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合集下载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中文摘要本设计的任务是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求是对污水处理进行整体的设计=3900-4900mg/L,与规划。

所提供的污水厂进水水质为:Q=3000m3/d,BOD5CODcr=9000-13000mg/L, SS=3200-3500mg/L, NH-N=450-650mg/L,pH=9.0~11.0。

3=150mg/L, CODcr=400mg/L, SS=200mg/L,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为:BOD5-N=80mg/L,pH=6.0~9.0,最终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H3(GB18596—2001)要求。

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污水处理工艺是:氨吹脱——厌氧反应——生物接触氧化——消毒——出水。

所涉及的具体工作是对工艺流程中的各个构筑物进行计算,确定其尺寸,对处理工艺中需要的各种设备进行选型,并确定污水处理场的平面和高程布置。

本设计还对污水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做了初步的估算。

最终的设计成果还有多分以CAD软件绘制的工程图纸,包括:污水场平面布置图、污水场高程布置图以及几个主要的处理构筑物。

关键词:养猪污水,氨吹脱塔,UASB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

Pig farm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AbstractThis design task is raising pig factory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the requirement is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for overall design and plann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provided for: Q = incoming water 3000m3 / d, BOD5 = 3900-4900mg/L, CODcr = 90-13000mg/L, SS = 32-3500mg/L, NH3 - N = 450-650mg/L, pH = 9.0 ~ 11.0. Demand for processed effluent BOD5 = 150mg/L, and CODcr = 400mg/L, SS = 200mg/L, NH3 - N = 80mg/L, pH = 6.0 ~ 9.0Finally meet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standards for pollutants discharge "(GB18596-2001) requirements.Design the major sewage treating technology is: ammonia to remove - anaerobic reaction -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 disinfection - out of the water. The specific work is involved in various structures in process is calculated, determine its size, to process all kinds of equipment needed in selection and determin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plane and elevation layout. This desig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costs makes a preliminary estimates. The final design results and points to CAD software render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including: sewage plant layout, sewage plant elevation layout and several main processing structures.Keywords:Pig sewage, Ammonia to remove tower, UASB reactor,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养猪污水的来源 (1)1.2养猪污水的特点 (1)1.3养猪污水对环境的危害 (1)1.4养猪污水的资源化 (2)1.5养猪污水的处理方法 (2)第二章方案设计说明 (7)2.1工程设计资料 (7)2.1.1设计资料 (7)2.1.2设计依据 (7)2.1.3指导思想 (7)2.2养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设计 (8)2.2.1 方案选择 (8)2.3处理工艺流程设备说明 (11)2.3.1 格栅间 (11)2.3.2 沉砂池 (11)2.3.3 调节池 (11)2.3.4初沉池 (12)2.3.5 中间水池 (12)2.3.6 氨吹脱塔 (12)2.3.7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13)2.3.8生物接触氧化池 (14)2.3.9 二沉池 (15)2.3.10 污泥贮池 (15)2.3.11 污泥浓缩池 (15)2.3.12 污泥脱水 (16)2.3.13 粪渣干化场 (16)2.3.14 消毒池 (16)2.3.15 计量堰 (16)2.3.16其他附属构筑物 (16)2.3.17 主要设备 (17)第三章设计计算 (18)3.1格栅 (18)3.1.1格栅设计数据 (18)3.1.2 格栅设计计算 (19)3.2沉砂池 (24)3.2.1 沉砂池设计主要原则 (24)3.2.2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参数 (24)3.2.3设计计算 (24)3.3调节池 (29)3.3.2设计要点与设计要求 (29)3.3.3 设计计算 (30)3.4初沉池的设计 (32)3.4.1简介 (32)3.4.2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 (32)3.4.3设计计算 (33)3.5中间水池 (37)3.5.1 简介 (37)3.5.2中间水池设计计算 (37)3.6氨吹脱塔 (38)3.6.1简介 (38)3.6.2设计计算 (38)3.7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42)3.7.1 简介 (42)3.7.2 设计计算 (43)3.8生物接触氧化池 (50)3.8.1 简介 (50)3.8.2 设计依据 (51)3.8.3设计计算 (51)3.9二次沉淀池 (55)3.9.1简介 (55)3.9.2 设计参数 (55)3.9.3 设计计算 (56)3.10贮泥池 (59)3.10.1 贮泥池的作用 (59)3.10.2 贮泥池计算 (59)3.11污泥浓缩池 (60)3.11.1简介 (60)3.11.2 设计计算 (60)3.12污泥脱水机房 (64)3.12.1简介 (64)3.12.2 机械脱水前预处理 (64)3.12.3 带式压滤机设备选型 (65)3.13粪渣干化场 (67)3.13.1简介 (67)3.13.2 设计计算 (67)3,14消毒池 (68)3.14.1简介 (68)3.14.2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68)3.14.3 影响紫外线消毒的因素 (68)3.14.4 紫外消毒设备 (69)3.14.5 设计要点 (69)3.14.6设计计算 (70)3.15.1 计量设备布置原则 (71)3.15.2 咽喉式计量槽的一般规定 (72)第四章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73)4.1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 (73)4.1.1简介 (73)4.1.2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73)4.1.3 管、渠的平面布置 (73)4.1.4 辅助建筑物 (74)4.2污水处理站的高程布置 (75)4.2.1简介 (75)4.2.2污水高程 (75)4.2.3 污泥高程 (82)4.2.4 损失计算 (84)4.2.5 确定高程 (86)第五章投资预算 (87)5.1工程建设投资预算 (87)5.1.1 工程建设投资欲算 (87)5.1.2 设备投资欲算 (87)致谢 (89)参考文献 (90)附件 (91)第一章绪论1.1养猪污水的来源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和水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

