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

合集下载

供冷供热方案

供冷供热方案

供冷供热方案引言供冷供热方案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的冷却和加热需求而设计的系统和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供冷供热方案在各种建筑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供冷供热方案,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集中供冷供热系统集中供冷供热系统是一种将冷却和加热设备集中放置在一处的方案。

该系统通常由冷却机组、锅炉、冷却塔等设备组成。

冷却机组通过制冷循环来提供冷却效果,锅炉则通过燃烧燃料来提供加热效果。

冷却塔用于散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优点是可以集中管理和维护,节省能源和维护成本。

同时,该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冷却和加热的效果,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

然而,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大型建筑物中应用时。

此外,系统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体供冷供热效果的下降,影响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

二、分区供冷供热系统分区供冷供热系统是指将建筑物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冷却和加热设备。

这种方案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需求独立调整冷却和加热效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分区供冷供热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舒适度。

同时,该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建筑物。

然而,分区供冷供热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每个区域都需要独立的设备,增加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其次,系统的调节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三、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作为热源或热汇的供冷供热方案。

该系统通过地下换热器将地下的热量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实现供冷供热的效果。

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供冷供热效果,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该系统几乎不产生废气和废水,对环境友好。

然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地下换热器的安装和维护。

此外,该系统的效果受地下温度的影响较大,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四、太阳能供冷供热系统太阳能供冷供热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来提供供冷供热效果的方案。

区域供冷项目---空调篇

区域供冷项目---空调篇
主机蓄冰 冰槽供冷 主机供冷 基载供冷
30%负荷分配情况: 30%负荷分配情况: 负荷分配情况
3 0 % 负荷段蓄冰系统运行负荷分布图
3.3 30%负荷平衡策略
4、投资回收分析
电网峰谷分时电价表
类别 尖峰( 尖峰(元/kw.h) 高峰( 高峰(元/kw.h) 平峰( 平峰(元/kw.h) 低谷( 低谷(元/kw.h)
通过上述的技术分析, 我们不难预见在各大 南方城市,尤其是上海、广州、深圳等冷需求较 高、商业化建筑密集、同时又比较缺电的地区, 发展区域供冷将是为解决当地政府一些头痛的缺 电、环保问题的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总而言之, 区域供冷如果利用得当将是一种 在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的供冷技术, 但就 目前看来,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就像我们的国 家足球队冲向世界杯一样,任重而道远… …
23:00-07: 23:00-07: 00
蓄能 空调
1.2653
1.1583
0.7175
0.3019
注:尖峰电价仅限于7、8、9、10月。
综合以上分析,蓄冰空调系统具有相当 的优势,随着今后国家峰谷电力政策的进一 步实施,峰谷价格会增大,电力高峰期会增 长,由此冰蓄冷系统将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结合合同能源管理的经营方式,以能源服务 公司(ESCO)向能源用户提供有关能源项目 的技术、设备等综合服务,并通过保障客户 的节能综合效益的方式承担项目风险,最终 以项目综合效益的分享来回收投资和收益。 而冰蓄冷空调技术是能源服务公司(风险投 资商)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3)储冰系统的构造 )
蓄冷体: (1)蓄冷体: 夜间的制冰: (2)夜间的制冰: (3)白天的融冰 :
4)储冰系统的控制方式
制冰运转时(夜间) (1)制冰运转时(夜间)的控制 (2)释冰运转时(白天)的控制 释冰运转时(白天) (3)按照负荷进行的冰蓄能方式分类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供冷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特点、运行影响因素及在国内的主要研究现状和在发展区域供冷供热中需要解决的一切实际问题。

关键词:区域供冷;区域供冷供热;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ea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g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effect factors and the main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 in all the pract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Key Words: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区域供冷(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的系统。

冷水由连接集中机房和各建筑的管网输送。

区域供冷供热(district heating and cooling ,DHC)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热水的系统。

