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义:)2)冯虚御风(通,义:)3)山川相缪(通,义:)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东望武昌3)顺流而东4)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3.解释加线词1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2. 《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明朝答案:C3.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短暂的句子是什么?A. 人生如梦B. 人生若只如初见C. 人生自古谁无死D. 人生得意须尽欢答案:A4. 《赤壁赋》中,苏轼描述了哪种自然景象?A. 雪景B. 月夜C. 雨景D. 山景答案:B5.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答案:逝者如斯夫2. 在《赤壁赋》中,苏轼提到的“ ”是指赤壁之战的地点。

答案:赤壁3.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形容月亮的明亮。

答案:皎皎空中孤月轮4.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了“ ”,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

答案:周郎5. 《赤壁赋》中,苏轼用“ ”来比喻人生如梦。

答案:人生如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壮烈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的?答案: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和对月亮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用“逝者如斯夫”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生如梦”来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注意事项:1. 请考生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2. 答题时请保持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3.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4. 请按照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任何题目。

5.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赤壁赋》的内容,苏轼在文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赤壁赋》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的背景?A.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B. 刘备联合孙权抵抗C. 曹操在赤壁大败D. 曹操在赤壁大胜3.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感慨的?A. 以诗歌形式B. 以散文形式C. 以戏剧形式D. 以小说形式4. 文中提到的“对海而唱”是指什么?A. 面对大海唱歌B. 面对赤壁唱歌C. 面对长江唱歌D. 面对敌人唱歌5. 《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 文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深刻感慨。

8.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__”,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9.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10.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来比喻英雄人物的消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感慨。

1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那么距今有多少年?14. 假设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的规模是10万人,那么如果按照古代战争的伤亡比例,大约有多少人会伤亡?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

六、翻译题(5分)16. 将《赤壁赋》中的一段经典文字翻译成英文,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篇一」一、填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派的代表词人。

二、读音1、戌2、窈窕3、万顷4、倾诉5、冯虚御风6、暴虎冯河7、倚歌而和8、船棹9、追溯10、晦朔11、袅袅12、旌旗13、嫠妇14、沟壑15、郁闷16、舳舻17、酾酒18、渔樵19、憔悴20、匏樽21、沧海一粟22、战栗23、携带24、挟带25、卒莫消长26、宝藏27、斟酌28、佳肴29、杯盘狼藉30、枕藉31、慰藉32、蕴藉三、指出下列句中粗点字的活用现象和活用意义及类型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4、顺流而东也。

5、知东方既白。

四、解释下列粗点字在句中的意义1、纵一苇之所如。

2、乐而不能去也。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5、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而吾与子所共适。

7、相与枕藉乎舟中。

五、指出下列句式与例句结构相同的项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

A、渺渺兮予怀B、寂寥而莫我知也。

C、客有吹洞箫者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E、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七、阅读第一段后按要求做题1、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2、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八、阅读第二段后按要求做题1、作者描写的箫声有什么特点?2、又是怎样描写箫声音的?九、阅读第三段后做题1、客人为什么要引“明月星稀”诗句?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手法?3、“而今安在哉?”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方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

《赤壁赋》练习题及解析

《赤壁赋》练习题及解析

赤壁赋1、下列加粗的字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桂棹(zhào)枕藉(jí)流觞曲水(shāng)放浪形骸(hái)B.愀然(qiǎo)匏樽(páo)临文嗟悼(dào)孤舟嫠妇(lí)C.庐冢(cǒng)蜉蝣(fú)无物相之(xiàng)山川相缪(liáo)D.酾酒(shī)横槊(shù)舳舻千里(zhú)江渚之上(zh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麋鹿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渺沧海之一粟此非曹孟德之诗乎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白露横江B.挟飞仙以遨游C.凌万顷之茫然D.望美人兮天一方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甩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协查请求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不免感慨系之:“他们没义务反馈,我们没权利去过问。

有些情况就不了了之,有些线索就浪费了。

”B.党员要做到勤俭节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党性锻炼。

一是要把好思想关,谨防自腐蜕变;二是要把好情感关,谨防情随事迁;三是要把好小节关,谨防穴蚁毁堤。

C.同样的探索,不同的命运,多少反映出住房公积金制度面临的尴尬:用来看病,涉嫌违规;用来买房,沧海一粟。

D.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日益发达的互联网让这些声音时常响起,不绝如缕。

6、下列对有关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

《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

《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赋》阅读试题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

赤壁赋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赤壁赋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赤壁赋考点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赤壁赋》的作者是()A. 苏轼B. 苏洵C. 苏辙D. 欧阳修答案:A解析:《赤壁赋》的作者是苏轼。

