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及囊实性病变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周诚;杨正汉;谭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年(卷),期】2002(008)005【摘要】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两个方面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囊肿内有完整内皮,影像学上符合薄壁的单纯囊肿表现.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胰腺导管阻塞所致,主要见于肿瘤患者,在潴留囊肿前方可见实性肿块.外伤性假囊肿主要内容物为血肿,胰腺炎假囊肿内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血液和胰酶,胰周结核主要是淋巴结的干酪性坏死.胰腺癌的囊性变为肿瘤中心的坏死、液化.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过程,以多发小囊为主要类型.黏液性囊腺瘤为潜在恶性的病变,分叶状囊实性肿块为其特点,在影像学上与黏液性囊腺癌不易鉴别.假囊肿特别是胰腺炎假囊肿和囊腺瘤之间的鉴别是最重要的,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史有助于鉴别.【总页数】6页(P348-353)【作者】周诚;杨正汉;谭晔【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相关文献】1.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余鸿鸣;张庆雷;朱斌;李丹燕2.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J], 鲍润贤;孙鼎元3.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4.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J], 段舒怀胡治红5.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J], 李相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MR诊断要点

胰腺常见囊性肿瘤MR诊断要点根据来源胰腺囊性病变可分为两类:1、胰腺原发性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多种黏液性囊肿性病变(黏液性非肿瘤性囊肿、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淋巴上皮肿瘤。
2、实性肿瘤囊变,包括胰腺癌囊变、胰腺假乳头状肿瘤、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一、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最常见的囊性病变。
多见于胰腺炎及外伤后。
一般为单房性囊性病变,T1WI信号不定,T2WI高信号,增强囊壁可强化,囊壁肉芽组织有新生血管。
常伴胰腺炎MR表现。
需与胰腺囊性瘤鉴别:胰腺假性囊肿内无血管,囊肿内部无强化,且短期随访可有大小的变化。
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又称姥姥瘤临床病理:老年女性多见,胰腺头体尾均可发生,分为浆液性微囊型腺瘤和浆液性少囊型多发。
病理,微囊型多见,由多发的小囊构成,直径小于1cm,小囊的数目多超过6个,囊壁薄,切面呈蜂窝状改变。
另外极少部分由少数(<6个)较大的囊构成,称寡囊型,此型少见。
MR表现:胰腺内与胰管不通的成串的小囊性变,边界清楚,有分叶,壁薄,囊壁厚度小于2mm。
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蜂窝状高信号,为其特征表现。
囊腔之间为纤细的分隔,动态增强分隔呈轻中度强化,中央瘢痕呈延迟强化。
少数为寡囊型,诊断较困难。
胰腺单发分叶状肿物,有一堆小囊(水泡)构成的蜂窝状结构。
典型特征T2WI蜂窝状高信号。
讨论:浆液性囊腺瘤极少发生恶变,是良性肿瘤,较小且无症状可随访观察。
鉴别诊断:1、粘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囊腺癌:微囊型易区别,寡囊型不宜区别。
粘液性囊性瘤以年轻女性多见,壁厚,可伴钙化。
当分隔不规则增厚、壁结节及实性成分增多是提示恶性。
2、假性囊肿:为单房的囊性水样信号,囊壁薄,无强化,可伴慢性胰腺炎的改变。
二、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又称妈妈瘤临床病理:中青年女性多见,平均40岁,多位于胰腺体尾,头部少见。
病理,起源于胰腺导管高柱状上皮细胞,有卵巢基质,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2-5%,胰腺囊性病变的10%,分良性、交界性、恶性。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y Ke W o d ] P n r a si ls o To gr p y# rs a c e s tc e in; mo a h X—r y o utdl fe e ta di g o i l Cy a c mp e Dif r n il a n ss
201 4, i a 90 Ch n
