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疼痛的管理
癌痛管理制度

癌痛管理制度1. 临床路径管理癌痛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
这需要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癌痛管理标准,包括疼痛评估、治疗方案、药物使用、护理措施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癌痛患者能够获得系统性的、高质量的疼痛管理服务。
2. 多学科团队协作癌痛管理需要依托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在医疗机构内,可以建立由疼痛科专家、肿瘤科医生、护士、心理医生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癌痛管理团队。
他们可以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进行疼痛评估、实施疼痛管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及护理支持等工作。
3. 疼痛评估和监测疼痛评估是癌痛管理的基础,而疼痛监测又是持续进行的工作。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规定对癌痛患者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和监测。
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工具和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多种治疗手段结合癌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因此,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不同种类疼痛管理手段的使用方法、剂量、疗程等内容,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个性化的、综合性的疼痛管理服务。
5. 药物管理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不同种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原则和剂量,明确不同药物之间的转换原则,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疼痛缓解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6. 安宁疗护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安宁疗护是重要的疼痛管理手段之一。
在癌痛管理制度中,需要规定安宁疗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建立相应的安宁疗护技术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在晚期癌症阶段能够获得舒适的疼痛管理服务。
7. 患者培训和教育患者的培训和教育也是癌痛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机构内,可以进行相关的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活动,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疼痛管理工作,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8. 效果评估和质量控制最后,癌痛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效果评估和质量控制机制。
疼痛管理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疼痛管理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在治疗过程中经历剧烈的疼痛。
因此,疼痛管理在癌症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疼痛管理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引言癌症是一种艰辛而漫长的战斗,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应对来自癌细胞和治愈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适感。
其中,最常见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剧烈的持续性或间断性疼痛。
因此,在癌症治疗中有效管理患者的疼痛显得非常关键。
一、评估和诊断1. 了解患者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相同类型和程度的刺激都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之前,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每个患者个体差异,包括其对于某些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存在着特殊反应。
2. 疼痛评估的重要性准确的疼痛评估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基础。
医生需要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类型、位置、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可能恶化或缓解因素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
3. 评估工具医生通常使用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来帮助他们进行客观评估,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面部表情量表(FPS-R)。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水平,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二、非药物管理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作为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癌症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少负担和压力感。
针灸可以刺激身体特定穴位以调整能量流动,从而缓解疼痛。
2. 心理支持癌症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问题。
心理支持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上的压力,减轻疼痛感。
三、药物管理1. 非处方药物对于轻度到中度的疼痛,非处方药物是一个可选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非处方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患者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或银屑病风险等。
2. 强效阿片类药物对于中度到重度的癌症引起的剧烈疼痛,强效阿片类药物是常用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来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用药效果。
癌症疼痛管理提供舒缓疼痛的方法

癌症疼痛管理提供舒缓疼痛的方法在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我们对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也有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癌症患者往往会面临剧烈的疼痛带来的折磨和困扰,这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因此,癌症疼痛管理变得至关重要,提供舒缓疼痛的方法成为了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的领域。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且有效的癌症疼痛管理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癌症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和非阿片类药物(如NSAIDs、酒石酸美托洛尔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等,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癌症疼痛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针对肿瘤的放射,可以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蚀压迫,从而有效减轻疼痛症状。
放射治疗的具体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癌症类型、肿瘤位置和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来制定,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放射治疗的优点是可针对性治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协商,权衡利弊。
三、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肿瘤引起的剧痛,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迅速缓解疼痛症状。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可行性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肿瘤的位置等因素来决定。
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决策。
四、物理治疗除了上述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物理治疗也可以在癌症疼痛管理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例如,物理疗法(如理疗和按摩)可以通过改善气血循环,放松肌肉和关节,缓解癌症疼痛。
此外,温热疗法、冷敷疗法、电疗法等也是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癌症疼痛管理提供了多种舒缓疼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在治疗癌症疼痛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风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疼痛防治规范方案2023年版

癌症疼痛防治规范方案2023年版简介本文档为癌症疼痛防治规范方案2023年版的概述,旨在提供一套简洁且经过验证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医务人员高效地管理癌症患者的疼痛。
目标- 提供适用于各种癌症类型和疼痛程度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减少癌症患者疼痛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促进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主要内容1. 病史记录- 医务人员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起始时间、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疼痛的诱因等。
- 定期对病史进行更新和评估,以便调整治疗计划。
2. 疼痛评估和分类- 使用经过验证的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或数字疼痛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的疼痛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多学科治疗团队合作- 建立多学科治疗团队,包括医生、疼痛科专家、心理健康专家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 团队成员应密切合作,定期开展讨论和评估,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有效的治疗。
4.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如镇痛药、抗炎药等。
- 医务人员应严格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5. 非药物治疗- 配合药物治疗,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放松疗法、心理支持等,以增强疼痛管理效果。
6. 定期随访和评估- 设立定期随访和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治疗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癌症疼痛防治规范方案2023年版提供了一套简洁可行的指导原则,可帮助医务人员有效管理癌症患者的疼痛。
实施该方案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整体康复状况。
癌痛管理5a目标

