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动物1
初一科学第六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蜥蜴
看一看,哪些可 以归为一类?
生物学家按照动物体内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 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什么是脊椎呢?
动物的脊椎
脊椎动物
在脊椎动物中,有的能在高空翱翔,有的能在水中 游弋,有的能在陆地上爬行或奔跑。它们的体形结构, 生活习性、环境是不相同的,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 我们又可以将脊椎动物分成以下几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2、雌性有乳腺,胎生,乳汁哺育后代。
3、体温恒定。
食肉类
有蹄类
啮 齿 类
猴子
猩 猩
灵长类
狒狒
特点 动物 类型
身体 特征
呼吸 器官
鳃
繁殖 方式
卵生 卵生 卵生 卵生 胎生
体温 特点
变温 变温
是否 冬眠
部分需要
鱼类 两栖变温
肺 肺
恒温 恒温
脊椎动物
鱼类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1、身体表面覆有鳞片,鳞片表面还有一层粘液,起到保护身体 和减小水的阻力; 2、身体两侧个有一行侧线,侧线与神经相连,有测定方向和感 知水流的作用(鱼为什么可以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与下沉?); 3、鳍<qí >是鱼的运动器官,鳃<sāi>是鱼的呼吸器官;
4、卵生。
爬行类
龟 扬 子 鳄
蛇
虽然龟、蛇和扬子鳄它们在形态上存在很大差异, 但它们都属于爬行类,因为它们都具有以下爬行动物 的共同特征: 1、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2、它们都是用肺呼吸; 3、都是变温动物,要冬眠。 4、卵生
鸟类
鸟类特征: 1、鸟类都长有羽毛,它们的前肢变成了翼。
2、鸟类骨骼中空,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绝 大多数鸟类都能飞行。 3、鸟类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在40 ℃ 。
第六章环节动物

二、内部构造 1、体壁和真体腔 ▲角质膜
▲上皮
▲肌肉
▲体腔膜
▲角质膜:薄,由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功能: 保水,能防止身体在干燥环境中失水 ▲上皮层:由层柱形上皮细 胞组成,其间有腺 细胞分布 功能: 组成体壁的主体,分泌角质膜 腺细胞能分泌粘液,湿润体表
▲肌肉层:
外侧是薄的环肌 内侧是的纵肌 呈羽状排列 ▲体腔膜: 为一层中胚层来 源的体腔上皮
7.生殖系统
纳精囊
♀♂同体
异体受精
直接发育,
精巢 储精囊 储精囊背叶
盲管
精巢囊 储精囊
无幼虫期
卵巢 输卵管 输精管 副性腺 前列腺 前列腺管 腹神经索 生殖带
环毛蚓的 生殖系统
生殖 ▲精子先成熟,雌雄交配 ▲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卵成熟,环带分泌物质形成 蛋白质环,成熟卵产在环内 随身体收缩,蛋白质环向前 移动,至纳精囊孔处,精子 逸出,与卵受精。 ▲环带继续前移,从前端脱离 蚓体,两端封闭,形成蚓茧 ▲受精卵在蚓茧内发育,2-3 周后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 出。
各种器官位于一定的体节中,在比较高等 的动物中就形成了头、胸、腹的分部。
三、出现刚毛和疣足形式的附肢
环节动物以前的各类动物,并无明显的运动器 官,大多数是以体表的衍生物纤毛等作为运动 工具。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真体腔的结构后, 出现了体节,动物不再以纤毛为运动器官,而 是在每个体节上形成了按节排列的附肢--- 疣足或刚毛等运动器官。
假体腔的形成: 由于中胚层体腔囊在发展过程中全部靠向体 壁,形成肌肉层,使原来的囊胚腔加了一层内
衬,未形成新的空间,这种腔只有体壁中胚层,
没有肠壁中胚层和肠系膜,是体壁中胚层和肠 壁内胚层之间的腔,所以称之谓假体腔
第六章 扁形动物

种类型: 幼节 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
内部构造尚未发育完全。
成节 成熟节片:近方形,内有生
殖器官、神经和排泄管。
孕节 妊娠节片:长大于宽,其它
器官消失,只存充满卵的子宫。
猪绦虫(Taenia solium)
成熟节片
孕卵节片
成熟节片
子宫
孕卵节片
重要种类
1.
