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其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下。某地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A

B.B

C.C

D.D

4.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 B. C.

第1页共17页

第 2 页 共 17 页

D.

5.某同学用pH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 ,实验过程中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

A. 食醋pH=3

B. 雨水pH=6

C. 食盐水pH=7

D. 肥皂水pH=10

6.下列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 ,胃酸过多的人,最不适宜食用的是( )

A. 杨梅PH=2.5

B. 苹果pH=4.1

C. 菠萝pH=5.1

D. 柿子pH=8.5

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8.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 试纸的颜色是( )

A. 紫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9.向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增大

B.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 逐渐减小

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减小

D. 溶液颜色不变,PH 逐渐增大

10.小刚同学用pH 试纸测定了下列四种溶液的pH ,得到Ⅰ组数据,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分别加

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测定其pH ,得到Ⅰ组数据,记录了如下:

其中数据有错误的溶液( )

A. 盐酸

B. 氨水

C. 氯化钠

D. 澄清石灰水

11.人体中某些体液的pH :血液7.35﹣7.45、胃液0.8﹣1.5、尿液5.0﹣7.0、唾液6.5﹣7.5.其

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液

B. 胃液

C. 尿液

D. 唾液

12.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

A. 花生

B. 苹果

C. 西瓜

D. 沙枣

二、填空题

13.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时,应先将pH 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蘸取1滴

待测液置于pH 试纸上,然后将pH 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

14.如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依据图示回答:

第 3 页 共 17 页

(1

)柠檬汁呈________

性.

(2)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

(3)蚊虫叮咬后,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可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是________(答

1种即可).

15.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

越强,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 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可选择________

A .CO 2

B .CaCO 3

C .Fe (OH )3

D .________ .

16.根据如表中的信息填空: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鸡蛋清呈________性.

17.人在剧烈运动之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 3H 6O 3),其水溶液呈酸性,

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

的酸痛感消失.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溶液的pH________7(填“<”、“>”、“=”中之一).

(2)在人体内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上述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18.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 [Ca(ClO)2] 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

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 [Ca(ClO)2] ,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 CO 2+

H 2O =CaCO 3↓+ 2HClO ;HClO 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

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 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 =2HCl+ O 2↑。某瓶HClO 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

液的pH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1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将反应后的

溶液稀释,溶液的pH 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反应后溶液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

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0.含汞废水主要来源于氯碱工业和塑料工业,未经处理进入人体会伤害大脑及肾脏等。某含汞酸性废水(主要含HgCl2、HCl、NaCl等)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含汞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造成水体污染

B.引起人体中毒

C.污染空气

(2)加入溶液A调节废水pH=9,溶液A可以选用________。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3)Na2S与HgCl2发生反应生成HgS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综合题

21.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下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 看图后回答问题: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_

A.番茄(4. 0—4. 4)

B.苹果(2. 9—3. 3)

C 牛奶(6.3—6.6) D.鸡蛋清,(7. 6—8.O)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2)新国标中对水的pH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

第4页共17页

该自来水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③用氯胺(NH2Cl)消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23.化学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pH>7)、Ca(OH)、酚酞、HCl中的一种.为了区分它们,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2

Ⅰ.用滴管吸取A分别滴入装有少量B、C、D溶液的三支试管中,观察到D有气泡产生,其余无明显现象.

Ⅰ.用滴管吸取B分别滴入装有少量A、C、D溶液的另外三支试管中,C、D均显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当B滴入C中显红色后,再将A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2)用滴管吸取C滴入到装有少量D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取上述四种无色溶液相互混合后,用pH试纸测得混合后的溶液的pH<7,则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酚酞除外)有________.

2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为测定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0g该硫酸,然后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________。

(2)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H2SO4+2NaOH=Na2SO4+2H2O)

第5页共17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其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大脑皮层体液的pH介于7.35~7.45之间,略大于7,显弱碱性.