区域供冷或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在中央制冷站制取冷水,而后将冷水沿一条双管系统输送到用户。

此种系统类似于区域供热系统。

二是在用户或靠近用户的房屋内使用区域供热热能来驱动制冷机制取冷水。

1.区域供冷的优点(1)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使用氨制冷剂(2)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3)可以减少城市中心区由于空调冷凝热而产生的热岛效应。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

vb区域供冷(DCS)系统及区域供冷供热(DHC)系统评介和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供冷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特点、运行影响因素及在国内的主要研究现状和在发展区域供冷供热中需要解决的一切实际问题。

关键词:区域供冷;区域供冷供热;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ea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gional heating and coo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effect factors and the main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 in all the pract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Key Words: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regional cooling heating;区域供冷(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的系统。

冷水由连接集中机房和各建筑的管网输送。

区域供冷供热(district heating and cooling ,DHC)是指由集中机房生产并向各类建筑提供空调冷水,热水的系统。

区域供冷或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可以归纳为两种主要的类型:一是在中央制冷站制取冷水,而后将冷水沿一条双管系统输送到用户。

此种系统类似于区域供热系统。

二是在用户或靠近用户的房屋内使用区域供热热能来驱动制冷机制取冷水。

1.区域供冷的优点(1)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区域供冷的环保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使用氨制冷剂(2)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3)可以减少城市中心区由于空调冷凝热而产生的热岛效应。

区域供冷和分散供冷的经济比较

区域供冷和分散供冷的经济比较

区域供冷与分散供冷的经济比较区域供冷的概念区域供冷系统 ( District cooling system, DCS)是指为满足某一特定区域内多个建筑物的集中空调冷热源需求, 由专门的大型冷冻站集中制造冷水 (冷却水或冷冻水 ), 通过区域管道供给的 1个或多个需冷单位的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

区域供冷系统由冷源、制冷站、输配管网和末端用户4部分组成(见图1)。

区域供冷的优点(1)节能:区域供冷以大型制冷机组代替家庭安装的分散式空调, 提高了制冷效率、能耗比。

(大型制冷机组的能效比高达4.0 , 甚至可达5.0以上。

现有的分散式空调平均能效比还达不到2.2。

)同时, 同一区域供冷系统给不同功能的建筑供冷,减小了各用冷单位的同时使用系数, 制冷机组的装机容量比传统制冷系统低20%左右。

通过对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 使系统负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2)缓解电网压力:区域供冷技术与蓄冷技术相结合, 减少制冷机主机容量, 降低制冷设备初投资。

制冷装置,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制冰,白天用冷高峰时段融冰供冷,从而极大地降低高峰用电量,有效地调整用电结构,减少电网负荷,用户还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约运行费用。

(3)保护环境:区域供冷系统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氟利昂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分散式空调系统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

(4)改善建筑物外观、降噪实例分析:以某个小区为模型, 对分散式空调系统和区域供冷系统进行综合比较。

该小区内的建筑类型包括办公楼、酒店及住宅, 总建筑面积约为4m ,分布较为集中且满足区域供冷的条件。

该地区冬暖夏热供10 210冷时间为5个月。

按现行《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 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干球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50 h的干球温度, 结合该地气象参数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得出夏季空调冷负荷指标为36W /2m。

