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合集下载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换乘登月舱
过程 时间
21日5时17分40秒,
事件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球上
21日上午11时39分
11时51分20秒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走下舷梯
56分20秒
踏上月球
2 2日0时15分 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与“阿波罗”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时35分8秒 进入大气层 69.9.16 发表演讲
探索太空是 人类古已有之的 梦想,是人类共 同的事业!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 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 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 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 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 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 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 过30万人。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 员舱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 行任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 1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24 天后,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 72秒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 爆炸。牺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 返回地球的前16 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 全部遇难。
月亮上的足迹
过程
时间
1969.7.16上午
事件
“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 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24月亮上的足迹36页PPT文档

24月亮上的足迹36页PPT文档
B、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 步。……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11)
C、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18)
18 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纪念碑上写 下这段文字:“……我们代表全人类, 来这里作一次和平旅行……”他们为什 么不说“代表美国”?
因为相对于外星系来 说,是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 了月球,是整个人类探索太 空的里程牌。
是多少
公里?
4、“阿波 罗11号”进 入太空后, 是不是直接 向月球飞去? 为什么?
飞船进 入太空后, 先绕地球飞 行,以便检 测飞船是否 正常,能否 向月球飞行。 (6)
5、“阿 波罗11” 号在向月 球飞行过 程 中, 航天员的 主要工作 是什么?
吃晚饭、好好休息。
6、“阿波 罗11号” 降落在月 球上吗?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 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飞船与登月舱脱离。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
开始准备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圆满完成 登月计划。
合作探究: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宇航员登 月的过程? 时间先后顺序。
2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 秒?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 具体时间,也表现说明语言的精确 性、严密性、科学性、真实性。
3、地
38万
球和月
公里
球之间
的距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 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共12张PPT)

zxxkw
zxxkw世界航天大事记
● 1961.4.12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 天第一人
● 1965.3.18 前苏联航天员烈昂诺夫乘“上升二号”飞船升空实现世界上 第一次太空行走
● 1969.7.16 三名美国航天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前往月球。7.21日 11时56分20秒,飞船月球表面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zxxkw
小组合作完成登月全过程示意图
火箭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 第二级火
箭脱落 第三级火箭启动 进入预定轨
道,绕月飞行 进入登月轨道,奔向月球
飞过月.地中间点 飞过月、地引力中和点
登月舱脱离飞船
登月舱降落月球 人
类初踏月球 人类月面工作
返回登月
舱 登舱升空与飞船成功对接
向地
球返航
进入地球大气层
溅落预定
海域
被海军救起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zxxkw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 线将摄影机的
球镜 间, 的用月 精以面 确测上 距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离月激
球光 与反 地射
影像讯号传回 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zxxkw
● 1986.2.20 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 1999.11.20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行成功
月亮 上 的 足

zxxkw
字词解释
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获较大。 畅谈:尽情地谈。 神往:心里向往。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ppt

《月亮上的足迹》课件ppt
强调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登月相关知识、了解科学 探索的意义和方法。
02
月球基本情况
月球的基本概念
1
月球是地球的颗自然天体,也是地球周 围宇宙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质量约为7350亿亿 吨。
月球的物理特性
01
月球的表面温度差异较大,没有大气层,没有水,也没有生命 。
06
结语
本课程的总结
课程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通过分析《月亮上的足迹》这部作品,深入了解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同时探 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了解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包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对社会 现象的反映以及对人性的探索等。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分析和 写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月球探测器及其成果
月球探测器的成果
现代月球探测器已经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月球的成分、结构 和表面特征。例如,2009年,美国宇航局的克莱门汀月球探 测器发现了月球存在大量水冰的证据。
月球作为太空探索跳板的价值
月球作为太空探索的跳板具有重要意义。它离地球相对较近 ,可以作为人类向更远宇宙探索的中转站,同时也是研究其 他行星和天体的理想基地。
阿波罗12号
阿波罗12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风暴洋上降落,并携带了月球车 。
阿波罗14号
阿波罗14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二个月球实验室, 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
阿波罗15号
阿波罗15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在月球上驾驶月球车,发现了月球上 的神秘岩石和陨石坑。
月球上的机器人探测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球上足迹》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球上足迹》课件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科 学原理,包括月相变化、月食 、月震等。
实践活动(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或模 拟等活动,加深对月球相关知 识的理解。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介绍月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 然后详细描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最后总结了登月的意义 和影响。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如将月球表 面比作“荒凉的沙漠”,将宇航员的动作比作“在月球上跳舞”,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关键段落分析与解读
关键段落一
文章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了月 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引出 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主题。
关键段落二
详细描述了宇航员在月球上的 活动和发现,包括采集岩石样 本、拍摄照片、进行科学实验 等,展现了人类对月球的初步 认识和探索成果。
06
课后作业与自评互评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件中提供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 简答题,以检验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针对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阅课本和 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观察月相变 化、了解月球探测历程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养。
探究文章内涵
深入挖掘文章中的隐含信 息和深层含义,理解文章 的深层内涵。
评价作者观点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 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05
跨学科整合与拓展活动设计
结合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引入科学知识

