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曲式分析 (1)
婚礼进行曲教案doc

【课题】《婚礼进行曲》【讲课类型】音乐欣赏【教学对象】中班时间(25-30分钟)【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进行曲曲风,积极、向上、振奋人心,了解节奏型有2/4及4/4拍。
2、能力目标:通过爱情秘笈、父母结婚相、影碟、幼儿的表演,来感受《婚礼进行曲》带给新婚恋人的幸福之情。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感受,体验古典音乐《婚礼进行曲》传达的爱,并感受爱的甜蜜和喜悦。
【活动准备】不同节奏型的进行曲、图片、相册、视频、节奏图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分析曲子节奏、观看爸妈相册感受和欣赏《婚礼进行曲》带给我们的乐观、甜蜜。
难点:体验曲子传达的爱,教会孩子心中要充满爱、爱周围所有的人。
【教材分析】《婚礼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用于在结婚这个隆重、盛大的婚庆之日,在经历了恋爱的男女双方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播放的一曲进行曲,它的曲风积极、热情、乐观、歌曲传达了一对对恋人用自己的真心俘获对方的心,直至牵手幸福的组合。
通过这首曲子,向孩子表达,我们要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与人友好相处,爱身边的人、爱家人、让世界都充满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律动《巡逻兵进行曲》【活动目标】引起幼儿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熟悉进行曲曲风。
【设计思路及反思】导入活动室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表现《巡逻兵进行曲》的律动,让幼儿快速融入对进行曲音乐的认知,并在律动中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为下一环节铺垫。
二、复习不同节奏型进行曲2/4、4/4拍。
1、出示2/4拍节奏型图谱︱————‖,播放《军队进行曲》和《锡士兵进行曲》,幼儿能准确表现强弱。
2、出示4/4拍节奏型图谱︱————︱————‖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斗牛士进行曲》,幼儿能准确表现。
【活动目标】通过形象图谱,帮助幼儿梳理对2/4拍进行曲强弱关系的表现。
通过大鞭炮和小鞭炮表现4/4拍强弱次强弱的关系。
【设计思路及反思】幼儿能借助鞭炮爆炸表现强横线表示弱,理解2/4拍节奏型。
前进中嘹亮的号角:史上10首最著名的进行曲赏析

前进中嘹亮的号角:史上10首最著名的进行曲赏析展开全文没有任何一首音乐作品可以像进行曲那样振奋人心。
当金鼓号角齐鸣的时候,喷薄而出的气势是那么的不可抵挡,乐器光泽夺目而具有穿透力;当音乐转入低回婉转的曲段时,管弦乐又是那么的柔和、细润、悠扬,一如滑翔在阳光照耀的水面,有着纯净和翩然的美感,让人心醉神迷。
事实上,这种起源于军队,用于鼓舞士气、激励斗志的音乐早已遍及古典音乐作品之中,经过艺术的润色后,它们不仅威武昂扬,而且华丽优美,听后让人精神随之振奋。
《拉德斯基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这首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
全曲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
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拉德斯基进行曲》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威风凛凛进行曲》——埃尔加本曲以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
接着,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
与主题形成巧妙对照的是乐曲中段那具有民谣之美的旋律。
埃尔加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中段。
这一旋律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英国作家豪斯曼还为此写了抒情诗《希望和光荣的国土》。
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
随后,主部主题与中段主题相继再现,只是中段主题在整个乐队奏出的节奏型强调下,音响增强了,也更宽广了。
最后又回到主部主题,并加快速度,干脆利索地结束全曲。
《军队进行曲》——舒伯特《军队进行曲》作品作于1822年前后,是舒伯特所作的许多钢琴联弹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
这首作品除了具有一般进行曲的典型节奏,更富于引人入胜的优美旋律,清新自然的和声织体和色彩斑斓的转调手法,“舒伯特风格”十分明显,这一切使得它成为通俗钢琴曲中出类拔萃的不朽之作。
瓦格纳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比较