癌痛管理5a目标癌痛管理5A目标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癌痛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1.建立全面的疼痛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和不同的疼痛症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
这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2.提高疼痛管理的意识和技能:患者和家属需要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并掌握一些疼痛管理的技能,如疼痛测量、疼痛缓解方法、疼痛缓解药物的应用等。
3.建立疼痛管理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专门的疼痛管理档案,记录其疼痛的历史、测量数据、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疼痛治疗方案。
4.提供疼痛缓解药物和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一些疼痛缓解药物和治疗方案,如止痛药、非甾体消炎药、抗抑郁药等。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5.建立支持小组:建立癌症患者的支持小组,为疼痛患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这可以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情感联系,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6.提高疼痛管理能力:加强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癌痛管理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这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掌握疼痛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疼痛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癌痛管理5A目标是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加强疼痛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疼痛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最佳实践

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最佳实践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折磨,也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了沉重的阴影。
其中,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
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依从性以及促进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癌症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
肿瘤的生长可能压迫周围的组织和神经,导致疼痛;癌症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也可能引发疼痛;此外,癌症患者常伴有身体的炎症反应,这同样会产生疼痛。
要实现癌症患者疼痛的良好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准确的疼痛评估。
这就如同医生看病时的“望闻问切”,只有了解了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评估工具可以是简单的数字评分法(0 到 10 分),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给出疼痛分数,也可以是更详细的问卷评估。
在药物治疗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癌症疼痛治疗的三阶梯原则。
第一阶梯主要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适用于轻度疼痛;第二阶梯则加入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用于中度疼痛;当疼痛进一步加剧时,就进入第三阶梯,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
但药物的使用并非简单的递进,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合并疾病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
除了药物,非药物治疗也是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因疼痛带来的焦虑、恐惧和抑郁情绪。
通过与心理医生的交流,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疼痛,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物理治疗也能发挥一定作用。
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从而缓解疼痛。
特别是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放疗有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也不可或缺。
患者需要了解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按时按量服药,不要因为担心药物成瘾而强忍疼痛。
家属则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记录疼痛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在疼痛管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角色至关重要。
癌症患者疼痛的管

