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第3框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1.1.3 彼此尊重才能尊重导学案 新人教版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自学指导】1、课前预习:认真熟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勾画在教材的相应位置。
2、合作讨论:各小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
3、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系、密不可分;认识到维护人格最重要。
2、能力目标:知道如何维护自尊,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学会宽容待人的方法,做到自尊者达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培养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善于尊重他人,自尊者达观,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难点:善于尊重他人,自尊者达观。
【预习导航】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2—16)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来)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什么?2、哪些行为是有损于人格的?3.自尊的人为什么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p124. 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议论?p133.为什么自尊要适度?p143、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p154、如何尊重他人?p15合作探究(一)单项选择(从每道题所给的选项中寻找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小米是一位专职帮教失足者的社工。
他常常拜帮教对象为师,他们擅长啥,就向他们学习啥,他们的特长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这使帮教对象感受到了()A、虚荣B、自负C、自尊D、自卑2、秘书来到一位事业有成的经理办公室,对经理说:“外面有位职工在大骂你。
”经理深思片刻,回答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
”这件事反映了()A、经理无能B、经理失去了自尊C、经理没有耻辱感D、自尊者豁达 3、在对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时,我们应该做到()A、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B、出淤泥而不染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得过且过4、著名作家萧伯纳一次碰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这个资本家见萧伯纳很瘦,便取笑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
”而萧伯纳则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了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七年级政治《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

6、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其次,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探究一:维护人格最重要
1、阅读教材12页“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身上最令你钦佩的是什么?
探究二:自尊者豁达
李文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可他最近很不快乐,刚刚从农村
2、学习目标:我能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系、密不可分;充分认识到维护人格最重要,学会宽容待人的方法,做到自尊者达观。
3、学习重点:我善于尊重他人。
4、学习难点:我知道维护人格最重要。
二、自主学习:(8分钟)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要做到自尊,就必须正确看待他人的议论。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当然,如果我们养成一种的性格,还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的快乐。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独学和对学完成知识目标
我会做笔记
通过独、对、群学,小组内展示感受人格魅力
转入城市的他,在穿着方面不如其他同学,还带着比较浓重的外地口音。父母也是普通的纺织厂工人……这一切让他感到非常敏感,总是怀疑别人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前几天,小组长因他晚交作业而批评他时,他心里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差一点与小组长吵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了《珍惜无价的自尊》这一课后,李文再次陷入了困惑,他心想“我各方面条件这么差,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自尊呢?”
看完这则发生在我们同龄人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告诉李文,他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自尊?
探究三:善于尊重他人
1、阅读教材第8页中的《陶校长与四块糖果》的故事。“这名男生犯了错,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案教案内容(根据上面要求在下面编写教案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晏子使楚》引导学生讨论:1、为什么楚王不但得不到晏子的尊重,反被其辱?2、学生思考对此案例有何启示?设计意图:一是学生对“晏子使楚”的故事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是能深刻地揭示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楚王三次企图刁难和侮辱晏子,却事与愿违,反被其辱。
此案例让学生懂得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真正地赢得自尊,即“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
此处设置板书内容: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讲授新课1、情境分析(1)故事:周总理的手帕提问:一生节俭的周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回答:维护自己的人格以及他所代表的国家的国格。
不错,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走出国门的尴尬提问:看到这些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表现,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尊,有时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做一个自尊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维护人格的重要性,且明白自己身上担负着国家的形象。
(3)情景再现——让学生表演出自己的做法。
