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历史发展的文献综述
《跨境电商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

跨境电商相关研究文献综述跨境电商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形式。
大致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1999年,阿里巴巴在中国杭州创立,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的序幕。
最初,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黄页平台,将优质的中国制造商品展示给全球客户,撮合买卖双方洽谈并线下交易成功。
2000年前后,有部分国内卖家在eBay和Amazon等国际平台上尝试跨境电商,但是规模并不大。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2004年,跨境电商平台突破黄页模式,开始尝试线上交易,将浏览、询盘、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打通实现一体化在线交易平台。
跨境电商2.0阶段,通过在线交易平台直接对接商户和海外买家,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现在)2013年以来,随着交易量的逐步放大、国际外贸环境的最新变化,跨境电商迎来重要的转折。
政府也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
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推动下,政府在全国批准设立了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商保税区等,大力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探索跨境电商的管理制度。
从海关和商务部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跨境电商贸易额逐年增长,有望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2 国外相关研究电子商务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的浪潮才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子商务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2008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及成果也随之多了起来。
各国学者分别从宏观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竞争对手分析等角度出发,从多个视角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竞争的优劣势等,结合实践为跨境电商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Mesut Savrul(2011)指出跨境电商高效的信息传输及交易方案,有助于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对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Nuray Terzi(2011)指出跨境电商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服务贸易,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跨境电商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跨境电商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跨境电商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史跨境电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当时,互联网刚刚起步,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兴起。
首批跨境电商公司开始将商品从一个国家销售到另一个国家,打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这标志着跨境电商的初步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建立,跨境电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和eBay开始崛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海量的全球商品选择。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带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二、现状目前,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2019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总额达到了21万亿美元。
中国、美国和英国是全球跨境电商最大的市场,许多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也在这些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跨境电商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可以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实现多元化发展。
同时,跨境电商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低的价格,提升了整体消费者福利。
然而,跨境电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关税和海关监管的问题。
不同国家的关税政策和海关规定存在差异,给跨境电商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质量监控和售后服务也是跨境电商需要解决的难题。
消费者对跨境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跨境电商平台来说是一项挑战。
三、未来趋势未来,跨境电商将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趋势:1.物流和支付服务的改进:为了提高跨境电商的效率和便利性,物流和支付服务将不断改进。
更快、更可靠的物流服务将缩短交货时间,更安全、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将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王建丰 吕荣艳 郑州大学商学院摘要: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国内相关学者对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出建议。
本文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概念及发展现状、国内学者发表文献的状况、研究内容关注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当前国内学者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319-03一、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现状1.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欧阳晓波(2014)、刘章发(2016)定义跨境电子商务为生产和贸易企业或者个人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数字化、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是把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国际贸易方式。
张建芹和蒋凤娟(2014)指出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无纸化和快速演进等特征。
鄂立彬和黄永稳(2014)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中小企业受创最为严重,我国迫切推动外贸导向型企业转型升级及各项技术的完善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鼓励与支持。
2.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分类黄永江(2013)、李迟(2015)、张卉(2015)、徐艳和严怀旭(2015)对当前存在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类,认为主要包括B2B(Business to Business)、B2C(Business to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三种模式。
李金芳等(2015)以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例,提出M2B2C(Manufacturer toBusiness to Customer)即前半段M2B是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后半段B2C是进口国国内电子商务过程相结合贸易模式以有利于做大跨境电商交易额、提高海外用户的体验感、破解跨境物流困境和规避海外法律政策风险的优势,是使我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转变的有效途径。
电商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