故选B.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亚硫酸溶液显酸性,pH<7,通入硫化氢气体后,硫化氢与亚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使溶液的pH增大,当恰好反应时,pH=7,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继续通入硫化氢气体,溶液呈酸性,pH<7,但由于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所以溶液最后的pH值会比开始时大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随着反应:2H2S+H2SO3=3S↓+3H2O的发生会导致亚硫酸不断减少,溶液的酸性变弱,PH会不断变大,至恰好反应时PH=7,继续滴加氢硫酸溶液,显酸性,且酸性不断增强,PH不断减小

第6页共17页

A.A

B.B

C.C

D.D

【答案】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4.8~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马铃薯;A不符合题意;

B、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茶树;B不符合题意;

C、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水稻;C不符合题意;

D、莲藕适宜生长的pH范围8.0~9.0,可以在pH>7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此土壤适宜种植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 等于7,溶液呈中性.

4.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 B. C.

D.

【答案】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中“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所以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推测A:从pH变化曲线图看,溶液的pH逐渐升高,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故选:A.

【分析】根据题目中“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所以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

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推测图A中的信息符合题意.

第7页共17页

5.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实验过程中pH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A.食醋pH=3

B.雨水pH=6

C.食盐水pH=7

D.肥皂水pH=10【答案】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pH试纸变成蓝色,则pH大于7,说明溶液显碱性.A、食醋的pH 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雨水的pH=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食盐水的pH为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pH试纸变成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6.下列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胃酸过多的人,最不适宜食用的是()

A.杨梅PH=2.5

B.苹果pH=4.1

C.菠萝pH=5.1

D.柿子pH=8.5【答案】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中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胃酸过多的人不适宜吃酸性太强的食物,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解答

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酸性变弱

B.碱性变弱

C.酸性变强

D.酸性不变【答案】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表中pH变化可知,肉类变质过程中pH逐渐增大,酸性减弱。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8.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的颜色是()

A.紫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的颜色,实际上考查学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只要学生实际测过溶液的pH值,一定能想起试纸是黄色的,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主要考察pH试纸的利用,需要掌握常见pH试纸的用法及行政。

第8页共17页

9.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答案】C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故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会先有红色,至恰好反应到过量时溶液会变成无色,PH会由大于7到等于7再到小于7.

故选C

【分析】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可以根据具体的化学反应以及酸碱性与PH的关系进行解决.

10.小刚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下列四种溶液的pH,得到Ⅰ组数据,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测定其pH,得到Ⅰ组数据,记录了如下:

其中数据有错误的溶液()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钠

D.澄清石灰水【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盐酸溶液显酸性pH值小于7,加入水后,酸性减弱,pH值升高,A不符合题意;

B、氨水属于弱碱,pH值大于7,加水后,碱性变弱,pH值应该降低,B符合题意;

C、氯化钠溶液属于中性溶液,pH值等于7,加水后,由于水的pH值等于7,加水后,pH 值仍然是7,C不符合题意;

D、澄清石灰水属于碱,pH值大于7,加水后,碱性变弱,pH值应该降低,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盐酸、氨水、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的酸碱性,及加水后的PH变化分析解答

11.人体中某些体液的pH:血液7.35﹣7.45、胃液0.8﹣1.5、尿液5.0﹣7.0、唾液6.5﹣7.5.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液

B.胃液

C.尿液

D.唾液

【答案】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C、尿液的pH为5.0﹣7.0,小于7,显酸性.

第9页共17页

D、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B.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2.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A.花生

B.苹果

C.西瓜

D.沙枣【答案】D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花生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A不符合题意;

B、苹果最适宜的土壤为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B不符合题意;

C、西瓜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适宜该地区得种植,C不符合题意;

D、沙枣最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不适宜该地区得种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pH>7时是碱性,等于7是中性,小于7是酸性,据此解答二、填空题

13.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

蘸取1滴待测液置于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答案】表面皿;玻璃棒;比色卡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使用玻璃棒进行酸碱度测定的操作要领为:取一张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并沾涂在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值。注意,使用pH试纸测定的溶液酸碱度应该个整数值,而不可能是小数。

故答案为:表面皿;玻璃棒;比色卡。【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需要掌握正确的测定方法。

14.如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依据图示回答:

(1)柠檬汁呈________性.

