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简介

合集下载

天水地域文化PPT课件

天水地域文化PPT课件
11
• 麦积山石窟
因山的形状如 农家堆积的麦 垛而得名。据 文献记载,后 秦时开始造像, 后经历十多个 朝代1500多年, 才形成今天的 规模。数以千 计的塑像以形 传神,神形兼 备,被誉为 “东方雕塑 馆”。
天水名胜
12
麦积山景区由麦积山石窟、仙人 崖、石门、曲溪等景点构成
13
伏羲庙
14
南郭寺
• 伏羲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呢?
5
创八卦: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 结网罟: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 于捕鱼打猎。制娶嫁,正氏姓。
6
(二)大地湾文化
• 被誉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的大 地湾遗址,发现于秦安县境内,分布面积 达110万平方米。在不同的地层埋藏着不同 时期的遗存。其中一期文化距今8000年, 早于中原发现的仰韶文化3000年。
15
玉泉观
16
2019/10/28
17
水帘洞
18
大象山
19
天水处处有美景
• 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天水风景 名胜?
20
小陇山的四季
21
胡氏民居——南北宅子
22
双玉兰堂
23
关山牧场
24
天水市容
25
天水名人
你知道天水有哪些名人吗?
李广(?—前119)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 甘肃天水)人。世称“飞将军”。
3
天水古文化
4
(一)伏羲文化
• 为什么把天水称为“羲皇故里”? • 据《史记》记载,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
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 籍中有“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 生伏羲于成纪”,成纪即现在天水。由此 可知,伏羲是天水人,天水也称为“羲皇 故里”。相传伏羲蛇身人首,故有“龙的 传人”之说。

天水市秦州区

天水市秦州区

秦州区秦州区为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中心城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海拔1130──2700米,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气候温和湿润,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

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

古秦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名称: 秦州区 外文名称: QinzhouQu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天水市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000 面积: 2442平方公里人口: 63.86万气候条件: 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机场: 天水机场火车站: 天水站车牌代码:甘E 简介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总面积244 2平方千米。

总人口65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41000。

代码:620502。

区号:0938。

拼音:QinzhouQu 。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1985年天水实行市管县体制时,在原县级市基础上设立的天水市中心区,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

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

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辖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

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5.3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达到5819元。

秦城区辖7个街道、10个镇、6个乡: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东关街道、中城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镇、太京镇、藉口镇、皂郊镇、汪川镇、牡丹镇、关子镇、平南镇、天水镇、娘娘坝镇、中梁乡、秦岭乡、杨家寺乡、华岐乡、齐寿乡、大门乡。

天水解说词

天水解说词

全省公路路政系统迎国检现场会解说词地质宾馆到G310线观摩解说员做自我介绍,致欢迎词。

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我是天水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处职工***,今天,由我引导大家观摩。

【解说】盛夏的羲皇故里——天水,山清水秀,瓜果飘香,秦岭含翠,渭水欢歌,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1号车加:盖厅长)省厅、省公路管理局、省路政执法局领导及各兄弟单位领导来到龙城天水,观摩指导我处迎国检各项工作,这既体现了各位领导对我处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也必将对我处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更对我们迎国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简介天水市基本情况【解说】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现在将前往国道310线示范路段进行观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天水市的基本概况。

【解说】天水,因“天河注水”美丽的传说而得名,天水是古丝绸之路之重镇,地处陕、甘、川之要冲,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连接点,二条国道五条省道贯通全境,陇海铁路横贯东西,是陇东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全市现辖两区五县,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夏无- 1 -酷暑,冬无严寒,资源丰富,水质甘甜。

市内古树名木繁多,有2500年的春秋柏,全国罕见的千年双玉兰,与杜甫同时代的子美树,按64卦种植的古柏等等,年平均气温11℃,海拔700—2100米,一年四季分明,景色秀美,素有“陇上江南”,享有中国西部最佳宜居和旅游城市之美誉。

【解说】天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的伏羲、炼石补天拣土造人的女娲、五帝之首统一中华的轩辕均诞生于天水。

天水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年的建城史。

两千多年来,天水一直保持历史上的城市轮廓布局,这在国内并不多见。

【解说】天水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天水白娃娃”、“飞将保安”等劳务品牌深受国内外劳务市场欢迎。

