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
广州大学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简介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工作原理是由两台燃气轮机和一台发电机组成--两台燃气轮机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一台双端驱动发电机(额定出力60MW),通过叶轮式压气机从外部吸收空气,压缩后送入燃烧室。同时气体燃料也喷入燃烧室与高温压缩空气混合,在定压下进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烟气进入燃气轮机膨胀做功,推动动力叶片高速旋转带动发电机,燃机效率可达39%,排出的479℃烟气进入余热锅炉循环利用。余热锅炉再生产出蒸汽供应给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后的尾部烟气余热再生产高温热水,制造生活热水和空调冷冻水。
其次,在热媒水的热量不能满足大学城需求的情况下,从余热锅炉抽低压蒸汽,供大学城热水制备站汽水热交换器制备热水用。现已向广州大学城区域内的11所大学及大学城能源站周围用户约20万人提供全部生活热水、空调冷冻水和部分电力。
系统输入一次能源后,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余热锅炉供低压蒸汽和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制备热媒水几个环节,实现了一次能源的梯级利用,高品位的一次能源用于发电,低品位的高温烟气用于二次发电和供热制冷,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0%以上。
六、环保效应
能源站以洁净的LNG为燃料,采用高效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以溴化锂蒸汽制冷,利用烟气余热制备生活热水,大大减少了NOX、SO2、TSP等污染物的排放,其中NOX排放是同容量常规燃煤电厂的1/5,SO2、TSP的排放几乎为零。同时锅炉补给水采用RO膜+EDI(电去离子)系统制水,无强酸性、强碱性废水产生,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厂区内清洗、浇灌等,实现废水零排放,与同等容量的小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24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6000吨。
能源站鸟瞰图
二、装机规模
中央空调智能化有利于城市节能——广州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冷系统专业化创新设计撷英

区域 集 中供 冷也 被称 之 为 “ 城 市 几 十 万 人 口的 用 冷 问题 。 目前 ,
市 中央 空 调 ” ,它是 在 一个 相对 集 该 系统 的输 冷主 管线 覆 盖到 了广 州 用 了相 当规 模 的 建筑 空 间 , 影 响 又 中的地 区 ,集 中生 产 并输 配 冷量 的 大 学城 的各 个 主 要区域 ,长度 超过 “ 智慧 空调 ” 使 冷 量在 制 冷工 厂 集 了 1 O m,几乎 相 当于 广州 至深 圳 。 k 1
于采 用 了 目前 世界 先 进 的冰蓄 冷技 控 点 ,将 采 集到 的 各类 信 息反 馈 到 优势 ,如 :天 河 商 旅 、保 利 国 际广 术 。虽然 系统 2 h运 行 ,但 却 可 以 4 随 时 将 多 余 的 冷 气 转 成 冰 保 留能 量 , 夜 间利 用 电 力充 足 的条 件制 在 冰 蓄冷 ,供 白天使 用 。从 而 避 开 了 总控 制 室 ,使 集 中供冷 处 在 “ 观 场 、中 岱 国际 广 场 、东 莞商 业 中心 眼 六路 、 听 八方 ”的安 全 可控状 态 。 耳 等 。实 践证 明 ,走 专 业化 发 展道 路
的 例 子 。 该 供 冷 系 统 除 设 计 理 念 程 ,也是 世 界上 规 模最 大 的项 目之 新 、整 体 规模 大外 ,还 拥有 智 能化
一
。
其 系统 的 4个冷 站 全 部投 入使
程 度 高 、节 能 效 率高 的 优点 ,充 分 用 ,冷 负荷 总 量可 达 到 l 0 6 冷 中供 冷 也 给 建 筑 设 计 和 施 工 带 来 .万
维普资讯
广 州 大 学 城 区 域 集 【 供 ; 统 专 业 化 创 新 设 计 撷 英 l 今系 】
能源站722

附件二燃气轮机CCHP及集中供冷规划系统方案编制人:刘金平校核人:周孝清审定人:华贲2003年6月18日燃气轮机CCHP及集中供冷规划系统方案3.1、总体规划思路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教兴粤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广东发展后劲、增强广东竞争力的重要切入点。
提出了确保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把广州大学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并且“五十年不落后”的目标。
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带的一个科技密集的、现代化的生态城区。
因此在能源规划上要突破传统的思路和格局,要在能源和生态规划大目标之下进行集成和协调;要在科技发展和管理理念方面高瞻远瞩。
目前广州市的能源自给率仅1%左右,98%以上的煤炭和油品需从省外调入;电力主要依靠省网。
最近几年,峰期电力缺口达100多万千瓦,限电造成的工业直接损失数十亿元/年;广州地区电网峰谷差系数低至0.52。
按照电力规划,大学城主要耗能仍是电,高峰期电负荷达26-32万千瓦,大学城制冷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约占整个大学城总能耗的50% 以上,将使高峰缺电百万kW的广州电网雪上加霜。
