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
护理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怎么写

护理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一、介绍护理专业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照顾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护理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其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护理专业的现状1.护理专业的发展历史:护理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专业也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学历要求的提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对护士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地区对于护理从业者都要求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
3.技能需求的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专业对护士的技能要求也日益增加,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护士的工作环境:护士在医疗机构中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他们需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应急情况,对于心理和体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三、护理专业的重要性1.护理对患者的关怀:护理专业是患者在医院中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护理对医疗工作的支持:医生专注于诊断和治疗,而护士则负责为医生提供支持,协助医生完成各种医疗任务。
3.护理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医疗机构中的护士不仅照顾患者,还负责管理和协调医疗团队,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1.就业市场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护理专业的就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无论在公立医疗机构还是私立医疗机构,都对护理专业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
2.职业发展空间大:护理专业不仅有很多不同级别的职位,还有丰富的岗位培训和升职晋级机会。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护理专业人员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待遇。
3.护理学科创新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学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新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模式的不断涌现,为护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
4.护理专业国际化:护理专业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专业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认可度。
有关护理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发展机会。
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学
习和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护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护理专业将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提高,护理专业将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的提升,以提供 更加专业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专业将更加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将更加多元化,涵盖更多 的领域和人群。
护理专业的科研成果与影响
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部分优秀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奖 励,彰显了我国护理专业的研究实力。
A 发表国际学术论文
护理专业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期 刊上发表,提高了我国护理专业的
国际影响力。
B
C
D
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
通过科研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一批高层 次、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为我国护理事业 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老年护理
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 会需求,探讨如何提供更优质
的老年护理服务。
儿科护理
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护 理需求,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精神护理
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 康复,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护 理质量。
急危重症护理
研究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护 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成功率。
护理专业的创新实践
护理科研创新化
加强护理科研创新,探索新的护理理论和技术,推动护理学科的进 步和发展。
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老龄化
0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老年护理和慢性病管理方面的需求
不断增加,为护理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疗改革
对护理学专业的调查报告

对护理学专业的调查报告护理学专业调查报告引言:护理学专业是一门涵盖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医疗卫生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学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调查报告旨在对护理学专业进行调研,分析其就业前景、培养方向和行业特点等方面,为有意向选择此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一、护理学专业的现状据统计,护理学专业近年来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领域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毕业生能够很快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与此同时,护理学专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持续投入和。
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也逐渐提高,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分为临床护理和管理护理两个方面。
在临床护理方面,学生将学习基础护理知识、医疗技能、急救处理等,并在实践中逐渐熟悉不同病种的特点,提高临床操作的熟练度。
在管理护理方面,学生将学习护理管理、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长或护理主任打下基础。
三、护理学专业的行业特点1.职业稳定性: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和护士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护理学专业具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前景。
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对稳定,且有较高的职业发展潜力。
2.社会责任感:护理专业是一门高度负责的职业,护士承担着照顾和治疗患者的重要任务。
他们的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团队合作:护理专业的工作需要与医生、药师、技师等多个职业进行密切配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才能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护理学专业具有较高的就业率和稳定的职业前景。
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向涵盖临床护理和管理护理两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护理学专业的护理职业发展

护理学专业的护理职业发展护理学专业的护理职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专业的护理职业发展,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护理学专业的背景护理学专业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生命过程的各种问题。
其学科涵盖了生物医学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情感支持能力。
护理学专业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二、护理职业的现状目前,护理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水平和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在医疗机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
在疫情期间,护理人员更是奋战在一线,为病患提供了关怀和支持。
然而,护理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需求,护理人员的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在一线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压力和负荷都很大。
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狭窄,晋升机会和空间有限。
三、护理职业的未来发展为了解决护理职业面临的问题,并更好地发展护理学专业,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护理学专业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贴合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护理技能。
同时,提高护理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引进更多具有临床经验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实践机会。
其次,建立完善的护理职业发展体系。
通过制定相应的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同时,加强对护理职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尊重度。
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晋升和学习机会,打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进修。
再次,加强护理学专业与其他医学科学的交叉合作。
护理学专业现状分析

护理学专业现状分析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护理学专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重视。
护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医护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为病患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保健服务。
本文将对护理学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护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业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人才培养护理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医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人才培养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专科护理和本科护理两种。
专科护理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初始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科护理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就业前景随着医疗需求的增加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目前,护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以及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等。
在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主要负责执刀护理、病情观察和医疗康复等工作。
在科研机构和学术机构中,护理人员可以参与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护理学专业的发展。
而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中,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基层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等,为社会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面临的挑战尽管护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护理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与医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护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
此外,护理学专业也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学科研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另外,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护理学专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护理学专业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护理学专业,从而保证护理人员的供给。
结论护理学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病患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保健服务。
人才培养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专科护理和本科护理两种培养模式。
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最新7篇

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分析最新7篇就业形势篇一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
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
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
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
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
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再者,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
我国近年来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改变,家庭结构却呈现出小型化趋势。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目前,国内很多大中城市的医院都设有涉外门诊,而一些合资医院以及“洋”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扎根北京、上海等地。
所以,如果护理学人才在具备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专业知识外,还能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那么就业选择将更为宽广,可以从事在华的涉外医护服务、国际技术合作交流和资料传递等。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中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
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普及,护理学专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护理学专业涵盖了护理理论、临床实践以及对患者的全面照顾。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1.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护理学专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
而且,各国护理学专业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与其他医疗专业相比,护理学专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高。
护理学专业的现实应用非常广泛。
护士在医疗团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提供基础护理、监测患者病情、执行医嘱以及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在手术室、急救中心、康复中心以及医疗机构中,护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护理学专业的前景护理学专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护理人员已经成为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次,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专业化护理人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例如,对于心脏病患者、癌症患者以及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都在增加,这也促使护理学专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医疗服务的普及和质量提高,对于优秀的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
一位优秀的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护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不仅在医疗机构中有就业机会,还可以在教育、研究、管理等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3. 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与发展为了满足护理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许多国家都设立了相关的护理学院和培训机构。
这些机构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培养内容包括护理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沟通技巧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
同时,护理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
在护理研究方面,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模式以及患者护理的最佳实践。
在教育方面,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
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

