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公共选修课教学初探
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

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作者:倪航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就重庆科技学院大学公共(初级)日语的教学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随着近年来我国与日本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从而使得日语学习也愈加盛行。
各大高校也意识到日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开设了日语课程。
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對重庆科技学院日语课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日语;调查;分析;启示一、调查与统计关于《大学公共日语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数据整理、归纳如下表:二、结果分析此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如下:1.问题1~3可以看出选择初级日语课程的多为低年级学生,同时74%的学生对日语有一定的兴趣。
而兴趣是学习外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这一类学生在日语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较强。
2.问题4~7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难点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口语、听力、词汇是学生认为最难的三个部分。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偏向语法、词汇知识的学习,加之缺少语言环境,学生在听力、口语方面的锻炼较少,不能将所学与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与实践脱轨。
此外,学生在课后自学时间较少,也是造成学生认为学习日语较难的一方面原因。
3.问题8~10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无日语学习经历,问题8中71%学生希望在日语学习中掌握口语、阅读的技能。
问题9中有70%的学生是为了“学习一项技能”来选择该门课程的。
问题10中有58%的学生表示有意愿参加日语能力考试。
以上结果不仅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且学生能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人才,多学习、掌握一门技能对自身将来的发展有益。
但目前开设的课程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课程的设置也不能满足学生参加日语能力测试的要求。
4.在问题11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和同学交流、看动漫和日剧可以提升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关于导游日语课程教学方法的初探——以建构主义教学为主

① 作者 简介 : 丽 丽 (9 2 9 : , , 士 , 教 , 南 理 工 大 学 广 州 学 院 , 究 方 向 : 马 1 8 , ~)女 汉 硕 助 华 研 日本 文学 、 日本 文 化 。
来游 客 中仅 次 于 韩 国 , 居 第 二 。 位 随着 大 批 设 , 学 生 循 序 渐 进 的 了 解 相 关 知 识 和 技 使 日本游 客 的 涌 入 , 日语导 游 人 才 十 分 紧缺 。 能 , 为 导 游 日语 , 仅 仅 是 如 学 生 所 想 , 因 不 面对这种社 会需求 , 内大部分 高校的 日 国 只 是单 纯 地 教 授 跟 导 游 有 关 的 知 识 , 游 导 语 专业 本着 为 社 会 培 养 旅 游 业 紧缺 人才 的 日语 还 涵 盖 了 基 础 日语 知 识 、 汉 互 译 、t 日 I 宗 旨 , 设 旅 游 日语 课 程 , 国 内 各 大 国际 开 为
头 脑 中 , 是 用 有效 的 、 用 的 概 念来 充 实 而 实 独 立 思 考 、 作 学 习 、 相 讨 论 等 方式 来 展 具 备 实 际 的 导 游 经验 , 也 使 得 导 游 日语 学生 的头 脑 。 合 互 这 教育 心理 学 一 个最 重要 的 原理 开 他 们 的 日语 导 游 知 识 的 学 习 。 课的内容 , 只能 停 留在 书 本 上 , 乏生 动 性 是 : 师不 能 只 给学 生以 知 识 , 应 引导 学 缺 教 而 和立体感 , 学生 觉 得 枯 燥 无 味 , 堂 气氛 沉 生 用 自己的头 脑来 建 构 知识 l。 构 主 义教 课 2建 】
2 1 N0 4 01 3 Ch n Edu t o l n at o Her d l8 ca I n n ov i n al
基于持续课堂观察的高校优秀日语教师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持续课堂观察的高校优秀日语教师教学实践研究作者:戴林赵康英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24期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
而一流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教师优秀的课堂实践。
通过长期持续的对高校日语教师的课程实践观察,研究发现,优秀的教学实践具有以下特征,教书和育人的密切结合;语言教学与文化的融合;语法讲解中的“真实语境”;不同教学策略的交织贯通。
以上教学实践又体现出教育学中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等。
关键词:课堂观察;高校日语教师;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4-0164-04Abstract: To build a powerful country in higher education needs to build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an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eachers' excellent classroom practice. Through long-term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 of Japanese teachers' curriculum pract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excellent teaching practice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e, "real context" in grammar explanation and the interweaving of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above teaching practice also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it's better to teach a man fishing than to give him fish" in education.Keywor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Japanese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数量要求到质量提升。