2.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的是()A. 农历每月初一B. 农历每月十五C. 农历每月十六D. 农历每月月末答案:C解析: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

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B. 倚歌而和之(倚:依靠)C. 正襟危坐(危:端正)D.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答案:B解析:“倚歌而和之”中“倚”是依照、按照的意思。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 侣鱼虾而友麋鹿客喜而笑答案:B解析:A 项,“于”,在/被;B 项,“而”,都表转折;C 项,“于”,从/在;D 项,“而”,表并列/表承接。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山川相缪D. 相与枕藉乎舟中答案:D解析:A 项,“属”通“嘱”;B 项,“冯”通“凭”;C 项,“缪”通“缭”。

6.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白露横江B. 望美人兮天一方C. 凌万顷之茫然D. 徘徊于斗牛之间答案:D解析:A 项,“白露”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今义指二十四节气之一;B 项,“美人”古义指内心所思慕的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C 项,“茫然”古义指辽阔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 项,“斗牛”古今都指星宿名。

7. 下列句子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客有吹洞箫者B. 何为其然也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固一世之雄也答案:B解析:“而今安在哉”和“何为其然也”都是宾语前置句。

8. 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几句歌词描绘了一种空灵美好的境界。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完整word版)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姓名:班级:分数:基础知识(74分)注音(14分)窈窕( )冯( )虚桂棹()酾()酒属()客嫠( )妇愀( )然横槊( ) 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 )舟(二)解释加点字(18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11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⑴.之(6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4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4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4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13分)1。

何为其然也 2。

而今安在哉 3。

客有吹洞箫者4。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5。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 8、凌万顷之茫然 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 11。

固一世之雄也 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 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

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击)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练习题(附上答案)姓名:班级:分数:基础知识(74分)注音(14分)窈窕()冯()虚桂棹()酾()酒属()客嫠()妇愀()然横槊()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舟(二)解释加点字(18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绝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可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横槊赋诗词类活用(11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18分)⑴.之(6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4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4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⑷.而(4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13分)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3.客有吹洞箫者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8、凌万顷之茫然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而又何羡乎11.固一世之雄也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2分)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纵一苇之所如起如厕C.而卒莫消长卒起不意D.举匏樽以相属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虽然B.①任凭②如果③然而④即使C.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即使D.①假如②大概③然而④虽然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C)(2分)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C)(2分)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D.其声呜呜然选出短语结构与众不同的一项(D)A.白露横江B.水光接天C.旌旗蔽空D.冯虚御风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2分)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11.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C)(2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12.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2分)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D)(2分)A.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而又何羡乎?D.渺渺兮予怀语言形式不同类的一项是(C)(2分)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C)(2分)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④⑥/③②⑤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⑥/②④⑤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是(B)(2分)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2分)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诡镯左耳听不见/book/160/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心怀的两句是(BE)(2分)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0.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几项是(CE)(2分)“ “A.作者在江风秋月中与客对饮,显出一种乐观的情怀。

B.作者对客人箫声悲凉而感到不解,因而发问。

C.客人箫声婉转,主要是内心怀慕前贤。

D.客人转悲为喜,最后主客畅饮而酣睡舟中。

E.本文是散文,因而重在写景抒情,而不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三、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35 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 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 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 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2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 分)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 绕。

2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C )(2 分)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侣鱼虾而友麋鹿D.哀吾生之须臾2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 )(2 分) A.苏子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B.下江陵(向下游到)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酾酒临江(斟酒)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驾一叶之扁舟(小船)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24.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 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驾一叶之扁舟 ⑥渺沧海之一粟⑦哀吾生之须臾 ⑧羡长江之无穷A.①②⑦⑧/③④⑥/⑤B.②⑦⑧/①③⑤⑥/④C.①③④⑥/②⑦⑧/⑤D.②④⑥/①③⑦⑧/⑤25.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③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A .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B .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 同C .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D .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 不同26.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而今安在哉④客有吹洞箫者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①⑥/②⑤/③/④/⑦B.①/②③/⑤⑥/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D.①⑥/②⑤/③④/⑦2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28.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C)①凌万顷之茫然②击空明兮溯流光③倚歌而和之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A.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靠着④细丝B.①越过②顺水而下③靠着④一条C.①越过②逆流而上③循④细丝D.①凌驾②逆流而上③循④一条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①吾与子之所共适②始适还家门B.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举匏樽以相属C.①扣舷而歌之②倚歌而和之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0.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2分)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

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