猪带绦虫:长2-7米;700-1 000节片 生活史:卵——六钩蚴——囊尾蚴——成 虫 寄主:
囊尾蚴
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头节 凹陷在泡内,可见小钩和吸盘,是感染期 含囊尾蚴的猪肉叫“米猪肉”“米粉 肉”“豆肉”
致病性 消化道疾病 癫痫,阵发性昏迷 局部肌肉酸痛麻木 视力障碍,失明
2.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成虫寄生在淡水鱼类的肠中。 此虫首次在广东九江发现,头节具有2个深吸槽故名。 中间寄主:剑水蚤 病鱼恶性贫血,体表黑色素增加,严重感染时,由于肠 内充满虫体,特别是前肠第一盘曲胀大成胃囊状,致使 鱼常浮在水面,张着口,因此此病又称干口病。
中间寄主:钉螺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 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日本血吸虫的危害 1.肝脾肿大,肝腹水 2.成人丧失劳动力 3.妇女不孕 4.儿童侏儒症 5.重症病人死亡 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 1.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 2.消灭钉螺 3.做好粪便;水源管理 4.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
3 . 布 氏 姜 片 虫 (Fasciolopsis buski): 终寄主:人 寄生部位:小肠粘膜 笫一中间寄主:扁卷螺 笫二中间寄主:茭白、 荸荠 生活史: 毛蚴→ ( 扁卷螺)→胞蚴 →雷蚴→尾蚴 ( 水中)→囊 蚴 ( 茭白、荸荠等)→经口 感染
第六章 常用实验动物的特点及应用

大鼠常用品种品系
1、Wistar大鼠 白色封闭群大鼠。1907年由美国Wistar研究 所育成,现已遍及世界各国的实验室。是我国 引进早、使用最广泛,数量最多的品种。特点 为头部较宽,耳朵较长,尾的长度小于身长。 性周期稳定,繁殖力强,产仔多,生长发育快, 性格温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较强,自发性肿 瘤发生率低。
二、大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内分泌研究---应激性溃疡 (二)营养学研究—营养素缺乏 (三)代谢性疾病研究 (四)药物学研究—毒力、药效和新药 (五)肿瘤学研究学—诱发肿瘤 (六)遗传学研究 (七)传染病研究—支气管肺炎、副伤寒 (八)其它疾病研究—迷宫实验 (九)牙科学研究 (十)心血管疾病研究 SHR (十一)生物制品安全评价和毒性试验 (十二)老年医学 (十三)其他
对疟原虫感染有抵抗力老龄雌鼠都有钙质 沉者。 DBA/2系主要特征:对大部分DBA/1系 的瘤株有抗性,但黑色素瘤S-91在两亚 系小鼠中均能生长;自发淋巴瘤;36日 龄小鼠听源性癫痫发作为100%,55日 龄后为5%;血压较低,心脏有钙质沉者; 嗜酒精性低;红细胞计数高。主要用于肿 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
三、常用豚鼠的品种和品系
1、 英国种 2、 秘鲁种 3、 阿比西尼亚种 4、 安哥拉种 5、 近交系2号 6、近交系13号
四、豚鼠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家兔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一般特性:昼伏夜动,喜欢独居齿尖喜、磨 牙有啃土扒土习惯。 听觉、视觉灵敏胆小 易惊。喜安静、 清洁、干燥、凉爽的环境。 耐寒不耐热,耐干不耐湿,有良好的卫生习 惯。有夜间直接从肛门吃粪的食粪癖。草食 性动物,喜食青粗饲料。
第六章第一节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2课时(习题)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第2课时》习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A.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2.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A.具有阳光B.具有空气C.温度太高D.温度太低3. 下列动物类群中,体表被有鳞片且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的是()①鱼类②两栖类③爬行类④鸟类A.①③B.①C.②④D.②4.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A.体外受精,体外发育B.体内受精,体内发育C.体内受精,体外发育D.体内受精,胚胎发育在雌鸟体内开始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A.雌雄同体、体内受精B.雌雄同体、体外受精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D.雌雄异体、体外受精6.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A.受精卵→蝌蚪→成蛙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受精卵→幼蛙→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7.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包括()①体内受精②卵生③体外受精④卵外有卵壳做保护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⑥胎生A.①④⑤B.②③C.①②④⑤D.①④⑤⑥二、综合提升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_____.(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4)对青蛙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青蛙属于______,按照生活环境,青蛙属于______.9.下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据图回答问题:(1)②是青蛙的幼体______,用______呼吸。