养猪场废水处理及猪粪制肥项目[管理资料]

养猪场废水处理及猪粪制肥项目[管理资料]

养猪场废水处理及猪粪制肥项目可行性方案武汉南茗科技有限公司一、概述(略)二、废水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1、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污水的总排放量为40吨/天左右。

污水的水质情况:COD Cr 8000mg/L左右BOD5 3250mg/L左右SS 2000mg/L左右PH 72、要求达到的出水水质COD Cr≤400mg/LBOD5≤150mg/LSS ≤200mg/LNH4-N≤80mg/LPH 6 — 9三、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设计方案的编制依据、技术标准和规范、原则和范围A、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污染防治》(1996年)3、环保局提供的参考水质及处理要求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1)二级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B、设计标准与规范本污水处理工程执行的国家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如下:《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3-87)(1997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86)(1997年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02)《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J50040-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1997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 (J220-200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9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TGJ79-2002)《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01年版)《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BG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92)《供水排水用铸铁闸门》 (CJ/T300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C、编制范围1、污水处理站内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和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养猪场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

因此,养猪场的数量也日益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养猪场污水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养猪场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如何处理养猪场的污水问题,是农业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养猪场污水的来源养猪场污水是指猪舍、猪圈、粪污、洗澡和饮水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这些污水主要包括猪粪、猪尿、饮用水和洗浴水等。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若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包括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二、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1. 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浓度。

采用一些节水和减排的措施,如加装流量计和排污浓度探测器等设备,控制产生量和排放浓度,从而减少养猪场对水环境的压力。

2. 处理工艺方面,建议采用“生物法处理+物理化学法反应”的复合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过程分为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三个阶段。

其中,初级处理采用化粪池处理污水,通过对污水进行沉淀、放气和流动沉淀,除去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物。

中级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池,增强污水处理效果,通过添加生物接种剂和悬浮载体材料等,在曝气生物池中实现有机物降解和脱氮脱磷等目的。

高级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反应,主要采用微电解和氧化沉淀等技术,消除残余污染物和有机物质,使出水品质达到环保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重复利用。

3. 处理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加处理设备和设施,如加大化粪池和曝气生物池的容量、加强调节水质的能力等,同时增加在线监测设备,维护每个处理环节和降解效率的良好状态。

三、结论养猪场的污水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运营手段,才能很好地保护和维护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最终实现“减量、治理、利用、安全排放”的目标,也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

猪场污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猪场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对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制定科学合理的猪场污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高效可行的猪场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 实现猪场污水的高效处理,将其排放达到环保标准;2. 减少对周边水源的污染,保护当地生态环境;3. 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实现资源化利用,提高养殖效益。