(2)碱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 .

(3)蚊虫叮咬后,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可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是________(答

第10页共17页

1种即可).

【答案】酸;厨房清洁剂;肥皂水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柠檬汁的pH小于7,呈酸性,故填:酸;

(2)据图可以看出,厨房清洁剂的pH最大,是碱性最强的物质,故填:厨房清洁剂;(3)蚊虫叮咬后,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可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需呈碱性,肥皂水、草木灰水都可用于涂抹,故填:肥皂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据此解答.

15.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可选择________

A.CO2B.CaCO3C.Fe(OH)3D.________.

【答案】A;H2SO4等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与该碱溶液反应,使OH﹣浓度下降,所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故正确;

B、碳酸钙不溶于水,不与该碱溶液反应,所以不改变溶液的pH值,故错误;

C、氢氧化铁不与该碱溶液反应,不溶于水,所以不改变溶液的PH值,故错误;

D、硫酸可以与该碱溶液反应,使OH﹣浓度下降,所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

故答案为:A;H2SO4等.

【分析】加入的物质与该碱溶液反应,使OH﹣浓度下降,从而使pH降低.

16.根据如表中的信息填空: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2)鸡蛋清呈________性.

【答案】(1)苹果汁

(2)碱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上述液体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填:苹果汁.(2)鸡蛋清是的pH范围是7.6﹣8.0,大于7,显碱性,故填:碱.【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据此解答.

17.人在剧烈运动之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其水溶液呈酸性,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页共17页

(1)乳酸溶液的pH________7(填“<”、“>”、“=”中之一).

(2)在人体内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答案】<;C3H6O3+3O2=3CO2+3H2O;氧化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其水溶液呈酸性,故乳酸溶液的pH<7;

(2)根据题意,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6O3+3O2=3CO2+3H2O;

(3)该反应是乳酸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1)<;(2)C3H6O3+3O2=3CO2+3H2O;(3)氧化.

【分析】(1)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反应类型.

18.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 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 ,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 CO2+ H2O=CaCO3↓+ 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 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混合物;减小;Ca(ClO)2+2HCl=CaCl2+2HClO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 和氯化钙,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因为2HClO=2HCl+ O2↑,反应生成了酸性较强的盐酸,故溶液的pH 减小;(3)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2HCl=CaCl2+2HClO。

【分析】混合物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成分复杂;PH越小,则溶液酸性越强;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别忘了配平。

1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溶液的pH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反应后溶液与NaOH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

第12页共17页

________.

【答案】氯元素;变大;NaCl和NaClO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氯气参加反应,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该反应后得到是酸的溶液,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变大,若将反应后溶液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ClO.故答为:氯元素,变大,NaCl和NaClO.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三、实验探究题

20.含汞废水主要来源于氯碱工业和塑料工业,未经处理进入人体会伤害大脑及肾脏等。某含汞酸性废水(主要含HgCl2、HCl、NaCl等)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含汞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造成水体污染

B.引起人体中毒

C.污染空气

(2)加入溶液A调节废水pH=9,溶液A可以选用________。

A.NaCl溶液

B.NaOH溶液

(3)Na2S与HgCl2发生反应生成HgS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1)A,B

(2)B

(3)Na2S+HgCl2=HgS↓+2NaCl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汞有毒,排放会污染水体,引起人中毒。因此选AB

(2)因为pH=9呈碱性,所以加入氢氧化钠

(3)硫化钠和氯化汞发生复分解生成硫化汞和氯化钠

故答案为:AB;B;Na2S+HgCl2=HgS↓+2NaCl【分析】根据含汞废水的危害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即可解答

四、综合题

21.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下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 看图后回答问题:

第13页共17页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________

A.番茄(4. 0—4. 4)

B.苹果(2. 9—3. 3)

C 牛奶(6.3—6.6) D.鸡蛋清,(7. 6—8.O)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________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1)D

