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科概论结课论文
电气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电气工程概论结课论文电气工程概论引言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力系统、电机与拖动、电子技术与信息工程等各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电气工程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篇论文旨在介绍电气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读者对电气工程的理解和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电气工程概念电气工程是一门研究电力的发电、输配电、变频、变压技术和电能利用技术的学科。
它以电力工程和电力设备为基础,结合电气与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具备电气工程方面综合技术应用的高级工程人才。
二、电气工程的发展历程电气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电力工业革命,自人类首次发现静电现象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能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研究和利用电力,1881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推出世界上第一条供电线路,标志着电气工程的起步。
20世纪初,电气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诸如赫兹发现电磁波、爱迪生发明电灯和直流输电、特斯拉发明交流输电等重要的科技成果相继涌现,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为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叶至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逐渐使得电气工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如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通信、制造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
三、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电气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1. 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危机的愈演愈烈,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电气工程重要的发展方向。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电气工程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2. 电力智能化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将更加注重电力系统的智能化。
通过智能电网、智能电表等技术的发展,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和管理的智能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5则范文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电气工程学科中,我们需要注重的是什么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1】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日益增多,水利设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水利排灌站中水泵被赋予了艰巨的使命,是排灌站中最为重要的设备,肩负着农田灌溉及排水任务。
排灌站水泵效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整体发展,排灌站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水泵是否能正常、安全、稳定运行,如何保证工程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本文对排灌站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从事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1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技术要点1.1钢管暗配技术要点在进行钢管的暗配时必须保持连接部位的干净,避免在湿润或尘埃较大的环境中施工,要对导线及导线连接部位进行密封或做其他防护处理。
进出配电箱的电缆增加落地保护管时,保护管要井然有序地整齐排列,将管口的高度调节至5cm以上。
通常情况下,地下敷设的管道不会与基础设备出现交叉的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难以避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保护管。
在进行可绕管的安装时,可视情况来添加分线盒:①未见弯折现象,但其长度过长,超出钢管的部位大于300cm;②发现一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的部位大于200cm;③发现两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部位大于500cm;④发现三处弯折现象,超出钢管部位大于800cm。
进而在安装配电箱以及分线盒时,最好通过电钻来进行圆孔的安装,不可以腰形孔进行施工安装,通过孔径与管径之间的有效结合来完成安装。
分线盒及钢管焊接时,可在分线盒孔以适当的间隙进行直插式的钢管施工,并在插孔处进行焊接加固处理。
1.2PVC电线管暗配技术要点PVC电线管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非常强的耐腐蚀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机械强度低、容易变形和老化,PVC电线管一般适用于腐蚀性环境中。
电气学科概论结课论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结课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电气学科概论*名:**班级:电气12-2学号: ********班级:电气12-2班学号:22120199姓名:李旭得分:电气学科概论结课论文1 电气工程学科的整体认识1.1电气工程学科定义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
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本领域知识宽度的巨大增长,要求我们重新检查甚至重新构造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和动态的科研环境。
1.2电气工程学科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
1.3电气工程学科应用范围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
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
1.4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电气工程应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就目前国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
大一电气工程概论节课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论文题目: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XX级X班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X 评分:目录一.前言 (3)二: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4)三.电机的应用领域 (6)(一)电力工业 (6)(二).工业生产部门与建筑业 (7)(三)交通运输 (7)(四)医疗、办公设备与家用电器 (10)(五)航天、航空和国防 (11)(六)其他方面 (11)四: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11)小结 (12)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
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
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技术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维护一.前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础。
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及发展新技术就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现代社会,人类的生产劳动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机,这些电机,更是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
二.电机的分类二: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
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概述本篇论文将探讨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电气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力、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的工程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的重要性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力系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各种设备和设施提供所需的电力供应。
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通信设备、电子产品还是计算机系统,都离不开电气工程的支持。
控制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电气工程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气工程的应用领域电气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涉及电力的生成、传输和配送。
在这个领域中,电气工程师设计、建设和维护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设施。
他们还负责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以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电子工程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子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和开发。
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制造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视、计算机和音频设备。
他们也参与到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等高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
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是电气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涉及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在这个领域中,电气工程师负责设计和维护各种通信系统,如电话网络、卫星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网络。
他们也参与到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发展中。
控制工程控制工程关注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电气工程师在这个领域中设计和开发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各种设备和过程。