三、方案设计1. 污水采集和预处理将猪场产生的污水通过管道采集至预处理设施,包括固液分离器、格栅、沉淀池等。

通过固液分离器将固体废弃物与污水分离,格栅则用于拦截较大的杂质。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以减少后续处理的负荷。

2. 生物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物处理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该方法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去除COD(化学需氧量)和BOD (生化需氧量)的目的。

生物处理系统包括好氧池和厌氧池,通过合理控制氧气供应和污水流速,实现高效的有机物降解。

3. 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仍含有一定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进行深度处理。

采用生物膜反应器(MBR)技术,通过生物膜的截留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提高出水水质。

同时,可利用MBR系统产生的污泥作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4. 污泥处理处理后的污泥通过浓缩、脱水等工艺,将其含水率降低至可接受范围,以便后续处理或者处置。

可采用压滤机、离心机等设备进行污泥处理,获得干燥的污泥固体。

5. 出水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符合环保标准,可直接排入当地水体或者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消毒等。

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技术,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四、效益评估1. 环境效益通过猪场污水处理方案的实施,有效减少了对周边水源的污染,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处理后的污水达到环保标准,不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降低了环境风险。

2. 经济效益污水处理后的水体可作为灌溉水源,减少了用水成本。

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方案一、前言养猪场是生猪生产的地方,是养猪和猪肉生产的基地。

但是,养猪场产生的污水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方案的制定对于减少养猪场对环境的影响,解决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背景养猪场是一个生产性的场所,生产出来的生猪可以满足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

但是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污水。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盐,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对养猪场的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工程目标1. 对养猪场污水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处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 通过污水处理,获取到可重复利用的水资源,降低养猪场的用水成本。

3. 改善养猪场的生产环境,提升猪肉的质量水平。

四、污水治理方案1. 污水收集系统首先,需要对养猪场内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

可以设置污水收集池或者污水管道网,将产生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站点。

2. 污水初级处理污水处理站点可以设置一些初级处理设施,如格栅、沉砂池等,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废弃物。

3. 生化处理对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等技术,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水体中的COD、BOD等有机污染物。

4. 深度处理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技术降解肉类污染物和异味物质,净化水体,提高水质。

5. 净化水体通过加入消毒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对深度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的卫生质量。

6. 污泥处理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需要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厌氧消化、脱水等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和水分进行处理,减少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五、设备选型与工程设计在实施污水处理工程方案时,需要选用适当的设备和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

包括污水收集系统的管道、泵站等设备,污水处理工艺的生化和深度处理设备,以及污泥的处理设备等。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场粪污及废水处理工艺分析、对比、选择与设计实施方案1、污染控制1.1 堆肥;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

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1.2 好氧处理;①曝气;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处理,用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1.3 厌氧处理;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厌氧滤器(AF);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 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

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排污管道的设计设计原则一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清洁、干净、卫生,不留积垢,有利于粪便减量化。

二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人猪分离。

三要有利于饲养人员喂料和清粪。

四要运行顺畅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维修。

排粪沟、排尿沟、雨水沟的设计简易模式:每栏设1个洞,长35厘米、高10厘米,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

在外墙的底部设一条水泥排尿沟,宽10厘米、高20厘米,倾斜度3%~5%,排尿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设在栏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猪场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设计,做到雨污分离。

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收集,从明道直接排放。

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缝地板设计,接入集污池(沉淀池),从而达到雨污分离,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设计标准设计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要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中型猪场采用设备要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争取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并对沼液进行生态循环利用。

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一是沼气池发酵处理。

二是生物活性垫料养猪——发酵床处理。

三是粪便污水同步发酵,高温发酵处理。

四是利用生物技术和化学处理——生化处理。

五是干燥减量法处理。

无害化处理方案中小型猪场特别是小型猪场,因办场时投入严重不足,效益相对较低,要让他们自己出资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设计无害化处理设施存在较大的困难,因地制宜让他们做好一些简易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尽量减低污染程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唯一的可行的办法。

笔者总结,近年来在中小型养猪场中推行“三池”建设和限制养殖规模,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染。