(2)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同学胃液的pH偏小,适合该同学的食物有:鸡蛋清,因为鸡蛋清显碱性,可以中和胃酸;(2) 用湿润的pH试纸来测量,相当于苹果汁被稀释,故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偏大。【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2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2)新国标中对水的pH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③用氯胺(NH2Cl)消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答案】(1)C

(2)碱

(3)化学;+1;H2O

第14页共17页

第 15 页 共 17 页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元素;(2)由题意可知,实验室用pH 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性;(3)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所以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②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x+(-2)=-1,解得x=+1;③NH 2Cl 含有氮、氢、氯3种元素;

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 分子中,即X 的化学式为H 2O 。

故答案为:C ;碱;化学;+1;H 2O 。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23.化学实验室有A 、B 、C 、D 四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Na 2CO 3(pH >7)、Ca (OH )2、酚酞、HCl 中的一种.为了区分它们,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Ⅰ.用滴管吸取A 分别滴入装有少量B 、C 、D 溶液的三支试管中,观察到D 有气泡产生,其余无明显现象.

Ⅰ.用滴管吸取B 分别滴入装有少量A 、C 、D 溶液的另外三支试管中,C 、D 均显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当B 滴入C 中显红色后,再将A 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用滴管吸取C 滴入到装有少量D 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取上述四种无色溶液相互混合后,用pH 试纸测得混合后的溶液的pH <7,则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酚酞除外)有________.

【答案】(1)红色逐渐消失

(2)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Na 2CO 3+Ca (OH )2ⅠCaCO 3↓+2NaOH

(3)NaCl 、CaCl 2、HCl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用滴管吸取A 分别滴入装有少量B 、C 、D 溶液的三支试管中,观察到D 有气泡产生,其余无明显现象,因此A 是盐酸,D 是碳酸钠;用滴管吸取B 分别滴入装有少量A 、C 、D 溶液的另外三支试管中,C 、D 均显红色,因此B 是酚酞,C 是氢氧化钙;当把酚酞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显红色后,再将盐酸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红色逐渐消失;故答案为:红色逐渐消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2)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钙滴入到装有少量碳酸钠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是因为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Na2CO3+Ca(OH)2ⅠCaCO3↓+2NaOH;(3)取上述四种无色溶液相互混合后,用pH试纸测得混合后的溶液的pH<7,说明盐酸过量,NaCl、CaCl2是生成物,则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HCl;故答案为:NaCl、CaCl2、HCl;【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用滴管吸取A分别滴入装有少量B、C、D溶液的三支试管中,观察到D有气泡产生,其余无明显现象,因此A是盐酸,D是碳酸钠;用滴管吸取B 分别滴入装有少量A、C、D溶液的另外三支试管中,C、D均显红色,因此B是酚酞,C是氢氧化钙;当把酚酞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显红色后,再将盐酸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红色逐渐消失.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钙滴入到装有少量碳酸钠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取上述四种无色溶液相互混合后,用pH试纸测得混合后的溶液的pH<7,说明盐酸过量,NaCl、CaCl2是生成物,则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CaCl2、HCl.2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为测定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0g该硫酸,然后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1)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________。

(2)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H2SO4+2NaOH=Na2SO4+2H2O) 【答案】(1)b

(2)解:设:与40g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的硫酸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80

x40g×10%

x=4.9g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9.8%。

答:该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a的pH<7,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溶液b的pH=7,溶液呈中性,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溶液c的pH>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a、b、c三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的是b;