邮电类高校公共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邮电类高校公共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来源:《高教学刊》2022年第04期摘要:隨着我国高考日语人数的增加、国家的国际化人才教育战略和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升,高校有必要开设公共日语课程。
公共日语课程面临着不同基础和需求的授课对象,对分层次教学提出了要求。
可考虑开设日语入门课程和日语拓展课程,日语入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无日语基础的学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日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日语拓展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有日语基础学生,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历史地理以及民俗风情等的认知能力。
无论是入门课程还是拓展课程,都应该注重学习过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邮电类高校;公共日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分层次教学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4-0084-05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Japanese student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enterprises for compound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offer public Japanese courses. The Public Japanese course is faced with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sic and needs, which puts forward the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at different levels. Japanese basic course and Japanese expansion course can be considered. The teaching target of Japanese basic course is students without basic Japanese knowledge and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use of Japanes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teaching target of Japanese expansion course is the students with Japanese basis and the goal of the course is to enhanc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of Japanese social culture, history, geography and folk customs. Both the basic course and expansion cour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Keyword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universities; Public Japanes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at different levels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2019年十项工作要点中,第七项“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中提出“服务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人才……。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方式探索摘要:本稿以日语专业大二学生为授课对象,以《新生活のスタート》(开始新生活)为例,从教学目标、策略和意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方面对该课进行定位分析,并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布置任务、教与学互动等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学生特点;教学法;教学目标;策略和意识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56-03一、本门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名称为“综合日语”,有些学校也将其称为“日语精读”。
该课程是为日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开设其他日语专业课程的基础。
本门课程旨在启发学生对日语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掌握日语的正确发音和语调,熟练应用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型,掌握基础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所必需具备的基本语法知识,养成能用日语开口讲话和思维的习惯,能围绕日常生活的内容进行口译和笔译。
一年级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养成用日语开口的习惯;二年级在继续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重视对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了解,初步养成能用日语开口讲话和思维的习惯。
目前教学对象为日语专业大二学生。
二、教材特色和学生特点本门课使用的教材是《综合日语(修订版)》(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该教材是第一套中日两国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全面合作编写的面向中国大学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教材。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均有不少突破。
《综合日语》(第三册)修订版前言对该教材的特色作了如下叙述:修订版保持了原教材的以下几个特色:即(1)关注语言的功能与意义;(2)关注语言的真实性;(3)关注文化因素;(4)关注故事情节;(5)关注人物的个性;(6)关注中国人的特点;(7)关注学习过程;(8)关注日语学科的专业性。