[ s at bet e T td T danssad df rnildan i o h ytcl in h aa . tos C f trs , i ia Abt c]O Jci os y C igoi n if e t ig o s ftecsi e oso tepn 嘶 Mehd T c ue c ncl r v u e a s s f a l
【 要】 目的 探讨胰 腺 囊性 病变的 c 断及 鉴别诊 断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2 例 经手术 病理 确诊 的胰腺 囊性 病变的 C 摘 T诊 9 T影像 学特 点, 结合 临床 及 病理特征 , 以此作 为鉴 别诊断 的依据 。结果 假性 囊肿 1 例 , 5 囊腺 瘤 6 , 腺癌 3 , 例 囊 例 非功 能性胰 岛细胞 肿 瘤 2 , 例 囊 实性 肿瘤 2例 , 巴上 皮囊 肿 1 。结论 胰腺 囊性 病 变的 C 淋 例 T鉴别诊 断 须综合 判断 , 了C 除 T表现 外 , 应 结合 临床 资料 。 还
论著
CARNDLE E暖固幽 H E 1 A N —● IOlEA—T T N G CT M — 譬 F M R
胰 腺 囊性 病 变 的 C T诊 断 及 鉴 别诊 断 ①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1 .先天性囊肿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10-15%,临床上多无症状。
(病理)为先天性原始胰导管的内皮细胞发育异常,这种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又称为真性囊肿。
囊肿可自显微镜下大小到超过IOCm不等,囊肿内壁光滑,被覆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粘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混浊液体。
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
可以是单纯发生在胰腺,亦可同时见于肝、肾的多囊病。
本病如合并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和肾先天性囊肿则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o(影像学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囊肿为偶然发现。
多数体积较小,亦有报告直径可达13cm。
囊肿的特征为不与胰管的分支交通。
CT显示胰腺内水样密度肿物,CT值一般在0∙20Hu,壁薄光滑,囊内无间隔及软组织结节。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无增强改变,但有时可较清楚地显示囊肿的薄壁,胰腺其余部分正常。
MR1上符合单纯囊肿的表现。
根据这些影像学的特点一般多能作出诊断。
囊肿可以是单个或多发,多发囊肿通常见于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o如合并肝、肾多囊病,可见肝、肾内相应囊肿。
2 .潴留性囊肿通常指胰腺导管阻塞而引起的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性改变,主要见于胰腺肿瘤病人。
(病理)胰腺肿瘤阻塞了胰导管而致胰液潴留积聚,使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样改变,囊壁被覆上皮为一般导管上皮。
极度扩张的潴留性囊肿有时可使囊壁上皮不完整。
囊内容物为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可以合并炎症和出血。
囊壁外周常有纤维组织包绕。
(影像学诊断)潴留性囊肿位于被阻塞的胰腺导管远端,大多数直径仅为1-3cmo 其特征为囊肿与胰腺导管相连,囊肿内密度多较均匀,囊壁通常较单纯的真性囊肿为厚。
囊肿的近端常可见到增大的胰腺实性肿块。
CT和MRI可很好显示潴留囊肿和近端的实性肿块,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常可鉴别实性肿块与正常的胰腺组织。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诊断1 .胰腺癌囊性变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导管腺癌为主要类型。
典型的胰导管腺癌是一个少血供无包膜的实性肿瘤,呈浸润生长。
少数病例以囊性改变为主要表现。
(病理)胰腺癌囊性变的病理基础是肿瘤的出血、坏死及液化,同时伴有肿瘤部位胰腺腺体组织的脂肪坏死。
由于胰腺癌是一少血供的肿瘤,囊性变常常出现在肿瘤的中心区域,且越是大肿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肿瘤越易发生。
在肿瘤组织大体切面上,囊变区常呈深棕或红棕色,而实性肿瘤部分则呈灰白色。
镜下可见坏死不完全的异型性肿瘤细胞。
(影像学诊断)胰腺癌囊性变在CT和MRI的表现上首先是具有胰腺癌的特征,包括胰腺本身肿大和局部肿块的形成,肿块远端的腺体萎缩和胆道的梗阻扩张等等。
囊性变常位于肿块的中心或偏中心,根据肿瘤坏死液化程度的不同,囊变区的密度不同,一般CT值可在10~30Hu之间。
残留的肿瘤在增强扫描时有轻度强化,并常可见到胰周脂肪间隙消失以及周围血管受侵和局部淋巴结的转移。
2 .浆液性囊腺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胰腺囊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在1:1.5~1.9,发生年龄在中年以后,以50-60岁好发。