天水简介

天水简介

天水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

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63万人。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

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

目录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历史名人气候特征地势特征水利资源地理位置天水夜景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

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

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交通及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连霍高速在2011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

2003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199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天水旅游攻略两日游

天水旅游攻略两日游

天水旅游攻略两日游简介天水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天水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提供天水两日游的详细攻略,以帮助您在短时间内充分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

第一天早餐早餐推荐在市区的传统面店或者小吃摊品尝当地特色早餐。

天水的特色早餐包括麻花、糖油果子等。

您可以选择在市区的街头巷尾找一家口碑好的小店,享受地道的天水早餐。

上午: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区西南约65公里的麦积山上有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石窟群,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尤其以大佛殿和莫高窟最为有名。

游览麦积山石窟需要徒步攀登一段时间,所以建议早上出发,以避开高温。

午餐午餐推荐在麦积山脚下的小餐馆品尝当地农家菜。

这里的农家菜以口味纯正、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山珍野味和新鲜的农产品。

下午:麦积山风景区麦积山风景区是天水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古老的建筑和古迹。

您可以乘坐缆车游览麦积山的顶峰,欣赏壮丽的山水景色。

在山顶上,还可以参观麦积山博物馆,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的文化和历史。

晚餐晚餐可以选择天水市区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菜肴。

天水的特色菜包括驴肉火烧、黄焖羊肉等。

这里的菜肴以口味独特、调味讲究而闻名。

您可以在市区选择一家有口碑的餐馆品尝这些美味佳肴。

第二天早餐早餐可以在市区的特色早餐店品尝当地特色小吃。

推荐尝试牛肉面和小肉饼。

这些小吃以味道鲜美、口感独特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上午:黄河石林黄河石林位于天水市区北部的黄河风景区内,是一片由奇特的石柱组成的景观。

这里的石柱形状各异,有些像树木,有些像动物,给人以奇特的视觉体验。

您可以在这里漫步、拍照,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午餐午餐时间可以选择在黄河边的小餐馆品尝当地的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是天水的特色美食之一,肉质鲜嫩、口感细腻。

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黄河鲤鱼,同时还可以欣赏壮丽的黄河风景。

甘肃—天水ppt课件

甘肃—天水ppt课件
欢迎大家进入我的家乡
甘肃天水
闪 现 。
历 史 的 尘 烟 在 这 里 频 频
之 秀 美 , 更 可 以 感 受 到
能 领 略 到 北 之 粗 犷 , 南
行 在 甘 肃 境 内 , 你 不 仅
关 带 来 的 戈 壁 奇 景 。 穿
历 史 遗 址 , 也 有 大 漠 边
既 有 远 古 战 争 留 下 来 的
甘南藏包子
受味人是鲜油酱成水花加为食吮看翠见面薄甘 欢小的一美而油。等、适皮之包。,那的亮南 迎吃传种异不、吃佐酱量,。子吃红肉馅,藏 的,统藏常腻辣时料油羊以藏内时绿如子透包 食也美族。,子佐,、板羊包的需相玛清过子 品是食人藏软油以上味油肉子油先间瑙晰包, 。浪和民包嫩,蒜宠精,为是水从,、可子外
• 每年的9—11月是天水的最佳旅游季 节。这里每年的7月份最热,1月份最 冷。年平均气温为11·5℃。
天水市历史悠久,是中华名族 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及女娲 都诞生于此地,所以有羲皇故 里之称。天水四季分明,气候 宜人,风光秀美,物产丰富, 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
• 甘肃人提起天水,就如 同江浙人提起苏杭一样。 天水旅游资源丰富,其 中以麦积山、仙人崖、 伏羲庙、玉泉观、卦台 山、武山水帘洞、秦安 大地湾较为著名。
碧 水 荡 漾 的 江 南 美 景 ;
塞 风 光 , 也 有 群 山 竞 秀 、
峰 皑 皑 、 瀚 海 茫 茫 的 边
祥 地 之 一 , 这 里 既 有 雪
甘 肃 , 是 华 夏 文 明 的 发
甘肃简介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 域辽阔。接下来我将以这些地方为代表 来介绍我的家乡:
※兰州及周边地区 ※行走甘南 ※敦煌宝地 ※河西走廊 ※陇东地区
麦积山是秦岭山 脉西端小陇山 中的一座奇峰, 位处麦积乡南 侧的群山中。 有一峰崛起, 如民间麦剁, 故名麦积山, 举世闻名的麦 积山石窟就建 在这悬崖峭壁 上。