瓦格纳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比较本文将对瓦格纳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瓦格纳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比较》,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瓦格纳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比较》篇1婚礼进行曲是西方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瓦格纳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则是最为著名的两首。
虽然它们都是婚礼进行曲,但它们的风格和特点却有很大的不同。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是出自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歌剧风格。
这首曲子的旋律庄严肃穆,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它通常被用于婚礼仪式的高潮部分,如新人步入教堂或婚礼结束时。
相比之下,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则是一首更为轻松欢快的曲子。
它出自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幻想性和浪漫主义风格。
这首曲子的旋律优美、欢快,给人一种喜悦和温馨的感觉。
它通常被用于婚礼仪式的开头或新人步入婚礼现场时。
虽然这两首婚礼进行曲在风格和特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是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我们品味和欣赏。
《瓦格纳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比较》篇2瓦格纳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是两首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是出自他的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
这首曲子庄严肃穆,充满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和氛围。
它通常被用作婚礼的入场音乐,表达了新人对婚姻的承诺和决心。
相比之下,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则是出自他的《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
这首曲子欢快激情,充满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活力和热情。
它通常被用作婚礼的退场音乐,表达了新人对婚礼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更适合作为婚礼的入场音乐,而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更适合作为婚礼的退场音乐。
当然,这只是一些传统的用法,实际上,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来选择适合的婚礼音乐。
管弦乐曲《婚礼进行曲》

小知识
进行曲:进行曲原是军队中用于统 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 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 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
进行曲的音乐特点
节拍——偶数拍
节奏——鲜明清晰,多用附点、切分节奏
进 行 曲 用 途
军队进行军曲:曲调激越 昂扬、威武雄壮。 婚礼进行曲:速度一般较 快,表现欢乐的气氛。
理查德·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著名的作 曲家、指挥家,生于莱比锡。曾入莱比 锡大学学习音乐与哲学。20岁时已写过 几部管弦乐。后在维尔茨堡、马格德堡、 哥尼希斯堡和里加等歌剧院当指挥。他 是大型管弦乐的创始者,对歌剧艺术有 重大改革。瓦格纳探索和发展了前人对 铜管乐器的研究,找到了铜管乐音响的 合理基础,使萨克斯管与管风琴、小号、 长号组合在一起,发出和谐的音响。他 的许多作品有着威武骑士的色彩,充满 了金属的辉煌。他的作品有歌剧11部,9 首序曲,1部交响乐,4部钢琴奏鸣曲及 大量合唱曲、艺术歌曲,及几部歌剧改 革著作。
《 婚礼进行曲》
瓦格纳
门德尔松
有两首著名的《婚礼进行曲》。一为门德尔松 所作歌剧《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一 为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 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 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 弦乐曲。 前者欢快激情,后者庄严肃穆。 按 照西方的传统,新娘入场时要奏的是瓦格纳的 《婚礼进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 松的《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速度较慢情 绪沉郁哀伤。
在什麽场合听过这首 乐曲?情绪、速度怎样?
婚礼进行曲
管风琴 德 瓦格纳 曲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婚礼进行曲》教案 花城版

婚礼进行曲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婚礼作者的名字——瓦格纳,还有一首是门德尔松所作;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欣赏婚礼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愿意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用于队列行进的音乐。
并且体会婚礼进行曲的美妙之处。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欣赏导入(1)第一遍欣赏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乐曲你在哪里听到过?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多媒体播放)生:婚礼进行曲,在参加亲戚的婚礼时听过;给人一种神圣、庄严、幸福的感觉。
活动2【讲授】音乐欣赏分析师: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师介绍管风琴,出示管风琴图片师:这首曲子本是为一部传奇歌剧《罗恩格林》写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讲述了一段美丽浪漫的故事(出示课件)(略)师:除了这首进行曲外还有一首门德尔松写的《婚礼进行曲》(播放音乐片段)人们习惯把瓦格纳的这首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作为新人退场时的音乐。
活动3【活动】音乐表演师:同学们谁来模仿一下新人入场时的场面。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欢乐和幸福的氛围。
随着音乐响起,一对新人缓缓走来,那一刻神圣,纯洁,幸福弥漫整个课堂。
(表演完毕)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师引导生总结《婚礼进行曲》的特点(出示课件)总结: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
师:进行曲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音乐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师生总结进行曲定义、特点、类型(出示课件)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婚礼进行曲》PPT课件 图文

