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文档)

幼儿在园意外情况的急救与预防一、幼儿脱臼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脱臼的急救:1)如果发现幼儿脱臼,应让其保持平静,不要活动,尤其脱臼部位不能活动,也不要因发生剧烈疼痛而揉搓。
2)不要随便给幼儿脱臼关节做关节复位,尽快通知保健医,视情况及时送到医院。
2、幼儿脱臼的预防:1)教育幼儿掌握运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避免幼儿在剧烈活动中,引起摔、碰等而导致脱臼。
二、幼儿刺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刺伤的急救:1)细长的锐器,如剪刀、刺刀、木刺、针、锥等刺入软组织,引起损伤,叫做刺伤。
如果发生小的刺伤,可由保健医将异物拔除,处理好伤口,以免细菌感染。
2)如刺伤很深,有可能伤及神经、血管等,千万要小心,不要随便将刺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或其他意外,应立即送医院。
2、幼儿刺伤的预防:1)幼儿在拿剪刀做手工时,注意让他们不要拿着挥舞或转动,不要让剪刀对着小伙伴;如需将剪刀递给其他小朋友时,一定要将剪刀把递给对方。
2)幼儿喜欢与大自然作伴,在把弄木块、树枝时难免会有木刺,教育幼儿及时告诉老师,以免被细菌侵入。
三、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与预防1、幼儿手指夹伤的急救1)如遇幼儿手指夹伤的情况,老师不必惊慌,先安慰幼儿,同时告知保健医,发现有出血处及时进行止血和消毒。
如果出现紫色的出血现象或肿胀时,有可能是手指骨折,应及时去医院。
2)用厚纸板等物件支撑起手臂部,然后用绷带扎好,再将手臂用三角巾固定。
如出血不止,可将受伤的手指抬高超过心脏,以减轻疼痛和止血并去医院。
2、幼儿手指夹伤预防: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的铁闸、窗框、抽屉等,可能夹到幼儿的手,所以要提醒幼儿多加小心。
夹伤手指的多是活泼好动的幼儿。
夹伤后轻者出血肿胀,重者可引起手指甲脱落或关节出血等。
2)经常训练幼儿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注意门、铁闸等可开合的物品。
可运用模仿情境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这些东西有可能夹到自己的手。
四、幼儿眼外伤急救与预防1、幼儿眼外伤急救:当幼儿遇如球类等猛击眼睛或划伤,造成眼睛伤害疼痛时,绝对不能用自来水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绝对无菌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6、午餐与午睡环节 餐前、餐后要提醒幼儿不做剧烈的运动; 进餐时提醒幼儿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不说笑。 幼儿午睡室不使用蚊香、接线板等危险物品,床铺要远离 插座、窗户; 午睡时检查幼儿嘴里、手中有无异物; 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发现不良睡姿应立即纠正; 带领幼儿离开午睡室时,要清点幼儿人数,不要让穿衣 速度慢的幼儿独自留在午睡室。
.
.
.
.
7、离园环节 离园准备时再一次清点核查幼儿人数; 要亲自将每一位幼儿交到家长手里; 下班前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
.
.
.
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
交通安全我知道
.
.
.
.
.
.
.
.
2、防火的知识 (1)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靠近火源,着火了赶快告诉成 人。 (2)有简单的防火知识,知道火警电话是119。 (3)知道水、土、沙子都能灭火。 (4)见到点着的烟头和小火苗时要踩灭它。
.
.
.
.
.
.
.
.
.
.
(三)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 教育幼儿不互射弹弓、不爬墙、不爬树,不戏弄牲畜。 不采食花、草、种子。 不把小物品衔在口中吮吸,或放入耳、鼻中。 不要随便拿药吃,要遵医嘱由家长喂药。
.
.
.
.
.
(四)教给幼儿有效的自救知识 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危险,怎样避开危险。 向幼儿介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知识。
.
二、托幼园所常规的安全措施
.