临床上一般无症状,可有上腹部不适,疼痛等,有时可扪及肿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一无恶性倾向的完全良性过程,但近10多年来已有个别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报告,是否是浆液性囊腺瘤发展而来尚不清楚。
由于这个原因,现在认为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的浆液性囊腺瘤,不论病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何,均应对肿瘤进行定期检测。
(病理)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仍以胰腺的体尾部较多见。
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其最大径线可为2~25cm,平均10cm,由多个小囊构成,内衬以富含糖原的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
根据囊的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小囊型、大囊型和混合型,其中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时也将浆液性囊腺瘤称为微囊型腺瘤,其切面上肿块呈分叶状,由许多小囊组成,小囊直径在2cm以下,囊腔更小者可呈蜂窝状,部分囊内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有时可见到中央瘢痕,偶有钙化,液体多清亮。
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第26卷第5期CT理论与应用研究Vol.26, No.5吴延春, 刘垚. 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7, 26(5): 591-597. doi:10.15953/j.1004-4140.2017.26.05.08.Wu YC, Liu Y. Clinical Value of CT、MRI in the diagnosis of cys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 and the pathological analysis[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7, 26(5): 591-597. (in Chinese). doi:10.15953/j.1004-4140. 2017.26.05.08.CT及MRI检查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吴延春1,刘垚21.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放射科,南京2113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23摘要:目的:通过病理对照分析,探讨CT、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CT 、MRI检查,依据检查方法分为CT组和MRI组,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比较、检查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MRI诊断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囊腺瘤、囊腺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癌变胰岛细胞瘤、实性假乳头状瘤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13/13)、100.0%(16/16)、91.7%(11/12)、100.0%(7/7)、100.0%(6/6)、100.0%(3/3)、100.0%(3/3),CT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4.6%(11/13)、93.8%(15/16)、100.0%(12/12)、85.7%(6/7)、83.3%(5/6)、66.7%(2/3)、100.0%(3/3);MRI诊断与病理符合率略高于CT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

不同病理类型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诊断及分析目的:深入研究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特点,寻找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影像特异性,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本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分析CT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结果: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2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癌)5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
