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百日咳、白喉、破伤 风
3、4、5月龄和18~24 月龄
4
5
白破疫苗
白喉、破伤风
6周岁
1
6
麻风疫苗
麻疹、风疹
8月龄
1
风疹
7
麻腮风疫苗
18-24月龄
1
流行性腮腺炎
8
乙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8月龄,2周岁
2
9
A群流脑疫苗
6-18月龄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 A+C群流脑疫苗
3周岁,6周岁
2
11
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
过飞沫传播;
危害:多发生在5岁以下宝宝,病毒
侵犯脊髓,可导致肢体瘫痪和畸形, 尤其下肢多见;
可用疫苗: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免费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IPV)-自费
麻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
预防疾病:麻疹、风疹 程序:一类苗,1针次(8月龄) 特点: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皮肤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颊部粘膜麻疹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预防疾病:结核病 程序:一类苗,1针次(正常出生24小时接种) 特点:发病快,进展迅速,极易发生并发症 传播方式:密切接触史,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正常:接种2-3天略红肿,3-4周结痂/留疤 8-12周持续不结痂,应就诊
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
病原体: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播:主要经口传播,发病早期可通
打完预防针家长要注意什么?
不要急着回家,在接种门诊休息30分钟。
严格遵照医生的相关嘱咐,如服用脊髓灰质炎 糖丸前后半小时内不要喂奶或吃热的东西等
不要让宝宝泡澡,不要剧烈运动,保证打针 部位的清洁,以免发生感染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内容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内容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内容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预防接种技术及免疫制品质量已逐步提高,预防接种能够很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本次讲座将深入探讨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包括疫苗的种类、接种方法、接种的重要性以及接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预防接种问题。

一、什么是疫苗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制剂,主要由病原体经过处理、灭活或减弱后制成,通过引起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来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

疫苗种类比较多,包括细菌疫苗、病毒疫苗和混合疫苗等,不同的疫苗对应不同的疾病。

二、接种方法1.皮下注射:在人体上臂三角肌上部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大腿前外侧、臀部上外侧三个部位之一肌肉注射。

3.口服或滴鼻:主要常见于孩子,可以口服或鼻腔滴入。

三、接种的重要性接种可以让我们获得长期免疫保护,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通过接种,我们可以对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减少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

四、接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局部反应:包括局部疼痛、肿胀、硬结等不适症状。

2.全身反应:包括体温上升、轻微头痛、乏力、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症状。

以上反应属于正常反应,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消失,不必担心。

如果接种后出现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五、注意事项:1.未感染的人接种疫苗有预防作用,但对于已经感染的人则无法奏效。

2.注意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方法,遵医嘱接种。

3.针对儿童接种疫苗,应防范过期疫苗或受损疫苗的使用。

4.避免多次接种同一种疫苗,以免对健康造成不适影响。

5.避免忌口或有吸烟、饮酒、劳累等因素影响接种效果。

以上是本次预防接种知识讲座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积极主动进行预防接种,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知识讲座医生: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预防接种知识讲座。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种类以及常见的疫苗副作用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够让大家对预防接种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预防接种。

一、什么是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疫苗将病原体引入人体,从而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高身体对特定疾病的抵抗能力。

它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1. 预防疾病传播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当一个人接种疫苗后,即使接触到病原体,也能够迅速产生抗体对抗病菌,起到抵御疾病的作用。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减少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保护公众的健康。

2. 保护个人健康疫苗接种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力,帮助人体抵御疾病侵袭。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百日咳、麻疹、脑膜炎等,减少个体患病的风险,保护身体健康。

3. 社会公共卫生意义预防接种不仅对个体健康有益,也对社会公共卫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推行预防接种计划,可以降低医疗负担、减少病患就诊次数、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环境。

三、常见疫苗种类1.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等。

百日咳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百日咳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婴幼儿接种。

2. 麻疹疫苗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引发高热、皮疹、咳嗽等症状。

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手段,接种后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对麻疹的抵抗能力。

3. 脑膜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球菌感染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脑膜炎球菌疫苗可以降低接种者患脑膜炎球菌感染的风险,特别适用于婴儿和儿童。

