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

据有关文献报导,全球2000年PU的产量已突破40万t,其产量和用途与日俱增。

由此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使用老化报废了的各类PU材料)的产生,污染了环境,从而使得废旧PU的回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物理回收,②化学回收,③燃烧法。

一般采取物理回收的方法回收废旧PU,但对于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来说,由于边角废料占材料的12%~20%左右(软泡占12%左右,硬泡占20%左右),常采用化学方法回收单体。

二:回收方法详解1. 物理回收物理回收,即直接回收。

它是在不破坏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采用物理方法加以直接回收利用。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热压成型、粘合加压成型、挤出成型和用作填料等,而以粘合加压成型为主。

1.1 加压成型加压成型法是将PU废料在常压下切割成0.5~3mm的颗粒,于140~200℃预热2~12min,然后在高温(185~195℃)、高压(30~80MPa)、高剪切力作用下1~3min,PU分子间的氨基甲酸酯链节(-NHCOOR)和脲素链节(-NHCONHR)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或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使PU颗粒结合,压制成成品或半成品。

热压成型废旧PU所得的再生制品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抗撕裂性下降较小,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热压成型法中还有一种热机械降解捏合回收废旧PU的技术,即在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后,与某些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树脂)混炼,最后再热压成制品。

该技术的要点是,将回收的废旧PU在捏合机中加热到150℃,使其转化成软化的塑料态,由于捏合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温度达200℃时,PU发生分解,随后冷却到室温,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再与聚异氰(PI)粉末混合,于150℃,20MPa下压制成品。

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研究

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研究

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研究,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塑料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废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提倡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和转型。

一、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意义及现状废塑料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和民用生活中的塑料废弃物。

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废塑料资源丰富,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有效利用废塑料可以减少对原生态资源的需求,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其次,废塑料若不得到有效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对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包括废塑料塑化再生技术、废塑料焚烧能源利用技术、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和转型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市场需求不足等。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推动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

二、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绿色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化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其次,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向高效、低耗、低污染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向高效、低耗、低污染方向发展。

同时,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还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探究

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探究

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资源的需求。

而现实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源的短缺,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资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视。

其中,塑料这样的常见物品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

本文将会分别对于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技术进行探究,README一、塑料回收技术现今,针对于塑料的回收技术主要有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生物回收。

其中,物理回收技术以塑料的物理状态进行回收,这个流程中不会引入其他的物质,同时也不存在对塑料的破坏。

这样的回收技术能够很好的处理合质量的塑料废弃物。

但是,单一的物理回收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无法彻底对塑料进行回收。

化学回收技术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回收技术,这个流程中塑料被加入到反应中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得到目标产物。

针对于化学回收技术,人们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化学反应,来获得不同的目标产物。

但是,化学回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塑料进行化学加工,这就需要使用到化学品,因此化学回收的环保境面比较受到关注。

生物回收技术,顾名思义,是依据微生物的功能来完成对于塑料的回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微生物与塑料的反应,可以将塑料分解为较小的部分,从而使得后续的回收工作更容易实现。

相较于物理回收技术和化学回收技术,生物回收技术在环保和资源化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二、塑料再利用技术回收完塑料后,就要进一步进行塑料的再利用工作。

一般来说,塑料再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机械再生、热塑性塑料的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混合加工、共混加工等。

通过这些再利用技术,我们可以将废弃的塑料处理成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这样一来既达到了环保又解决了资源的短缺问题。

其中,机械再生是针对于塑料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将其进行加工、挤出、制造成为原料或者成型件等等。

而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技术则是通过塑料的加热软化,然后进行注塑、挤出、吹塑形成。

而热固性塑料的成型技术则顾名思义是在塑料加热硬化的过程中进行塑料的制造,这主要应用在封闭和结构件的制造中。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的新进展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的新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70274049,220374051);作者简介:孙小红(1972-),女,博士,现为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聚烯烃改性及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3通讯联系人,E 2mail :m ozs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的新进展孙小红,那天海,宋春雷,于 黎,张宏放,莫志深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2) 摘要:塑料制品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效应,其形成的“白色污染”,直接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全球环保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扼要介绍了国内外废旧塑料回收再生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自塑料问世一个世纪以来,塑料制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舒适、安全与便利。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水平及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塑料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塑料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0%,预计到2009年塑料的需求量将突破6000万吨大关[1]。