(2)④时期的青蛙用______呼吸,______辅助呼吸。
(3)按青蛙的发育过程用序号排序:______。
第六章扁形动物

5、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
条粗大的腹神经索,中间有 许多横神经相连。 感觉器官: 眼点:一对,不能成像,只
能感光。 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
能感受味觉和嗅觉
6、 生殖系统:由中胚层形成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动物在演化过程中生活方式由固着过渡到了爬行 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了,体型也会发生改变。尽管动 物的前后,背腹所处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但外界环 境加之于动物身体两侧的条件基本是一致的。这样就 使得动物的身体由辐射对称进化到了两侧对称,并产 生了前后、背腹的分化。
两侧对称的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1)凡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都有了明显的前后、背腹、左右之 分。
咽:呈长吻状,取食时从肌肉质的咽鞘中伸出
肠:分三支,每一支又分出许多小支,末端为盲
管,因无肛门,仍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咽鞘。
咽
涡虫捕食:
侧肠 肠分支
口
咽鞘
咽
3、 循环和呼吸 无专门的循环和呼吸系统。 循环功能: 由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和扩散代谢产物。 呼吸功能: 由于扁平的体形与身体体积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②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未经处理的粪便落入 水中。
③及时治疗病人和管理猫,狗等动物,尤其对 患病的猫,狗进行驱虫治疗或捕杀。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终寄主:人 寄生部位:肝胆管 笫一中间寄主: 沼螺 笫二中间寄主: 虾、鱼
肝腹水
侏儒症
二、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体不分节,体表无纤毛,上皮细胞内无杆状 体;消化系统简单,具吸盘(分口吸盘、腹吸盘 和后吸盘);吸虫营寄生生活,外寄生的生活史 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寄主,一个幼虫期;内寄生 的生活史复杂,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 虫期。
第六章轮虫动物

(一)双巢目
卵巢成对,左右各一。咀嚼 器为枝型。没有侧触手。身体 蠕虫形,假体节能象望远镜作 套筒式的伸缩。没有雄体。多 营底栖生活。常见属为:
轮虫属Rotria
轮虫属
身体蠕虫形,或长圆形, 体躯外观上假分节,中部的 体节比前后端的体节粗,因 此体前后端能向中央部分缩 入。头冠分成左右两个轮盘。两个轮 盘间有一个吻,当爬行时,吻伸出在 前,两个轮盘则缩入头部内面。
五、生态特性和分布
主要食物:单细胞藻类、细菌、有机碎屑, 也有少数能摄取原生动物、其他轮虫、枝角 类、桡足类为食。
我国分布最广的是:螺形龟甲轮虫、矩形龟 甲轮虫、针簇多肢轮虫、长三肢轮虫、前节 晶囊轮虫、梳状疣毛轮虫、颤动疣毛轮虫、 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等。
3、龟甲轮虫属
背甲多少隆起而凸出,腹 甲扁平或略凹入。背甲具有明 显的线条,把表面有规则地隔 成一定数目的小片。背面前端 总有3对笔直或弯曲的棘刺,后 端浑圆光滑或具1个或两个棘 刺。虫体无足。
龟甲轮虫属分种检索表
1(4)背甲后端具棘刺2条 2(3)2条棘刺等长------矩形龟甲轮虫 3(2) 2条棘刺不等长------曲腿龟甲轮虫 4(1)背甲后端具棘刺1条---螺形龟甲轮虫
多数轮虫靠轮盘纤毛环 向同一方向的转动使水形成 旋涡。其中适口的细菌、单 胞藻和腐屑等便被沉入口中, 过大的物体被口围纤毛拒之 于外。
二、繁殖方式
1.孤雌生殖:轮虫在正 常情况下,雌体产生非需 精卵,此卵不需受精,能 直接孵化发育成新的个体。
2.两性生殖:轮虫在不良环境条件 下,雌体产生需精卵,需精卵如果 不受精则发育成为雄体,从而进行 雌雄交配的一种生殖方法。
第六章 轮虫动物
Rotifera
一、主要特征
第六章脊椎动物

口
食道
嗉囊 肌胃 肝
极短,利于把 没有消化的食
物残渣排出,腺胃
减轻体重
小肠 直肠
泄殖腔
口
食道
嗉囊 肌胃 肝
腺胃 小肠 直肠
泄殖腔
口
食道
嗉囊 肌胃 肝
鸟类总结:
1.体形: 流线型 2.体表: 被覆羽毛 3.前肢: 变成翼 4.骨骼: 龙骨突薄,愈合,中空 5.肌肉: 胸肌发达 6.呼吸: 肺,气囊,双重呼吸 7.消化: 有喙无齿,直肠短
用 肺 呼吸 陆地上产卵
防止水分蒸发,适 宜陆地生活
繁殖脱离了水
爬行类代表动物
乌龟
蜥蜴
蛇
避役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体温 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都属于变温动物。
小结 脊 椎 动 物
鱼类
具有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两栖类
由水生向陆生过渡
爬行类
最早出现的真正的陆生动物
鸟类 哺乳类
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比较表
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 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生活在水中
身体像鱼,用 尾游泳
用鳃呼吸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或 水中
有四肢,趾间有蹼
用肺呼吸,皮肤裸露 湿润,能辅助呼吸
青蛙两的栖主动要物特征 的主要特征
两栖 动物
幼体生活在 水中, 用 鳃呼吸,用 尾游泳; 成体既可生活在 水中,也可生活在 陆地上,
龟
避役
鳄
蛇
爬行动物
与两栖动物相比,爬 行动物的皮肤干燥、 厚实,体表覆盖着角 质的鳞片或甲,用肺 呼吸,陆地上产卵, 其卵有坚硬的外壳