电商文献综述怎么写范文电商文献综述范文:标题:电商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电商)领域的文献综述,总结了电商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要素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研究发现,电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电商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安全问题、法律监管和竞争压力等。
希望本综述能为电商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促进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发展历程、核心要素、影响因素一、引言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经济实体间的商务活动和商业信息的传输,包括信息检索、电子邮件、电子付款、网络购物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发展历程电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出现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出现阶段主要是指电商的概念和基本模式的形成,如1995年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巨头的出现。
发展阶段则是指电商在技术、市场和政策层面的快速发展,如电商平台的兴起和跨境电商的兴盛。
成熟阶段则是指电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行为的一部分,如移动电商和社交电商的兴起。
三、核心要素电商的核心要素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支付体系、物流配送和推销渠道等。
电子商务平台是指实现买卖双方交互的网络平台,如淘宝、京东等。
支付体系则是指实现安全、便捷的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物流配送则是指实现商品快速、可靠的配送服务,如顺丰、菜鸟网络等。
推销渠道则是指实现商品促销和传播的方式,如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
四、影响因素电商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法律因素等。
技术因素主要是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市场因素则是指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压力等。
法律因素则是指有关电商监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如电子商务法等。
五、挑战与展望虽然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经历了一段迅猛发展的历程。
从最初的试点项目到如今的全面蓬勃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电商格局中的重要参与者。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时期来探讨中国跨境电商的历程。
一、试点阶段(2010-2013)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始于2010年,当时中国政府在上海、广州、郑州等地设立跨境电商试验区,以探索跨境电商模式的可行性和可行性。
试点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吸引更多的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
试点项目的实施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简化报关手续、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清单等,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此外,中国企业也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建设跨境电商平台。
二、爆发阶段(2014-2016)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进入爆发期。
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降低跨境电商进口税率、提高税额免征额等,进一步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此外,国内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也纷纷进入跨境电商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开始购买中国商品。
中国的优质产品和良好的价格吸引了许多海外消费者。
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国外电商平台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商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规范阶段(2017-至今)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和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
2017年,中国政府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资质、合规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在规范阶段,中国政府积极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加强自律和合规经营。
同时,政府还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国跨境电商提供更加便利和有利的环境。
总结起来,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呈现出试点阶段、爆发阶段和规范阶段的三个关键时期。
从试点项目到如今的全面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在政府扶持和企业努力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文献综述 (1)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一、国外文献综述Epstein (2005)在前人理论基础上,成功概括出影响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四个影响因素:企业领导、电商战略、企业结构以及电商系统,并且他把电子商务系统形象的比喻成一个程序流程,从数据输入到处理,从结果输出到显示,生动的阐明了电子商务成功的机制,继而归纳出电子商务的成功影响因素。
Pather(2006)对一家处于南非的从事外贸电商的中型企业进行研究,以其多年来经营经历当做案例来分析,构建出电子商务市场的四个虚拟维度:信息、营销、交流以及交易,确定了考核企业成功开展电子商务的初级指标体系。
Li(2006)以中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中美企业电子商务的关键成功因素,结果表明两国企业都认为信息化技术、企业战略规划、物流体系、营销手段和优质服务是最重要的几个影响因素,并且指出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重视方面的差异,美国企业比较看重企业领导支持和客户反馈而中国企业并不看重这些。
Abodlmotalleb Rezaei(2007)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伊朗132个中小企业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部门结构、管理者的支持、管理方式、科技知识、共同目标、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是电子商务系统成功实施的七个影响因素。
Sherah Kurnia等(2009]以马来西亚100多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的方式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组织准备、行业基础、国家支持和环境压力是最影响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李静(2011)认为我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她指出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还比较落后,宽带费用较高,网速较慢,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重要性的进一步提高。
张杨、王栋(2012主要研究我国跨境电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些风险的根源是我国落后的信息基础建设,信息安全维护的不足使得信用和交易风险被放大。
跨境电商发展历史

跨境电商发展历史近年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回顾跨境电商的发展历史,探讨其影响和未来趋势。
1. 起源跨境电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期,当时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支付系统的引入,消费者开始通过互联网购买国外产品。
这标志着跨境电商的起源。