从授课对象来看,经过大一一年多的日语学习,大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日语基础。
在已掌握的日语知识基础上,可以逐渐脱离大一尤其是大一上半学期以老师单方面讲授为主的上课方式,在课上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日语选修课教学法初探

时学 生 日语表达 心理的培养。培养学 生 自主 学习的能
力 。提 高 学 生的 知 识 与修 养 , 学 生 以后 进 一 步 的 学 习 为
打 下 坚 实 的基 础 。
四 、 代 高科 技 对 英 语 词 汇 的影 响 现 1技 术词 汇 的 建 立 、 二 十 世纪 初 , 语 在 科 技 、 务方 面 广 泛 应 用 , 英 商 英语 具 有 融 合 其 它 语 言 词 汇 的 能力 , 各 种 不 同 的英 语 方 言 可 以认 同 。 业 、 学 、 业 和 国 际 对 工 科 商
i u i e e h g s r L n i tc r s a c
…
在 写 法 上有 点 变化 , :rcs( , at e5)cne( )cnr( ? ; 如 pate美) rcc( ;etr美 ,et 英 )有 i p i  ̄ e 些 短 语 在 语 法 方 面 也 发 生 了 变 化 , :ntefsf o 如 o r or一 楼 ( )英 式 英 h it l 美 , 语 却 为二 楼 的 意思 。 由于 1 9世纪 末 , 着 美 国 的独 立 , 国取 代 英 国 成 为 随 美 世 界 上经 济 发 展最 快 的国 家 。 象本 杰 明 ・ 兰 克 林 , 马 斯 ・ 迪 生 , 佛 托 爱 罗伯
D a e 受 票 人 )Co mec l a ( 业 汇 票 ) C en B l( 票 )Do u rwe ( 、 m ri f 商 a Dr t 、l i 光 a l 、 c—
治, 济, 易, 经 贸 文化 上交 流 频 繁 。 年 来 , 着 对 外 交流 近 随 的扩 大 , 习 日语 的人 数 越 来 越 多 。 目 前在 各 高校 普 遍 学 都 开 设 了 日语 选 修 课 ,既 满 足 了 学 生 对 日语 学 习的 需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日语语言文化专题》课程

《日语语言文化专题》是面向本科生开的一门通识选修课,课程教学兼顾语言及文化两方面,以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堂研讨、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分专题、分区块剖析日本社会文化的典型现象。
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语言能力,纠正错误及定型观念;提升学生对文化意念的敏感性及在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间建立联系的能力,能辨别并运用不同策略与异文化个体进行交际、有效处理文化误解和冲突。
课程核心思政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专业认证理念,细化教学设计,适当导入中国文化元素,剖析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强盛的坚定信念。
另一方面,在区块教学中平衡侧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日本经验,利用批判性思维形成理性判断,增强学生奋进的使命感。
二、课程思政点导入课程分日本概况导入,语言基础知识普及,日本历史大事记、中日交流,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社会聚焦,畅游日本等八个专题区块。
适应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特点,教学中利用了“讲、查、做、演、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定任务、设置情景等方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课后实践与体验。
注意随课程进展及课堂效果调整思政切入点,修订课程教学设计。
(一)开学第一课,鼓励学生积极抗疫,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学习1、学生观看课前推送视频(10´18")了解新冠真相,增强防护常识,不信谣、不传谣,不排挤,坚定必胜信心。
2、课上互动(1)针对课前资料内容的答题环节素材:a.日本人为什么戴口罩(45")b.戴口罩图片(判断题)c.视频:如何佩戴口罩(15")引导学生看待口罩危机的几种可能原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讨论a.日本鞠躬女孩:视频(56")特别强调一下女孩妈妈是曾在中国学习过的日本留学生b.名古屋在日华人志愿者上街发放口罩(12")(3)中日交流:民族自豪感a.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切入点,请学生思考文化交流专题b.日本年轻人对新冠的看法:视频(3´29")c.日本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图片(4)课程动员,我们和武汉一起加油(二)素质目标养成1、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整合各种资源,让学生接触、了解异文化,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
高校日语公选课教学浅论

、
词 、4 基 本 句 型 , 2组 以及 基 本 的语 法 现 象 , 显 得 十 分 仓 促 。 就 部 分 高 校 教 师 为 了在 短 时 间 内让 学 生 多 掌 握 知 识 , 采取 “ 堂 便 满 灌” 的授 课 方 式 , 样 使 学 生 变 得 被 动 , 能 越 学 越 痛苦 , 到 这 只 学 最 后 记 得 的单 词 。 3学校 对 学 生 学 习没 有 考 核标 准 . . 对教 学 管理 不 规 范 。 目前 多 数 高 校 对 公 选课 的考 核方 式 为考 察 课 ,没 有 固定 的考 核 模 式 .其 考 核 内 容 和 考核 方式 等都 由任 课 老 师 自己安 排 。 师 出题 往 往 基 于 方便 学 生 通 过 考 试 , 至 在 考 试前 给学 老 甚 生划 范 围 、 勾重 点 . 样 的 行 为 导 致 学 生 的 学 习 成绩 缺 乏 真 实 这 性 .学 生 也 因此 失 去 学 习 压 力 。根 本 谈 不 上 提 高 知 识 能 力水 平 。 见 , 有 规 范 的考 核 体 系 和 管 理 制度 是 公 选 课 不 容 忽视 可 没 的 问题 。 三 、 高 日语 公 选 课 教 学 质 量 的 思考 提 由 于现 行 教 育 体 制 的局 限 ,实 际 上 很 多 高 校 的 公 选 日语 课 程并 没 有 脱 离 传 统 外 语 教 学 的 俗 套 ,仍 旧是 按 部 就 班 地 参 照 二 外 日语 的教 学 大 纲 进 行 教 学 ,并 没 有 重 视 公 选 日语 课 的 上 述 特 点 和存 在 的 问 题 。 提 高 日语 公 选 课 的教 学 质量 , 认 要 我 为 . 确 教 学 目 的和 内容 , 采 用 有 效 的 教 学 手 段 . 解 决 这 明 并 是 问 题 的 良好 对 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公共选修课教学初探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从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模式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日语选修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标签:日语;公共选修课;教学