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 而适应陆地生活。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鳄椎动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yomaker is essential for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DP Millay et al. Nature 499, 301-305 (2013) doi:10.1038/nature12343
(润盘)
心肌 典型部位 心脏壁 功能 高度联系的细胞;快速扩布电兴奋,产生收缩 细胞分类 心肌细胞
肉,谷类,豆类
多种食物
脚气病,心脏虚弱,水肿
皮肤发炎和损坏,眼睛刺激
B3(烟酸) B5(泛酸) B6(吡哆醇) B12(氰钴胺) 生物素
肝,瘦肉,谷类 多种食物 谷类,蔬菜,肉 红色肉类,乳制品 肉,蔬菜
糙皮病,神经发炎,神志混乱 罕见:精神疲劳,失调 贫血,痉挛,过敏 恶性贫血 罕见:忧郁症,恶心
反馈调节在稳态中的作用
血管扩张 汗腺排汗
骨骼肌收缩
、颤抖
血管收缩
负反馈回路使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内
不断增强神经刺激
神经和激素信号增强
感受器探测到伸展增强 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 度和频率都增加
胎儿被推向子宫开口, 引起子宫下部收缩
分娩时的正反馈
第二节 消化系统
动物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自养和异养 食物和营养素
胶原纤维: 每一条纤维都由许多 独立的胶原纤维组成并且可以产 生很大的内部张力。
正常成人的脂肪含量(占体重): 男性:10-20% 女性:15-25%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属于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以液滴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当人的体重增加或减少时,脂肪滴也会 随着变大或变小。但是,脂肪细胞的数 目是不会变的。
结缔组织
动物组织
肌肉组织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神经组织构成机体的不同层次
组织
组织由来源一致、机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的一 群细胞与它们之间的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一般包含两种成分, 即均匀的基质和细长的纤维。但有的细胞间质只 有基质,没有纤维。 细胞间质具有营养和支持细胞的功能,是细 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而它是与细胞 最密切的外环境。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muscle cell,也称肌纤维)组成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伸肌和屈肌两两对应,有刺激才能兴奋。 平滑肌 smooth muscle, 血管、内脏器官的肌层(胃肠)。 心 肌 cardiac muscle, 有闰盘、合胞体、自动有节律收缩, 兼有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特点。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
胃的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骨
肾小管的立方上皮
血液
肌肉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小肠壁上的平滑肌
随意肌中的骨骼肌
心脏中的心肌
上皮组织
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所组成,被覆于体表或体内 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或某些器官的表面。(被覆上皮、腺上皮、 感觉上皮) 特点: 1、上皮组织细胞有极性,借基膜附着于结缔组织上。 游离面 free surface 基底面 basal surface 分布于不同部位和器官的上皮组织,因面临的环境以及功能的差 别,细胞游离面常具有不同的结构,以适应各自的功能需要。 2、上皮组织无血管,通过基膜的渗透作用与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多突起, 不分树突、轴突 ,不传 导冲动。 分布在神经元周围,对神经元起支持、绝缘、营养 和防御等功能
树突 细胞体
细胞核
轴突
神经元具有很长的轴突
细胞核
朗飞节
神经胶质细胞
有髓区域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髓鞘
有髓神经。许多树突由细胞体向外延伸,但是只有一个长的轴突。一 些神经元经特化,能够快速传导信号,它的轴突被髓鞘包裹,髓鞘相 隔一定距离就有间隙。在末端,轴突将分支,并终止于多个细胞。
稳态
美国生理学家 Walter Bradford Cannon(1871-1945)
1926年:(homeostasis) 稳态,来描述内环境的动态稳定。
反应返回设定点 干扰因素 效应器引起各 种变化补偿
负反馈回路完成
刺激与设定 点发生偏离
感受器时刻 监控环境
整合中枢将环境与 设定点进行对比
负反馈回路简图
作用: 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被覆上皮( Cover epithelium )
杯细胞
腺上皮 ( Glandular epithelium )
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组成的上皮组织,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称 为腺体(gland)。 内分泌腺 endocrine gland 无管腺,甲状腺、垂体、肾上腺 外分泌腺 exocrine gland 有管腺, 胃腺、唾液腺、汗腺
神经组织 nervous tissue
是动物体内分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组织,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形态和功能单位,常称为神经元。