LNG是低污染的高品质燃料,但价格较高,因此高效利用LNG是广东LNG 利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广东LNG利用工程一期天然气用量分配,主要用于居民、商业和工业,2010年供应LNG75.2万吨,其中城市燃气41.2万吨,珠江电厂34万吨。
由于LNG价格偏高,大型燃机电站的发电成本高于普通燃煤电站的发电成本,且大型燃机电站远离城市中心区,对改善广州的环境作用较小。
LNG用于居民、商业可以极大改善城市中心区的环境,但由于仅作为燃料加热使用,其效率极低,LNG的高品质无法体现。
分布式区域能源站在国外城区和大学校园应用已经很多,它通过燃气轮机联产系统同时提供热、电、冷三种形式的能量,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减少,供能成本低且安全性高。
大学城的能源规划应和广东LNG利用工程集成协调,才能充分体现LNG的高品质低污染优点,价格偏高也可以接受。
基于西门子PROFIBUS总线的空调计费系统

Iv 一 2
பைடு நூலகம்TI
. ~ … … 一
一
F
采用冰蓄冷系统 , 总蓄冰量达到 8. 万 k , 83 6 wh 建成后
将 成 为全球 第二 大 冰蓄冷 区域 供冷 系 统 。 在大 学 城 内 , 空调 用 冷水 也 像 其 他水 、 、 然 气 电 天 样作 为 商 品卖 给 各用 户 ( 校 和其他 用 户 ) 学 。年售 冷
广东 广州 , 1 0 6 . 5 0 0 ;3杭州市设 备安装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州 , 1 0 6 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 :介绍 了广州大学城 区域供冷计 费系统 的系统组成、 费积算方法、 计 系统特性及优点等 : :
11 . YR M 热 量表 —
图 1 空 调 系 统 简 化 流 程 图
区域供冷冷站
每台 Y — 热量表由积算器 ,配对温度传感器和 RM 流量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积算器是 Y — R M热量表的核 心, 具有 独 立计 算 功 能 , 了实 现 网络 化 管理 , C U 为 其 P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报告

项目运行情况
3、以创新为原动力,科技兴企 公司紧紧抓住创新这一主线,以
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力,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在原有资源的基础 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 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创新、经营 创新,走出了一条技术进步与应 用革新的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 公司于2011年荣获广东省高新技 术企业认证、广东省企业创新纪 录金奖。
大学城能源站生产运行情况
大学城能源站值投产以来:。
----累计实现发电量18亿千瓦时,供应热水180万吨,低压蒸
汽近10万吉焦; ---- 强化安全生产,至 2012 年 7 月 31 日,累计实现安全生产 1020天; ----2010年,通过集团公司“三星级”企业审查,2011 年通 过集团公司“四星级”企业审查,2012年,力争达到集团公 司“五星级”企业标准。 ---- 强化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取得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 2011成功获得“高新科技企业”评定,并授予广东省管理创 新金奖企业,2011年被集团公司授予管理创新先进企业。
大学城能源站生产运行情况
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
78%: -----燃机发电做功,燃机发电效率41%; -----燃机发电做功后产生的500 ℃高温余热,带动 蒸汽机组发电做功能源效率26%; -----从余热锅炉抽低压蒸汽供应热水及低压蒸汽, 能源利用效率6%; -----通过热水型溴化锂机组制冷,能源利用效率3%; -----排放到大气的130 ℃高温烟气,通过换热制成 90--95 ℃的烟气热媒水,能源利用效率2%
大学城能源站生产运行情况
2、锤炼检修队伍,提升维护水平
树立“以人为本、可控在控、本质安全”
的理念,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消 除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设 备可靠性和效率为宗旨,不断总结经验, 大力提高队伍技能水平,以实践为指导, 磨练专业技能,按计划完成两套机组小修 ,消除各类缺陷共779余项,机组运行可 靠性、经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锻造了一 支适应分布式能源特色的检修队伍,为以 后承担起同类型项目的检修任务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

一、能源站概要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与广州大学城一江之隔,占地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是广州大学城配套建设项目,为广州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提供冷、热、电三联供,也是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
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按55%和45%的比例共同出资成立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
