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汇率决定理论(中)-资产市场说
汇率决定理论知识72页PPT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参考答案
❖ 本国名义利率的提高是由于实际利率的提高 还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提高所致?
❖ 如果是实际利率提高,则本币升值;如果是 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则本币贬值。
❖ 同样,如果名义利率降低,也要看实际利率 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情况。
SR
rh
rf
FR SR SR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主要批评
❖ 利率平价理论依据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价 定律”,其先决条件是:1)完全竞争的外汇 市场;2)无交易成本。
❖ 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中,并未表明到底是利 率平价决定汇率变动,还是汇率变动决定利 率平价,因而不能判断利率平价理论究竟是 汇率决定理论还是利率决定理论。
❖ 里拉在意大利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 美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美元在美 国商品组合上的购买力要比其在意大利商品 组合上的购买力大得多。
❖ 原因:替代效应。 ❖ 通常选择两者的几何平均数作为购买力平价
汇率。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二十六分。
巴拉萨的例子(P336-P337)
❖ 市场汇率忽略或排斥了里拉在非贸易品上的 较高购买力,所以,使用市场汇率将意大利 的国民收入折算成美元比采用PPP汇率来折 算会使意大利的产出和收入显得更低。
美国 US$2.42 -
-
-
比利时 BFr109.00 BFr45.00/$ BFr35.30/$ +28%
巴西 Real2.97 Real1.23/$ Real1.06/$ +16%
法国 FFr17.50 FFr7.23/$ FFr5.76/$ +26%
简述古典汇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古典汇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
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决定理论借贷学说汇率决定理论相关书籍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
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861年,英国学者en较为完整地提出。
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
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购买力平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
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
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A / PB。
购买力平价假定t0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B0,A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中间价形成机制(续)
人民币兑欧元、日元、英镑和港币汇率中间价由交易 中心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 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英镑和港币兑美元汇率套 算确定。
人民币对林吉特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 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 币对林吉特做市商询价,将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 日人民币对林吉特汇率中间价。 俄罗斯卢布中间汇率 亦是询价确定。(2010.11.22)
假定进口关税税率为t,t通常也可看成是按价计算的,则
征税后的外币价为
TP B(1)1(t)
⇒ S
PA
PB(1)(1t)
此式即为考虑交易成本和进口关税之后的PPP。将等式两
边取对数,则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22
lS n lP n A lP n B l1 n ) ( l1 n t)(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问题
1.央行对基准汇率的管理沿革与现状?
2.询报价方式还是竞价方式更有利于中央 银行的外汇市场干预?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中间价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 每日计算和发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币种汇率中 间价。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17
1、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绝对PPP最为 适用,或者在自由贸易存在限制条件(关
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下,只要 一国在进出口双方的限制程度对等,则绝 对PPP仍可成立。
2020/11/26
第6章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
金融汇率决定理论

金融汇率决定理论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汇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影响着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流动,还对各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理解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对于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和普通民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汇率决定理论是解释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理论框架,它为我们理解汇率的波动和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古老、最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简单来说,如果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不同,那么就会存在套利机会,从而促使汇率调整,直到两国商品的价格在经过汇率换算后相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
例如,如果在美国一个汉堡的价格是 5 美元,在中国是 20 元人民币,那么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 1 美元等于 4 元人民币(20÷5 = 4)。