结论:CT对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以往认为胰腺囊性病变为少见的一类疾病,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胰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率以及手术切除率也不断提高[1-2]。
胰腺囊性病变是否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何种手术治疗,均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3]。
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包括:胰腺真性囊肿(TPC),假性囊肿(PCP),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黏液性囊腺肿瘤(MCN),浆液性囊腺瘤(SCA),实性肿瘤囊变(假乳头状肿瘤,SPN),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在临床性别、年龄分布上有一定的特异性,CT影像表现上虽然有部分重叠相似之处,但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还是能从中找出CT表现的特异性,对未来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搜集本院近年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病例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9~72岁,平均41.6岁。
真性囊肿3例,假性囊肿5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1例,黏液癌1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囊腺癌1例,实性乳头状瘤4例。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对本组病例采用64排螺旋CT(PHILIPS Brilliance 64)进行胰腺动态扫描。
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组合为0.625 mm×64,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s,层厚3 mm,层间距3 mm,螺距0.984。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腹 部 放 射 学
胰腺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天津 医科 大学附属肿 瘤 医院放射科 (0 0 0 306 )
鲍 润 贤综述 孙 鼎元 审校
摘要
关键词
由于多层螺 旋 c T的普 及 ,胰腺 囊性病 变的检 出率 明显增 多。造成胰腺 囊性表 现的病种繁 多 ,包括
胰 腺 ;囊性 病 变 ;体 层 摄 影 术 , 螺旋 计 算机
、
胰腺囊性病 变的分类
胰 腺 囊 性 或 以囊 性 表 现 为 主 的 病 变 ,种 类 繁 多 , 现 不 一 , 的有 临床 症 状 , 的 系 意外 发 现 。 表 有 有 根据 不 同研 究 者 [3 报道 , 腺囊 性 病变 可分 为先 1的 _ ] 胰 天性 、 症 性 、 生虫 性 、 炎 寄 良性 肿 瘤 以及 恶 性 或 潜在
恶性 肿瘤 。
或是 无胰 腺 炎史 的假 性囊 肿 。
急 性 胰 腺 炎 后 的假 性 囊 肿 均 有 急 性 胰 腺 炎 的
临床 表现 及影 像学 改 变 ,~ 4 6周后 形成 假性 囊肿 。 囊 肿 多数 为 单房 , 数 呈 多房性 , 壁 或 包膜 , 较 薄 少 有 壁
且 厚度 均 匀 , 增强 扫描 时壁 有 强化 。 径< 的囊 直 6a m
合 理应 用 各 种影 像学 检 查 手段 ( 薄层 C 如 T及
多层 面重 组 、 MR及 MR P E C C 、 R P以及 内镜 超 声 ) 是
肿瘤很难鉴别 , 必须用 C ( T 包括增强 C )B超 ( T、 包 括内窥镜 B超 )囊 内容抽 吸实验室检查 、 、 定期随访 甚 至 活检 才能 明确诊 断 “。 ]
天津 医院放射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15岁
ppt课件
非肿瘤性病变
单囊(真性囊肿)
先天性
多囊 (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炎症性
脓肿
ppt课件
假性囊肿
➢ 胰腺炎或腹部创伤史 ➢ 4~6周时形成,随时间可缩小,也可增大
或感染 ➢ 单房病灶,没有实性成分、中央瘢痕、分
隔 ➢ 囊液成份为渗液、胰酶、血液、坏死组织
➢ 大(单)囊性、实性、(蜂巢型) ➢ 囊壁和间质均由微小镜下可见囊腔结构构成 ➢ 单囊型:发生率极低,不足SCP 1%,影像上
与单囊型黏液性囊性肿瘤无法区分(胰头多 见?假囊肿?) ➢ 蜂巢型、实型:间质发达、囊腔微小—— T2W,MRCP明显高信号
ppt课件
ppt课件
aCT增强动脉期,胰头部圆形肿 块,显著强化
➢ 内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ppt课件
胰腺囊性病变观察内容
➢ 病灶数目、大小、位置
➢ 形态、边缘、密度/信号
➢ 壁的厚度
➢ 强化方式
➢ 壁结节、分隔、钙化
➢ 继发改变(胰胆管扩张、周围侵犯、淋巴结、远处转
移)
ppt课件
检查手段
➢ CT能够显示大部分病灶,显示钙化有优势 ➢ MRI在显示病灶囊性特征(微囊型SCN)、