情景一:假设在一次事故中,你失去了左手,当全班同学一起边唱拍手歌边打拍子的时候,你该怎样维护自尊?情境二:你在路上走着,迎面一个青年人边开着摩托车边说:“我不给蠢货让路!快闪!”这时你会怎样做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格的无价之后,让他们置身于具体情景中,能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实际处事能力交织在一起,使理性思维得以升华。
同时,设置这些场景,也是为了引出下一目内容—自尊者豁达。
此处设置板书内容:维护人格最重要PPT出示总结2、议一议:(1)这些情况下会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的自尊的人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1.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3课题: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1.3课题: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 【旧知回顾】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学习目标】1.懂得自尊心的培养是青少年维护人格尊严的第一要事。
2.了解豁达与自尊的关系,学会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感受自尊的快乐。
3.了解尊重他人的表现,学会尊重他人。
【重点难点】看一看,明确本课重难点 ★ 重点: 尊重他人的方法 ★ 难点: 自尊要适度【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充分预习课本P12-P16,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标记疑点。
2、课后组长要迅速收齐导学案交学科班长,老师批阅完下发后个人要进行分类保存,经常复习回顾。
3、课上小组长组织好讨论,并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要用双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导学案,当堂巩固落实。
4、每个小组按分工展示,要求到位及时,用简洁的语言出示,下面同学积极质疑并及时整理和落实。
【自主学习】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 。
自尊的人,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 的事。
2、由于人与人的 不同, 与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事风格。
承认世界因而精彩,不要太在意别人的 和 。
3、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4、自尊要 。
适度的自尊有助与我们面对批评, ;过度的温馨 提 示仔细看看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它会让在学习中迷茫的你找到方向温馨提示 我们一起来分享书中的知识,认真阅读教材12-16页,写上你的收获。
自尊,则会使我们过于敏感, ,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5、尊重他人的做法?6、尊重他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合作探究】公交车站,一个环卫大爷在扫地,扫到一个美女旁边时,美女随手将手上喝完的饮料瓶扔在了地上,其实旁边就有垃圾箱。
环卫大爷看见了,上前捡起瓶子后顺便对美女说:“麻烦你不要乱扔垃圾,后面就有个垃圾箱。
”那美女看了一眼环卫大爷,说:“都扔垃圾桶了,要你们干什么?我不扔,你们吃什么!”环卫大爷愣了,尴尬地看着美女说:“我们环卫工人的工作确实就是打扫卫生,可是如果人人都乱吐、乱扔,那再多环卫工人也扫不干净啊。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3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

思品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知识目标: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系、密不可分;充分认识到维护人格最重要。
能力目标:学会宽容待人的方法,做到自尊者豁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培养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导学部分)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同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部分)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题目:(限时5分钟)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
2、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中的乐趣。
3、尊重可以使人,尊重可以使人,尊重可以唤醒人的,产生无法估量的效应。
4、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真正做到尊重他人?6、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与批评?(互学部分)(合作探究)活动一:课本剧表演:晏子使楚(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在事先的组织过程中,着重要求学生站在晏子的角度去体会当发现楚王不尊重自己时的心理感受,突出晏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剧内容回答:晏子身上最令你钦佩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限时3分钟,每组必须有2位同学发言)生1:晏子身上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机智与才华,而且临危不惧,非常巧妙地挫败了楚王想羞辱他的诡计。
生2:晏子坚持从大门进城,不仅使自己的人格免受侮辱,而且也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生3:……(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并对发言学生给与肯定):晏子的行为不仅维护了自己的人格,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B、成就感“立人”,耻辱感“激人”——要说成功史,也说失败史
C、成就感“使人骄傲”,耻辱感“促人进取”——少说成功史,多说失败史
D、不管成就感、耻辱感,都是过眼烟云——不说成功史,也不说失败史
3、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下列名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第一课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第一课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课时
1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姓名
日期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自尊与人格、自尊与豁达的关系、尊重他人的表现和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全面分析,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情感目标
尝试体验尊重他人带来的快乐,培养豁达的性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解维护人格和自尊的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难点:
正确处理自尊与人格、自尊与豁达的关系。
学法指导
①快速看书P12—16页,先看课题、目题,带着预习问题看书动笔。
②重点部分划线,疑难之处作好标记,同时把问题标在书上。
③小组合作探究
预习
导航,
合作
探究
1、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
2、自尊者为什么要豁达?P13-14
3、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
(1)这种想法可取吗,为什么?
(2)结合材料,你会给有这些想法的同学提什么建议呢?