四、疫苗接种常见副作用1. 疼痛、红肿和硬结注射疫苗后,局部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和硬结等不适感,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2. 低烧或发热在接种后,个别人可能会出现低烧或发热症状,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正常反应,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退热药物缓解。

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亲爱的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预防接种这档子事儿。

您说,这预防接种到底是啥呢?就好比给咱身体这座“城堡”提前筑起坚固的城墙!您想想,要是没有这城墙,那些个“敌人”——病菌啥的,不得轻轻松松就攻进来啦?
为啥要搞预防接种呢?您瞧瞧,那些个传染病,像麻疹、水痘、流感,一旦染上,多难受呀!这就好比一场暴风雨,要是咱没提前准备好雨伞,不得被淋个湿透,还可能生病倒下呢!预防接种就像是给咱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服”,让病菌没法轻易伤害咱们。

再说说这预防接种的种类吧。

有一类疫苗,那是国家免费给咱提供的,就像免费的“保护神”。

还有二类疫苗,虽说要咱自己掏点钱,可那也是给咱多一层的保障,就像给自己买了一份额外的“保险”。

那啥时候去接种合适呢?这可得根据不同的疫苗来定。

就像不同的季节要穿不同的衣服一样。

孩子一出生,就得赶紧安排上一些疫苗,这就像是在他们还弱小的时候,先给他们一把“小盾牌”。

接种疫苗前,咱们也得注意些事儿。

比如说,孩子要是生病了,可不能急着去接种,这就好比房子还没修好,就往上涂油漆,能行吗?得等身体恢复好了才行。

接种完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有的人可能会有点小反应,像胳膊有点疼,或者有点低烧,别太担心,这就跟跑了长跑腿会酸一样,过几天就好啦。

但要是反应太厉害,那可得赶紧找医生瞧瞧。

您说,这预防接种是不是特别重要?咱可不能小瞧了它,这可是保护咱们健康的大法宝!别等到生病了才后悔没去接种,那可就晚啦!
所以呀,为了咱自己,为了家人,都得重视预防接种这回事儿。

让咱们的身体都有坚强的“铠甲”,去抵抗那些可恶的病菌!这多好呀,您说是不是?。

关于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关于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关于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预防接种这个超酷的事儿。

你知道吗?预防接种就像是给咱们身体请了一群超级小卫士。

想象一下,咱们的身体是一座超级大城堡,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细胞居民。

可城堡外面啊,到处都是病菌小怪兽。

这些小怪兽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冲进城堡搞破坏。

这时候,预防接种就闪亮登场啦。

疫苗就好比是一群超级英雄的种子,种到咱们身体里。

打个比方啊,疫苗就像是给城堡的居民们上了一堂秘密军事训练课。

比如说流感疫苗,就像是给负责防御呼吸系统这个区域的士兵们进行特训。

训练完了,这些士兵们就像是开了挂一样,一旦流感小怪兽来袭,立马就能识别出来,然后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

有些人可能会害怕打针,觉得那针头就像巨龙的尖牙一样恐怖。

其实啊,那一瞬间的疼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

和疫苗能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保护比起来,这根本不算啥。

再说说那些疫苗的名字,就像一个个神秘的魔法咒语。

卡介苗,听着就像是守护肺部的小精灵的名字。

麻腮风疫苗呢,就像是专门对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这三个捣蛋鬼的组合魔法。

你看那些没接种疫苗的人啊,就像是在病菌的战场上裸奔,危险得很呢。

而咱们接种了疫苗的,就像是穿上了一层超级无敌的隐形铠甲。

这铠甲不仅能挡住常见的病菌攻击,还能让咱们在病菌的世界里横着走,当然啦,是那种健康地横着走。

而且啊,预防接种还是一种超划算的健康投资。

花一点点打针的小代价,就能换来长久的健康保障。

这就好比你花了一点小钱买了一张终身的健康游乐园门票。

咱们可别小瞧这小小的疫苗,它可是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智慧。

这些科学家就像是打造魔法药水的大魔法师,精心调配出每一支疫苗。

所以啊,朋友们,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身边的人,都要积极地去预防接种。

让咱们身体里的小卫士越来越强大,把病菌小怪兽都赶得远远的。

别等到病菌小怪兽打到家门口了才后悔没早点请这些超级小卫士来保护自己呀。

预防接种,真的是一件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事儿呢!。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一.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婴儿出生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来体内由母体
获得的免疫力就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及时的
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维护儿
童健康成长。