小组探究
如何做到幼儿园环境设施安全?为什么幼 儿园门上不宜加设弹簧?为什么幼儿园不要 给幼儿提供过小的玩具?应怎样妥善保管药 品和有毒物品?幼儿园应建立哪些安全检查 制度?幼儿园还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幼儿园安全第一:事故预防与紧急处理方案

在现代社会里,幼儿园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孩子们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的安全问题牵动着家长们的心。
在保障幼儿园的安全的我们也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幼儿园发生事故,并学会紧急处理方案。
一、预防幼儿园事故1. 建立安全意识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幼儿园工作人员、家长和孩子们本身都需要建立起安全意识。
通过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火灾逃生知识、不随意接触陌生人等。
2. 安全设施的完善幼儿园的安全设施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需要每年对幼儿园的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设施齐全可用,比如灭火器的有效性、安全通道的畅通等。
3. 严格的管理制度幼儿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对幼儿园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以及对孩子们的严格管理。
只有管理制度得到严格执行,才能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二、幼儿园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案1. 火灾在幼儿园,火灾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事故。
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尽快疏散出幼儿园。
同时需要调动周围社区的力量,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2. 意外伤害幼儿园里意外伤害的发生是时有发生的,比如孩子受伤、摔倒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专业的保育人员进行紧急处理,以确保孩子们的伤情得到及时的处理。
3. 陌生人闯入为了保障幼儿园的安全,需要建立严密的安全系统,只有办法确保陌生人无法轻易进入幼儿园。
一旦发现有陌生人闯入,需要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和回顾幼儿园安全第一的理念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牢记的。
预防幼儿园事故、与紧急处理方案,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总结和回顾的问题。
只有在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才能更好地保障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安全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我们都要时刻关注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并且积极参与到解决方案中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保障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安全。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与安全教育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与安全教育引言学前儿童是指未满6岁的儿童,他们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较弱。
因此,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安全教育措施。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情况学前儿童意外伤害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发生导致的儿童伤害,常见的情况如下:1.跌倒和摔伤:学前儿童的行走和平衡技巧尚未完全发展,容易发生跌倒和摔伤的情况。
2.燃烧和烫伤:学前儿童对火源和热物体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容易接触到热水、油锅或者燃烧物。
3.溺水:学前儿童在水边玩耍时,由于对水中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4.窒息:学前儿童常常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导致窒息的风险增加。
5.撞伤和碰撞: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容易与物体或其他儿童发生碰撞。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针对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和教师应掌握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合理使用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跌倒和摔伤1.立即检查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明显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
2.将受伤部位固定并抬高,使用冷敷物或冰袋冷敷,以减轻局部肿胀。
3.如疼痛明显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燃烧和烫伤1.立即将受热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持续10-15分钟。
2.轻轻揭开衣物,避免附着在伤口上的物体粘连。
3.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4.如烧伤严重或伤口较大,应立即就医。
溺水1.立即将溺水的儿童救起,并尽快将其从水中取出。
2.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恢复儿童的呼吸和心跳。
3.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窒息1.用手指探查口腔,清除阻塞物。
2.根据儿童年龄和体型,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如背部拍击法或人工呼吸。
撞伤和碰撞1.观察受伤情况严重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2.使用冷敷物或冰袋冷敷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预防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理指南

预防儿童常见伤害及应急处理指南1.简述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2.儿童伤害预防措施3.常见儿童意外损伤急救法4.幼儿意外伤害处理办法?5.幼儿园预防儿童伤害措施6.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简述学前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1、跌磕伤:孩子难免会发生跌磕伤,一旦发生时,不要用手揉患处,可用干净的毛巾浸透冷水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部位,经冷敷后再用湿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并轻轻按摩,以帮助消肿。
孩子还会经常摔伤头部,如果摔伤后几小时或几天后,孩子疼痛不减、哭闹、呕吐或昏迷不醒,就需要送医院救治。
X光能够检查出头骨挫伤,大脑受伤的信息只能通过CT扫描获得。
2、擦伤:幼儿主要发生的擦伤部位是膝盖和肘部。
对于轻微的擦伤,可用水清洗伤口,再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要时刻预防伤口感染,很小的创伤也要注意。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3、割伤:若创伤较小的伤口内又无异物时,用创口贴即可;若是金属、玻璃等异物,则需将异物清理干净后对伤口做消毒处理。
割伤严重流血过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包扎,可在伤口靠近心脏的方向用绳带等物系紧,并立即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
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若幼儿的手指被利器割断,要保护好断指,将断指放入容器中连同幼儿一起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
