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解与体会

Abta tE tbi i a o a— vl o —u i ore ni p r n cmpn n e“ uly r et f sr c: s lhn n t nl ee t q a t cuss s o a t o o et f h Q a t P o c”o a s g i l p l y ia m t ot i j
有 了质 的 飞越 。本 文通 过对 国家精 品课 程 内涵的理 解 , 结合 我校 的成 功 经验 , 出了高校精 品课 程 建设 提
的几点 体会 。
关键 词 : 国家精 品课 程 建设 ; 资培养 ; 学 内容 师 教
中图分 类号 :6 2 0 G 4 .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6— 7 9 2 1 )4— 6 1— 10 2 6 ( 0 0 0 0 5 0 4
西 北 医学教 育 21 年 8 第 1 卷 第 4 00 月 8 期
NRHET EI L DC ̄ N 20 v18 o OTW SMD A UA O Ag 0 。1 . C E . 1 . N4
对 国家 精 品课 程 建 设 的理 解 与 体 会
叶 晓 龙 , 满 江 谢
20 09年 , 四军 医 大学 又 有 《 验 诊 断 学 》 《口 第 实 与 腔解剖 生理 学》 2门课 人选 国家 精 品课 程 , 得我 校 国 使
家精 品课程 已达 到 5门 , 在 了军 医大 学 的前 列 。 自 走 从 20 0 3年教 育部决 定 在全 国高 等 学校 中启 动 高 等 学 校教学 质量 与教 学 改革 工 程精 品课 程 建 设 工 作 以来 , 第 四军 医 大学不 断完 善和优 化 教学资 源 , 教 学 内容 、 在 教师 队伍 、 教学设 计 、 学 手段 、 学 管理 与 教 学 效果 教 教 等各方 面 有 了质 的 飞 越 。特 别 是 我 校 “ 施 精 品 战 实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作者:袁志坚何文涓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36期摘要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较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何在,建设的要点何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62-03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历时近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在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全国各大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较之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何在,建设的要点何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概念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
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
2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区别建设的起点不同 2003年,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启示,我国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传网络,并免费向全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3]。
截止2012年1月,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统计,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建成各类精品课程14 446门,其中国家级2582门,省级5648门,校级6000门。
国家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研究的实践和思考

头, 在教育部的倡导下, 全国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网络建设均 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八年的建设 , 全国共评 出了 33 63门国
家精品课程, 这些精品课程借助于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技术, 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 我国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共性问题 : 1国家精品课程的环境建设 , . 宣传力度不够 业、 教学方式等 , 以统一风格的界面呈现, 提供搜索的反馈的 精品课程负责人以外的教师, 包括一些 主讲教师对精品 功能。 学生对精品课程网站更知之甚少, 即使 O W 的第一批课程资料已于 20 9月 3 C 02年 0日正式开 课程网站都不够熟悉,
一
与 MT 比, I 相 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不仅仅有以上提 到的教学课件上网共享, 更有关于课程改革建设的思路 , 教学
、
国外 研 究现状
队伍建设 、 教材建设等内容在网上共享 , 提供的信息更多、 更
全面。 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 20, 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课程、 受 MTO W 开放式资源共享模式的启示 , 0 年《 f I C 2 3 教f 0 教学决策 、 管理、 服务体系改革和数字化、 网络化改造的重大 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嫂 举措。这不仅推动着我国高校信息时代课程与教学新模式的 工作的 通知》 教高[ 0] 号) ( 2 3l 在全国高校正式启动 _ 0 『 国家 创建, 而且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发展。
世界顶尖级的美国著名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是率先在 20 01
年4 月开始实施 M T C MTO e or r)简称麻省 I O W( I pn u e e , C s Wa
理工 学院网络 课件开放式工程, 准备用十年的时间 将麻省理 工学院几乎全部的、 在教学实践中使用 的、 20 总共 00多门课 程的资料制作 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国际互联网上, 供全球任 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 课件的资料包括每一门 这些 课程的主讲教师的信息、 课程讲义 、 教学大纲、 阅读书 目、 作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精彩的心得体会能促使读者在阅读后,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写好体会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不足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建设的心得体会篇1高效团队建设与学习心态准备心得体会聆听了众多专家的培训、讲座,虽培训内容有所不同,但呈现方式基本相同,培训结果收效甚微;1月7日上午颜教授耳目一新、活力四射的团队培训,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让我们每一位培训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惬意与畅快,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成功!康泰之树,出自茂林,树出茂林,风必折之。
一棵健康高大的树木,一定是从茂密的森林中生长出来,这棵树如果离开这片森林,风一吹来势必折枝散叶。
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单靠自己就能顶天立地。
企业竞争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
因此,增强领导才能,实施人文管理,倡导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实现智慧共享、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最终成就一支优质高效的团队,从而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增强领导才能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为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目标;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对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才能,激发每个成员最大的潜能。
比如,《南极大冒险》视频中群狼狩猎片断,让我们看到了一匹精明能干、沉稳睿智,颇具组织、领导才能的狼首领,正是在它的英明带领下,群狼捕猎成功、共渡难关。
二、增强团队合力在每一所企业里,都有一个庞大的团队,大家由于心态、观念、能力的不一致,难以高效地完成各自的目标,正所谓百姓百心,很多工作进展缓慢,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以人为本,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让全体员工凝成一股绳,建设一支高效团队。
1、目标引领: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
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