二、装机规模能源站总体规划为4×78MW,分二期建设,一期2×78MW于2008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10月20日通过72小时和“72+24”小时试运行,满足并网运行条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能源站内景图三、主要设备能源站采用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为美国普惠公司的FT8-3 Swift Pac 双联机组(60MW);余热锅炉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生产的两台中压和低压蒸汽带自除氧、尾部制热水、卧式自然循环、无补燃型、露天布置的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组供货商为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分别选用一套带调整抽汽的抽汽凝汽式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一套双压补汽式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配套18MW 和25MW 发电机各一台。
三、主要设备能源站采用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为美国普惠公司的FT8-3 Swift Pac双联机组(60MW);余热锅炉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生产的两台中压和低压蒸汽带自除氧、尾部制热水、卧式自然循环、无补燃型、露天布置的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组供货商为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分别选用一套带调整抽汽的抽汽凝汽式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和一套双压补汽式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配套18MW 和25MW 发电机各一台。
四、生产流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工作原理是由两台燃气轮机和一台发电机组成--两台燃气轮机通过联轴器直接连接一台双端驱动发电机(额定出力60MW),通过叶轮式压气机从外部吸收空气,压缩后送入燃烧室。
广州大学城生活热水系统智慧能源服务模式

64 | 创新世界周刊 | 2023.12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3.25亿元,是广州大学城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全国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公司已通过ISO 9001∶2015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中国设备维修企业制冷空调行业A 类Ⅰ级和通用类(Ⅰ类)一级资质等证书,主营业务包括为广州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应冷气、生活热水和部分市政设施及商业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等。
广州大学城区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燃气电厂)的尾部烟气余热进行生活热水制备和供应。
系统包括热水制备站1座,分散热力站14座,一、二次热水供水管网长约110千米,末端用户IC 卡热水表约4万块,设计日最高生活热水负荷3200吉焦,供水量达15000立方米;年生活热水负荷44.5万吉焦,供水量达344万立方米,可满足大学城24万人口的生活热水需求。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司管理层秉承“知冷知热、贴心服务”的质量管理方针,坚持总结、推广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和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重点推进大型节能环保项目、新型市政配套设施的投资、运营。
同时,通过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化行业技术优势,努力打造领先的区域集中供应冷气、生活热水服务品牌。
一、实施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集中生活热水系统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热水供应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面临诸多挑战,亟需通过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应对。
(一)新形势带来的管理理念挑战在2004年广州大学城建设之初,所有高校生活区都用上了集中生活热水。
然而,由于供应区域广,用户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反映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处理,用户使用体验差。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热水质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迫切需要从管理理念更新出发,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运营管理体系,通过 “精心”维护、“贴心”服务,进一步提高用热客户的满意度。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试行蓄冷电价的通知-粤价[2010]46号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试行蓄冷电价的通知-粤价[2010]46号](https://img.taocdn.com/s3/m/4683ed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2.png)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试行蓄冷电价的通