从两者初投资、运行费用、使用年限整体综合比较,预期如下:此表不含空调系统在使用年限内产生的其他空调费用。

探究区域供冷在小区建筑中使用的优越性条件

探究区域供冷在小区建筑中使用的优越性条件
1.2组成与适用条件
区域供冷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冷源、制冷站、输配管网、末端用户,其中区域供冷系统可使用的冷源包括区域供热系统热泵冷端、低温水换热制冷、电驱动或大型热源驱动,区域供冷的应用需首先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冷源。值得注意的是,区域供冷虽然具备多方面优势,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建筑,只有拥有足够空间建设区域能源站、冷负荷密度高、年用冷量大的区域才适合建造区域供冷系统,我国现阶段的新建高层小区多具备大型化、密集化、完善化特点,这使得其具备建立区域供冷的基础条件,较为适合区域供冷开展各类探索[1]。
1.1发展概述
相较于发展较为完善的区域供热,我国区域供冷的兴起时间并不长、发展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问题日渐显著化,区域供冷开始逐渐成为各界关注获得焦点。区域供冷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世纪40年代,但我国2000年左右才引入区域供冷概念,这就使得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区域制冷领域的发展较为落后,区域供冷在各地的应用仍属于试点阶段也直观证明了这一点。
选取研究实例所在城市的气象参数作为计算值,使用DeST-h模拟住宅楼、公共建筑的冷负荷,具体模拟结果如下所示:(1)住宅楼冷负荷模拟结果。最大冷负荷出现在4990小时(7月27日20点),最大冷负荷为3225kW、最大单位面积冷负荷为124w/m2,不保证50h的逐时冷负荷为2232kW、单位面积为93w/m2,模拟对象建筑总面积为24000m2。(2)公共建筑冷负荷模拟结果。可得出最大冷负荷为615kW、最大单位面积冷负荷为179w/m2,不保证50h的逐时冷负荷为520kW、单位面积为150w/m2。
表1 VRV空调系统下各建筑物参数和综合能源价格
2.2区域供冷系统经济性分析
开展同类模拟并加入容积率作为变量,分别开展“1栋住宅+1栋办公楼”、“2栋住宅+4栋办公楼”、“3栋住宅+6栋办公楼”、“4栋住宅+8栋办公楼”、“5栋住宅+10栋办公楼”、“6栋住宅+12栋办公楼”等10种容积率区域供冷设备选型分析,并由此计算得出不同容积率区域供冷系统综合能源价格,可发现区域供冷系统应用中的综合能源价格直接受到建筑容积率影响,即建筑容积率越大、综合能源价格越小,其中建筑容积率为3.25万m2/ha时区域供冷系统的综合能源价格为0.333元/kWh,对比上文研究可以直观发现,只有当建筑物容积率大于1.654元/kWh(“5栋住宅+10栋办公楼”情况下建筑物容积率为1.654元/kWh),区域供冷系统在住宅楼、办公楼中的应用才能够取得优于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与VRV户式中央空调空调系统的经济效果。

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_集中供冷

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_集中供冷

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_集中供冷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天气变得越来越普遍和严重,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下面小编带来的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希望大家喜欢!区域集中供冷:未来城市制冷的方式?“区域集中供冷”系统已经在深圳、三亚和广州等城市开始试运行,它通过建立集中供冷站点和相应的配送管线,将供冷的冷水或冷风传送到各个建筑物,以降低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一系统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集中供热系统,但应用领域仅限于制冷。

这一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在高温天气下,建筑物内大量的制冷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而这一系统能够通过集中制冷满足大量用户的制冷需求,从而避免因分散式制冷带来的能源浪费。

由于集中供冷系统可以大规模运作,因此它的能耗相对较低,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外,集中供冷系统还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从而降低空气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然而,这一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需要建立大规模的配送管线,这一系统的初期投资较大。

其次,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建立精细化的控制系统和调节装置。

此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

此外,建设和维护这些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如何确保供冷系统的公平性和效率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考虑到高温天气带来的严重影响以及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区域集中供冷系统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总的来说,“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是一种应对高温天气的新型制冷方式,具有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的优点,但也需要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和优化。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可以考虑将这一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以提供更加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为什么集中供冷不好实现1.对于北方集中供暖的地区来说,实现集中供冷还需要增加设备,改造现有管道,否则无法实现。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探讨解读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探讨解读

区域集中供冷供热探讨解读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使得城市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城市能源消耗过高、环境容量受限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能源供应方式,其中之一便是集中式供热供冷技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什么是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优点•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缺点•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未来展望什么是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是一种以中心供热站和中心供冷站为核心的供暖、供冷方式。

