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界定高校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内涵,综述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标签]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述评高校教师胜任力是高校竞争力的基础,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是目前高校管理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

为了了解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概念内涵高校教师胜任力也称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是指能将高校教师岗位上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

根据胜任特征是否能够区分绩优者与绩效普通者,将高校教师胜任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准性胜任力,是指高校教师岗位上达到最低限度合格所需要的但不能区分绩优者和绩效普通者的一些基本的胜任特征,这通常是指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上容易感知和改变的知识技能特征;另一类是能够区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普通者的鉴别性胜任力,这类胜任力对应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特征,难以感知和改变,但却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承担高校教师岗位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岗位表现优异所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

二、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虽然之前有许多学者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但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却是最近10年的事情,现将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Dineke等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Dineke等(2004)运用德尔菲法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一个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如下四个维度:(1)作为教师的人,包括:擅长沟通、对学生态度积极、尊重所有学生;(2)主题知识专家,包括能够为自己的教学运用来自专业文献的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学科有彻底的/完全的知识、有学科新进展的知识;(3)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包括在设计教学材料时以学生为中心、能设计活动性教学材料、能以使学生逐渐学会以自我指导模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反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能使学生活动起来、能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基于评估结果重新调整教学实践、能设计适于测量期望的学习结果的测验;(4)组织者,包括能够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时善于沟通、能对课程有所贡献;(5)学者/终身学习者,包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能从对教学成效的反思中得出结论、对创新持开放的态度。

基于AHP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

基于AHP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
力、 概念 能 力 、 组 织能 力 、 战略 能 力 、 承诺 能力 、 情 绪 能 力和 学 习能力 八 个 方 面 。 [ 1 ] C i n t h i a ( 2 0 0 3 ) 认 为 团
通 过对科 技创 新创 业 团队 特 征 、 创 业 团 队胜 任 力 研究 , 我们 认为科 技 创 新创 业 团队胜 任 力 是 在科 技 创新 环境 中 创业 团 队 取 得 高 创 业 绩效 时 所 需 要 的知识 、 技能 、 能力 和特 质 的 总 和 。与 传 统 团 队创 业相比, 科技创新创业强调不断产生新的创新 、 将
升 团队 胜 任 力 。
[ 关 键 词 ]科技 创 新 ; 创业 团队; 胜任力 ; AHP ; 模 糊 评 价 法 [ 中 图分 类 号 3 F 2 7 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6 9 7 3 ( 2 0 1 3 ) 0 2 — 0 0 8 5 — 0 5

科 技创 新 是 原 创 性 科 学 研 究 和 技 术 创 新 的 总 称, 包括 知 识 创 新 、 技 术 创 新 和现 代 科 技 引 领 的 管 理 创新 o [ - 4 3 科 技创新 创 业 团队 特征 : 知识 团队 、 技 术 专家、 管理 协 作 创 新 、 成 员异 质性、 企 业 家 精 神 者
创新 转化 为新 的事 业 , 并 识别 商 业 机会 最 终 产 生商
队胜任力 主 要 包 括 : ( 1 ) 团 队 有 效 任 务 绩 效 所 需 的
知识 、 原 则 和概念 ; ( 2 ) 有 效 执 行 任务 所 需 的技 能 和 行为; ( 3 ) 团 队成 员鼓 励 有 效 团 队 绩 效 所 持 相 应 态 度。 L 2 张振 华 ( 2 0 0 9 ) 提 出创 业 团 队胜 任 力 十种 能 力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

第9卷第5期V ol.9No.52018年10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Oct. 2018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杨惠(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 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是创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

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为完成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内在意识、动机等胜任特征的组合。

以此构建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其隐性特质包括创业精神塑造能力和创业思维训练能力,其显性特质包括创业基础教学能力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

以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审视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困境表现在:一是教师开创性精神缺乏,角色认知错位;二是教师专业性技能不足,指导能力欠缺;三是教师内生性动力不足,结构分布不均。

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逻辑原点在于教育管理的价值认同,基础条件在于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机制保障在于管理制度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8)05−0128−04201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首次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并确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教学“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强化实践”的原则。

作为创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创业教育教师既要专业知识过硬、有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还要有较强的技术成果转化能力[1],在当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的数量和质量严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2],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胜任教育要求已成为创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之一。

麦克利兰提出的胜任力模型在教育、企业、司法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这一模型通过识别、开发和使用人才素质变量来提高组织绩效,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

因此,有必要以此理论描述创业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探索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否以及如何胜任教育教学要求,以期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创新创业教师胜任特征的要素提取与模型构建

创新创业教师胜任特征的要素提取与模型构建
学习能力、抗压力 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能 文献[⑹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格特征、 关爱学生和热心教育的职业忠诚
&献专业素养、创业实践能力、自我认识、调整能 又献L"」力、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社会责任、关爱学生、独立人格、终身学习、 文献[18]市场参与、教育能力、人文底蕴、市场知识、
创造性知识
心就「1“创新创业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交 乂甌L^」流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双师体系
创业技能、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动机、 文献[20]实践指导能力、基础教学能力、思维训练能
力、精神塑造能力
在提取以上文献中出现的创新创业教师胜任 特征要素后,本研究进一步对文献中含义相近的 要素进行了统一命名处理,如将坚守创新创业教
创业管理与教育.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金项目(2019CCJG01Z00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72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 业务专项资金项目(N2006005);辽宁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辽教办[2021]133号)冲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 分会高等学校立德树人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IEECKT202003).
表1基于文献研究的创新创业教师胜任 特征要素的初步提取结果
文献
胜任特征要素
教学方法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 文献[1]识、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沟
通能力、坚定信念、校企合作
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技能、实践能力、教 文献[2]学组织能力、创新创业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运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纵观创新创业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主要 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模型构建过程缺乏科学性和 规范性。大多数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式,缺 少数据的实证支持。虽然少量研究采用了定量分 析的方法,但大多基于单一的方法进行胜任特征 要素的提取,鲜有涉及多种方法的集成使用,从而 导致胜任特征模型的开发过程不够科学和规范。 第二,调研样本的范围较窄,胜任特征模型缺乏代 表性。因于此,采用多种方法提取胜任特征要素 并利用大样本进行检验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师 胜任特征模型所急需的。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构建