胰腺囊性及囊实性病变 影像学诊断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影像中心
ppt课件
先天性
囊
非肿瘤性病变 炎症性
性
杂类
病
变
外分泌
分
上皮肿瘤
类
肿瘤性病变
内分泌
非上皮肿瘤
ppt课件
非肿瘤性病变
单囊(真性囊肿)
先天性
多囊 (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炎症性
脓肿
ppt课件
肿瘤性病变
➢ 外分泌:浆液性肿瘤、粘液性囊性肿瘤、 IPMN、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液的导 管腺癌、腺泡细胞肿瘤
杂类
淋巴上皮囊肿 胰腺内副脾表皮样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胰腺导管鳞状上皮囊肿 囊性错构瘤
ppt课件
肿瘤性病变
➢ 外分泌:浆液性肿瘤、粘液性囊性肿瘤、 IPMN、实性假乳头状瘤、富含粘液的导 管腺癌、腺泡细胞肿瘤
➢ 分泌:神经内分泌肿瘤囊性变 ➢ 非上皮肿瘤:肉瘤,转移
ppt课件
按组织学起源:
➢ 导管细胞肿瘤:导管上皮细胞癌(胰腺 癌),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和胰腺类癌等
➢ 非导管细胞肿瘤:内分泌肿瘤,胰母细胞 瘤,平滑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纤维瘤 或肉瘤,脂肪瘤或肉瘤,畸胎瘤,转移瘤, 淋巴瘤,蔓状血管瘤等
➢ 实性假乳头状上皮瘤来源于胰腺原始上皮
的肿瘤
ppt课件
积聚(包裹性坏死)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胰腺结核
➢ 病理:纤维包裹干酪样坏死(结核性肉芽肿) ➢ 影像表现:胰腺本身病变+胰外病变 ➢ 胰腺病变:有一定特征性,伴有多发斑点状钙
化灶或呈蜂窝状强化的胰腺肿块,可提示胰腺 结核 ➢ 胰外病变:腹腔淋巴结结核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表现为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并可融合成花环 状改变;亦可为轻度强ppt课化件 之结节、可能是结核
男,24岁。A:CT平扫见胰头略低密度肿块, 边界不清。B:增强动脉期肿块内轻微强化。C: 门脉期肿块内小环形强化更明显,呈蜂房状强
ppt课件
女,35岁。平扫见胰头部明显增大,局部密
度欠均匀。增强动脉期肿块内多数小环形轻
ppt课件
女, 32 岁, 因“体检发现上腹部包块1 个月” 入院
ppt课件
ppt课件
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of the pancreas, SCP)
➢ 占胰腺肿瘤1~2%,好发于老年女性,良性 病变。1/3患者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 可于胰腺任何部位,胰头多见,多单发,偶 多发
➢ 较小位于胰腺轮廓,大者突破轮廓
➢ 与胰腺及周围结构分界清,无脂肪间隙水肿
ppt课件
1.MR增强门脉期。胰头分叶状肿块, 由数个囊腔组成,中央可见瘢 痕样结构。病理大体标本,可 见数个囊腔及中央白色瘢痕样 组织
ppt课件2.增强后动脉期胰腺体尾部分叶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浆液性囊腺瘤——亚型
浆液性肿瘤
➢ 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癌,组织学上,二 者非常类似,远处转移是诊断浆液性囊腺癌最可靠 的依据
➢ 常为囊性,但囊腔与胰腺大导管并不相通 ➢ 如无特殊说明,浆液性腺瘤即指微囊性浆液性腺瘤 ➢ 组织学变异型如大囊性浆液性囊腺瘤( 包括浆液性寡
囊性腺瘤和边界不清的浆液性腺瘤) 、实性浆液性腺 瘤、VHL相关性浆液性囊性肿瘤( 病变呈弥漫或斑片
和胰周渗出
ppt课件
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of the pancreas, SCP)
➢ 呈圆形或卵圆形,多数分叶状 ➢ 多个囊腔组成,大小不一,0.5~4cm。囊壁
光滑,囊内充满清亮稀薄液体,囊之间被 结缔组织分隔。(蜂窝状、石榴) ➢ 肿瘤中央星芒状瘢痕并发出粗细均匀或不 均匀纤维分隔;实质为纤维密集的肿瘤间 质,内部为微小囊p腔pt课件及丰富血管组织。等
囊内结构特征(中央瘢痕、分隔、附壁结 节、乳头结构、碎屑组织)、病灶与胰管 关系(IPMN)方面较CT有明显优势
ppt课件
非肿瘤性病变
单囊(真性囊肿)
先天性
多囊 (多囊肾,Von-Hippel-Lindau)
假囊肿
炎症性
脓肿
ppt课件
先天性囊肿
➢ 多见于小儿 ➢ 系胰腺导管、腺泡的发育异常所致
ppt课件
ppt课件
黏液性囊性肿瘤
➢ WHO2010
c病理大体标本,可见蜂巢状排 列的微小囊腔和中央黄色的瘢
ppt课件
VHL相关性浆液性囊性肿瘤
➢ 显性遗传性家族性癌综合征,多系统肿瘤和 囊肿
➢ 常见的肿瘤有血管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嗜 铬细胞瘤和胰腺内分泌肿瘤
➢ 胰腺囊肿和胰腺肿瘤是VHL的两个特征,12% 发生囊腺瘤
➢ 病理:微囊性(蜂巢pp型t课件)腺瘤和良性浆液性
bMRCP示肿块显著高信号,内 部有等信号不规则线状分隔及 中央瘢痕样结构和辐射样分隔
c病理大体标本,胰头境界清晰 的灰白色实性肿块,白色的中
ppt课件 央瘢痕样结构以及粗大分隔
aCT增强延迟期示胰头分叶状肿 块, 由难以计数的微小囊腔 蜂巢状排列, 中央瘢痕样结 构显强化
bT2WI示中央等信号瘢痕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