此法虽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但经济实用。

可以降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氨氮含量,降低养殖污染,净化周边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根据土地的吸纳能力,对每个动物饲养场限制养殖规模。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及污水生态循环法处理工艺一、国内外现状国内外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透过这些处理技术表象,从本质上看,规模化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模式不外乎有三种: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工业化处理模式。

日本在走了十多年的弯路后,从20世纪70年代又开始推广粪污还田利用的处理模式。

在美国,粪污还田前一般没有采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厌氧消化,而是贮存一定时间后直接灌田。

由于担心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粪便污水经过生物处理之后再适度地还田利用已成为新的趋势。

德国等欧洲国家则是将粪便污水经过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后再进行还田利用,以杀灭或去除寄生虫卵和病原菌。

我国上海部分地区也有采用还田模式的养猪场。

国内一般采用厌氧消化后再还田利用,既可避免有机物浓度过高引起作物烂根和烧苗,又能回收清洁能源——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还田利用模式中,关键问题是土地对粪便污水的承载能力。

尽管还田模式具有:投资省;不耗能,无需专人管理,运转费用低;营养物质资源化,污染物零排放等优点。

但是,还田模式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需要大量土地,万头猪场的粪污消纳至少需要耕地1000亩,因此受条件限制,适应性不强;二是雨季以及非用肥季节还须考虑粪污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险;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连续过量施用会导致硝酸盐、磷及重金属的沉积,从而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污染;五是降解过程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

自然处理模式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猪场粪便污水进行处理。

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欠发达;土地宽广,地价低廉,气候温和地区的规模化养猪场,特别是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污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养猪场。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猪场粪污处理采用这种模式较多。

国内南方地区(如江西、福建、广东)也大多采用这种模式。

自然处理模式虽然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不耗能;污泥量少,不需要复杂的污泥处理系统等优点,但它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处理不好容易污染地下水等诸多条件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排污管道的设计及粪便污水处理
排污管道的设计
设计原则一要有利于猪场的防疫,清洁、干净、卫生,不留积垢,有利于粪便减量化。

二要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人猪分离。

三要有利于饲养人员喂料和清粪。

四要运行顺畅不易阻塞,易于疏通和维修。

排粪沟、排尿沟、雨水沟的设计简易模式:每栏设1个洞,长35厘米、高10厘米,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

在外墙的底部设一条水泥排尿沟,宽10厘米、高20厘米,倾斜度3%~5%,排尿沟与沉淀池相连,沉淀池设在栏舍下端。

管道模式:中小型猪场排水最好采用管道模式设计,做到雨污分离。

即屋面雨水采用天沟(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收集,从明道直接排放。

污水走暗(管)道,采用漏缝地板设计,接入集污池(沉淀池),从而达到雨污分离,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设计标准设计排放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

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要成熟可靠,能确保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

中型猪场采用设备要先进、技术经济合理、投资
少、运行费用低。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争取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项目,并对沼液进行生态循环利用。

几种无害化处理方式:一是沼气池发酵处理。

二是生物活性垫料中推行;三池”建设和限制养殖规模,能有效降低养殖污染。

此法虽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但经济实用。

可以降低猪场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及氨氮含量,降低养殖污染,净化周边的环境卫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根据土地的吸纳能力,对每个动物饲养场限制养殖规模。

2.采用人工拾粪工艺,推行简量化排放,雨污分离。

3.推行粪便堆放池、发酵(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建设。

即:粪便不准露天堆放,建水泥池集中堆放,发酵出场。

尿液污水经干湿分离(过滤)后排入发酵(沉淀)池,经沉淀发酵后,排入生物净化池(塘),再经生物净化或人工湿地吸收后排放。

设计说明
按每头猪每天污水排放量20升计算,污水在沉淀池中发酵15天为一个周期,沉淀发酵后的污水中富含碳氢化合物、氮、磷等有机物,经生物净化池(塘)自然吸收后,可以减轻环保压力。

生物净化池(塘)内可放养上层鱼类及水生植物,也可经湿地处理后排放。

沼气池沼气池大小可按1头生产母猪不少于1立方米设计建设。

粪便处理实行粪尿分离,粪便不能露天堆放,应用水泥池堆放,经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