知
正文:
---------------------------------------------------------------------------------------------------------------------------------------------------- 广东省物价局关于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试行蓄冷电价的通知
(二○一○年三月二日粤价〔2010〕46号)
广州市物价局,广东电网公司:
为实现电力负荷移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同意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集中供冷系统试行蓄冷电价政策。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试行蓄冷电价政策的范围限于广州大学城和珠江新城安装蓄冷装置的集中供冷系统。
蓄冷设备应单独安装分时计量装置,并仅对其电量实行蓄冷电价。
二、蓄冷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30分,其中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0.88分、城市建设附加费1.4分、三峡工程建设基金0.7分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0.4分。
蓄冷电价的适用时间为每天00:00-8:00,其它时段按用电户的规定电价执行。
三、上述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设计的工艺流程, 系统分为 5 种运行工况: 融冰 工 况 、制 冰 工 况 、主 机 工 况 、边 融 冰 边 制 冷 工 况 和 边 主 机边制冰工况。系统根据负荷情况和系统状况自行决
4 号冷站控制室
3 自控系统
TP270 CPU414- 4H CPU412- 2H 计 费 主 站 PLC
TP270 CPU414- 4H CPU412- 2H 计 费 主 站 PLC
该项目建成以后, 整个区域供冷系统 将在一个总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工作, 并在 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系统的运行状况。
自控系统可监控冷站设备的运行状 况 , 管 网 的 温 度 、流 量 和 压 力 , 末 端 板 换 的 温度、压力和启停, 并集中由各冷站的监控 室操作。其中, 1 号冷站自控系统作为总控 站 可 对 2 号 、3 号 、4 号 冷 站 的 设 备 进 行 远 程操作。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自控系统, 冷 站设备可根据负荷的变化自行决定各种设 备投入台数并自动启停相应设备, 真正做 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控制。
管网采用直埋式保温钢管, 最大直径为
冷水机房设于二层, 冷却塔设于三层天面, 冷却塔 进出水温度为 38℃/32℃。 冷 水 供 、 回 水 温 度 为 2℃/ 13℃。
一层为蓄冰间, 设置 4 个混凝土蓄冰槽, 槽内放置 蓄冰盘管, 主机蓄冰工况时由二次载冷剂( 乙二醇) 流 经蓄冰盘管将蓄冰槽内水制成冰。当融冰工况时, 一 次冷水流经蓄冰槽内的翅片盘管将冰槽内的冰融化, 制出低温冷水( 1~2℃) 。主机空调工况时, 二次载冷剂 ( 乙二醇) 流经板式换热器与一次水热 交 换 , 制 出 6℃ 温度的冷水。
管网未设补偿器, 利用自身补偿及土壤摩擦补偿。 管网 DN600 以上阀门设伸缩补偿器保护阀门和方便 管道维修。
管网分两期建设, 于 2004 年 9 月完成一期工程, 2005 年 9 月完成二期工程, 并同期投入供冷, 管网系 统图参见图 2。
2.3 末端换热系统
定运行工况, 并自动投入相关设备, 参见图 1。 冷站分两期建设, 于 2004 年 9 月完成一期工程,
区 域 供 冷 系 统 制 冷 总 装 机 功 率 37.6 万 kW, 1 号 冷站采用溴化锂和常规电制冷机组, 2~4 号冷站采用 冰蓄冷系统, 总蓄冰量达到 94.9 万 kWh, 建成后将成
为全球第二大冰蓄冷区域供冷系统, 仅次于美国芝加 哥市 UNICOM 区域供冷项目( 109 万 kWh) 。
广州大学城位于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南岸地 区, 总体规划面积 43.3km2, 可容纳 20~25 万学生, 规划 总人口 35 万人。已建设的小谷围岛约 17.9 km2, 已入 住 中 山 大 学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广 东 外 语 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 10 所高 校, 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 心, 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
总 第116期 第28卷
技术交流
制 冷 空 调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与电力机械
自 控 系 统 通 过 监 控 冷 站 设 备 、管 网 和 末 端 的 参 数 并进行分析, 自行选择最高效的运行方案。冰蓄冷系 统实现了用电的削峰填谷, 并有效提高了区域供冷系 统的稳定性。