第16页共17页

【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注意溶液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溶液中的溶质,代入方程式中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第17页共17页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试题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试题 (2011天津毕业)6.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 其中显酸性的是(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 .番茄汁 B .糖水 C .牙膏 D .肥皂水 (2011清远)8.根据右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2011青岛)14.不同物质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所列物质pH 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盐酸 硫酸镁溶液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碳酸钾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pH 小于7 小于7 等于7 等于7 大于7 大于7 A.pH 小于7的一定是酸溶液 B.pH 大于7的一定是碱溶液 C.pH 等于7的一定是水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2011娄底毕业)14.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 .食醋 B .牛奶 C .食盐水 D .牙膏或肥皂水 (2011聊城)19.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 范围 6.6~ 7.1 7.35~7.45 6.8~7.4 0.8~1.5 (2011北京)11.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 值,其中呈酸性的是 日用品 A.洁厕灵 B.洗涤灵 C.洗发水 D.消毒液 pH 1 7 9 12 (2011重庆江津区)6.生活中一些食品或用品的近似pH 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食品或用品 食 醋 泡 菜 牙 膏 草木灰 pH 2~3 3~4 8~9 10~11 A. 牙膏是酸性物质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泡菜 C. 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食醋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2011厦门)6.某课外活动小组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 计(测pH 的仪器)每隔5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 6.6 >6.7

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值 结合下表,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酸或碱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在纯水中溶入下列物质后,分析各项变化情况: 交流研讨: 下表给出了室温下一些水溶液的[H + ]或[OH - ],请填上空缺的数据。 1、溶液的酸碱性 在酸性溶液中也存在OH -,只是H +的浓度比OH -的浓度 ;在碱性溶液中也存在H + ,只是OH - 的浓度比H + 的浓度 。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 [H +]与[OH -] 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常温(25℃) 中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酸性溶液:[H +] [OH -] [H +] 1×10-7 mol/L 碱性溶液:[H +] [OH -] [H +] 1×10- 7 mol/L 2、溶液的pH : 人们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pH= 范围:广泛pH 的范围为 。 注意:①当溶液中[H +]或[OH -]大于1mol/L 时,不用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3、归纳: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5℃时) 4、溶液pH 的测定方法 (1)酸碱指示剂法 说明: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甲基橙、酚酞试液。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

(2)pH试纸法 使用方法: (3)pH计法(了解) 5、有关pH的简单计算 例1、分别求0.05mol/LH2SO4溶液和0.05mol/L Ba(OH)2溶液的PH值。 例2、求PH=2的H2SO4溶液中H2SO4的浓度;求PH=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浓度。 [巩固练习] 1、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A、C(H+)和C(OH-)都减少 B、C(H+)增大 C、C(OH-)增大 D、C(H+)减小 2、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值升高 B、C(H+)和C(OH-)的乘积增大 C、酸性增强 D、OH-离子浓度减小 3、100℃时,Kw=1×10-12mol-2?L-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6显弱酸性 B、C(H+)=10-6mol/L,溶液为中性 C、Kw是常温时的10-2倍 D、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 4、在pH=1的硫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 A 、0 B、0.1 mol.L-1 C、10-7 mol.L-1 D、10-13 mol.L-1 5、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大、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7、给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 ][OH- ]乘积不变 B、pH增大了 C、[OH- ]降低了 D、水电离出的[H+ ]增加了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弱的是() A、pH=4 B、[H+ ]=1×10-3mol·L-1 C、[OH- ]=1×10-11mol·L-1 D、[H+] ·[OH- ]= 1×10-14 mol-2?L-2 9、下列试纸使用时, 不宜先用水润湿的是()。 A、pH试纸 B、红色石蕊试纸 C、淀粉碘化钾试纸 D、蓝色石蕊试纸 10、某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11、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c)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w和Kc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性及pH的计算 班级姓名座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c(H+)=c(OH-)=10-8 mol·L-1,该溶液呈中性 B.溶液中若c(H+)>10-7 mol·L-1,则c(H+)>c(OH-),溶液显酸性 C.c(H+)越大,则pH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 D.pH为0的溶液,其中只有H+,无OH- 2.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2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酸的溶液B.一定是碱的溶液 C.一定是碱性溶液D.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 3.室温时,pH=6的H2SO4加水稀释1 000倍,溶液中() A.pH=9 B.pH≈7 C.c(OH-)=1×10-11 mol·L-1 D.c(H+)=2×10-9 mol·L-1 4.常温下等体积混合0.1 mol·L-1的盐酸和0.06 mol·L-1的Ba(OH)2溶液后,溶液的pH等于() A.2.0B.12.3 C.1.7 D.12.0 5.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3的醋酸,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等体积pH均为3的H2SO4和醋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不同 C.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6.室温下,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A.一定大于7 B.一定等于7 C.一定小于7 D.可能大于7 7.25 ℃时,等体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若溶液呈现中性,则混合前硫酸的pH和氢氧化钠溶液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pHH2SO4+pH NaOH>14 B.pHH2SO4+pH NaOH<14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作者: 日期:

溶液的酸碱性与p H 【知识回顾】 1、(1 )某温度下,纯水的 c(H + )= 2. 0X10-'m 0 1/ L ,则此时的 c(OH - )= ____________ _____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 c(H +)=5.0 X 0-7 m ol /L,则c ( OH -)= (2 )若1 0 0 C 时纯水电离出的H +浓度为1.0 XW - 6 mol / L ,此时Kw pH= _______ ; pH=2的硫酸溶液温度由 25C 升高到1 00C ,pH= 12的氢氧化钠溶液 由25C 升高到1 0 0 C, pH=_____ 2、 25C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 2O + O H - △ H >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c(H + )增大,K W 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 CH 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 +)不变 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 3、 2 5C 时pH = 3的盐酸和氯化铁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 浓度之比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H=1 0的烧 碱溶液和纯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溶液的酸碱性与 p H 值 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 2、溶液的pH ①定义: ② 数学表达式: 也如此。 练习1、25C 时若pH =3的酸溶液和p H =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 因可能是( ) 4、关于pH 的计算: (1 )单一溶液p H 的计算 05m 0 I/L 的 Ba (OH) 2溶液的 p H 为 计算 )混合 例2: 25C 时P H =5和p H = 3的两种盐酸以 1 : 2体积比混合,该混合液的p H ( ) pH = 的相对大小 3、溶液酸碱性与 pH 判断 ① c(H +)越大,c(OH - )越 __ , pH 越 pH 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性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 ②p 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 ,则 ,溶液酸性越 ,碱性越 溶液pH 变化大,碱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与弱碱溶液反应 D .二元酸溶液与一元碱溶液反应 例1:常温下,0. (2)混合溶液的p H ①两强酸(或强碱 A. 3.2 B. 4.0 C . 4.2 D. 5.0

溶液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溶液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溶液酸碱度与PH 值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酸碱强弱可用PH 的高低来表示。2、会用PH 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思维、制图学会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以及求实、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PH、会测定物质的酸碱度。通过对比实验与探究实验,提高操作、观察、记录数据、思维等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处理数据能力。认识和学会分析坐标图所表示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引导——实验——探究四、教学设备:教师演示仪器:投影仪分组实验仪器:PH 试纸、玻璃棒、表面皿、比色卡、镊子、0.01%和20%的盐酸和0.01%和20%氢氧化钠溶液、泥土、雪碧、洗洁精、洁厕剂、肥皂水、自来水、澄汁、唾液、牛奶、面粉、洗衣粉、厨房清洁剂、洗手液、牙膏、白醋、茶水、啤酒、洗发水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入醋、苹果、橘子你们最喜欢吃哪一样吗?为什么?新授一、溶液酸碱度表示方法——PH 值观看自制动画PH 值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PH 值的认识。 二、PH 值测定方法——PH 试纸介绍PH 试纸和比色卡出示录像指导学生将数据绘制成坐标图观看录像思考讨论:实验中要注意哪几点,为什么?学生活动:分组测定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数据处理:将数据绘制成坐标图。 三、认识PH 值的变化PH 值会随浓度大小而改变,它还会随化学变化而变化出示中和反应的坐标图出示溶液稀释的坐标图出示两张PH 值变化的坐标图观察PH 值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不同,总结PH 值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判断分析总结PH 值的变化规律及措施。四、PH 值与生活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物质,它们的酸碱性如何?学生活动:测定雪碧、洗洁精、肥这些生活中我们能吃的、护肤的物质显示的酸碱性强弱怎样? 出示PH 值与人体健康的资料。出示植物生长环境。出示鱼类死亡的图片。但是有一种污染严重影响环境中的酸碱度——酸雨。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PH<5.6 会毁坏森林要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皂水、自来水、澄汁、牛奶、洗衣粉、洗手液、牙膏、茶水、啤酒、洗发水——物质的PH 值思考讨论:人类、植物、动物的生存需要对酸碱性强弱有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小结PH 值涉及到工业、农业、环境、人体健康,因此学习PH 值测定调节是十分有意义的。根据学到的知识,我们来当一回专家。学生练习 1