二.哪些孩子不宜接种疫苗?
由于个人的体质不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
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应在接种前掌
握儿童体质情况,如有过敏史及癫痫等脑部病史或有
免疫缺陷症等就不能接种,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
在发高烧,患有其他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
等暂时不宜接种。

三.疫苗接种后又哪些正常反应?
1.以局部红肿为主的反应,
2. 以发热为主的反应。

四.异常反应有哪些?
1,晕针, 2. 过敏反应, 3. 接种后的全身感染,4.诱发潜伏的感染。

五.预防接种发生反应怎么办?
预防制剂在人体接种后,除了少数没有反应外,大多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一般均属征程现象,如卡介苗接种一个月后出现红疹结痂等这事正常现象,如出现发冷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症状时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如体温过高可行对症处置。

如发生面色苍白心跳加速手足发凉,口唇发绀则立即平卧,注射肾上腺素和脱敏处置。

成人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成人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成人预防接种常见知识讲座
预防接种对于成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讲座旨在向成人介绍常见的预防接种知识以及其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为什么成人需要接种疫苗?
- 许多人误以为只有儿童需要接种疫苗,但事实上,成人也需要接种以保护自己免受疾病的侵害。

- 预防接种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帮助成人保持健康。

2. 常见的成人预防接种
-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感染或减轻病症。

- 肺炎球菌疫苗:适用于特定年龄段的成人,可以预防肺炎等疾病。

- 乙肝疫苗:对于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免疫力,并预防乙肝感染。

- HPV疫苗:适用于某些年龄段女性,可以预防宫颈癌和其他与人瘤病毒相关的疾病。

3.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在接种疫苗之前,成年人应咨询医生,了解自己是否需要接种以及哪种疫苗适合自己。

- 某些成人可能有禁忌症或过敏反应,需要特别留意。

- 所有接种记录应按照规定保存,以便将来参考或更新疫苗接种计划。

4. 接种后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 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如局部红肿或疼痛。

- 若出现任何严重或持续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咨询。

通过本讲座,我们希望能够提高成人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成人主动接种,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感谢大家的参与!
(注意:讲座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接种方案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而定。

)。

预防接种讲座教案

预防接种讲座教案

预防接种讲座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

3. 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接种疫苗的定义疫苗的作用机理2. 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常规疫苗非常规疫苗接种程序和时间表3. 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4.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疫苗的保护效果和持续时间5. 我国预防接种的政策和现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的普及和推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以及我国预防接种的政策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预防接种的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问答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预防接种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接种相关教材或科普读物。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资料:播放预防接种相关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最新的预防接种资讯和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讲解预防接种的基本概念、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程序、预防接种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课时:讲解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以及我国预防接种的政策和现状,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疫苗接种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预防接种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翟立峰 淄川区洪山卫生院
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 水痘、手足口病 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流腮、流感

• • • •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丘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 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 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 隔离期限:完全结痂脱落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防控措施
控制传染源
•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
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 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注意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
接触;进行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六步洗手法图解
• 洗手新口诀—— “内外夹攻大 力丸”。 • 内:掌心相对摩擦; • 外:手心搓手背; • 夹:十指交叉洗指缝 ; • 攻(弓):双手指交锁洗指 背 ; • 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转; • 力(立):指尖在对侧掌心立 起擦洗; • 腕:清洗手腕。
预防接种的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 儿童进托儿所、幼儿园和将来上学、出国 均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
预防接种证
疫苗分类
• 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 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 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一 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 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疫苗等。 • 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 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 伤寒Vi多糖疫苗、细菌性痢疾疫苗等。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
在38℃左右
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 , 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 不特征 口腔粘膜如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患儿常
因疼痛流涎拒食
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 症状,1-2日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
儿童免疫程序歌诀
加强接种麻腮风,一岁半时刚刚好。 跟着甲肝百白破,两岁之前要趁早。 乙脑疫苗加强好,两岁之后要记牢。 宝宝到了三周岁,需要加强种流脑。 再过一年满四岁,加强糖丸防脊灰。 • 年龄六岁该入学,加强麻、流和白破。 • 流感轮状和HIB,预防为主少吃药。 • 如有不适及时告,免得耽误了治疗。 • 免疫程序要记清,宝宝可把健康保。 • • • • •
暂缓接种