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化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那么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应该贬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中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当两国的经济结构和消费习惯相对稳定时,物价水平的差异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然而,在短期内,该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忽略了贸易壁垒、运输成本、非贸易商品等因素。
其次,它假定人们能够完全自由地进行跨国商品买卖,这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IRP)从资金流动的角度解释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在不同国家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套利,使得两国的利率差异等于预期的汇率变动。
例如,如果本国的利率高于外国,那么投资者会将资金投资于本国,从而导致本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升值。
同时,由于预期本币会在未来贬值以抵消利率差,因此汇率的预期变动会使得套利活动的收益趋于平衡。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

国际经济学汇率理论知识点整理汇率,简单来说,就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在国际经济学中,汇率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各国货币之间的价值关系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原理。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著名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等于两国物价水平之比。
也就是说,如果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不同,那么汇率就会调整,使得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相等。
例如,假设在美国一个汉堡包的价格是 5 美元,在中国是 20 元人民币,那么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是 5 美元= 20 元人民币,即 1 美元= 4 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相对购买力平价则认为汇率的变动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但在现实中,这些因素是普遍存在的。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非贸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
此外,各国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其准确性。
二、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认为,两国间的利差会影响汇率的变动。
该理论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指的是,投资者可以在本国和外国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汇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投资收益应该相等。
假设本国利率为 i,外国利率为 i,即期汇率为 S,远期汇率为 F。
如果 i > i,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本国,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外汇以规避汇率风险。
这样就会导致本币即期升值,远期贬值,直到(1 + i) /(1 + i) = F / S 时达到均衡。
非抛补利率平价则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
此时,投资者根据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来决定投资方向。
Cha.2 汇率决定理论

§1.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两国货
币之间的汇率水平
货币购买力=1/价格水平
汇率与价格水平密切相关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一价定律
一、一价定律
(The Law of One Price)
在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如关税)的 自由竞争市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 表示的售价相同。
绝对购买力只有当所参照的商品篮子对各国都相
同时才成立
实际中各国计算本国价格水平所采用的一篮子商 品及其权数并不相同。
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弥补了绝对购 买力平价这一不足。
绝对购买力只有当所参照的商品篮子对各国都相同时
才成立
实际中各国计算本国价格水平所采用的一篮子商品及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的背景:
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由市场来决定。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
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受什么因素决 定和影响。
Chapter 2. Exchange Theories
§1.购买力平价说 §2.利率平价说
§3.国际收支说 §4.资产市场说
equal
the
ratio
of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
绝对形式(absolute version)与相对形式(relative
version)
绝对形式: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相对形式:某一时期内汇率的变动
Absolute PPP
(一)绝对PPP
用公式可表述为:
P(t) = S(t) * Pf(t)
远期汇率将完全等于预期的即期汇率。 若Se > F,意味着投机者认为远期汇率对未来的外币 币值低估。投机者如何进行套利操作?
汇率决定理论

但是,该理论还存在着重大缺陷 :
第一,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如果考虑到各种交易成本 ,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国际间的抛补套利活动也会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停止 。
第二,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比较苛刻,即假定资本流动 不存在障碍,外汇市场必须高度完善,但实际上,资 金在国际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等 因素的阻碍。
一价定律揭示了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基本关 系。
3.1.2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 形式
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 ,分析两个国家货币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汇 率理论。
该理论假设: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 有的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的变动;物价为影响 汇率的唯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 数量。
汇率决定理论
3.1 购买力平价理论