2. 初期发展在跨境电商初期,主要是个人消费者在国外购买商品并通过邮寄方式进行交付。
这种形式的跨境电商虽然存在一些限制,如国际物流的不确定性和支付手段的不便利,但仍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 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一些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涌现。
这些平台提供了更便利和可靠的跨境购物体验,消除了物流和支付的不确定性。
例如,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等平台的崛起,加速了全球贸易的数字化和国际化进程。
4. 全球化趋势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全球贸易开始朝着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
跨境电商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使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全球各地的产品。
同时,跨境电商也带动了国际物流和支付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5. 跨境电商政策的调整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并调整相关政策。
一方面,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消费者权益,一些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和限制跨境电商的规模。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则通过降低关税和简化申报流程来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
这种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影响了跨境电商的格局和规模。
6. 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跨境电商的未来将持续发展并呈现新的趋势。
首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将进一步改善消费者的个性化购物体验。
其次,物流和支付系统的创新将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可追踪性和安全性。
最后,新兴市场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新热点,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总结:跨境电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兴起,跨境电商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于电商平台发展的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电商平台发展的文献综述范文英文回答:Introduction.The advent of e-commerce platforms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businesses operate and consumers make purchases. These platforms have facilitated seamless online shopping, expanded market reach, and introduced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platforms, focusing on key tren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Key Trends.E-commerce platforms have evolv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ir inception in the early 1990s. Initially, online marketplaces like Amazon and eBay dominated the landscape, offering a wide selection of products from third-party sellers.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direct-to-consumer(D2C) brands and omnichannel retailing has led to a more diverse e-commerce ecosystem.Adoption and Growth Drivers.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smartphone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has fueled the growth of e-commerce platforms. Convenience, time-saving, and the ability to compare prices and products have made online shopping increasingly appealing to consumers. Other drivers include the expansion of logistics and delivery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marketing channel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E-commerce platforms face several challenges, including:Competitio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e-commerce market requires platforms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and adapt to evolving consumer preferences.Cybersecurity: Ensuring data security and preventingfraud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customer trust.Logistics and Fulfillment: Managing supply chains, inventory, and last-mile delivery can be complex and costly.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e-commerce platforms continue to present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growth:Personalization: Advanced analy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enable platform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and shopping experiences.Sustainability: E-commerce platforms can play a role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through eco-friendly packaging, reduced shipping emissions, and partnershipswith socially responsible businesses.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VR/AR): VR/AR technologies can enhance online shopping by providing immersive and interactive product experiences.Future Directions.The future of e-commerce platforms is expected to be marked by:AI and Machine Learning (ML): AI and ML will further optimize platform operations, from product 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 to fraud dete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Blockchain Technology: Blockchain can enhance data security, improve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and facilitate cross-platform transactions.Social Commerc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e-commerce platforms will increasingly intertwine, allowing consumers to make purchases directly from social media posts.Conclusion.E-commerce platforms have transformed the retail landscape, offering consumers unprecedented convenience, choice, and value. While challenges remain, the future of these platforms holds immense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andgrowth. By embrac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addressing evolving consumer needs, e-commerce platforms will continue to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y.中文回答:导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境电商平台历史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跨境B2C模式作为跨境电商的一种新兴模式,以其低成本的优势吸引了