DN1200, 埋 设 在 地 下 , 管 道 保 温 材 料 采 用 聚 氨脂发泡材料外加 PE 保护层。这种保温方式有效降 低了管网的温升, 实测管网温升为 0.5℃, 比设计理论 值 1℃更为令人满意。管网温升的降低令整个区域供 冷系统的效率提高了约 5%。
管网为双管异程呈树枝状分布, 在总管和部分支 管的必要处设置了压力调节功能阀以平衡管网压力, 并通过自控系统调节冷站内二次冷水泵变频节能运 行, 并保证管网最不利点的压差也能达到供冷要求。
RC SERVER
OSM
RT CUENT
OSM
TP270 CPU414- 4H CPU412- 2H 计 费 主 站 PLC
TP270 CPU414- 4H CPU412- 2H 计 费 主 站 PLC
RT CUENT
OSM
工 业 以 太 网 , 100M, TCP/P
RT CUENT
OSM
3 号冷站控制室
4 工程进度及运行情况
冷源系统 冷源系统 最不利点压差传感器
一级泵
水力平衡管
1′
2′
3′
由于能源站未能提供蒸 汽的准确参数, 影响了溴化
锂制冷主机的选型,1 号冷
图 2 管网系统图
站 的 建 设 计 划 于 2007 年 竣 工。2 号~4 号冷站的建设已基本完成, 于 2005 年 5 月
水温差 5℃。建筑物内的冷水输送系统把经过水—水 板式换热器所获得的冷量输送到各房间。
77 No.4/2007 总 第116期 第28卷
制 冷 空 调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与电力机械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技术交流
冷站 冷 站 PLC 控 制 路
1# 换 热 站
PLC
2# 换 热 站
3# 换 热 站
变频路 变频路 变频路
图 1 工艺流程图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双工况冷水机组 超低噪声冷却塔
冷却水泵 乙二醇泵 一次水泵 二次水泵( 变频) 二次水泵( 变频) 蓄冰装置
9
板式换热器
10
纯乙二醇溶液
设备型号
数量
7032kW/5027kW
9台
1600m3/h
9台
Q=1184m3/h, H=26m
9台
Q=1072m3/h, H=41m
中图分类号: TB65, TU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8449( 2007) 04- 0076- 04
0 引言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广东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各 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 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高教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 建设广州大学城。
换热间设置了计费和控制系统。计费系统通过检
实现一期供冷, 2005 年 9 月实现二期供冷。 从 2004 年 9 月试运行以来, 区域供冷系统一直正
常运行。目前, 因为大学城的进驻学生只有 12 万人, 未
测冷水的流量和供回水温差, 并实时积分计算出末端 的用冷量; 控制系统通过监控用户侧的供回
RT CUENT
广州大学城的空调负荷主要是 10 所高校及南北 两个商业中心区, 需冷装机容量为 52 万 kW。而有明 确及稳定的冷负荷、平均冷需求密度高, 是实施区域供 冷系统的客观技术条件。整体广州大学城的空调供应 采用区域供冷系统。
1 系统概况
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共设 4 个区域供冷站, 其中小谷围岛上 2 号、3 号、4 号冷站分别位于华南理 工大学、商业中心北区及广州美术学院旁, 1 号冷站位 于南岸能源站内。
2005 年 9 月完成二期工程。2006 年 8 月冰蓄冷系统 及自控系统投入运行。
管网连接着末端 298 个热交换间和 382 个水—水 板式换热器, 为大学城 400 多幢建筑物供冷。板式换 热器的换热能力从 125~2500kW 不等, 热交换时管网 侧的设计供回水温差为 10℃, 单体建筑侧的设计供回
制 冷 空 调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与电力机械 & Electric Power Machinery
技术交流
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
邱东
( 广州大学城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436)
摘要: 介绍了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的规模、系统构成、自控系统和运行能耗。 关键词: 区域供冷; 冰蓄冷; 自控系统
中央控制室
水温差和流量, 调节电动阀的开度以达到节 能高效运行。末端换热系统图参见图 3。
1 号冷站控制室
ELM
2 号冷站控制室
电 动 调 节 阀 T1 温 度 计 T3
电动蝶阀
温度计 T2
三级泵 末端用户
图 3 换热站系统图
RT CUENT
RC SERVER OSM
三级泵
三级泵
三级泵
T3
T4 T3
T4 T3
T4
T1
A
T2 T1
B
T2 T1
T2
K- 3
1
二级泵
2
3
自控系统由中央控制室 的 服 务 器 、 图 形 工 作 站 、1 号~4 号冷站监控系统、末端 计费及控制系统和现场传感 器、执行器组成, 通过 100Mb/s 工业以太网、12Mb/s PROFIBUS - DP 现 场 总 线 、 RS485 线共同组成集散控制 系统, 参见图 4。
功率, kW
18.5×3 110 250 132 250 400
2.2 管网
冷站制备出来的冷水由二级水泵通过管 网输送到各用户。校区单体建筑内部冷水管 网通过热交换站的板式换热器与冷站管网进 行冷量交换。
每个冷站的供冷半径为 2.5km, 4 个冷站 对应的管网总长约 110km。由于采用 10℃的 大温差送水, 管网的管径可以大大缩小, 输送 水泵的功率也降低了很多, 从而减少了管网 和水泵的初投资。
9台
Q=872m3/h, H=4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