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4、刺伤:用消毒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镊子顺着刺物刺入的方向将刺夹住拔出。
若刺物太短或已全部刺入幼儿的肌肉中,可采取挤压挑拔法将刺清除,最后用酒精或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踝关节扭伤:儿童户外活动时,没有做准备活动而突然跑步或踢球会造成踝关节扭伤。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速将幼儿抱起,头低脚高,可采用拍背法,推腹法。 经处理,有时可使异物咳出,若无效,送医院。 如气管异物导致幼儿无法呼吸时,需及时采用人 工呼吸,幼儿平躺,掐住鼻子,口对口进行人工 呼吸(必须把患者的嘴全部罩住)。
预防: 不捡东西吃; 不躺在床上吃东西; 当嘴中含有豆粒、花生米等时,成人不能吓唬他,而让他吐
预防建议如下:上。 3、如果开窗,缝隙不要超过4英寸。
4、如果开窗,最好开上边的窗扇。
5、安装窗户护拦。 窗户护栏由金属制成,栏杆之间最大间隙为4英寸(1英寸=2.54厘
米),能承受150磅(1磅 = 453.59237 克=0.45359237公斤)的压力。 在所有窗户的内侧都应安装护栏,但是每一个房间至少要有一个窗户 上的护栏是活动的或者可以移开的,以防有紧急情况或者着火的时候 方便使用。可移动的护栏必须不用钥匙和其他工具就能打开。儿童安 全窗户护栏是近年才生产的产品,不要和为了防止外人而设计的防盗 护栏相混淆。
不能随光线的增强而迅速缩小。 二、急救原则 (一)挽救生命 (二)防止残疾 (三)减少痛苦
三、重要的急救处理法
(一)人工呼吸——呼吸停止的急救措施 1、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采取人工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最后使病
人恢复呼吸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口对鼻人
工呼吸法。 2、步骤 (1)畅通呼吸道 (2)吹气 有节律地进行,每隔3—4秒钟吹一次。
• 2、遵守交通规则
• 儿童常常不懂得或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车祸。 如在车前横穿马路,在马路上玩耍、踢足球等。
• 要教育儿童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如,要走人行 道,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不要在马路上 停留、玩耍、打闹。
• 3、懂得“水”、“火”、“电”的危险 • (1)儿童平衡及自救能力差,误入水中,无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七章 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三、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儿童意外伤害按其轻重可分为三类: • 可能会顷刻致命:溺水、触电、外伤 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 • 可能造成死亡或致残:烧烫伤、骨折、 毒蛇咬伤、狗咬伤。 • 轻微的意外伤害:划破一个小口、摔
三、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抢救生命 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
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
• 挤伤:(1)若无破损用水冲洗,冷敷;
•
(2)若指甲掀开或脱落立即去医院。
• 刺伤:清洗伤口,绷紧皮肤,用消毒的针挑出刺,挤出淤血,酒精消毒。
• 扭伤:冷水敷或浸泡患处 ,一天后再热敷。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 (九)蚊虫咬伤 • 虫咬伤的三种情况及处理方法(表20)。
表20 虫咬伤
咬伤情况
d.水进入外耳道应让头偏向患侧,使进水一侧的 耳朵向下,同侧脚单腿跳跃,水便会流出;也可用干 脱脂棉轻轻插入外耳道,在耳内转动几圈,将水吸尽。
e.如无法自行取出耳内异物,须及时去医院。 3、咽部异物:被异物卡住后,张大嘴,将舌头压 下,用镊子轻轻夹出,若无效,送医院处理。 4、气管异物:有些食物表面光滑、细小、质轻, 如花生米、瓜子仁、西瓜子、果冻、米花、葡萄等易 造成气管异物。
桡骨小头半脱位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三)异物入体 •异物入体的六种情况及处理方法(见 图7)。
图7 异物入体
1、鼻腔异物:确定诊断后应看清异物位置、大小 后方可取出。一般除不规则扁平片状异物,如 纸片、棉片可以镊出外,对圆形光滑异物切忌 用镊随意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或掉入 鼻咽部,误吸入气管内。
• 2. 脱臼 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使关节面失去正常 位置关系,形成脱臼。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意外事故,已成为幼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幼儿活泼好动,什么都想去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常接触危险的环境,做危险的动作,所以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幼儿园除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必要的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以保障幼儿的健康。
保教人员应增强工作的责任心,掌握处理意外事故的基本常识,万一发生意外,则要冷静地进行急救。
第一节意外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学前期是学前儿童身心成长的奠基期,是获得有关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理想时期,学前儿童若能在这段时间形成正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避免许多危险事情的发生。
托幼园所除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必要的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以保障幼儿的健康。
一、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自身和环境等多方面。
1.幼儿运动功能不完善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运动功能不完善。
1岁左右,儿童学会独自行走时,意外伤害事故便相应增多,儿童头部占身体的比例大而且重,常会摔跤,头面部便成了受伤的对象。
随着幼儿动作能力的提高,受伤的部位扩展到了四肢。
2.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幼儿对生活环境的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会尝试去做他们自己不能做的事而引起意外伤害。
如用手去摸插座导致触电,玩火引起烧伤,在河边玩耍发生溺水事故。
幼儿挥舞木棍玩耍,根本不会考虑会对别人有什么危害;幼儿站在高处往很硬的地面上跳,也是不计后果。
像这样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认识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在托幼机构及家庭中比比皆是。
3.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和冲动,这一特点易使幼儿忽略周围的环境,丧失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出现各种事故,如与他人争抢玩具,发生打斗;想看窗外的情景,站在小椅子上不慎摔倒。
4.托幼园所管理不善,保教人员缺乏责任感管理上的漏洞、执行制度不严往往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幼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第一节 意外事故的预防 和安全教育
一、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托幼园所常规的安全措施
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讨论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1、幼儿运动功能不完善 2、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3、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 4、托幼园所管理不善,保教人员缺乏责任感
案例分析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在操场上玩滑梯的 游戏。小刚看到幼儿园的大门开着,趁老 师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幼儿园,自己回家 了。
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你认为这件事 幼儿园是否有责任?幼儿园应对此类事情 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 的安全教育?
