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访小动物 自学导航
教科版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寻访小动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寻找和观察小动物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并学会如何保护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2. 学会使用观察工具,掌握寻找和观察小动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认识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分类,增强生物多样性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小动物,以及如何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寻找和观察小动物的方法,以及认识常见小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动物观察记录表、放大镜、镊子、小桶等。
学生准备:小动物观察记录表、放大镜、镊子、小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介绍寻找和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如:使用放大镜、镊子等工具,注意事项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寻找和观察校园内的小动物,填写小动物观察记录表。
4. 知识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观察记录表,讲解常见小动物的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享观察小动物的过程和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寻访小动物》2. 内容: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寻找和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常见小动物的特征和分类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附近的小动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2. 答案: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课堂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保护小动物的活动,如参加环保志愿者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小动物,以及如何保护小动物。
《寻访小动物》作业设计方案

《寻访小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寻访小动物》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合作和动手能力的校园活动。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设计1. 小组组建: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2. 活动准备:老师在校园内设置5个观察点,每个观察点都有不同种类的小动物,例如蜗牛、蚂蚁、蝴蝶等。
3. 活动流程:(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队长,确定队名。
(2) 每个小组领取一份活动任务表,上面列有5个观察点和相应的小动物名称。
(3) 学生根据任务表的指示,按照顺序前往各个观察点观察小动物并记录相关信息。
(4) 学生需要用手机相机拍摄小动物的照片,并结合观察到的特征写下相关描述。
(5) 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观察点的任务。
(6) 活动结束后,学生将观察到的小动物信息整理成小册子或海报,展示给全班同学。
四、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小动物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2.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创意展示:评价学生所展示的小册子或海报的创意和内容。
4. 整体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五、活动总结通过《寻访小动物》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观察和探索能力,还能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创意展示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
教学设计
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一、导入(5分钟)
1. 写下探究问题:“小动物住在哪里?”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小动物,如蚂蚁、蜘蛛、蝴蝶等。
二、呈现材料(5分钟)
1. 展示图片或幻灯片,介绍不同的小动物。
2.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小动物的特点,如形态、习性等。
三、实地探索(15分钟)
1. 组织学生去校园或周边环境进行小动物的观察。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栖息地、饮食习性和移动方式等。
四、总结归纳(10分钟)
1. 学生回到教室,集体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
2.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将观察到的小动物分成不同类别,如昆虫、爬行动物等。
五、展示交流(10分钟)
1. 学生展示他们在校园或周边环境中拍摄的小动物照片或录制的视频。
2. 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六、巩固拓展(10分钟)
1. 配发小动物图鉴,引导学生用图鉴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信息。
2. 练习填写小动物名称和习性的练习题。
3.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小动物。
七、结束(5分钟)
1. 回顾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程的收获。
2. 展示学生特别出色的作品或观察记录,进行表扬和鼓励。
注: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寻访小动物》word教案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寻访小动物》word教案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寻访小动物》word教案附送: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三上《寻访小动物》《蜗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通过举例法区分小动物和大动物;(2)了解秋天里的小动物;(3)知道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4)了解蜗牛的运动,认识蜗牛的腹足。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动物的过程,了解秋天里的小动物;(2)通过观察蜗牛,掌握蜗牛的身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动物;(2)提高生活中对小动物的兴趣;(3)养成养护小动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秋天里的小动物;(2)知道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对蜗牛身体的掌握。
【教学准备】课堂内容相应的课件、蜗牛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1.【提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了哪些动物?”2、知识小竞答:(1)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 ),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植物B、生物 C、动物(2)()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A、老虎 B、长颈鹿 C、非洲象(3)()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A、老虎 B、长颈鹿 C、非洲象(4)池塘、小河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数量最多的是()。
A、鱼类 B、虾类 C、螺蛳(5)世界上最小的鸟是_______。
3、【引导】动物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分为大动物和小动物,哪些是‘大动物’?哪些又是‘小动物’?你能举例来说说吗?【评价】通常我们是用例举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了解秋天里的小动物【提问】秋天里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呢?师生活动1: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回答,教师就学生的回答评价。
PPT出示不同地方的小动物,例如:花坛中有蛐蛐、蝗虫、蜗牛、蚯蚓;草地里有蚯蚓、蝗虫、蚂蚁、蛐蛐等。
师生活动2: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来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做一定的补充。
三、认识蜗牛【提问】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追问】蜗牛是什么颜色呢?蜗牛生活在哪种环境下?【小结】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安静的环境内【追问】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是对还是错?【评价】它喜欢阴暗的地方,怕强光刺激。
《寻访小动物》 讲义