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概述护理专业是医疗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护理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并探讨相关的趋势和挑战。
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在当前医疗环境中,护理专业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近年来,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得到了完善,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论基础的支持。
护理专业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逐渐提高,培养出的护理人员更加专业化、高效和有竞争力。
同时,护理专业也逐渐与其他学科进行跨界合作,积极参与医疗团队的协作,与医生、药剂师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护理专业就业前景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直较为稳定和广阔。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护理岗位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护理人员可以选择在医院、护理院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各类医疗和护理机构就业。
同时,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也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护理专业还存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就业机会。
例如,公共卫生部门需要护士参与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医药公司也需要护理人员进行药物推广和市场监督等工作。
总体而言,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常有较大的空间,他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进修和参与相关的培训项目提升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护理专业的挑战和趋势虽然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趋势。
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的医疗模式和护理技术。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护理专业岗位职责的扩大,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其次,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失衡也是一个挑战。
尽管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领域,仍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护理研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等等。
在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观念、临床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并提出以下九项专业发展目标:1.扩展护理人力资源2.开阔护士视野3.发展护理教育4.加强护理研究5.提升护理理念6.完善临床护理方式7.加强护理管理8.扩展护理专业范畴9.推广循证护理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挑战(human resource of nurses)1.每千人口护士比:我国护士严重不足WHO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
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但我国2001年平均0.99护士/千人口(医生:1.62/千人口),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比例为0.18。
2.医护比例:我国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1:1以下;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1:6以上。
但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2003年为1:0.68(1952年为1:2.28)(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
3.护士床位比:我国比例不合理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
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康复病房(High Dependent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1。
但我国2001年护士与床位之比为0.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研究生毕业7.6%,本科毕业35.7%,大专毕业38.4%,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22.5%,大专毕业48.2%。
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64.5%,大专24.315%,本科1.3%,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
5.资料: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1995-2000)国家人均GPT($)每千人口医每千人口护士医生:护士中国7401.620.991:0.61中国香港264371.546.221:4.04中国台湾120401.243.251:2.60日本337151.877.791:4.16泰国61000.381.551:4.20英国---1.395.721:4.10美国300882.689.161:3.40澳大利亚372952.758.641:3.14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6.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的比较护士人数:美国210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缺口12万;澳大利亚16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护士严重短缺;而我国2003年护士人数126.6万,每千人口0.99名护士,若按医:护=1:1,缺口应为15万人。
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31.3%。
护士的平均年龄:西方国家由于护士短缺问题,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偏高:美国45岁,澳大利亚40.4岁。
而我国护士平均年龄偏低(<35岁),意味着高年资护士的流失较严重。
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人数下降;护士年龄偏大。
7.护理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需求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例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普通病房为2~3:1,重症病房为4~6:1。
8.总之,护士短缺问题:--中国是重灾区!!!2002~2003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1.5,则护士数应为232.3万,应净增103.6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0.5%。
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置,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二、世界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Challenge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s and society)。
1.护理服务的发展: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2.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from NLN Journal,2002.5.)1)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引起服务模式的改变;2)知识和技术爆炸:高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3)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护理人力市场国际化;4)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带来的挑战:精神因素的作用、生命质量、疼痛管理、人的尊严;5)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问题:提高护理质量;6)卫生保健费用提高提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问题(managed care):医疗保险制度改革;7)卫生政策的影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员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转变,社区成为重要场所;8)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形式对教育的挑战;9)护士短缺带来的终身教育与护理工作提高的问题;10)护理学科和护理研究的进步。
3.护理专业的全球发展趋势总之,护理专业在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
4.社会对护理人才态度、知识、能力要求(教育部研究课题,沈宁,2003)(1)综合知识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护理教育(nursing education):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1.中国护理教育概况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923-1952: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952-1966: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1966-1976: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受较大挫折1983-至今:多层次发展(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2.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几个里程碑: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办了协和医院,并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五年制高等护理教育;1979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1980年: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护理大专班;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1994-2000年:CMB资助8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
3.2003年止我国护理教育规模现状(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研究生项目:13项本科项目:132项大专项目:199项中专项目:规模逐渐减小4.中国护理教育层次与规模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应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2003年中国、美国、日本护理院校统计表中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博士学位132352硕士学位123672511本科学士学位1326116521大专1995006715中专数百25046185.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才有可能使护理人员沿着护理专业的阶梯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人士:护理专业发展阶梯(professional ladder)分为5个阶段(Benner P.From novice to expert.AJN,1982,March,402-407.)(1)新护士(novice)(2)入门护士(advanced beginner)(3)称职护士(competent)(4)熟练护士(proficient)(5)护理专家(expert)6.护理教育发展目标(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10年,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不低于40%��四、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1.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美国在1952年创建《Nursing Research》杂志,同年成立“美国护理研究基金会”,标志着护理研究进入新纪元;20世纪全球护理教育研究生层次的迅速发展,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国际上护理专业期刊杂志数量的增长为展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计174册护理专业期刊;其中36册进入ISI的SCI-expa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