天水民俗简介作文600字

天水民俗简介作文600字

天水民俗简介作文600字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ianshui Folk CultureTianshui, a historic city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Gansu Provin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node city o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but also a city rich in unique folk customs. The folk culture of Tianshui, with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a valuable treasur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n this land.Tianshui folk culture is known for its deep historical roots and rich local flavors, incorporating the influences of both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the ethnic cultur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creating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hardworking and wise people of Tianshui are skilled at creating and inheriting various folk customs, making them a uniqu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ity.During festivals or important occasions in Tianshui, various folk activities can be seen. For exampl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performances such as dragon and lion dances, walking on stilts, and running dry boats create a lively atmosphere, showcasing the people's aspir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In addition, Tianshui boasts unique folk arts such as paper cutting, embroidery, and clay sculpture, which not only possess high artistic value but are also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ianshui folk culture.The food culture of Tianshui is another highlight of its folk customs. The local cuisine here is unique, combining the wheat noodle culture of Gansu with distinctive Tianshui snacks such as oil-fried noodles, sweet fermented grains, and wheat noodles in soup. These delicious dishes not only taste superb but also embody profound lo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In Tianshui, folk activities are often combined with local natural landscape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forming a unique tourism culture. For instance, at famous scenic spots like the Maijishan Grottoes and the Fuxi Temple in Tianshui, tourists can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stunning natural scenery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e but also experience rich and colorful folk activities, feeling the unique charm of Tianshui.In conclusion, the folk culture of Tianshui is a rich and diverse treasure trove. It is not only the spiritual wealth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y the people of Tianshui but also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outsiders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city. Let's step into Tianshui and experience the unique charm of this city!天水民俗简介天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还是一座充满独特民俗风情的城市。

天水景点一日游攻略

天水景点一日游攻略

天水景点一日游攻略简介天水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

天水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括麦积山、麦积山石窟、高台寺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天水市的一日游攻略,帮助您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多地游览天水市的景点。

行程安排上午1.早上8点出发:从酒店出发前往麦积山。

可以选择打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麦积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2.早上8:30到达麦积山:参观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瑰宝。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石刻和壁画,对于喜欢文化和历史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

3.早上10点前往高台寺:乘坐观光电瓶车前往高台寺。

高台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建于汉代,历史悠久。

这里环境优美,香火旺盛,是游客寻找宁静和放松的好去处。

午餐4.中午12点:在高台寺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推荐尝试天水的马扎菜和牛肉面。

下午5.下午1点:乘坐观光电瓶车返回麦积山的入口,前往天水市区。

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打车返回。

6.下午1:30 到达七里河景区:七里河景区是一个以峡谷风光和人文景观为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有清澈的河水,峡谷之间的绿树葱茏,非常适合漫步和放松。

7.下午3点前往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是一个集展览、陈列、科研、考古、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对于喜欢历史和文化的游客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地方。

傍晚8.傍晚5点:前往天水市区的购物中心,体验当地的购物文化。

可以购买一些天水的特色纪念品。

9.傍晚7点:在当地的餐馆品尝甘肃的特色美食,如羊肉串和拉面。

10.傍晚8点:返回酒店,结束愉快的一日游。

注意事项•请事先查好天水的天气情况,做好防晒和防寒的准备。

•在景点参观时,请保持文明行为,注意保护文物和环境。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避免把贵重物品遗失。

