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外交部严正声明

合集下载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
中国和菲律宾有关南海管辖权的公约
01 事件起因
03 事件结果
目录
02 事件经过 04 事件回应
基本信息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是指2014年12月7日,外交部授权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 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共和国外交部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称,菲律宾依据1982年《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百八十七条和附件七的规定,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的争端递 交仲裁通知,提起强制仲裁。2013年2月19日,中国政府退回菲律宾政府的照会及所附仲裁通知。中国政府多次 郑重声明,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
汪文斌指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在任何 情况下都不受非法仲裁裁决的影响。南海仲裁非法裁决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质疑,许多国际权威的法学专家和学者, 包括国际法院前院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都曾撰文指出该裁决存在严重谬误,甚至连菲律宾国内的有识之士 都公开指出该裁决的非法性和错误性。中方关于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的立场得到100多个国家的支持理解。
事件结果
事件结果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4张)
事实证明,只要相关国家秉持善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友好协商谈判,就可以妥善地解决领土争端和海 域划界问题。对于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有关争端,中国也坚持同样的原则和立场。
中国不认为在当事方同意的基础上将争端提交仲裁是不友好的行为。但是,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的问 题上,明知他国已明确表示不接受仲裁,明知双方已承诺通过双边直接谈判解决争端,还要强行将争端诉诸仲裁, 就不能被认为是友善的行为,更不能被认为是坚持法治的精神,因为这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违反国际 关系基本准则。这种做法不仅不可能使两国争端得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损害两国之间的互信,使两国之间 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南海仲裁案十问十答

南海仲裁案十问十答

南海仲裁案十问十答
第一问 中国最早对南海诸岛行使管辖
早在元代,南沙群岛已归我国管辖。《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 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其中《元史》记载了元朝海军巡辖了南沙群岛。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铬》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 属‛,‚公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海道几万里‛。 在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 管辖。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 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 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1933年法国侵占我国南沙群岛九个岛屿,遭到强烈抗议。 1939年,日本侵占了南海诸岛。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精神,中国内政部会同海军部和广东省政府委派肖次尹和麦蕴瑜分别为西沙群 岛和南沙群岛专员,前往接管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岛上立主权碑。 1947年,中国内政部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滩 名称共159个,并公布施行。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标准地名。
南海仲裁案十问十答
什么是强制仲裁? 二问 为何说南海案仲裁庭没有管辖权?
南海仲裁案十问十答
第二问
如果说菲律宾都没有‚比赛资格‛,那这个‚黑哨‛ 还执意吹罚比赛显然就是荒谬的,况且这个‚黑哨‛也 根本不具备裁判资格。 先来了解什么是强制仲裁?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创立的一种新程序。但是,强制仲裁同谈判协商等方式 相比,是次要的、补充性的方式。它的适用有多项条件 限制的,而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未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 在此列举主要三项: 首先,菲律宾所提诉求本质上属于领土主权争端,而 这不属于《公约》适用的事项,更不属于强制仲裁程序 的适用范围,仲裁庭无权管辖。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

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声明
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是多方面的。

中国声称拥有南海绝大部
分主权,包括南海诸岛及其附属岛屿。

中国主张南海诸岛的历史和
法理依据,并强调其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

中国还强调,南海
问题应当通过直接有关的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反对外部势力
介入。

中国主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通过与有关国
家进行谈判,通过协商解决南海争端,并推动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另外,中国还提出了一些倡议,例如“双轨思路”和“南海行
为准则”等,旨在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中国还主张南海问题不应成为影响中外关系的主要议题,强调
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对全球和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同时,
中国也主张南海问题应当在国际法框架下解决,强调尊重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总的来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维
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坚持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

同时,中国也愿意与其他有关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推动南海问题的解决。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2016.07.03•【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目录引言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历史上确立的(二)中国始终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三)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二、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一)菲律宾非法侵占行为制造了中菲南沙岛礁争议(二)菲律宾的非法主张毫无历史和法理依据(三)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三、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一)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是中菲共识和承诺(二)妥善管控南海有关争议是中菲之间的共识四、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一)菲律宾企图扩大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侵占(二)菲律宾一再扩大海上侵权(三)菲律宾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四)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是恶意行为五、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一)关于南沙群岛领土问题(二)关于南海海洋划界问题(三)关于争端解决方式(四)关于在南海管控分歧和开展海上务实合作(五)关于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六)关于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引言1.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通过狭窄的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闭海。

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2. 中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这些群岛分别由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岛、礁、滩、沙等组成。