• 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 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罗恩格林》剧情 梗概是这样的: 在天上“圣林王国”里,有位守卫
音乐欣赏论文FelixMendelssohn《婚礼进行曲》鉴赏[方案]
![音乐欣赏论文FelixMendelssohn《婚礼进行曲》鉴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ff131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1.png)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000音 乐 欣 赏000学 院:广西师大设计学院000 姓 名:000学 号:201010601384000 任课老师:000时 间:2012年5月28号000Felix Mendelssohn 《婚礼进行曲》鉴赏000摘要: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作为德国著名的作曲家。
他已一首首精美、优雅、华丽的乐曲感动着后人,特别是其中的《婚礼进行曲》更是为后人所传颂。
经过这个学期的音乐学习让我对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古典音乐感触很多,本文通过对Felix Mendelssohn的《婚礼进行曲》探究,试图从中找出些人我心灵受到触动的那点感触。
000关键词:音乐鉴赏;Felix Mendelssohn;《婚礼进行曲》;感触000一、《婚礼进行曲》简介000《婚礼进行曲》,原为歌剧《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这部Felix Mendelssohn 17岁时完成的作品,最初是他为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而作的一首四手联弹的钢琴序曲,因其美妙的幻想和浪漫的情趣而得到世人的喜爱,后来作曲家将它改编成了乐队作品。
是一首欢快激情的乐曲,按照西方的传统,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Felix Mendelssohn的《婚礼进行曲》。
000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
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
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
姐姐范尼·卡西里(1805-1847)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
仲夏之夜的梦幻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谱解析

