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亮上的足迹》2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_月亮上的足迹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_月亮上的足迹ppt优质课件

答案:(1)小心翼翼(2)昂首挺立(3)形容距离很远但在视
之内,可以望见。(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美国宇航 第三部分(第17-18段),评论登月的意义。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 么顺序来写的?
树立登月纪念碑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插上美国国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 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 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
阿姆斯特朗、科 奥尔德林向人们道别 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 “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 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
登月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3.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 做合适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 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本文数字运用较多,有些时间精确到秒,如:“1969年7月21日 11点56分20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

zxxkw
zxxkw世界航天大事记
●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 天第一人
● 1965.3.18 前苏联航天员烈昂诺夫乘“上升二号”飞船升空实现世界上 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9.7.16 三名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前往月球。7.21日 11时56分20秒,飞船月球表面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zxxkw
小组合作完成登月全过程示意图
火箭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 第二级火
箭脱落 第三级火箭启动 进入预定轨
道,绕月飞行 进入登月轨道,奔向月球
飞过月.地中间点 飞过月、地引力中和点
登月舱脱离飞船
登月舱降落月球 人
类初踏月球 人类月面工作
返回登月
舱 登舱升空与飞船成功对接
向地
球返航
进入地球大气层
溅落预定
海域
被海军救起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zxxkw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 线将摄影机的
球镜 间, 的用月 精以面 确测上 距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离月激
球光 与反 地射
影像讯号传回 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zxxkw
● 1986.2.20 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月亮 上 的 足

zxxkw
字词解释
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获较大。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ppt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ppt
强调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登月相关知识、了解科学 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02
月球基本情况
月球的基本概念
1
月球是地球的颗自然天体,也是地球周 围宇宙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质量约为7350亿亿 吨。
月球的物理特性
01
月球的表面温度差异较大,没有大气层,没有水,也没有生命 。
06
结语
本课程的总结
课程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通过分析《月亮上的足迹》这部作品,深入了解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同时探 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了解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对社会 现象的反映以及对人性的探索等。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和 写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月球探测器及其成果
月球探测器的成果
现代月球探测器已经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月球的成分、结构 和表面特征。例如,2009年,美国宇航局的克莱门汀月球探 测器发现了月球存在大量水冰的证据。
月球作为太空探索跳板的价值
月球作为太空探索的跳板具有重要意义。它离地球相对较近 ,可以作为人类向更远宇宙探索的中转站,同时也是研究其 他行星和天体的理想基地。
阿波罗12号
阿波罗12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风暴洋上降落,并携带了月球车 。
阿波罗14号
阿波罗14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二个月球实验室, 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
阿波罗15号
阿波罗15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驾驶月球车,发现了月球上 的神秘岩石和陨石坑。
月球上的机器人探测器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2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2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飞船绕地球14圈飞行。
•2005年10月12日九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的 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
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行了六天,总 计115小时32分钟。 •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 问月球。 •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图片2
图片3
资 料1
•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 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 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 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资 料2
• 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 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 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 林斯。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 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员驾驶登 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 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月亮上的足迹
天体图片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月球图片
“阿波罗”11号登月舱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讨论题
• 讨论: • 1、全文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 2、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月迹课件(20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月迹课件(20张PPT)

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
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也是美好事物的 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 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知我们 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 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拓展运用
《月迹》一文充满了童趣,充满了想象,生活中,你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请拿起笔,以“月夜”为题 写一段话吧。
24 *月

• 月亮会走路吗? • 月亮走路会有痕迹吗? • “月迹”指的是月亮的
足迹吗? • 月亮的足迹会出现在哪
里呢?
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wā 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
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
篇小说《废都》《秦腔》等。
走进文本
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jí dùjì du嫉妒
忌妒
qiǎo
悄然无声
qiǎo mo
悄没声儿
léi
果 实 累 累 连接成串
叠词 袅袅、款款、玉玉、银银、疏疏等。
默读课文,找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 哪里,理清课文思路。
中堂——院中——河边。
对话文本
自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表现月儿美好 而有趣的地方找出来,批注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中堂赏月
月 迹
院中寻月
河边寻月
动态美 顽皮可爱 静态美 恬静柔美
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 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 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本来月亮是长 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 慢慢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24月亮上的足迹精品PPT课件