教师总结
A、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B、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D、藐视别人,就是藐视自己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明了()
A、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B、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七年级下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导学案一、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尊重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尊重他人的基本礼仪和行为准则;3.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品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尊重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态度,是一种对他人的肯定和尊重。
它包含对他人的尊严、权利和差异的尊重。
尊重他人意味着不仅要尊重别人的言行和观点,还要尊重别人的身体、感受和选择。
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也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别人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友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3. 如何尊重他人3.1 尊重他人的身体和隐私•不随意侵犯、摸打他人身体;•不窥视、偷窥他人隐私。
3.2 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不讽刺、挖苦他人;•不恶意伤害、羞辱他人。
3.3 尊重他人的言行和观点•尊重别人的言行,不打断、干扰他人发言;•尊重别人的观点,即使意见不同也要积极倾听。
3.4 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差异•尊重别人的选择,不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尊重别人的差异,不歧视、嘲笑他人的特点和身份。
4. 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4.1 以身作则•做个讲礼貌、尊重他人的表率;•不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4.2 倾听与关心•积极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做到真正关心他人;•不忽视他人的感受,给予他人尊重和理解。
4.3 合作与谦逊•与他人合作时,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自以为是;•对他人的帮助和贡献表示感谢和赞赏。
三、导学讲解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尊重他人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的基本礼仪和行为准则。
通过对尊重的理解和掌握,你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更好地赢得他人的尊重。
四、导学活动1.小组讨论:请同桌讨论并分享一下你们认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2.角色扮演: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
假设有一个儿童节活动,你将扮演活动组织者,请想象一下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参与的小朋友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学校:班级:小组: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明确人格尊严的含义。
2、理解宽容待人的必要性,做到尊重他人。
3、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在生活中不断体验自尊与被人尊重所带来的快乐。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自信有助于成功,树立自信的方法。
2、学习难点:维护人格,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预习部分
1、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理解并识记)
2、如何尊重他人?(理解并识记)
3、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理解)
五、课堂研讨部分
1、阅读教材12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
(2)理解晏子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
2、阅读教材14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认为司马懿“临辱不惊,御辱不怒”的行为是不知耻,还是有自尊?
(2)你是如何理解的?
3、阅读教材15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你犯过类似的错误吗?
(2)这名男生犯了错,陶校长为什么反而给他四块糖?
六、课堂交流展示部分
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
定的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七、总结归纳拓展提升
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相互点评。
2、材料:
在唐朝玄武门之变中,魏征是站在李建成一边的,参与了谋划刺杀李世民的活动。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感到魏征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但没有杀他,反而重用了他,任命他为直谏大臣。
由于李世民求贤若渴,且不计前嫌,虚心接受批评,从而功成名就。
他统治期间,出现了封建社会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世。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
八、达标检测
1.“丑人俱乐部”有选丑比赛,冠军被授予“不美奖”。
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里与“诺贝尔”发音相同,这个谐音给大奖增添了不少轻松幽默的情趣。
在选丑比赛的背后,有许多动机,其中不应该赞同的是()
A.鼓励丑人勇敢地去生活,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B.丰富丑人的精神生活,倡导“丑人也精彩”,让丑人活得更有尊严
C.联合全世界丑人,攻击、嘲笑那些美人
D.抗议“以貌取人”的不公平现象,为丑人争取应有的权利
2.在全班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每当我们说起那些成功的经历,往往会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扬,于是充满了成就感;相反,如果提及那些失败的经历,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取笑,充满了耻辱感。
”
最后,在“应该多说、多提哪一类经历”的问题上,大家议论纷纷。
对以下议论应该赞同的是()A.成就感“养人”,耻辱感“伤人”──多说成功史,少说失败史
B.成就感“立人”,耻辱感“激人”──要说成功史,也说失败史
C.成就感“使人骄傲”,耻辱感“促人进取”──少说成功史,多说失败史
D.不管成就感、耻辱感,都是过眼烟云──不说成功史,也不说失败史
九、学习反思
同学们可以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