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优势特长进行了解ꎬ指导学生分析创 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ꎬ也可以在组织学生分享创业经验 的过程中ꎬ结合创业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讨论ꎬ提升 学生的创业信心ꎬ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ꎮ
二、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内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新时期关注的内 容ꎮ 辅导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 施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ꎮ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 力模型主要 涉 及 以 下 内 容: 第 一ꎬ 高 校 辅 导 员 的 个 人 素 养ꎻ第二ꎬ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态度ꎻ第三ꎬ辅导员的知识技 能与工作能力ꎮ 高校辅导员的个人修养涉及自身的品 性、耐挫折能力、亲和力和学习能力等指标ꎮ 辅导员的职 业态度与自身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及团队精神 等内容有关ꎮ 辅导员的知识技能与以下内容有关:第一ꎬ 辅导员自身的学习规划指导能力ꎻ第二ꎬ附辅导员自身的 团队建设能力ꎻ第三ꎬ创业就业指导能力、职业规划指导 能力等内容ꎮ 工作能力主要与其自身在工作中所要具备 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种 因素有关ꎮ 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ꎬ辅导员群 体的胜任力要求与其他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3] ꎮ 在 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建构过程中ꎬ高校需要对辅 导员自身的职业角色进行明确ꎬ需要对辅导员的职业标 准进行完善ꎬ并要在改善辅导员的工作待遇的基础上ꎬ促 进其职业意识与职业地位的提升ꎮ 现阶段微信、微 博 等 自 媒 体 平 台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发 挥 着较为重要的作用ꎮ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ꎬ会借助自媒体 平台了解时政热点信息ꎬ也会利用自媒体平台丰富自身 眼界ꎮ 针对自媒体平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便利 条件ꎬ高校也可 以 在 创 新 创 业 职 业 胜 任 力 模 型 建 设 过 程 中ꎬ对自媒体平台进行应用ꎮ 教师学习共同体也是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 型的主要内容ꎮ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旨在提升辅导员的 科研能力ꎮ 教、研、学三位一体的途径的构建ꎬ可以为辅 导员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ꎮ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 职业胜任力体系建设旨在穿用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及职业 生涯规划等方面入手ꎬ实现辅导员工作的突破ꎮ 在胜任 力模型应用以后ꎬ高校也需要让辅导员群体充分发挥自 身的工作积极性ꎮ 三、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建设措施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职业胜任力模型建设要求高校 对辅导员群 体 的 职 业 角 色、 职 业 标 准 等 内 容 进 行 完 善ꎮ 根据高等学校的现状ꎬ高校辅导员传信创业职业胜任力

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兼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考

高校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兼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新思考

内容摘要
为了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 法对高校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调研。问卷主要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学情况、实 践能力、职业道德和人格特质等方面。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运用 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内容摘要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具有显著影响:专 业知识、教学能力、实践经验和思政教育能力。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力的 基础,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是教师的核心能力,而思政教育能力则是“课程思政” 视域下高校教师的特殊能力。同时,我们还发现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等因素 对胜任力影响较小。
二、文献综述
二、文献综述
TPACK模型是由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2005年提出, 它将技术知识、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 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目前对于TPACK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针对混合式 教学胜任力模型的实际应用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实证研究, 深入探讨基于TPACK的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模型。
内容摘要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 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内容摘要
2、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容摘要
在过去的研究中,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被定义为教师在教育、科研、社会服 务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个模型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 职业道德、人格特质等多个方面。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强调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胜任力要 求更高。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论文以构建符合高校战略目标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三维整合模型为基础,通过编制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量表和教学效果评价量表,对山东省内六所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的胜任力水平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创业教育师资选拔、培训和教师个人胜任力水平提升给出了对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3D integration model of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competency,which is aim to construct the strategic goals of the university,researches the competency level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of six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in Shandong province,through compiling the form of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 competence and form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eachers selection,trai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ability based on the competency model.标签:创业师资;胜任力;对策1 引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专业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等多个领域,注重实践操作的复杂系统工程。

要实施好这个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关键所在。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研究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研究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研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潮流中,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新机遇、新挑战。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核心所在,也是根本保障。

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努力提升创业教育师资的胜任力,深入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era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peoples innovation”,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that college and univercity must face. To foste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deep level development,and to train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 high leve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is the core,also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team,we should have the “supply-side reform” thinki ng,trying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competency,further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關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困境;策略1 引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下的流行热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鲜和强大的驱动力。

创新创业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本文为了服务于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将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研究。

目前学者对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三维度15项胜任力结构上。

本文打破以往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创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已有三维度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
两个维度和12项胜任力要素。

依据洋葱模型,构建了三层次五维度27项的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

理论论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效果推理理论。

实证检验依据27项胜任力要素编制调查问卷,对收回的446份有效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和信度检验,得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其次,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胜任力模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要素的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建立评价体系,对吉林省三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情况进行分析。

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为胜任力模型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建了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这不仅丰富了胜任力理论,也为创新创
业教师的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