自日语公共选修课在国防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以来,就成为了受学生追捧的热门选修课之一。
在笔者执教2年多的时间里,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学习日语时积极性很高,然而,随着新鲜感的退却,其积极性会逐渐降低。
况且,日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必须从零开始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语法等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不少同学慢慢失去了兴趣,积极性大大减弱。
因此,必须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新鲜。
笔者对选修日语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有50%的学生是因为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20%的学生是喜欢日本的某位歌手,20%的学生想多学一门语言以备日后的工作需要,5%的学生是自学过一点日语,想进一步系统学习,剩余的5%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学分。
从这一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日语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选课的目的,合理设计课堂。
例如,在课间休息时间,放映一小段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当出现讲授过的内容时,提醒学生回忆知识点。
在学生对五十音图比较熟悉之后,笔者会进行“音乐教学”:选取一首比较简单而大家又比较熟悉的日语歌,通过唱歌的形式进行五十音图的练习。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采取这2种形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且普遍对有关学习内容印象深刻。
二、有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加以有效的利用,提高课堂效果、丰富授课内容。
例如,在日语传统教学中,对于五十音图的讲授是反复带读反复书写的,枯燥无味,严重抑制了学习欲望。
笔者通过利用教学软件,以动画书写的形式展示五十音图的书写方法,并通过展示各类简单的图片,加深五十音图的记忆。
此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有效率。
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类资源,例如,新闻网站、词典网站、文化类网站等。
通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网站上的各类信息,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
以补充课外知识,让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在一起,寓学于乐,寓乐于学。
笔者所执教的学校为军校,考虑到学生对日本自卫队、日本军校的好奇心,笔者会在课程的中后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介绍自卫队或者日本军校的日语文章,并进行小型的讨论。
实践证明,学生对日本自卫队和日本军校很感兴趣,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用简单的日语发表自己的观点,渴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日本自卫队、日本军校。
三、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在我校,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军事训练或者其他的集体活动不能上课,而平时的训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后复习。
但是,日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一旦不能连续学习,想要跟上步伐就比较困难。
因此,经常会出现有学生跟不上的情况。
如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有可能会越学越难,越难越不想学。
当有部分同学学习吃力时,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调整学习进度:先是跟学生一起复习较难的内容,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由小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重点和难点,最后再进行适当的练习。
整个环节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能理解、能运用,整个过程不超过25分钟。
如此实验几次后,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同时消除了同学之间不认识的陌生感,整个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泼。
四、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共同学习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日语课堂变成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组分别就单词的读音、汉字的书写、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展开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由各组选派代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
各小组要进行不同的分工,例如,第一组负责读音、第二组负责汉字的写法、第三组负责词汇的意义等等。
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又能激励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当然,教师要在一旁进行指导,学生讲解有误时要进行纠正。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有些课文内容比较难,并非每一堂课都采取此方法,仅仅在教授比较简单的课文时采取了此方法。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进行了尝试,并在课堂上通过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模式等方式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举昆.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04).
[2]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21).
[3]吴春燕.对高校公共日语教学的再认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