24月亮上的足迹精品PPT课件

书法 晋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嫦娥奔月
•圈读法: •快速阅读,一目 十行,凭直觉把 重要的信息圈出 来。 •圈点什么呢? •包括重要的数据 、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等。
作者简介:朱长超 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 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 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 思维的历程》、《月亮上的足迹》、《人 生的智慧》等50余种,已发表的各类文字 在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亮上的足迹 》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13册 第24课。简单的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 一次登录月球的大致过程。
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为了迎接苏联人的太空挑战,
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美登月计划出师不 利,几经波折1961年5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要在此后10年内实现 载人登月。 为了登月,美国航天局以1965年和1966年的两次“双子座”计划作 为铺垫,为登月提供了至少3方面的关键经验:长时间太空飞行、太空行走和飞 船对接。在此期间的一些无人探测项目也为登月作了准备。 但“阿波罗计划”
吴刚伐桂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 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 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 伐桂树, 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 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 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 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终砍 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 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遥遥在望 一条孤独的小船,比喻孤零唯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 月亮上的足迹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 月亮上的足迹 课件(共32张PPT)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常识导入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 积累与“月”相关的知识点。 2·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较 快地理解登月的全过程. 3. 启发想象,敢于幻想、敢于探索宇 宙秘密,深刻理解当今科技对人类发 展的巨大作用。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
你 了 解 月 亮 吗 ?
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 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
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
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
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一轮明月,
人 类 与 月 球
总会引起无穷遐想,幻想有朝一日 飞上月宫。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月文 化。

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
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神 话 传 说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嫦娥偷了丈
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
的故事。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 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 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 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
神 话 传 说
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
②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 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1、在书中找 出表示时间的 词语,了解整 个事件是如何 发展的。






1969年7月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11点51分 22日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作业:
利用收集整理的材料写一篇文 章(任选一题)
1、谈谈航天技术的发展给社 会的进步带来的影响。
2、举出具体的例子说说中国 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再见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那几件事?
4、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准备
时间:1969年7月16日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飞向月亮
点 燃 点 火 器
飞向月亮

自第

动一

脱级

落火


飞向月亮

自第
1984 .7.25
前苏联
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七号” 空间站,从而成为世界第一个太空行走 的女性。
1986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 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当
.1.28
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1986. 2.20
前苏联
“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1994. 1.08
俄罗斯
1969 .7.16


前往月球。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 15分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降落,阿姆斯
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1971 .4.19
前苏联
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 号”
1975 .7.17
美国
阿波罗号飞船与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 空对接
1981 .4.12
美国
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 比亚号”
月亮上的 足 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 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 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 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 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 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 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 阿姆斯特朗走下 阶梯,登上了月 球
这是人类 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返航
22日上午6点35分, 太空船与“阿波罗11
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 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 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 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 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 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 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 人间。
(马王堆汉代古 墓中出土的帛画)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
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
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月亮上的足迹
昂首挺立
(yáo yáo zài wàng)
遥遥在望
点击图片播放登月录像
积累词语:
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遥遥在望】
一C条C孤T独V的小-船“,比嫦喻娥孤动零一唯一号”探【月一行叶孤舟】
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合算】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里程碑】
课外延伸: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 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人类 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你还知 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 的“神州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 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继俄 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 飞行的国家。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
快速阅读方法指导
• 每分钟300字左右, • 不动唇,不回读,可跳读。 • 画关键词,如表示时间、地
点、动作过程
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间, 登上月球的都有哪些人?
2、他们乘坐的是什么飞船, 在什么地方发射升空?
⑤插上美国国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3、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起什么作用?
(2).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过 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类登月 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 字起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 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 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 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升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午 7点32分,登月舱 和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 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 悬挂的是地球)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人类第一次登月,来回经过多远的路程, 历时多久?
4、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提示登月的意义?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1、 请同学们分组朗读3— 15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登月 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
飞船 飞船 登月舱 飞船
返回地球 登月成功 飞向月亮 升空前准备
升空前的准备 时间:1969年7月16日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阿波罗11 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 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面上的激光反 射镜,用以测量月球 与地球间的精确距离
月球车天线将摄 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 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月震仪
1969读年准三字名音勇:士迈出了人类奔向
月球的第一步…… (guān cè)
(zhǐ lìng) (hésuàn) (chàng tán)
观测
指令
合算
畅谈
(shén wǎng)
神往
(hǎi yù)
海域
(lǐ chéng bēi)
里程碑
(yī yè gū zhōu)
一叶孤舟
(áng shǒu tǐng lì)
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 知识。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 探究的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朱长超 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 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 。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 的历程》、《月亮上的足迹》、《人生的智 慧》等50余种,已发表的各类文字在500万 字以上。其作品《月亮上的足迹》被选入全 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24课。简单的 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一次登录月球的大 致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