所谓“购买力平价”就是一单位某一国家货币兑 换成外国货币后购买力应该相等。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在一特定时间 内,两国货币的比价即汇率是由两国的相对物 价水平变化决定的。更直接的表述就是,外汇 汇率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 要某一种货币,是因为它具有购买力。当一国 向国外提供自己的货币时,外国居民取得了这 一国家的货币,同时也就拥有了对该国商品及 劳务的购买权利,也就拥有了对该国国内的购 买力,所以货币的转移体现的是购买力的转移 。
3.3.1货币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强调了货币市场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当一国货币市场失衡后,国内商品市场和证 券市场会受到冲击,在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系的 情况下,国际商品套购机制和套利机制就会发 生作用,从而汇率就会发生变化。
货币分析法又有三种模型: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和实际利率差异货币模型 。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借贷说 1861:葛逊(英国) :葛逊(英国) 观点: 观点: 金本位制下,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 金本位制下,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 而国际借贷引起了汇率波动。 而国际借贷引起了汇率波动。
购买力平价理论 1922:卡塞尔(瑞典) :卡塞尔(瑞典) 观点: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 观点: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两种货币 汇率是购买力之比。 汇率是购买力之比。 汇兑心理说 1927:阿夫达利昂(法国) :阿夫达利昂(法国) 观点:有时,汇率和物价的变化并不一致, 观点:有时,汇率和物价的变化并不一致, 汇率取决于人们对货币走势的看法, 汇率取决于人们对货币走势的看法,对汇率 走势的预期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 走势的预期直接影响货币的供求。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含义
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 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 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 比。 现代分析中,有学者认为一国的不 可贸易商品与可贸易商品之间存在着 种种联系,从而一价定律对不可贸易 商品也成立。
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原因
一、不同国家居民在商品消费偏好上的 差异导致了产品的巨大差异性。 差异导致了产品的巨大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在设立物价指数时, 二、不同的国家在设立物价指数时,各 种商品的权重不可能是相对的, 种商品的权重不可能是相对的,甚至一 国在不同时期权重也是不同的; 国在不同时期权重也是不同的; 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关税、 三、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关税、 贸易壁垒以及交易成本也加大了这种偏 离。
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 开放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 的价格比较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进行套利活动时,除商品买卖外,还同 时产生了外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活动;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因素,开放经济下 的一价定律是指: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不 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 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MM
FF BB O i 图6-7 资产市场的短期平衡
二、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1.对供给相对量变动的分析 假定政府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形式增加货币供 给。
(1)在本国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时,经
济效应如图6-8所示。 (2)在外国债券市场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时,经
济效应如图6-9所示。
此外,随着汇率的逐步升值、利率的提高,投资及净出口均逐 步下降,总产出也将下降,逐步向充分就业水平调整。
以上的调整将持续到价格进行充分调整,经济达到长期平衡水 平为止。此时,价格水平同货币供给的增加比例一致,本国货币 汇率达到长期均衡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利率和产出均恢复原 状。
图6-3 超调模型示意图
1.国内外资产之间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国
内外资产的风险差异除了汇率风险外,还包括其他
风险,即风险补贴不为零,因此,主张用“收益-
风险”分析法取代套利机制的分析。
2.接受多恩布什关于短期内价格粘性的看法, 短期内资产市场的失衡是通过资产市场国内外各 种资产的迅速调整来加以消除,而汇率是使资产 市场供求存量保持和恢复均衡的关键变量。 由于引入了一国资产总量,从而将影响资产
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相比:资产市场分析法有着显著的不同:
1、决定汇率的因素是存量而不是流量
2、预期在汇率的决定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国金融市场供求存量失衡后,市场均衡的恢
复不仅可以通过商品市场的调整来完成,在各国资
产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条件下,还能通过国外资产市 场的调整来完成。均衡汇率就是指两国资产市场供
2.汇率超调模型是货币论的动态模式
当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时: (1)长期效应:长期内,价格具有充分的收缩性。由 于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货币的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
上升,利率不变,根据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国货币贬值。
(2)短期效应:商品价格具有粘性,价格没有变动,而利率和
汇率作为资产的价格则可以迅速调整。 货币供给的增加,从长期来看,汇率必将贬值,维持在某一水 平,作为理性的投资者,这一点是具有完全预期的(Ee=ê )。而 短期内价格来不及调整的情形下,利率必然下降(为什么?)。
根据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定理,我们可知即期汇率立即调整--贬值。 此外,利率的下调推动投资的增加,本币的贬值将带来净出口
的增加(M-L成立),产出增加,超出充分就业水平
结论:短期内,水平的供给曲线不会调整价格,货币供给的增
加只是造成利率的下降,本币汇率水平超出长期均衡水平。
(3)从短期向长期平衡调整:在较长的一个期间内,价格水平 可以进行调整。由于总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时的总产出,引起物价 的缓慢上升。货币需求随之上升,造成利率的逐步回升,从而本 币缓慢升值。这一升值是在原有过度贬值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 为汇率逐步向长期均衡水平靠拢。