《月亮上的足迹》ppt

《月亮上的足迹》ppt

22日 22日0点15分 15分 22日上午6 22日上午6点 日上午 35分 35分 25日凌晨1 25日凌晨1点 日凌晨 35分 35分8秒
19日晚9 32分 19日晚9点32分 日晚 20日上午7 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日上午
讨论题
讨论: 讨论: 1、全文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全文按什么顺序报道登月全过程? 2、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许多数字, 了什么作用? 了什么作用? 3本文以平实的语言,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 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 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你如何理解结尾阿姆斯特朗的一段话“这 你如何理解结尾阿姆斯特朗的一段话“ 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 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5、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登月全过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登月全过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195个小时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195个小时,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个小时, 6、两位宇航员登月后与地球通了几次电话? 两位宇航员登月后与地球通了几次电话?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通话的?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通话的? 两次。一次上登月舱后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两次。一次上登月舱后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 另一次登月后做完一切工作后与美国总统尼克松 通了话。 通了话。 7、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 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 揭示? 揭示? 文中第二段及最后一段有揭示。 文中第二段及最后一段有揭示。
返航
时间
1969年 1969年7月 16日上午 16日上午 火箭发射后 42秒 2分42秒 离地9 离地9分5秒 火箭发射后 13小时30分 13小时30分 小时30 19日晚8 33分 19日晚8点33分 日晚

2012年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2012年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
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 美元。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确定登月方案;为登月飞行作
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研制“土星”号运载火箭;进行试验飞行;
研制“阿波罗”号飞船;实现载人登月飞行。
读一读,写一写
课 文 结 构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 了月球。 第二部分(3-16),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 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7-18),评论登月的意义。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
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câ 观测
yù 海域 bēi 里程碑 ɡū 一叶孤舟
zhǐ 指令 chànɡ 畅谈 ánɡ 昂首挺立 yáo 遥遥在望
suàn 合算 shãn 神往
词语积累 (1)形容十分认真谨慎的样子。( (2)仰着头直立着。( ) )
(3)遥遥在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望而不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心翼翼(2)昂首挺立(3)形容距离 很远但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4)只能够望见而不 能够接近。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 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
11号”飞船溅 落在预定的海 域,被等候在 那边的海军救
起。1、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源自 2、课文哪一段揭示了人类登月的意义?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那几件事 ?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落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样本。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星条旗。

24月亮上的足迹精品PPT课件

24月亮上的足迹精品PPT课件

书法 晋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嫦娥奔月
•圈读法: •快速阅读,一目 十行,凭直觉把 重要的信息圈出 来。 •圈点什么呢? •包括重要的数据 、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等。
作者简介:朱长超 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
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 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 究。主要作品有《科技革命的步伐》、《 思维的历程》、《月亮上的足迹》、《人 生的智慧》等50余种,已发表的各类文字 在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亮上的足迹 》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13册 第24课。简单的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 一次登录月球的大致过程。
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肯尼迪愤愤地说道。为了迎接苏联人的太空挑战,
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美登月计划出师不 利,几经波折1961年5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要在此后10年内实现 载人登月。 为了登月,美国航天局以1965年和1966年的两次“双子座”计划作 为铺垫,为登月提供了至少3方面的关键经验:长时间太空飞行、太空行走和飞 船对接。在此期间的一些无人探测项目也为登月作了准备。 但“阿波罗计划”
吴刚伐桂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 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 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 伐桂树, 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 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 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 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终砍 不倒这棵树,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 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遥遥在望 一条孤独的小船,比喻孤零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 英雄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 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 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 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 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 人间。
(马王堆汉代古 墓中出土的帛画)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 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 的登月向往
准备
返航
22日上午6 点35分,太空 船与“阿波罗 11号”对接成 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 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运载 宇航员返回地球)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升空
登月
“阿波罗11 号”飞船 溅落在预 定的海域, 被等候在 那边的海 军救起。
返航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返航
准备
升空
登月
返航
7月21日凌晨5点17 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 降落在月球上
准备
升空
11点51分,阿 姆斯特朗走下阶梯, 登上了月球
登月
返航
准备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升空
登月
精确时间是1969年7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返航
准备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过程 时间
21日5时17分40秒,
事件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球上
21日上午11时39分
11时51分20秒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走下舷梯
56分20秒
踏上月球
2 2日0时15分 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 与“阿波罗”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时35分8秒 进入大气层 69.9.16 发表演讲
登月的四个阶段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 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 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 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 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人物: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
登月
航天中心 返航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 的征程
准备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眺望火箭升空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升空
7月20日上午 7点32分,登月舱 和飞船脱离
登月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 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 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 的是地球)
一(3-4),登月准备。 二(5-10),飞向月球。 三(11-12),登上月球。 四(13-15),飞离月球。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 拜访了月球。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美国宇航 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6-18),评论登月的意义。
准备
准备 升空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时间
1969.7.16上午
事件
“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 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发射后2分42秒 离地9分5秒
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换乘登月舱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 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的伪彩色照片,由 伽利略探测器提供
月球全貌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 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 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 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
从轨航天飞机上看月亮, 它正从地球上空升起。
地月系
一个月中不同的月相变化
月 相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 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 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 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 用的结果。
月亮上的足迹
1、快速浏览课文,给课 文的每一节标上序号,并 找出课文中关于时间的词 语和具体事件。 2、试给登月分几个不同 阶段!
升空
登月
3.树立登月纪念碑
返航
准备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与射 地镜 球, 月 间用 面 的以 上 精测 的 确量 激 距月 光 离球 反 月球车天线将 摄影机的影像 讯号传回地球 安装在月面 上的月震仪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5.插上美国国旗
升空
登月
返航
准备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升空
登月
返航
从月球上看地球
再 见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 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 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 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 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 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 对登月成功的一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 聪明才智的赞叹。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 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 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 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 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 飞跃。 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还要迈出坚实的下一步,去 实现更加美好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