据统计2003年塑料的年消费量约为2,500万吨(见表1),若按其中30%为废弃物计算,则2003年的废旧塑料总量就达到约700万吨。

由此可见,被称为“白色污染”的废旧塑料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表1 2003年我国塑料年消费量T able 1 P lastics consumptions in our country of 2003用途数量Π万吨比例Π%包装材料5502210日用医药4721819农 用4601810工 业4601810建 筑4001610其 它166711合 计2,508100资源产品污染排放(a )资源产品回收再生图1 浪费资源经济模式(a )与新循环经济模式(b )的对比Figure 1 C ontrast of the waste res ource economy m ode (a )and the new circleeconomy m ode (b ) 循环经济的发展遵循着3R 法则,即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弃物排放量(Reduce )、大力实施物料循环利用即延长产品生命周期(Recycle )和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 )。

含卤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含卤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为解聚型 � 随机裂解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 � �解聚型 乙烯自由基和聚乙烯反应,而 P P 和 P 的聚合物 是塑料受热裂解时聚合物裂解成单体,生成大量 � 则表现为分子间氢传递反应,同时发现含有 P C 气体, � 如聚 �- 甲基苯乙烯 � 四氟乙烯塑料等; 随机 的 混合塑 料在 不超 过 375 均 可脱 除大 部分 的 � 裂解型是受热后分子间随机性断裂,得到一定数 H C ;脱氯产物在 4 50 以上进行分解和脱烷基反 目的碳氢低分子化合物,气体产物较少,如 P E � 应, 易形成焦炭, 同时提出不同气氛下含卤和无卤 的就可进行分子间链传 P C 等;中间型的裂解反应介于上述两种类型之 � 塑料的热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 �P C 和常压渣油 间 � � 的单段热解反应在 1 50 � � 含卤塑料 中含有大量的 C -C � C -H � C - ( : 递的脱 H C 反应, 同时 C � 与渣油中沥青质相互作 � 卤素 ) 键� 主链结构中有 C C 的存在� C -C � C -H � 用使反应中的 H C 生成量明显减少 �国外业内人 � � � C C 键的离解能分别为 3 4 7� 4 14� 61 1 J/ , 而弱 士通 过对 P C � P B 和 P CP 的 热解进 行研究 发 的二级键如偶极力 �感应力和分散力的键能均小 � 现: 由于卤素在分子结构中位置不同以及 C -C 和 于 4 2 J/ � 热降解方式和产品分布在一定程度 C -B 键能的不同导致热解行为的不同, 提出各自 详尽的动力学方程及动力学参数 �国外业内人士 的 H C 对 H D P E 热解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对应不 同 H C 浓度 H D P E 热解 动力学方 程和动力 学参 曲线吻合很好� 在热解过程中,添加碱性吸附剂是最常用的 脱卤方法� 碱性吸附剂可以直接加到脱卤反应器 中, 也可以装在固定床中与气相接触进行脱卤� 上与键的解离能 � 聚合物碳链的弱连接位置 � 芳构 子等有关 � 在 P C 的热降解反应过程中应尽量消除 H C 提出, 由于 C-C 键能较低, 在 P C 的热降解中存 在2 0 0 380 380 550 的 C -C 键的断裂的脱 H C 过 程和 的碳链断裂两个明显的失重过程�在脱

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及污染防治研究

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及污染防治研究

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及污染防治研究摘要:塑料制品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效应,随着塑料使用量的大幅增加,废旧塑料由于难以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回收利用为处理废旧塑料垃圾开辟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道路。

目前各国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都非常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乃至通过立法,开发各种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

本文作者综述了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利用现状,以及国内近些年来废旧塑料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现状、问题一、前言塑料作为化工原料应用,在提供给人们生活便捷的同时,对环境也带来许多危害。

随着我国塑料产品的大量使用,废旧塑料也急剧增加,“白色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突出的问题。

废旧塑料垃圾被填埋,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浪费资源,1万t的废旧塑料侵占土地约667m2 。

废旧塑料不易降解,自然界没有能消化塑料的细菌和酶。

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进入土壤,会影响土壤内的物、热的传递和微生物生长,改变土壤特质,污染地下水源。