Md Ms (本国货币市场平衡),Md * Ms *(外国货币市场平衡)
ln e ln Ms ln Ms *) ln y ln y *) ln i ln i *) (*) ( ( (
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两国的货币供给、两国 的产出水平,以及两国的利率水平之间的差异确定 。对于较高的货币供给、较低的产出、较高利率的
(4)一国资体分布情况。比如:某资产收益率上升,投资者处于分 散风险的目的,投资者不会全部将资产转化为该资产。
2.资产组合模型的基本形式(看公式说话)
W M B eF M m(i , i * ,W ), B b(i , i*,W ), F f (i, i*,W ) M M M 0, 0, 0 i i * W B B B 0, 0, 0 i i * W F F F 0, 0, 0 i i * W
币需求是稳定的,这一点至少在实证研究中是存
在争议的,尤其是在短期内。
货币模型假定价格水平具有充分弹性,这点尤其 受到研究者的批评(商品市场价格短期粘性)
(二)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
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
于1976年提出。该模型认为:从短期来看,商品价 格由于具有粘性,对货币市场的失衡反应很慢,而 证券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反应却很灵敏,因而利率与 汇率立即发生变动。短期内,利率与汇率的调整超
i1
i0
i
融通赤字带来的货币供给增加的经济效应
e
B’B’
BB
MM
M’M’ e0
e 本国债券供给增加
本国债券供给减少 O
BB i
图6-5
本国债券市场平衡时本国利率和汇率的组合
e
外国债券供给减少 外国债券供给增加 FF
O
i 外国债券市场平衡时本国利率和汇率的组合
图6-6
FF曲线比BB曲线更平缓,这是因为本国债券市场对本国利率变化更敏感,同样 的汇率变动在本国债券市场上只需要较小的利率变动即可。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lni lni * lnEtet 1 lnet lnet Zt (lnEtet 1 lnet ) lnet [1 /(1 )](Zt lnEtet 1)
我们还可以将上式继续分析下去,见教材P139 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面情况,以及 对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的函数
更大,在外国债券市场上进行的操作对本国汇率影
响更大。
2. 对供给绝对量变动的分析 (1)中央银行融通财政赤字而导致的货币供
给量增加,经济效应如图6-10所示。
(2)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增加 ,经济效应如图6-11所示。
B’ B’
BB M’M’ MM
e
e1
e0
B
F’F’
A
FF
O 图6-10
资产市场说的分类
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
国内外资产之间是否具有完全替代性 是 否
货币论
国内各市场调整速度是否相同 是 否
资产组合模型
弹性价格模型 风险补贴为零 UIP成立
粘性价格模型
风险补贴不为零 UIP不成立
二、汇率的货币论(理解)
(一)汇率的弹性价格分析法(汇率的货币模型)
1.基本模型
三大假定:
平价效应,本币同比例贬值。
(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国民收
入的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引起价格 下降,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升值。 (3)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本国利率的上
升,将降低货币需求,在现价格下货币供给过剩,
引起价格上升,通过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贬值。
图6-1 货币模型示意图
三大相关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平衡
三大相关市场上对应资产的供求不平衡都会带来 本国利率和汇率的调整;只有该三大市场同时处 于平衡状态时,该国资产市场才平衡;因此,在
短期内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既定的情况下,该市场
的平衡才确定本国利率和汇率水平。
长期内,资产市场平衡除要求三大市场平衡外,
还要求经常帐户处于平衡状态。
过了其长期均衡的水平。所以,从长期来看,利率
与汇率又会慢慢回到其长期均衡的位置。
1.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
(1)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在长期内
较好成立。 (2)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注意
在价格水平完全粘性、粘性和完全弹性三种情况下
AS曲线的不同形状)见教材141页。 (3)非抛补的利率平价成立 以及货币需求稳 定
对货币模型的评价
三大优点:
货币模型将购买力平价理论引入到资产市场,将 汇率视为一种资产价格,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货币模型引入货币供给、利率、国民收入等重要
经济变量,应用更广泛。
货币模型是一般平衡分析(三大市场平衡)。
三大不足:
货币模型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前提,解释度大打
折扣。
货币模型在货币市场平衡的分析中,假定实际货
本国货币供给 本国价格水平
t0
本国利率
时间 本国汇率
t0
时间
t0
时间
t0
时间
3.对超调模型的评价 (1)超调模型是对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 的一种综合,成为开放经济下汇率分析的一般 模型。
(2)超调模型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
题,创立了汇率动态学。 (3)超调模型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
超调模型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求存量保持均衡时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因此,资产市场说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是一般 均衡分析。它将国内外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证券 市场结合起来进行汇率决定的分析。 在这些市场中,国内外商品之间和资产之间有
一个替代程度的问题;在一国国内的各市场间,则
有一个受到冲击后进行调整的速度问题。由此,资 产市场说可以划分为:
(1)AS曲线垂直(古典供给曲线),价格完全弹性 (2)实际货币需求稳定 (3)购买力平价成立(短期长期均成立) 注:MS外生,且不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为什 么?)。
模型推导
Md P L( y, i) Py i ,Md* P * L( y*, i*) Py * i * ( , 分别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利率弹性) 由购买力平价有: eP* P 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并移项有: ln P ln Ms ln y ln i, P* ln Ms * ln y * ln i * ln ln e ln P ln P*, 经简单代换后可得: ln e ln Ms ln Ms *) ln y ln y *) ln i ln i *) (*) ( ( (
本国货币供给 本国价格水平
t0
本国利率
时间 本国汇率
t0
时间
t0
时间
t0
时间
3.引入预期后的货币模型(知道) 基本结论:即期汇率水平除了受即期的基本面 状况(如即期的货币供给、国民收入等),还受预 期未来各期的经济条件影响(如未来各期的货币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