(完整版)初中化学专题训练--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有答案)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学习要点] 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pH值和酸碱指示剂。 2.知道pH值与溶液的酸碱度、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3.知道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范围。 4.了解pH值的几种测定方法。 [家教点窍] 1.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 3.溶液的酸碱度与pH值的关系: 常温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当pH>7时,溶液呈碱性 当pH=7时,溶液呈中性。 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常被用来测定溶液的pH值。 4.指示剂在溶液里的显色和pH值的关系: [典型例题] 例某溶液的pH=7,要使这种溶液的pH值降低到2,应加入的溶液的pH值是 ( ) (A)1 (B)5 (C)7 (D)13 解析 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9的溶液显弱碱性,当这两种溶液相混合时,混合溶液仍显碱性,其pH>7.pH=13的溶液是碱性较强的溶液,和pH=9的溶液相混合,混合液仍呈碱性,其pH>7。pH=5的溶液呈弱酸性,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后,混合液的酸性不可能继续增强,其pH值不可能降到2,pH=1的溶液酸性较强,当和pH=9的弱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碱中和、体积增大后混合液仍有可能达到pH=2。 答案(A)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的 ( ) (A)酸碱度 (B)酸碱性 (C)pH值 (D)是酸、是碱,还是盐

2.向碱性溶液中滴加酸,pH值的变化情况是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值大于7的是 ( ) (A)生石灰 (B)干冰 (C)氯化钠 (D)氯化氢 4.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B)滴入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C)滴入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 (D)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5.下列溶液中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 (A)食盐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石灰水 6.要使pH值是5的稀盐酸溶液pH值升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A)加NaOH溶液 (B)加浓盐酸 (C)加浓H 2SO 4 (D)加NaCl溶液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①CaO;②Na 2O;③CuO;④Fe(OH) 3 ,所得溶液使酚酞显红色的是 ( ) (A)③ (B)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溶液的pH值:SO 2溶于水;Na 2 O溶于水;NaCl溶于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二、填空题 1.A溶液的pH=5,B溶液的pH=3,C溶液的pH=8,则这三种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浓度是10%的硫酸溶液98克,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40克,其pH值 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色。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其pH值 7,溶液显色,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在m克n%的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色,加入m克n%的盐酸后,试液变为色,溶液的pH值 7(填“>”或“<”)。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A) 5.(D) 6.(A) 7.(C) 8.(D) 二、1.B>A>C 2.小于,红,大于,紫,等于,紫色,10.3% 3.蓝,红,<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科学家发现,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其酸碱性为 A.酸性 B.碱性 C.呈中性 D.难以判断 2.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H2SO3=3S↓+3H2O。下列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如下。某地土壤呈碱性,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A B.B C.C D.D 4.向HCl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 B. C. 第1页共17页