癌症疼痛病因控制及疼痛消失后,随时可安全停用阿片类止痛药 吗啡日用量在30-60mg时,突然停药一般不会发生意外 长期大剂量用药,应逐渐减量停药 在最初两天内减量25%-50%,继后2天减量25%,直至日用量减至30-60mg时停药 减量时,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即:有无腹泻等激动症状,如果疼痛评分>3-4时,应缓慢减量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
7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疼痛评估
癌症患者疼痛评估的要求 :
入院时,在常规作入院评估时、手术后6小时内,患者主诉疼痛时完成首次评估;首次评估后,每天评估4次,连续3d,分值≥4分为重点评估患者,每天4次,连续3d,分值<4分,每天1次 ;
癌症疼痛的护理目标
以往书写疼痛的目标多用“疼痛缓解”或“患者不感到疼痛”描述,没有体现个体化的原则,而且常常不能完全达到目标。 目前提出疼痛护理应以保持患者的功能或舒适为准,例如胸部手术后患者主诉容易深呼吸、咳嗽、咳痰或翻身,这时的疼痛强度即为护理应该达到的目标。
对吗啡的一些看法
易产生“成瘾” 视生理依赖为“成瘾” 怕流入非法渠道而管制过严 给药剂量不足不顾患者疼痛
用吗啡治疗癌痛成瘾者罕见 要严格区分身体与心理依赖 应切实保证临床治疗需要 必须调节剂量至疼痛完全缓解
树立正确观念是成功推行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关键
第一步:止痛药物
非阿片类药物: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保施泰TM(对乙酰氨酚325mg+布洛芬400mg)、环氧合酶-2 抑制剂:塞来昔布 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美施康定(控释技 术与硫酸吗啡活性成分相结合的产物,是公认的 有效的长效吗啡制剂)、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 控释片,具有独特的双相 吸收模式,38%即释成 分,62%控释成分,使其能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果, 持续12小时)
肿瘤内科实习护士总结癌症护理中的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肿瘤内科实习护士总结癌症护理中的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在肿瘤内科的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深刻体会到了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在癌症患者的康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与探讨在癌症护理过程中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的相关问题。
一、疼痛管理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严重的症状之一,对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疼痛管理成为了癌症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疼痛评估在进行疼痛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定位和评估。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类型、频率和影响因素等,这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等。
同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可以借助非药物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比如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和按摩等,可以有效地缓解局部疼痛。
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二、心理支持癌症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痛苦,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心理支持在癌症护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情绪疏导癌症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加重疼痛感受,还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声音,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病情和治疗。
2.心理教育癌症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存在局限性,容易陷入不实的信息和无谓的担忧中。
因此,我们需要向患者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让他们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并制定积极的生活目标。
3.支持群体建设癌症患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相似的,因此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支持群体,让患者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吗啡的一些 看法
易产生“成瘾” 视生理依赖为“成瘾” 怕流入非法渠道而管制过严 给药剂量不足不顾患者疼痛
用吗啡治疗癌痛成瘾者罕见 要严格区分身体与心理依赖 应切实保证临床治疗需要 必须调节剂量至疼痛完全缓解
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
非阿片类药物: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保 施泰TM(对乙酰氨酚325mg+布洛芬400mg)、环 氧合酶-2 抑制剂:塞来昔布
2001年2月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会议上学者提出
癌痛的规范化治疗
-Good Pain Management
定义 按照WHO及其它权威协会推荐的公认的疼痛处理原则及方法 ,进行癌痛治疗
原则 早期、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 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癌症的死亡率占总死亡人口的1/4,列死因第一位。且癌症 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晚期癌症患者中50%以上有疼痛,30%会出现严重的剧烈 疼痛。
全球有350万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及时处理,在中国每天有 100万的癌症患者遭受疼痛折磨。
癌症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共识
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将疼痛列为继 呼吸、血压、脉搏、体温之后的五大生命指 征
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 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 按需给药,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个体化给药
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 类药物并没有标准用量
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 最佳剂量
注意具体细节
对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反应 目的: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发生的副作
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
止痛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步骤
第一步:止痛药物(非阿片类、阿片类)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以“WHO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核心的规范化癌痛治疗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按阶梯给药 口服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具体细节
按阶梯给药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第一步:止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美施康定(控释技 术与硫酸吗啡活性成分相结合的产物,是公认的 有效的长效吗啡制剂)、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 控释片,具有独特的双相 吸收模式,38%即释成 分,62%控释成分,使其能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果, 持续12小时)
第二步:加用辅助药物
抗癫痫药: 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苯妥 英钠、加巴喷丁等 抗抑郁药: 用于治疗由紧张及焦虑等精神、 心理因素导致的疼痛氟西汀、赛乐特、阿米 替林等 催眠镇静药:地西泮等
癌症患者疼痛的管理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 伴有实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人类最常见的 痛苦之一,是癌症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
疼痛分类
根据疼痛的发生和延续时间分为:
急性痛:有明确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短,易控制 慢性痛:指疼痛大于3个月,临床较难控制; 突发疼痛:发生突然而且间断发作。
用最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疗效
80%以上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 缓解
75%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得以解除
树立正确观念是成功推行WHO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关键
对待晚期癌症 病人的态度
对癌痛的认识
过去(错误的)
基本上是放弃的态度 无任何工作可作 即使做些工作,也徒劳无益 道德观念上的错误
社会-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癌痛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癌痛多为慢性疼痛,严重干扰患者生活质量
癌痛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是一种折磨 癌痛得不到有效控制:
加速肿瘤的发展 影响睡眠 食欲下降 免疫力下降 慢性剧烈疼痛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 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
疼痛分类
根据疼痛的生理机制可分为:
躯体痛:部位明确,刺酸痛; 内脏痛:定位不确,为积压痛、牵拉痛; 神经痛:为烧灼样、钳夹样或触电样的阵发性疼痛。
癌痛的概念
癌症疼痛(简称“癌痛”)是 由癌症本身或与癌症治疗(包括 手术、放疗、化疗等)有关的以 及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原因所致 的疼痛。
癌痛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还将新增2000万 癌症患者
认为疼痛不能完全缓解 癌症疼痛是不可避免 满足于部分缓解
现在(正确的)
应认真关心病人 有大量止痛和姑息治疗工作 医疗照顾能提高生活质量 (QOL) 应提高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
疼痛可缓解,90%以上可完全 缓解 疼痛应控制满意,并尽早使用
对病人疼痛主 诉的态度
医护人员不完全相信 疼痛程度由医护人员判定
要相信病人主诉 应以病人主诉为根据(用量表)
止痛药临床应用中的具体问题-----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处理
镇静:开始使用吗啡时,一般持续2-5天,比较轻微,少数发生嗜睡 和精神错乱 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并协助生活护理。 恶心呕吐:一般一周内都能耐受 轻度症状用:胃复安,氯丙嗪。 重度症状用:恩丹西酮,格拉司琼 便秘:所有的阿片类药物都有这个特点,且不能耐受,缓解便秘有助 于减轻病人的恶心呕吐症状。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泡服。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 的浸润和转移
躯体因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与癌症有关
6%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患肢痛
化 疗 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 围神经病变
放 疗 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 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
便秘、褥疮等
与癌症无关
7.2%
骨关节炎、动脉瘤等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消炎痛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一、二阶梯用药有‘天花板效应’ (剂量用到头,再增亦无用,
徒增副作用)
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没给药途径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血药浓度稳定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 不易成瘾、不易耐药
WHO已将癌痛作为 癌症综合防治 的4个重点之一
人类对疼痛治疗观念转变
疼痛是“天经地 义”的,痛则给 药,不痛则不给 药
刘端祺等.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17(4):252-254.
缓解疼痛是基本人 权,合理使用药物 控制癌痛让癌痛患 者临床获益,生活 质量有了极大的改 善
癌痛的原因
癌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