《寻访小动物》讲义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寻访小动物的奇妙之旅。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有无数可爱的小动物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在哪里可以找到小动物呢?公园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有花草树木,还有小池塘,说不定能看到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或者看到在树枝上唱歌的小鸟。
还有郊外的田野和森林,那里是很多小动物的家。
草丛里可能藏着蹦蹦跳跳的蚂蚱和蟋蟀,树枝上也许有正在休息的小松鼠。
当我们准备去寻访小动物的时候,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一个轻便的背包是必不可少的,里面可以装上水、小零食,还有一些记录工具,比如笔记本和笔,用来写下我们的发现。
如果有一个小小的放大镜,那就更好啦,可以更仔细地观察小动物的模样。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寻访的方法。
走路的时候要轻手轻脚,尽量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不然会把小动物吓跑的。
在观察的时候,不要用手去触摸小动物,因为有些小动物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而攻击我们,而且我们手上的细菌也可能会让小动物生病。
那我们能发现哪些小动物呢?比如在池塘边,可能会看到青蛙。
青蛙有着大大的眼睛和绿色的皮肤,它可是跳远高手和游泳健将呢!还有蜗牛,它们背着小小的壳,慢慢地在地上爬行。
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下雨天的时候会更容易看到它们。
在树上,可能会发现毛毛虫。
毛毛虫长大以后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哦。
还有蚂蚁,它们总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忙忙碌碌地搬运食物。
草丛里的小动物也不少。
蝈蝈会在草丛里欢快地唱歌,蛐蛐则在夜晚发出清脆的叫声。
还有小兔子,它们的耳朵长长的,跑起来速度很快。
当我们观察完小动物后,一定要记得把周围的环境恢复原样,不要留下垃圾,要爱护小动物们的家园。
小朋友们,寻访小动物是不是很有趣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小动物们的神秘世界吧!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一些小动物的独特习性。
比如说蜜蜂,它们是勤劳的小天使,每天都会飞出去采集花粉和花蜜。
蜜蜂通过跳舞的方式来告诉同伴花蜜的位置,是不是很神奇呢?还有蜘蛛,它们会织出各种各样的网来捕捉猎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访小动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访小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课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中,寻访小动物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它能够让学生亲自接触和了解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本文将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寻访小动物这一任务,给出相应的教学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小动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2. 校园周边环境。
3. 活动所需的道具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例如,蚂蚁、蜜蜂、蝴蝶等。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小动物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讲解每种小动物的特点、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等知识。
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第三步:实地寻访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利用校园周边的草坪、花坛、乔木等环境,引导学生一起寻找和观察小动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小动物,可提供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
同时,教师和助教也要加入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并回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第四步:观察与记录学生在观察小动物时,应注意记录一些重要的观察结果。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所观察到的事物,并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
每个小组在观察结束后,可以将观察结果汇总,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报告。
第五步: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将观察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指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探索小动物的生活方式、食物链等方面的问题。
三年级科学《寻访小动物》

三年级科学 第二单元 动 物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你想说什么?
在寻访活动中,我们能做到 :
3、保持小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好小动物的生存环境。
1、注意安全,不要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2、爱护小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
温馨提示
我会判断
我们在寻访时应该做到安静、细致,不打搅小动物。
1、
( )
√
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必须把小动物抓在手上才行。
我们在花池周围发现: 蜗牛 蚯蚓 蝗虫 蛐蛐
我们在草地周围发现: 蛐蛐 蚂蚁 蝗虫 蚯蚓
通过刚才的回忆和观看,我们发现小动物们有的生活在树周围,有的生活在花坛周围,而有的生活在草丛周围,这说明了什么了?
2024年三级上册科学课件2.1寻访小动物教科版.

2024年三级上册科学课件2.1寻访小动物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节“寻访小动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探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具体章节内容为:动物分类基础知识,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特征及代表种类,观察动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小动物的分类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小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动物行为的能力,激发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动物的分类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难点: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观察记录表、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提出问题:“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生活的?”2. 新课导入:讲解动物分类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特征及代表种类。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小动物,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观察和分析动物行为,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小动物分类特征昆虫: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一般有翅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陆地上,皮肤裸露爬行动物:身体覆盖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2. 观察方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如观察动物粪便、足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描述,包括它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等。
2. 答案示例:蝴蝶,昆虫,身体分节,有三对足,有翅,生活于花草丛中,吸食花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访小动物》自学导航
班级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课前准备:
1、你认识哪些动物?举例说说自己所认识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校园里也生活着很多小动物,你在校园中曾看到过哪些小动物呢?
树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树周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丛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如何调查、观察小动物
1、为了使我们的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更有效,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我们又该如何观察调查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考虑了如何去观察调查,那么在观察活动中你还能做到些什么?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校园中寻访小动物
分组划分区域寻访小动物并记录,注意纪律、安全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