树突dentrite 1-多个
突起 神经元 neuron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细胞体
轴突 axon 1个 细胞体含有细胞核
蛙皮肤
唾液腺
感觉上皮 上皮细胞特化形成具有接受特殊感觉机能的上皮。 视网膜、鼻腔上皮、味蕾。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是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种 类多样化的基本组织。 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 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细胞分散于间质之间。 纤维细丝状,基质液体、胶体、固体、均质状。
维生素D (钙化醇) 维生素E (生育酚) 维生素K
佝偻病,畸形 罕见 严重出血
消化的类型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海绵动物的消化方式。 细胞外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消化、分解的过程。
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管内转变成结构简单的可溶 性物质的分解过程. 吸收(absorption): 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 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特点: 1)细胞和基质成分很少 2)纤维多而致密,坚韧有力 主要是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 网状纤维。 功能: 支持、保护、连接 皮肤的真皮、肌腱、骨膜
致密结缔组织
特化的结缔组织
喉的软骨
喉 软骨膜 腔隙 气管 软骨细胞
硬骨
软骨
血液
肌肉组织 muscle tissue
骨骼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淋巴/免疫系统
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肌肉系统
生殖系统
外皮系统
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
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1813-1878)
1857年指出: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这种细胞外液就是机体的内环 境。“内环境的稳定是独立自由的生命的条件”。
异养生物从食物中所摄取的营养成分称为营养素 ( nutrients ).
营养素除水外,还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无机盐)五大 类。
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 氨酸、蛋氨酸、婴儿还需要组氨酸。
维生素 维生素A (视黄醇) B复合物维生素
功 能 产生视色素,保养上皮组织
蛋白质
糖
胆盐
乳化液滴 脂肪酸 单酰甘油
小肠内腔
单糖
脂肪球
甘油三酯的重新合成 甘油三酯
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
+蛋白质外被 乳糜微滴
(a)
毛细淋巴管
( b)
消化产物的吸收。(a)单糖和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b)脂肪酸和甘油一 酯被小肠吸收,并在小肠上皮细胞中转化为甘油三酯。这些甘油三酯被一层 蛋白质所覆盖,形成乳糜微粒,进入毛细淋巴管。
消化酶
位 唾液腺 胃 置 淀粉酶 胃蛋白酶 酶 底 蛋白质 短的肽链 DNA,RNA 二糖 甘油三酯 蛋白质 DNA RNA 物 消化产物 二糖 短的肽链 氨基酸 糖,核酸碱基 单糖 脂肪酸,甘油 肽链 核苷酸 核苷酸
淀粉,糖原
小肠 肽酶 (刷状缘) 核酸酶 乳糖酶,麦芽糖酶,蔗糖酶 胰腺 脂酶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脱氧核糖核酸酶 核糖核酸酶
联合神经元(association neuron) 典型部位 脑和脊髓 功能 整合信息;将冲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间 传导 细胞分类 联合神经元
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若干相关的器官组成系统,完成特定的功能
系统(organ system) 由一些器官构成,共同实现机体的各种功能。比如,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肝脏,胆囊和胰腺组成。这些器官相互配合,以实现 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脊椎动物共有11个基本的系统。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 典型部位 眼;耳;皮肤表面等 功能 接收机体状况和外环境的信息;将冲动由感 觉感受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分类 锥细胞和杆细胞,肌肉张力感受器 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 典型部位 脑和脊髓 功能 刺激肌肉和腺体;将冲动传出中枢神经系统, 传入肌肉和腺体 细胞分类 运动神经元
平滑肌
典型部位 血管,胃和肠的壁 功能 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作有节律的自发收缩运动。 细胞分类 平滑肌细胞
骨骼肌
典型部位 随意肌 功能 使机体作行走,举,讲话等有意运动 细胞分类 骨骼肌细
线粒体 肌动蛋白丝和肌球蛋白丝
肌纤维(肌细胞):每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而肌原纤维又由肌动蛋白 丝和肌球蛋白丝组成。由于每一条肌纤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许多小的细胞融合而 成,因此肌纤维是多核的。肌细胞具有改变的内质网-肌浆网。
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