当宝宝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有急性传染病时应缓种以 免加重病情。待疾病完全恢复后一周再行接种; • 当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7.5℃时,也应暂缓接种。因为发 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极有可能是流感、麻疹、脑炎、 肝炎等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如此时接种则会加重原有病情; • 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牛皮癣、湿疹、皮疹及 化脓性皮肤病--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 宝宝出现腹泻时应暂缓接种--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 如每天排便4次以上,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服用脊髓灰质 炎疫苗。因为腹泻可使服入体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随粪便 很快地排出体外,失去其免疫作用;如腹泻为病毒感染所 致,则可产生抗体,影响免疫效果;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 • 宝宝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地点留观15~30分钟--待确认宝宝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 以免因发生异常反应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24小时之内不宜给宝宝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洗内衣、裤。禁止宝宝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万一被宝宝抓破,局部可用外用药如:金霉素眼 药膏、创可贴;如果局部老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就应及时到外科门诊就诊;


临床表现:起病较急,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 丘、疱疹和结痂,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轻
微全身症状
水痘疱疹,形似露珠水滴,呈椭圆形,3﹣5mm大小, 基部有一圈红晕
手足口病
• • • •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 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 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 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 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儿童免疫程序歌诀
• • • • • • • • • 婴儿出生哇哇叫,接种乙肝卡介苗。 满月乙肝第二针,时间一定要记牢。 到了二三四月龄,每月糖丸来报到。 月龄三四五个月,百白破针别忘了。 婴儿月龄满半年,乙肝三针要种完。 流脑疫苗跟着种,间隔三月重复要。 麻疹初种八月整,及时接种没烦恼。 乙脑基础接着种,这针千万不要少。 周岁计免要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 为有效、经济而方便的措施之一 • 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 迄今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发病率下降了 99%,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 实现无脊灰野病毒传播的目标;全球因白 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 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 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 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 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 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 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 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 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使下颌骨边缘不清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临床表现:突然起病的高热(>38.5℃) 、全身酸痛、咽
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诊断:未流行时,散发病例不易诊断;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的 相似患者,结合发病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可基本诊断
让宝宝多休息,不作剧烈的活动--尽可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让宝宝坐 着看画书、给宝宝讲故事、玩拼插玩具等; 多饮水.尽可能多的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接种当天不给宝宝 提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虾和其他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刺激 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和辣椒等; 如果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至少应在半小时之内不吃热 的东西--如:热奶、热水、热食,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俗称“红眼病”,是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又 叫暴发火眼。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 结膜炎两类,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 膜炎为重。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 传播。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 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电子游戏机、 电脑的键盘等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 症状: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
• •

预防接种禁忌症
• 凡有过敏史的宝宝一律不得接种疫苗(除脊髓灰质炎三价 混合疫苗外)--因为疫苗中有可能含有微量过敏原,这样可 使具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过敏反应,轻则起荨麻疹、重 则会发生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 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到宝宝幼小的生命; • 患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以及结核病的宝宝,也 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否则因体质较差,接种后有可能加重 其原有的疾病,而且又给这些脏器增加额外的负担; • 具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不宜进行预防 接种,尤其是活疫苗。因为由于宝宝免疫功能的低下,接 种疫苗后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使宝宝 致病; •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宝宝如:大脑功能发育不全、 癫痫、高热惊厥、抽风病史、脑炎后遗症等均不宜进行预 防接种。特别是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脑和流脑疫苗。否则 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宝宝原有的疾病,引起抽风,易使宝宝 的旧病复发;
•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 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 的机会。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 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 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