仲夏之夜的梦幻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谱解析仲夏之夜的梦幻: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谱解析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是古典音乐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该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乐器编曲而广受赞赏。
作为交响曲中的一部分,这首进行曲常常被用作各种场合的背景音乐,为庄重隆重的氛围增添一抹浪漫色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谱,带您一同探索这首仲夏之夜的梦幻之作。
一、曲谱结构分析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钢琴曲谱采用了AABBCCDD等的结构,总共包含了四个不同的乐段。
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个乐段进行逐一解析:A乐段:A乐段是整个曲谱的开头,它由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构成。
这一部分主要由右手演奏,伴随着左手简单的伴奏。
在演奏时,需要注重控制每个音符的力度和音色,使得旋律能够清晰地传达出来。
B乐段:B乐段是曲谱中的第二部分,它的旋律更加娓娓动听,节奏也稍微减缓了一些。
在演奏这一部分时,需要注意强调旋律线,并且合理运用断奏的技巧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C乐段:C乐段是曲谱中的高潮部分,它的旋律高亢激昂,节奏明快。
在演奏这一部分时,需要注意处理好不同乐器之间的音色平衡,使得整个乐队声部和谐统一。
D乐段:D乐段是曲谱中的结尾部分,它回归了开头的A乐段,在节奏和旋律上呈现了一种回旋的感觉。
在演奏这一部分时,需要注意呈现出明快而舒畅的音乐形象。
二、演奏技巧指导除了对曲谱的结构进行分析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演奏该曲的技巧要领,以保证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1. 手腕运动:在演奏婚礼进行曲时,手腕的自由运动非常重要。
保持松弛的手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每个音符的音量和击键的力度。
2. 节奏感掌握:这首曲子的节奏感非常强烈,要求演奏者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音符的时值,切不可出现节奏上的混乱。
可以通过练习使用节拍器或者跟随录音进行连续演奏,提高节奏感的敏锐度。
3. 音色的处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中有许多不同的乐器声部,我们在弹奏钢琴曲谱时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音符的长短来模拟不同乐器的音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曲式分析-音乐论文
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曲式分析
李虻
1826年,17岁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从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得到创作灵感,写出了《仲夏夜之梦》序曲,成为标题性音乐会序曲的开山之作。
时隔17年后,作曲家又应普鲁士国王邀请,在保留原序曲的基础上,为柏林上演的喜剧《仲夏夜之梦》另创作了12段不同体裁的配乐。
其序曲、谐谑曲、间奏曲、夜曲、婚礼进行曲等五首被编为《仲夏夜之梦五首管弦乐曲》Op.61。
《婚礼进行曲》是第四幕与第五幕的幕间曲,因其营造的婚礼气氛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婚礼音乐。
本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主部的多次呈示将充满了兴奋与欢乐情绪的主题贯穿于乐曲始终。
引子(1~5):由小号奏出富有动感的四音节奏型,在全曲中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个节奏型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叩门”动机的音乐性格非常相似,富有弹性和张力。
随着单音、双音、和弦音型的变化,声部逐渐加厚,情绪逐渐紧张,把一场盛大而华丽的婚礼场景展示在听众面前。
例1: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1-5小节
主部一(6~33):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主调为C大调,各乐段均有重复
(AABABA),由乐队合奏的ff是主部的基本力度,雄壮而辉煌,本身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进行曲,而均衡、对称的结构则将激动的情绪四平八稳地表现出来。
A乐段揭示了贯穿全曲的婚礼主题,由两个同头异尾的平行乐句组成,为4+4方整性结构。
第一句又分为两个乐节:前乐节从向E大调的短暂离调开始,增加了不稳定的律动感;由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演奏的旋律并没有按作曲的一般规则写作,直接从最高的主音开始,稳住后以七和弦为衬托,平稳地下行;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组合与四分音符的均衡交替,突出了进行曲的节奏特征;低音乐器平稳向上推进,形成外声部旋律由扩张到收缩的反向进行。
后乐节由倚音引导的旋律音缓缓上行,颤音与按比例缩减的节奏组合,使激动的情绪得到舒缓。
后乐句是前乐句的简单重复,两个乐句之间以一串分解和弦的跳音相互衔接,轻灵而俏皮;A乐段重复时以引子变奏形式作为连接,再次回顾了引子营造的意境。
例2: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5-9小节
B乐段由两个4+4对比乐句组成,节奏简约清晰,木管乐器、弦乐器与小号演奏旋律,低音乐器和其余的铜管乐器伴奏,滚奏的定音鼓震耳欲聋,延续着主题庄重而明朗的风格。
插部一(34~47):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各部分均有重复(CDD)。
C乐段在属调(G大调)上陈述,由两个重复乐句组成,突出了主功能与下属功能;旋律以三度叠加的形式呈现出向上的弧线形,两个乐句均开放于属和弦。
D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中句材料为前乐段上行三度的模进,转入关系小调(e小调),
和声形成大、小调式之间的明暗对比,给欢乐的气氛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柔情;最后的再现句在G大调上缩减再现,稳定终止结束。
整个插部一由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中低音提琴演奏以分解和弦为特征的旋律,并配置平行三度音程加厚,突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低音则由小提琴演奏的分解和弦通过附点八分音符形成错位节奏的和应衬托,既有和声色彩的对比变化,又有强弱分明的行进节奏。
例3: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34-37小节
主部二(48~55):缩减再现,只再现了主部一的A乐段。
插部二(56~87):并列单三部曲式(EFG),与主题性格形成强烈反差:力度突然变为p,调性转入下属调(F大调),辉煌的进行曲主题转为抒情风格;由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以半音级进与和弦音分解为特征发展旋律,显示出柔和细腻的情绪变化,其余乐器以颤音式和弦轻轻衬托,仿佛是恋人和亲朋好友在共同分享甜美的恋爱过程,温馨又浪漫。
三个乐段采用了统一的半分解和弦织体,以另一种形态体现出进行曲的节奏均衡感。
E乐段从第56小节开始,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F大调收拢。
F乐段从第64小节开始,同样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整个乐段原样反复一次。
G乐段从第72小节开始,由三个平行乐句组成,前两个乐句转入关系小调(d小调),最后一个乐句以换三音主和弦和连接段衔接。
大管与圆号以八度奏出低音,其余木管乐器与小提琴演奏旋律。
例4: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56-59小节
主部三(88~115):主部一的原样再现,但各乐段都省略了重复,在抒情的插部二之后重新回归婚礼的盛大场面中,节奏欢快、鼓乐喧天。
随着引子的号角动机再次响起,欢乐的气氛更加热烈,带动着听众的情绪不断高涨。
尾声(116~133):木管乐器在主音上奏出长长的颤音,其余铜管乐器与弦乐器交替演奏由和弦支撑的旋律;123小节弦乐器先演奏颤音,其余乐器演奏旋律,然后交替,在强奏的高潮中结束。
参考文献
[1]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五首管弦乐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78-103.(本文小节数以乐谱标记为准,反复部分没有另行计算)
[2] 罗小平.门德尔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