控制工程在制造业、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气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增加,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电气工程师将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设计和构建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电力系统和设备。
电气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电气工程概论结课论文电气工程概论结课论文为什么说世界能源发展方向是新能源姓名:陈卓学号:10120__20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世界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在较长时期内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基础目前全世界能源年总消费量约为134亿吨标准煤,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占85%,大部分电力也是依赖化石能源生产的,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等能源仅占15%。
化石能源价格比较低廉,开发利用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并且已经系统化和标准化。
,石油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全球需求量将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煤是电力生产的主要燃料,全球需求量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可见化石能源仍然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基础。
20__年全世界能源消费量将是目前的3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各国能源消费量与GDP的增长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我国正处在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的起步阶段,石油需求增势强劲,预计今年原油消费量为2.7亿吨,20__年将达到4.0-4.5亿吨;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平均值的20.1%、5.1%和86.2%,尤其是原油,目前对外依存度是1/3,20__年将超过1/2,供需矛盾相当尖锐。
二、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和能源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困扰人类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特征,使得化石能源走向枯竭和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污染这两个老问题,依然困扰人类。
世界能源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特征,使得化石能源枯竭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为作为能源主体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枯竭的那一天。
日前《20__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测算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千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供生产41年。
作为世界石油龙头的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达2500亿桶,日产量800多万桶,分别占世界石油总储量和总需求量近1/4和近1/10。
电气工程专业概论论文

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于专业概论这门课程我有了一下的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工程学科。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气工程领域的需要、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规划、研究、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大学四年中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元件系统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体现了强电技术与电力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技术相融合的发展特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范本模板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摘要: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
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础.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
本文介绍电气工程中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以及各自的研究热点内容,其中还有个人的展望和心得体会.关键字: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绪论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对自己选择的电气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发展迅速,有着广阔的前景[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2],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在这里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3]。
她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结课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电气学科概论
*名:**
班级:电气12-2
学号: ********
班级:电气12-2班
学号:22120199
姓名:李旭
得分:
电气学科概论结课论文
1 电气工程学科的整体认识
1.1电气工程学科定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
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本领域知识宽度的巨大增长,要求我们重新检查甚至重新构造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以便使电气工程学科能有效地回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科技的进步和动态的科研环境。
1.2电气工程学科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
1.3电气工程学科应用范围
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
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
1.4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景
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电气工程应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就目前国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
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
2关于电工新技术理论的认识
2.1电工新技术理论介绍
本学科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从事电磁现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电磁能量和电磁信息的处理,控制与利用为目的基础,衍生各类高新技术,如强磁场和磁悬浮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无损检测与探伤技术、新型电源技术、大系统的近代网络理论与智能算法应用技术等,而且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种新技术,如电磁环境保护技术、生物电磁学技术等,并成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生长点。
本学科为电气工程学科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技术支撑作用。
本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的适合报考这个专业。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场”、“路”、“器件”和“能”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
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赖。
2.2电工新技术理论研究方向
1.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及其新技术:主要研究工程电磁场理论和电磁场的数值分析、电磁场理论与电磁兼容技术、特种电机与电器电磁场或磁路的分析与设计、电磁波的传播与散射、多效应耦合场的分析与设计等。
2.网络理论与自动化设计:主要研究大规模电路分析与设计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交直流混合电力网络分析、非线性动力网络(包括混沌)、数据网络等。
3.大型复杂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大型复杂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大型电气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技术研究,数学模型建立,监控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继电器可靠性寿命预测理论与技术、电磁继电器可靠性容差设计理论与技术、电器可靠性试验与测试技术;电器抗振性设计理论与技术、大功率混合式电器技术。
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取代常规的检测仪器,对大型复杂的电气设备进行诊断,检测全面、准确、可靠、效率高,不仅可以对
设备进行全面监控、在出现故障时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和保护,还可以对故障进行提前预报,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乃至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4. 新型电能变换技术:主要研究现代电力变换器的负面效应及其对策,新型低污染、高效电能变换理论与应用技术,脉冲功率技术
5.电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电网络综合与电路故障诊断是电网络理论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分支,电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内容包括现代电网络的分析和数值迭代方法、电网络综合理论和优化设计、电路故障智能监测与诊断方法及技术、故障特征提取新方法、大规模电路分解诊断技术。
3电气工程领域具体问题的认识
3.1对有源逆变器并网发电的技术要求
逆变器要有以下功能:1、自动运行和停机功能。
2、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
3、防单独运行功能。
4、自动电压调整功能。
5、停电时的独立运行系统。
6、并网保护装置。
7、系统效率高。
电力质量和供电的稳定性:1、电压要和电网一致。
2、噪音小。
3、谐波少。
4、启动和停机稳定。
发电量要一目了然。
3.2移相控制式和pwm控制模式都能作为有源逆变的控制模式,就实现电能回馈而言,二者有何优缺点?
相位控制只能控制50Hz的方波,这样谐波比较大,并且频率低,噪声也大,效率也低。
PWM逆变的载波频率高,谐波小,效率高,噪声也可控,但是开关损耗比较大。
但是需要更多的功率器件,而且只能采用IGBT等全控器件,成本较高。
目前在PWM逆变所能够实现的最大功率比相控逆变所能实现的最大功率要小。
所以在超大功率逆变上,还要考可控硅相控逆变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