对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摘要]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经历了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进入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关键阶段。
资源共享与职教特色是两个着力点,应通过检视与扬弃、转型与升级、创新与辐射几个必要环节来落实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步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部关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以下简称《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将高职类精品课程建设推入崭新的转型升级与发展阶段。
高职类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以实践获得的理论来推动课程发展,以研究的成果丰富课程内涵。
因此,从高职院校的视角来分析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一、明晰转型升级的背景(一)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回顾根据评审指标的改革与发展,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2006年。
高职类国家级精品课程与普通本科精品课程共用一套评审指标体系,虽另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但高职类精品课程评审的针对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不强,忽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分类定位。
在这一阶段,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占全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比例仅为16%左右。
第二阶段是2007~2010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类型”后,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的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制定并实施。
与第一阶段相比,高职类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上强调“必需够用为度”、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二是在教学效果上增设“学生实践活动评价”的相关指标;三是强调实践条件和环节,2007年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实践教学由二级指标上升为一级指标,2008年修改为对实践条件的评价,体现高职教育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和含有实践环节课程的建设,提倡职业性的改革方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工学结合的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建设一、精品课程的提出我国教育部自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各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精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年,国家教育部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
二、精品课程的概念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摘要:作者结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在全国物理教学论坛专题研讨会和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上,围绕“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建设和共享应用”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研讨和经验交流,对60多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就物理实验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和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学习、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内涵和内容认识,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服务对象一、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我们教学团队通过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提高了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
(1)目标和建设规划: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开放课建设旨在促进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课程范围: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
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3)基本要求:课程资源系统完整,由网络有限开放到网络传播、充分开放。
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 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 改成果。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 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 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
二 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
一)概况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级精品课程的资源,需要 建设公共课程平台,将各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资 源共享课程。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 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高厅[2012]2号),开始实施将国家精品课程转 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工作。
拓展资源:练习册、习题册、同步辅导、解题 指南、试题及评分标准库、名词检索系统、教学成 果展示……
我校在爱课网上的高等数学资源真实展示了我校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的水平。
上线后敬请大家上网选择性查阅、观看并指导 !
三 集成创新课程的一些初级想法
一) 课程建设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课程的教学和学 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仍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很多老师由于很少参加教学会议,还在 按照传统的方式埋头上课和做教学研究,完全不了 解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但我们校长、 院长和系主任们可不能不去了解、研究,否则,必 将被时代淘汰! 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免费上网公开课(MOOC) 快速发展,尤其是美国,2012年被称为美国MOOC年。 全球上网通过MOOC学习的人数急剧扩张。
2012年第一批申报,在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 已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011门(不含教师 教育和网络教育),其中本科课程675门,高职课 程336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