该技术采用热网和冷网将热量和冷量输送到用户处,从而实现城市规模供热供冷。

其优点在于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管网的损失和局部能源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优点1.节约能源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采用热网和冷网,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城市管网的损失和局部能源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2.提高供能质量供热、供冷环境温度的波动性比分散式供热和供冷低,降低了由管网压力约束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由高层建筑冬季排放造成的热损失,提高了能量传输效率。

3.提高运行效率中央供热供冷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运行成本。

4.降低环境污染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采用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并且锅炉的排放,由于在一处集中,便于处理和控制,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的缺点1.需要高成本投入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包括中心供热站、中心供冷站、及热网、冷网、以及相关的管线等,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2.停运维护难度大由于中央供热系统覆盖的范围较大,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停机检修,维修难度较大,会影响大面积的供暖和供冷,比较困难。

3.影响建筑物设计和布局使用区域集中供热供冷技术需要在建筑物设计和布局上充分考虑采暖和制冷的布局,可能会增加建筑投资和个人居住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供冷系统的优点
标签: 区域供冷系统制冷机组
节约能源
区域供冷系统是非常节能的冷冻设备,因为此系统能善用资源、照顾不同大厦在不同时段的冷气需要以及享有高质素机组操作及维修服务。

尽管区域供冷系统所节约的能源会随著系统的不同配置(例如冷冻水分配管道的长度、散热方法和其他机组效能改善设施装置等)而异,但是区域供冷系统与传统的中央气冷式空调系统比较,一般可节约大约35%的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提高能源效益能令能源消耗量减少,用于发电的化石燃料消耗量亦因而下降。

这样便可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噪音污染
由于大厦不用装设制冷机和散热冷凝器,可大大减少噪音、振动、热卷流和废热污染。

放置于区域供冷系统中央机组的设备可用较佳的隔声、防震和废热控制设备,减少上述问题的出现。

减少雪种的使用
空调设备内所用的雪种是环境污染的另一来源。

由于能配合不同时段的冷冻量需求和减少备用制冷机的数目,区域供冷系统的整体机组体积较小,因此这种系统用以为全区域提供空调所需的雪种数量比各个中央空调系统所需的总雪种量为少。

此外,区域供冷系统机组的雪种由专责的维修队伍处理,因此可大大减少意外泄漏的机会。

改善市区天台景观
天台无须装设制冷装置,使建筑师在设计大厦的外观时有较大弹性。

由于无须装设制冷装置,大厦天台的设计可以加入较多美化元素,例如康乐设施和天台花园。

这样可以改善市区的景观。

更善用大厦空间
使用区域供冷系统的大厦可以节省不少机房空间,因为这些大厦无须装设制冷装置。

一般估计,与传统的空调机组比较,区域供冷系统平均可节省75%的机房空间。

这还未把因无须装设制冷装置而节省的电力公司变压器房的空间计算在内。

系统更可靠和更灵活
区域供冷系统使大厦业主/管理公司得以精简大厦管理队伍,因为大厦无须操作及维修制冷机机组。

大厦亦无须预留款项更换制冷机,在增加冷冻量方面所受限制较少,而所需贮存的
零件亦会较少,因此大厦业主可以集中处理核心业务。

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比较,由于区域供冷系统是二十四小时运作,该系统能更灵活地应付办公和非办公时间内冷气需求的增加。

此外,中央供冷站内的电脑化能源管理系统会监察和管理向用户供应的冷冻水,确保在任何时间均有稳定的冷气供应。

节省成本
由于无须装设制冷机组、机房、变压器房和相关的供电设备,使用区域供冷系统的大厦业主可以大大节省空调装置的资本投资和其后的维修费用。

此外,大厦的安装及建筑成本亦可减少。

在大厦的运作期内,区域供冷系统的用户无需预留款项以更换制冷机和贮存作紧急修理用的零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