•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向当地警方求助。

以上就是天水景点一日游的攻略,希望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药材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 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 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 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 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 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 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 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植物
天水市植被覆盖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 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 富。天水市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 为45.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 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 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 常绿植物122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 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 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 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 楸、獐子松、青檀等。
自然资源
• 水资源
境内渭河流长约280公里,沿河接纳流 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 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 柯河、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 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 丰沛。
• 土地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 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 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 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 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 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 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 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 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 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 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 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 菜、果主要生产区。
资环学院 地理一班 张 彦 龙
一、地理位置 三、行政区划 五、自然资源 七、交通运输 九、名族宗教 十一、特色美食
二、历史沿革 四、气候条件 六、经济发展 八、文化艺术 十、历史名人 十二、旅游景点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 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 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 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 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 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 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 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行政区划
• 天水市至2013年10月31日,天水市下辖秦 州区、麦积区两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 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 个县,面积14392平方千米,总人口340万, 常住人口3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万人, 城市化率达到33%,城区人口60.3万人。
气候条件
• 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 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 1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2.8℃;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为-2.0℃。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 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自 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 800—900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 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渭北略 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 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 占22.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 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 适中。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7.4℃。
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 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 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 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 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220年)。天水是"秦"的 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 如秦安、秦岭、秦州等。 • 成纪”之名,始自西汉,《汉书· 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 纪县,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 • 龙城得名与“伏羲氏”有关。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 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 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 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 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
历史沿革
• 天水市古为“邽县”,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改为上 邽县。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 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 今天水市区西南。 •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 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 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 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 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 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 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 名曰“天水湖”。
• 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历史 进程,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位 于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 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平均2米,现已出土 陶、石、骨、饰等珍贵文物8000多件,刷新中国六项考 古之最,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 画、最早的宫殿等。大地湾遗址从公元前8300年开始, 到公元前4800年为止,时间跨度近4000年,文化积淀极 为丰富,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是黄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早于陕西半坡遗址1000多年,处于西北区文 化的源头地位。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 史中实属罕见,在国内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 现中列第12位。
• 市花:月季 月季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 现栽培的月季品种有1万个以上,为一个庞 大的杂交类群,依其株态和花的特性可分 为五大类: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聚 花月季、攀缘月季、微型月季。月季花适 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最适22~25℃。 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 不断,深受市民喜爱。天水甘谷县建有国 家级月季繁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 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铜川、咸阳、渭南、杨 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 积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 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 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地处亚 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 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 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 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 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 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设大西北、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 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 进区域协调发展。
• 农业 截止到2012年天水的土壤、气候适宜多种作物 生长,有粮食作物10多种、经济作物20多种, 是西 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 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梨、大樱 桃,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 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林木资源2500多种,出产药 材、生漆等林副产品百余种,森林覆盖率达27.1%。 境内的小陇山、关山、秦岭三大林区林地面积达 1026万多亩,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也是 重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基地。依托资源优 势,林果、畜禽、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 卉等优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 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
文化艺术
• 伏羲文化 伏羲是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和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国家已启动的“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天水是伏羲文化的诞生地和伏羲文 化的发祥地,江泽民同志1992年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 皇故里”。天水市西关一座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的全国规 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伏羲的场所——伏羲庙,是伏羲 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华夏 纽带工程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祭祖基地,庙内雕梁画栋,古柏 参天。为了加强伏羲庙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恢复伏羲庙历 史建筑格局,经国家文物局审批,2004年投资两千多万元对 伏羲庙进行维修和保护。距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有伏羲氏 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存有伏羲塑像和元代的木制八卦盘,也 是民间祭祀伏羲的主要场所。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国 内外无数学者、专家不懈地探索、研究,也吸引了大批海内 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根祭祖。
• 市树:国槐 国槐属豆科、落叶乔木,历史悠久,寿命 长。在市区内外多处可以见到干径1.2m,树龄 已达数百年的古树,至今它们仍枝繁叶茂,生 机勃勃。国槐树势优美,树干端直,树冠大, 树型古朴典雅,春季新叶滴翠,花蕾放香,盛 夏遮荫爽人;秋季叶片晚凋,绿化效果非常好。 国槐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空气污染、病 虫害少,因国槐极耐修剪,在解决与城市架空 电矛盾方面,是理想的行道树种。国槐经济价 值高,木材耐水湿,有弹性,材质优良,花可 入药,而且还可制作颜料,种子可榨油制皂。 国槐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是天水市城 乡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栽植的树种。
• 秦国早期文化
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 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从而形成的一种带 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第 一个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秦朝,其先祖 就是在天水发展起来的。秦先祖赢非子因牧马有功, 被周王封邑于秦亭,治所在今清水、张家川回族自 治县一带。天水市东南的牧马滩,据考证为秦先祖 非子牧马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 量的秦简和七块木板地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 图。邽县(今清水一带)和冀县(甘谷一带)曾是 我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地方,是中国郡县制的源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