塑料废弃物的焚烧,如聚氯乙烯燃烧产生氯化氢(HCl),ABS、丙烯腈燃烧产生氰化氢(HCN),聚氨酯燃烧产生氰化物,聚碳酸酯燃烧产生光气等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二、废旧塑料回收现状及问题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普遍受到重视。

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这方面工作起步早,已收到明显的成效,我国有必要借鉴其经验。

1、国外回收现状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

作为世界塑料生产第一大国,目前,回收利用废塑料包装制品占50%,建筑材料占18%,消费品11%,汽车配件5%,电子电气制品3%,其他占13%;按塑料原料品种分,所占比例分别为聚烯烃类占61%,聚氯乙烯(PVC)占13%,聚苯乙烯(PS)占10%,聚酯类占11%,其他占5%。

日本是塑料生产第二大国,20 世纪80 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

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然而,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并介绍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向。

一、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分类1.物理回收:物理回收是通过机械方法将废弃塑料制品进行分离和加工再生利用。

最常见的物理回收方法是废弃塑料的破碎、洗涤和再造利用。

破碎:利用粉碎机将废弃塑料制品破碎成小颗粒,便于后续的分离处理或再利用。

洗涤:通过热水或溶剂将塑料颗粒的表面污染物去除,确保再生塑料的质量。

再造利用:将洗涤后的塑料颗粒进行融化、挤压成型等加工过程,再生为新的塑料制品。

2.化学回收:化学回收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弃塑料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化学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解塑料,回收其中的原始材料或高降解性物质。

热裂解:将废弃塑料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进行裂解,得到低分子量的石油化学品。

溶解:将塑料废弃物溶解在特定的溶剂中,通过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可再利用的原料。

3.能量回收:能量回收是通过将废弃塑料燃烧发电,将其转化为热能或电能。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利用废弃塑料的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除了传统的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技术之外,近年来,科学家们还积极探索一些新兴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

1.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或酶的作用,将塑料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回收废弃塑料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2.生物质转化利用生物质材料将废弃塑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或化学品。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废弃塑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超临界溶剂技术利用超临界溶剂对废弃塑料进行溶解和分离。

超临界溶剂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可以快速且高效地将塑料分解为可再利用的原料。

三、新技术应用的挑战尽管新兴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在环保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废旧PET聚酯塑料循环利用的应用研究进展

废旧PET聚酯塑料循环利用的应用研究进展

废旧PET聚酯塑料循环利用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李剑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0期摘要: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较大的排出量,无法有效自然分解。

为有效利用废物资源,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对废PET聚酯进行循环利用。

本文对废PET聚酯在涂料以及不饱和聚酯、单体原料、增塑剂等方面制备上的发展以及回收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同时针对废PET聚酯回收再利用前景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废旧PET聚酯塑料的循环利用。

关键词: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循环利用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b)-0127-02近年来,塑料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这就加剧了废塑料的产生。

在全世界范围内,塑料制品产量已经达到了数亿吨之多。

但从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塑料制品就达到了3587万吨的产量。

多数塑料制品均在包装(25%)、电子信息(10%)以及轻工业(27%)、交通(2%)、机械(2%)、建筑材料(10%)等工业领域以及农业领域(15%)中应用,剩余9%在其他行业中应用。

塑料工业获得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聚酯工业的发展。

目前阶段,全世界范围内的聚酯年产量可达到数千万吨之多,同时,其消耗量也在每年逐渐递增。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聚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质量较轻,且具有较大的强度,气密性较好、没有味道、没有毒性,并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在薄膜、纤维以及片基、饮料瓶、电器绝缘材料中应用较多。

特别是在食品领域中,矿泉水以及碳酸饮料、食用油等包装上均采用聚酯瓶[1]。

1 借助废PET聚酯制取单体原料方法PET废料借助解聚方法,能够将生产PET所需要的单体原料制取出来,而单体也可以利用再聚合方式或者改性方式将其他有机化合物制取出来。