其中,南沙群岛的岛礁最多,范围最广。

3.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出台“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出台“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出台“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菲律宾•【条约领域】政治,外交,边界边境•【公布日期】2024.11.08•【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出台“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的声明关于菲律宾共和国于2024年11月8日出台“宣布菲律宾共和国管辖的海洋区域法”(以下简称“海洋区域法”)和“授权总统在菲律宾群岛水域建立群岛海道法”(以下简称“群岛海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如下:一、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非法纳入菲方海洋区域,妄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

此举严重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因该法出台受到任何影响。

二、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对包括黄岩岛在内的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对相关海域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中国的上述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

三、菲律宾领土范围是由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

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

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严重违反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

菲律宾背弃承诺派军舰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长期非法“坐滩”,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特别是第五条关于有关各方不对无人岛礁采取居住行动的规定。

中方再次敦促菲方立即从上述岛礁撤走一切人员、设施,立即从仁爱礁拖走非法“坐滩”军舰。

菲律宾超越自身领土范围划设所谓“卡拉延岛群”,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是非法的、无效的。

南海仲裁案始末结果结局

南海仲裁案始末结果结局

南海仲裁案始末结果结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公布了所谓“最终裁决”。

这一恶意裁决完全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一张充斥谎言的废纸。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南海仲裁案始末,南海仲裁的结果与结局,欢迎阅读。

真相与谎言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笼始末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反对且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持续42个月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仲裁庭抛出的这纸裁决,把这场纵曲枉直的闹剧唱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在极不光彩中收场。

这一纸无效裁决既不可能改变南海“旧格局”,也不可能开创南海“新现实”,只是留下了一笔用伪规则破坏国际法治、破坏地区秩序的劣迹。

【剧本: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2013年1月,菲律宾提请仲裁,15项仲裁事项可简单归纳为三类。

针对这三类仲裁事项,中国外交部2014年12月7日受权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逐一予以反驳:一、只有首先确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才能判断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利主张是否超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允许的范围;二、南海部分岛礁的性质和海洋权利问题与主权问题不可分割;三、中国在相关海域采取行动的合法性基于中国对有关岛礁享有的主权以及基于岛礁主权所享有的海洋权利。

表面上,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条条紧扣《公约》,是寻求仲裁庭依据《公约》作出相关认定和解释;实质上,仲裁内容的核心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和海域划界问题,前者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后者已被中国于2006年的排除性声明所排除。

简而言之,菲律宾提请仲裁的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菲律宾试图借助法律手段非法侵占中国岛礁主权及海洋权利的政治野心。

仲裁庭没有理会中方立场主张,于2015年10月底裁定对菲部分诉求拥有管辖权,使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精心编织的政治谎言正式披上了法律的外衣,堂而皇之地以“国际法治”的形式在世界舆论中发酵。

南海仲裁案

南海仲裁案
2016年07月14日 08: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 7月14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就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 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裁决的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就菲律宾共和国单பைடு நூலகம்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
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郑重声明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已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有关裁决对 中国没有约束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坚定支持这一立场。 二、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 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任何国家、组织和机构 都无权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三、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菲通过谈判解决有关争议的协议,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 言》,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滥用《公约》规定的仲裁程序,严重侵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和 《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和程序的权利,严重损害《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有关事项不具有管辖权。其无视南海的历史和 基本事实,曲解和滥用《公约》赋予的权力,自行扩权、越权并对案件实体问题进行审理,违反包括 《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国际仲裁的一般法理,所作的裁决是无效的。中国不承认仲裁庭的裁决。
中国
2014年12月7日,发布《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 2015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不承认常设仲裁法院对此案的司法管辖权,也拒绝接 受菲律宾任何形式有关此案的和解建议。 2015年10月30日中国外交部作出回应: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就有关问题的裁决是无效的,对中方没有拘束

“南海仲裁”涉及的考研知识点

“南海仲裁”涉及的考研知识点

“南海仲裁”涉及的考研知识点下面是凯程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会涉及的知识点。

一、中菲南海问题争议的由来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

此外,随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还出现了海洋划界争议。

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华盛顿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

中国南海诸岛在菲律宾领土范围之外。

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曾企图染指中国南沙群岛。

但在中国坚决反对下,菲律宾收手了。

表示,克洛马此举菲律宾政府事前并不知情,亦未加以同意。

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先后以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提出非法领土要求。

