(笑)吴伯凡:我们在做激励的时候,如果你是单一导向的那种刺激,对他的欲望是一种单一的引导的话,实际上你是在引导你的员工、或者你的子女。
梁冬:被激励者。
吴伯凡:被激励者。
都是有一种在诱导他吸毒的这样一个嫌疑。
人的欲望其实有很多的,如果你从各个角度,如果这些欲望都能调动起来的话,他就会充满一个活力,他会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倾向。
而你如果是单一的用某一个,比如说提职、加薪,用这种特别单一的导向来诱导他的话,加薪是有限度的,提职也是有限度的。
梁冬:锦旗、小红花,这一类。
这么有限度的东西下来,最后就变得黔驴技穷,那你怎么办?你研究的结果你发现,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更有效的激励呢?吴伯凡:关键是首先你要把握一个人是有多种欲望的,这个欲望心理学家研究后归纳出有八种欲望。
梁冬:哪八种呢?吴伯凡:一个是“活动欲”。
刚出生的小孩你就能发现,不为了什么实际的目的他也要动,他就是要拿一个东西看一看,再大一点的一个玩具,他恨不得把它拆一拆、看一看,人总有这种欲望。
在一个公司里头,有的人这个活动欲很强的话,他是带着一种求知、一种好奇去工作的话,有时候他是不需要你来监督他,也不需要你用金钱来刺激他,他也可能去做的,这是一种。
还有一种是“占有欲”,这是人人都有的。
比如说你跟公司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归属,人那种感觉。
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的,要有这种感觉,如果说你跟你所服务的对象之间永远是一种隔膜的、是一种外在的,那么他的那种占有欲望,就不可能激发起来。
我们讲丰田的员工对丰田的那种归属感,丰田现在出大问题了,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丰田的员工跟它的公司之间的归属感是非常强的,这也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占有欲的一种方式。
说一个老工人下雨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雨里头修丰田的车,老人过来说年轻人,我来帮你看一看吧,然后把雨伞给他,他自己淋着雨帮他把那个车修好了,后来那个人就非常感谢他;他说你不用感谢我,因为我是丰田的员工,虽然我现在退休了。
这种“占有欲”……这个时候他不干,那丰田没办法说扣他的奖金,但是他觉得丰田的车出了问题,他有责任。
梁冬:一方面他归属于丰田,另一方面,他在某种程度上、在心志上占有了丰田的一部分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他一定是拥有了那些东西的。
吴伯凡:对。
反过来,比如你要说丰田的车不好,他会很不高兴,或者说他看见丰田的这个车出了问题的时候,他自己觉得有责任、有这个愿望去让它的问题很快的消失,同时也让用户对丰田产生一种好感,这是“占有欲”的一种表现形式。
梁冬:所以老吴刚才给我们讲到了人的八大欲望中的两个欲望如何用于激励,一个叫做“多动欲望”,就是活动的欲望;另外一个有占有的欲望,你如何透过满足、或者恰当的满足来激励,这是一种权谋学,不过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批判的分析也是有道理的。
稍事休息一下,继续回来《冬吴相对论》。
片花:外包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医院要把清洁工作外包给清洁公司?提升能力很难,为什么提升能力却很容易?人与人间的亲近关系是怎样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假如说世界上只有10%的人是优秀的,那为什么会有90%的人都认为是自己是那10%当中的一员?为什么说用人所长是管理者的事情,教育人的事情应该留给上帝去做?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激励的艺术”之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