氨解法、水解法以及甲醇醇解法、乙二醇醇解法是解聚PET聚酯的主要方法,能够将不同的单体原料制取出来。

1.1 甲醇醇解法分析甲醇醇解法的应用,要求反应温度以及反应压力适中,甲醇能够将废PET聚酯进行解聚,分解为对苯二甲酸二醇酯(DMT)以及乙二醇(EG),之后再借助冷却以及结晶方式、离心分离、重结晶或者采用蒸馏方式提取DMT以及EG,保证循环利用聚酯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progressofrecyclingtechnologyandequipments forwasteplastics
RENXiaohong1,ZHAOXiongyan1,JIANGZhihui2, WANGLei3,ZHAOSong3,QINWanbao3
(1.College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ijiazhuang050018,China; 2.HebeiNovelPackagingCo.,Ltd.,Shijiazhuang050020,China;3.HebeiProvinceProductQualitySupervisionand InspectionInstitute,Shijiazhuang050091,China)
收稿日期:20170929 修改稿日期:20171030 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1310151) 作者简介:任晓红(1991-),女,河北张家口人,在读硕士,师从赵雄燕教授和姜志绘高工,研究方向新型塑料包装材料的
制备与性能研究。电话:15383333207,E-mail:2564027774@qq.com 通讯联 系 人:赵 雄 燕,男,河 北 丰 润 人,博 士,教 授,从 事 高 性 能 高 分 子 材 料 及 精 细 化 工 材 料 的 研 究。电 话:0311-
Abstract:Thephysicalandchemicalrecoverytechnologyandequipmentofwasteplasticsinrecentyears arereviewed.Thephysicalmethodsincludelandfill,incinerationandmechanicalregenerationmethod. Chemicalmethodsincludegasification,compatibilization,pyrolysisandfluidcatalyticcracking.Waste plasticrecyclingequipmentincludeAustrianEreimarenewableengineeringmachineryandequipment,re coSTARPET330,recoSTAR165,thesecondgenerationofhandDIYplasticrecyclingequipmentandhot aircirculationofmoltenplasticrecyclinggranulator.Moreover,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wasteplas ticsrecyclingisanalyzedandforecasted.Preparingnew productswithhigheraddedvalueusingwaste plasticsaswellasdevelopinghighefficiencyandmultifunctionrecyclingequipmentwillbethedevelop mentdirectionofwasteplasticsrecyclinginthefuture. Keywords:wasteplastics;physicalrecovery;chemicalrecovery;recoveryequipment
88632425,E-mail:zhaoxy66@126.com
பைடு நூலகம்
814
应用化工
第 47卷
如今全球塑料废弃物的量如此巨大,对固体塑 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人 们在不断研发新的绿色包装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 大对已有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力度。
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得世界上固体废弃物 的量出现前所未有的上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较高 的国家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固体废弃物。预测显示, 世界各大城市的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将从 2012年 的 13亿 t增加到 2025年的 22亿 t[1],其中仅美国、 欧洲和日本每年就可以产生约 5500万 t的废弃塑 料[2]。因此,塑 料 对 环 境、社 会 和 经 济 的 影 响 日 益 显著,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
目前,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已经制定了各 种废弃物资源指标,并因此产生了更严格的立法,例 如垃圾填埋完全禁止,扩大生产者的责任并且制定 了具体的回收目标[3]。在我国,目前现有的废旧塑 料回收行业的体系不够完善,厂家的规模不大且层 次不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主要是以回收为主,回 收的方式单一,利用率不高,而且该行业缺乏明确的 监管部门,缺少有力的监管机制[4]。
第 47卷第 4期 2018年 4月
应 用 化 工 AppliedChemicalIndustry
Vol.47No.4 Apr.2018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及设备的研究进展
任晓红1,赵雄燕1,姜志绘2,王磊3,赵颂3,秦万宝3
(1.河北科技大学 材料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2.河北永新包装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20; 3.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综述了近年废旧塑料的物理和化学回收技术及设备。物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机械再生法;化学方法包 括气化法、增容法、热解法、流化催化裂化法;回收设备有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recoSTARPET330、re coSTAR165、第二代手工 DIY塑料再生设备和热风循环熔融塑料回收造粒机。并对未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发展 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利用废旧塑料制备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以及开发高效多功能回收设备将是今后废旧塑料 回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废旧塑料;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回收设备 中图分类号:TQ3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18)04-081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