二、托幼园所常规的安全措施
小组探究
如何做到幼儿园环境设施安全?为什么幼 儿园门上不宜加设弹簧?为什么幼儿园不要 给幼儿提供过小的玩具?应怎样妥善保管药 品和有毒物品?幼儿园应建立哪些安全检查 制度?幼儿园还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7、离园环节 离园准备时再一次清点核查幼儿人数; 要亲自将每一位幼儿交到家长手里; 下班前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
三、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
交通安全我知道
2、防火的知识 (1)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靠近火源,着火了赶快告诉成 人。 (2)有简单的防火知识,知道火警电话是119。 (3)知道水、土、沙子都能灭火。 (4)见到点着的烟头和小火苗时要踩灭它。
4、预习: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有哪些?应 如何处理?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组织幼儿外出活动前,应先派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5、游戏环节
要注意游戏材料的安全,及时更换破损和不安全的游戏材 料;
提醒幼儿注意遵守游戏规则;
要保证能观察到所有幼儿的游戏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制止 。
6、午餐与午睡环节 餐前、餐后要提醒幼儿不做剧烈的运动; 进餐时提醒幼儿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不说笑。 幼儿午睡室不使用蚊香、接线板等危险物品,床铺要远离 插座、窗户; 午睡时检查幼儿嘴里、手中有无异物; 观察幼儿的面部表情,发现不良睡姿应立即纠正; 带领幼儿离开午睡室时,要清点幼儿人数,不要让穿衣 速度慢的幼儿独自留在午睡室。
(三)教育幼儿不做有危险的事 教育幼儿不互射弹弓、不爬墙、不爬树,不戏弄牲畜。 不采食花、草、种子。 不把小物品衔在口中吮吸,或放入耳、鼻中。 不要随便拿药吃,要遵医嘱由家长喂药。
(四)教给幼儿有效的自救知识 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危险,怎样避开危险。 向幼儿介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知识。
(五)教会幼儿防走失、防拐骗等自我保护技能
可开展“陌生人来了怎么办”、“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与家人走散了怎么办”、“被别人拐骗怎么办”等主题 教育活动。
第二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一、判断伤情的轻重
二、急救的原则
三、幼势有轻有重。在最 初的几分钟里,要迅速判断出病情的轻重, 然后再采取一些紧急措施,以挽救幼儿生命 或改善病情。
3、户外活动环节
活动前提醒并帮助幼儿整理好服装;
上下楼梯要组织幼儿排队,主班教师在前、副班教师在后 、保育员居中。
4、学习活动环节
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必须是无毒和安全的;要结合幼儿 的年龄特点和操作材料的特性,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集体教学活动中,个别幼儿有特殊需要或出现特殊状况, 带班教师应请配班教师或保育员跟随照看;
(四)加强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安全管理
1、来园环节 检查幼儿所带物品,切实防止将小刀、小玩具等物品带入 班内; 询问家长幼儿情况; 随时观察活动室内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做好班级幼儿的点名工作。
2、盥洗环节 应保证每个幼儿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发现盥洗室地面有积水和潮湿,要及时用干拖把拖干; 幼儿分组分批进行盥洗; 幼儿大小便异常,及时与保健医生、幼儿家长联系。
一、判断伤情的轻重
思考
幼儿急救的原则是什么?在这些急救原则 中,哪一条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为什么?
二、急救的原则
素质拓展
课堂总结
意外事故发 生的原因
托幼园所的 安全措施
判断伤情的轻重
急救的原则
布置作业
1、怎样预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2、幼儿园应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安全教 育?
3、意外事故发生后,如何判断伤情的轻重 ?急救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