第 2 页 共 17 页 D. 5.某同学用pH 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 ,实验过程中pH 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 A. 食醋pH=3 B. 雨水pH=6 C. 食盐水pH=7 D. 肥皂水pH=10 6.下列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 ,胃酸过多的人,最不适宜食用的是( ) A. 杨梅PH=2.5 B. 苹果pH=4.1 C. 菠萝pH=5.1 D. 柿子pH=8.5 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A. 酸性变弱 B. 碱性变弱 C. 酸性变强 D. 酸性不变 8.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 试纸的颜色是( ) A. 紫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9.向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增大 B.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 逐渐减小 C.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 逐渐减小 D. 溶液颜色不变,PH 逐渐增大 10.小刚同学用pH 试纸测定了下列四种溶液的pH ,得到Ⅰ组数据,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分别加 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测定其pH ,得到Ⅰ组数据,记录了如下: 其中数据有错误的溶液( ) A. 盐酸 B. 氨水 C. 氯化钠 D. 澄清石灰水 11.人体中某些体液的pH :血液7.35﹣7.45、胃液0.8﹣1.5、尿液5.0﹣7.0、唾液6.5﹣7.5.其 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液 B. 胃液 C. 尿液 D. 唾液 12.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 A. 花生 B. 苹果 C. 西瓜 D. 沙枣 二、填空题 13.用pH 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时,应先将pH 试纸放在________上。用________蘸取1滴 待测液置于pH 试纸上,然后将pH 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 14.如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依据图示回答: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以及与PH值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了解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初步学会对复杂体系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 [课前预习区] 知识回顾 一、水的离子积常数 1、c(H+)·c(OH-) = Kw ,Kw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 2、Kw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只要是电解质溶液,就一定同时存在H+和OH-,且溶液中c(H+)·c(OH-) = Kw = 1×10-14(25℃),即Kw适用于中性、酸性、碱性溶液中。 4、常温时,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均受到抑制,但溶液中c(H+)·c(OH-) 仍等于1×10-14,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 -) 仍相等,但小于1×10-7mol/L。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 1、定义: 2、表示方法: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性溶液:c(H+)>c(OH—)pH_ 中性溶液:c(H+)=c(OH—)pH_ 碱性溶液:c(H+) 7 时,溶液呈____;碱性越强,___越大 4. pH 值与溶液酸碱浓度的关系:pH 值越大,碱溶液的______ ;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说课讲解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 碱性或p H

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 如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 KHSO4-, Na3PO4, Na2HPO4, CH3COOH, 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怎样?要详细解。 (大致的顺序我能够判断,但是像这个:Na3PO4, Na2HPO4这两个要怎么 判断呢?) 这个要看这些盐会不会水解了,要水解的盐一般都是强酸和弱碱反映生成的盐或者是强碱和弱酸反映生成的盐,或者是弱酸和弱碱反映生成的碱,NaCl对应的酸是HCl,碱是NaOH,其中HCl是强酸,NaOH是强碱,因此,NaCl的水溶液是中性,KHSO4的电离是K+与H+与SO4 2-,类似与HCl,因为若都是1mol的话,都能电离出1mol的H+,故类似,因此,KHSO4可看作HCl;CH3COOH是弱电解质,相同的物质的量,与HCl相比电离出来的c(H+)少; Na3PO4对应的碱是NaOH,是强碱;H3PO4是中强酸,因而PO4 3-要水解,水解的方程式是PO4 3- +H2O=HPO4 2- +OH- ;HPO4 2-+H2O=H2PO4- +OH- ;H2PO4- +H2O=H3PO4+OH- ,在这里,不管是PO4 3- 还是HPO4 2- 还是H2PO4-对应的盐,都是如上水解,要判断PO4 3- 还是HPO4 2- 还是H2PO4-对应的盐的水解,就看它们要几步水解才能变成该酸根对应的酸,PO4 3-水解需要3步,HPO4 2-需要2步。若都是相同的物质的量,1mol的PO4 3-能水解出3mol的OH- ,1mol的HPO4 2- 能水解出2mol的OH-,因此,这些盐的PH由小到达 是PH(KHSO4)Na2Ac>Na2CO3 同理弱碱强酸盐,按照碱根水解情况,哪个水解强哪个酸性强 pH NaCl>NH4Cl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教案-新版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一课时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外界条件会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pH试纸测量(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pH计测量,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表达能力。 (2)通过对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3)通过对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对酸碱性的影响分析,体会对立统一及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凸显出学科思想,倡导学生要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和影响水电离的因素。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将水看成一种反应物浓度不变的弱电解质,从一般到特殊认识水的电离平衡的特征(水的电离平衡和离子积),逐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酸碱性(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最后考虑其应用(中和滴定实验和应用)。在方法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水的离子积;2、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溶液的酸碱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教学过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