诸多企业争相探索,发展形势良好。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多
集中在发展现状、平台和物流方面。
关键词:跨境B2C;“四维驱动”;“客转化率”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却逆势而上,成为当今时代的一
大热点话题。
1999年,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就曾强调电子商务有
成为全球经济引擎的潜力。
近年来,中国采取“综试区+试点城市”齐头并进的政策,加码催生了跨境电商行业大发展。
根据UNCTAD《2015 Information Economy Report》,电子商务在过去10年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今后也将持续增长。
2016年《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增强国际
合作”,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商务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2012年约为1.86万亿元,2013年突破了2.7万亿元,2014年更是约为3.57万亿元,201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到了4.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05%,2016增至5.5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3%和25%,17年增
至6.3万亿元。
跨境电商发展主要包括B2B和B2C模式。
从国内市场看,B2B跨境电商订量
级大、且稳定,可以有效解决商业效率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B2B模式在
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会逐渐下降。
而B2C模式由于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外贸订单的存在,使得市场份额逐年上涨。
在跨境电商发展形势大好的条件下,诸多传统外贸企业以及进入跨境电商行
业的新秀都想在该领域分一杯羹。
与逐渐成熟的跨境B2B模式相比,B2C模式运
营公司则迫不及待的需要去分析运营模式的发展问题,以以便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研中,小组主要应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如表 0-1所示
表 0-1 研究方法总结表
理论综述
客户转化率概述
客户转化率是网络营销中最主要的效果评估。
根用户注册、订单管理这几类
数据就能统计到访问量和订单量的比例。
吕献雷(2012)曾经根据用户到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行为习惯,详细地分析
了转化率体系,包括咨询转化率、订单转化率、满意度转化率、回访转化率、再
次购买转化率和忠诚顾客转化率等。
跨境B2C理论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跨境B2C特指国内的商家通过中国B2C跨境网站向国外消费者销
售商品、在线下跨境配送商品的商业零售活动。
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网站、销售商、消费者、商品和物流配送等。
跨境B2C发展现状研究
申姝红(2018)通过B2C跨境网购体验对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影响的样本数据研究,认为B2C跨境电商平台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最终实现提高消费者重购意愿的目标。
李民(2018)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提出构建涵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跨境支付平台以及承载企业和用户直接交易的综合商城平台的跨境B2C平台,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平台顾客价值,并以此提升跨境B2C竞争优势。
丁雅欣学者(2017)在结合中国两家具有代表性B2C跨境经电商阐述了中国跨境电商的问题:缺乏品牌商品,海外仓较少,物流配送系统不成熟,信息智能化程度不足,海外消费者不熟悉中国的支付工具,售后工作质量不高,中国B2C 本地化程度不足。
并认为中国跨境电商应学习外国跨境电商的优势:国外的商品品牌、领先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推销的意识、优质的售后服务、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本价格的低廉、分档经营的策略和本地化等。
王东(2016)分析了国内外B2C跨境电商的环境,指出阻碍我国B2C跨境电商发展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辅助设施不够完善,即跨境物流体系存在缺陷,跨境支付体系也存在漏洞,国际信用环境复杂。
二是跨境电商企业自身的问题,包括同质化严重、品牌意识薄弱、竞争手段单一。
李杰(2015)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主要通过部署海外仓、提高跨境物流水平、政府在跨境电商上政策扶持及帮助等三方面来促进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以此来改变国内制造业的窘境。
钟本章(2015)从贸易平台和B2C跨境电商平台的功能出发,认为B2C跨境电商平台的信息交流、降低产品不确定性、渠道性质三个方面功能,具备贸易平台中介的功能。
张洁等(2013)设计建立了一个对B2C平台设计与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消费者评估,慎重考虑这些评估方面,将有助于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网站,制定出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并保持用户忠诚度的策略。
另外服务质量方面发展也不完善。
于小兵等(2012)认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步入了“服务为主”的时期,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消费者流失率、提升消费者保留度是所有电商的最终目标。
邵家兵等(2010)认为内陆地区的B2C电商网站运行不善,其中有许多对退换受理时间等售后服务不以为然。
Meskaranel al.(2010)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B2C并不正常,其中信任与风险呈负相关,与态度有正相关关系。
Ong etal.(2016)指出当B2C交易出现问题时,消费者需要并期望一个能让卖方立即获知并响应的补救程序。
此外,Yangs etal.(2016)研究显示电子商务企业遭受输入拥挤,规模和技术问题以及经济效益低,导致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跨境B2C物流模式研究
物流配送是伴随着电子商务兴起的同时产生的,随着顾客增长与其等待到货时间的矛盾的出现,物流配送过程低效率也成为一大问题;在B2C交易活动中,物流配送一直是很关键且发生问题最多的一环。
张宇等(2012)创立了B2C电商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和采用第三方物流商两种模型,帮助电商选取适合自己的途径。
周鸿等(2015)运用钻石模型对中国跨境电商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的跨境物流的竞争力还较弱。
温哲(2015)认为电商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指出电商参与合作配送
可以使其收益增加。
缑院君(2018)认为物流模式对于我国B2C跨境电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跨境电商企业必须对国内外比较优秀的电商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学习,根据购买者
的需求和企业自身情况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改进。
郑佳惠、余朋林(2018)认为只有结合自身特色选择科学合理的跨境电子商
务物流模式,才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保证B2C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更高效、更经济、更高质量地发展。
刘睿(2018)认为当前我国B2C电商物流模式的发展路径为加强仓储基地海
外化建设,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网络与营销的国际化意识。
我国的跨境B2C发展时间并不长,对应的文献也是相对要少。
目前针对跨境
电商B2C的研宄主要集中在物流、发展现状及服务质量这三部分内容上,而对于
跨境B2C运营模式方面的研究更寥寥无几。
也并未明确提出跨境B2C模式与客转
化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