1970年8月和9月,菲律宾非法侵占马欢岛和费信岛;1971年4月,菲律宾非法侵占南钥岛和中业岛;1971年7月,菲律宾非法侵占西月岛和北子岛;1978年3月和1980年7月,菲律宾非法侵占双黄沙洲和司令礁。

1978年6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第1596号总统令,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连同周边大范围海域称为“卡拉延岛群”(“卡拉延”在他加禄语中意为“自由”),划设“卡拉延镇区”,非法列入菲律宾领土范围。

菲律宾还通过一系列国内立法,提出了自己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主张。

其中部分与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产生冲突。

二、外交部关于南海仲裁案的声明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于前日(12日)作出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涉及到的考研政治考点一、中美关系1、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化:①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压力正在不断增大;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益增多的变数;③中国在地缘经济上面临新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仲裁:外交部严正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Stat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Award of 12 July 2016 of the Arbitral Tribun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Established at the Request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以下简称“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With regard to the award rendered on 12 July 2016 by the Arbitral Tribunal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established at the unilateral request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rbitral Tribunal”),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lemnly declares that the award is null and void and has no binding force. China neither accepts nor recognizes it.一、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共和国时任政府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

2013年2月19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提起的仲裁,此后多次重申此立场。

2014年12月7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指出菲律宾提起仲裁违背中菲协议,违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违背国际仲裁一般实践,仲裁庭不具有管辖权。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作出管辖权和可受理性问题的裁决。

中国政府当即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

中国上述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

1. On 22 January 2013, the then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unilaterally initiated arbitration on the relevant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On 19 February 2013,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olemnly declared that it neither accepts nor participates in that arbitration and has since repeatedly reiterated that position. On 7 December 201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leased the Position Paper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 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Matter of Jurisdic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pointing out that the Philippines’ initiation of arbitration breache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states, violates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and goes against the general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and that the Arbitral Tribunal has nojurisdiction. On 29 October 2015, the Arbitral Tribunal rendered an award on jurisdiction and admissibili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mmediately stated that the award is null and void and has no binding force. China’s positions are clear and consistent.二、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目的是恶意的,不是为了解决与中国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而是为了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菲律宾提起仲裁的行为违反国际法。

一是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有关事项也必然涉及中菲海洋划界,与之不可分割。

在明知领土问题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海洋划界争议已被中国2006年有关声明排除的情况下,菲律宾将有关争议刻意包装成单纯的《公约》解释或适用问题。

二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侵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享有的自主选择争端解决程序和方式的权利。

中国早在2006年即根据《公约》第298条将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军事和执法活动等方面的争端排除出《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三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菲两国达成并多年来一再确认的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双边协议。

四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在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作出的由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有关争议的承诺。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违反了《公约》及其适用争端解决程序的规定,违反了“约定必须遵守”原则,也违反了其他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2. The unilateral initiation of arbitration by the Philippines is out of bad faith. It aims not to resolve the relevant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or to maintain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ut to deny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and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initiation of this arbitration violates international law. First, the subject-matter of the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is in essence an issue of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over some islands and reefs of NanshaQundao (the Nansha Islands), and inevitably concerns and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maritime delimi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Fully aware that territorial issues are not subject to UNCLOS, and that maritime delimitation disputes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the UNCLOS compulsory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by China’s 2006 declaration, the Philippines deliberately packaged the relevant disputes as mere issues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r application of UNCLOS. Second, the Philippines’ unilateral initiation of arbitration infringes upon China’s right as a state party to UNCLOS to choose on its own will the procedures and means for dispute settlement. As early as in2006, pursuant to Article 298 of UNCLOS, China excluded from the compulsory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of UNCLOS disputes concerning, among others, maritime delimitation, historic bays or titles, military and law enforcement activities. Third, the Philippines’ unilateral initiation of arbitration violates the bilateral agreement reached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and repeatedly reaffirmed over the years, to resolve relevant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negotiations. Fourth, the Philippines’ unilateral initiation of arbitration violates the commitment made by China and ASEAN Member States, including the Philippines, in the 2002 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OC) to resolve the relevant disputes through negotiations by states directly concerned. By unilaterally initiating the arbitration, the Philippines violates UNCLOS and its provis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the principle of “pactasuntservanda” and other rules and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三、仲裁庭无视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错误解读中菲对争端解决方式的共同选择,错误解读《宣言》中有关承诺的法律效力,恶意规避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有选择性地把有关岛礁从南海诸岛的宏观地理背景中剥离出来并主观想象地解释和适用《公约》,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明显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