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划分及矿产对城市发展影响探讨

合集下载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环境问题探讨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环境问题探讨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环境问题探讨摘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其中大气、水体污染是资源型城市的普遍环境问题。

同时,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出现的地表塌陷、尾矿堆积等,使得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低效开采和浪费现象普遍、急功近利的掠夺性开采引致的资源浪费加剧了东北地区后备资源供给不足的危机。

关键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环境污染一、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结构性污染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主要以煤炭、森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大部分为高污染行业,多数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环境污染。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排放的污染物占污染总量的90%以上,严重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塌陷土地塌陷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东北地区有以矿产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因为多年开采,造成地面塌陷,不仅带来经济损失,也会有人员伤亡;煤炭露天开采不仅造成植被破坏,煤炭风化的粉煤灰会污染环境,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以辽源市为例,采煤造成的大面积深陷,使工企、学校、医院等建筑物出现裂缝、坍塌,路网、水网、电网、汽网等城市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

辽源矿区深陷区面积达到19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51.3%。

由于沉陷区域有很多居民及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群众上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由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部分煤矿地表塌陷面积日益扩大,煤矸石堆积占地增加,矿区瓦斯排放量大,固体排放物浓度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如阜新经过百年的矿业开采,堆积了大量固体废弃物。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原因,工业固体废物数量将继续增加,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和煤矸石等小部分被综合利用外,绝大部分还是无法利用。

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大片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262个资源型城市

262个资源型城市

262个资源型城市简介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为产业基础的城市,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

这些城市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相关产业,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中国境内有许多资源型城市,其中就包括了262个。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资源型城市可以根据所依赖的主要资源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资源的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将资源型城市分为以下几类:1.煤炭型城市:这类城市以煤炭资源为主要特征,煤炭开采及相关产业是这些城市的经济支柱。

例如山西省的太原、临汾等城市。

2.石油型城市:以石油资源为主要特征,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是这些城市的支柱产业。

例如中国的大庆市、新疆的克拉玛依市等。

3.天然气型城市:这类城市的特征是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长庆油田、四川盆地等地。

4.矿业型城市:以矿产资源为主要特征,矿产资源的开采及相关产业是这些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

例如山东省的青岛、山西省的运城等。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挑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方面,资源的开采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主要的挑战包括:1.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一些资源型城市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2.资源枯竭问题: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

当资源枯竭后,这些城市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转型升级成为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城市。

3.单一经济结构: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特定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往往过于单一。

一旦主导产业遇到困难,整个城市的经济就会受到冲击。

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型城市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这限制了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策略为了应对上述挑战,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一些策略可以帮助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包括:1.多元化经济:资源型城市应该寻求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资源型城市矿产

资源型城市矿产

资源型城市矿产目录1. 资源型城市矿产概述 (2)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矿产资源的分类 (4)1.3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5)2.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与挑战 (7)2.1 资源优势分析 (8)2.2 资源枯竭的挑战 (9)2.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0)3.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案例分析 (12)3.1 国外的典型案例 (13)3.2 我国的典型案例 (14)4. 资源型城市矿产的开发与管理 (15)4.1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 (17)4.2 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建设 (18)4.3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20)5. 资源型城市矿产的产业链拓展 (20)5.1 产业链提升策略 (22)5.2 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 (23)5.3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25)6. 资源型城市矿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6)6.1 经济多元化与产业升级 (27)6.2 社会发展与公共服务 (28)6.3 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29)7. 政策支持与研究展望 (30)7.1 政策环境分析 (31)7.2 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 (33)7.3 未来展望与建议 (35)1. 资源型城市矿产概述矿产是自然赐予人类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众多的城市中,资源型城市更是依赖矿产资源的开发,形成一种特有的产业特色与发展路径。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资源型城市所产的矿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工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源型城市矿产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资源型城市矿产是指基于当地矿产资源优势,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而形成的城市经济体系。

这类城市多以矿物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为主要经济活动,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这些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金属与非金属矿等。

这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较高,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划分及矿产对城市发展影响探讨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划分及矿产对城市发展影响探讨

所致,就其城市的总体特征而言,仍没有脱离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九台市比重过低是
由于该市的煤炭资源(主要是指营城煤矿)已面临完全枯竭状态,其它煤矿的生产规模不大
所影响。蛟河市和松原市从业人员比重低,但是其产值所占比重高,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另
外,磐石市铁矿产值在本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确定为金属型资源型城市。表 3 中,和龙、
也是吉林省优势资源,位居全国第 9 位,但每年原油产量在东北三省中并不高,每年只有
450 万吨左右。煤炭产量更是远远低于辽宁省和黑龙江省,而且,吉林省每年煤炭缺口大都
从黑龙江、辽宁引进。吉林省人均煤炭、石油占有量也分别低于辽宁和黑龙江。另外,吉林
省煤炭在全国也不具备优势,华北地区是我国的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特别是山西省产煤量最
采掘业总产 值(万元)
29579 154308 107307
231 35576 24398 11264 28175 32791 28406
占工业总产值 比重(%)
7.4 27.6 27.8 0.5 39.6 37.5 15.8 24.5 40.3 32.1
单位从 业人员
(人) 25570 71562 44229
0
矿产品产量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矿业产值(亿
元) 2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图 3 吉林省矿产品产量历年变化 图 4 吉林省矿业产值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吉林省矿产资源年报,2003 年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资源型城市通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而形成,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枯竭,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其现状及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路径。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及挑战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主要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开发而形成。

这些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资源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型城市亟需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还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这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与策略(一)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源型城市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逐步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提高经济附加值。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型城市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恢复生态环境功能,提高生态承载力。

同时,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资源型城市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通过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资源型城市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冲突问题分析

资源型城市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冲突问题分析

tecn i ewe n n s c i eS sm ot toCq Lt rtT 姒l am dlh t eepa ecq)I n h otc btenl dadr 眦I i ab O .oiiiprn 0 lt a e es g n t a t 蛆e f .h 曲 oe teai xlnt 0 e鲫 o . 8oi rc l ih r
占比例较大。邹兰(04 认 为, 20 ) 中国依赖单一资 源的城 市和地 区数量 很大 , 大约有 40多个 。 0
关 于资源 型城市 土地 问题 的研 究 国内很少 有 专 门的资 料 , 多 是 在关 于 环境 的资 料 中有 所 提 大 及 。另外 , 在建 立 资 源 型城 市可 持 续 发 展评 价 指 标 体 系中 , 关 于土 地 资 源方 面 的 压力 指 标 。我 有 国对 资源 型产 业 的定 义 为 : 从事 不 可 再 生 资源 开 发的产业 , 当于 国际标 准 产业 分 类 的 第二 大 项 相
业 和其 他矿采 选业 。我 国资源 型城 市 又可 以分为 煤炭 城 市 、 油 城 市 、 色 金属 城 市等 , 国的煤 石 有 我 炭城 市数量 最 多 , 其次 是 石 油城 市 。本 文 的 研究
主要针对这两类城市 。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 中,
No. 2 O7 5,O
S r lN . 6 ei o 9 a
[ 市场 经济 论坛 ]
资 源 型 城 市 土 地 资 源 与 矿 产 资 源 冲 突 问题 分 析
李 龙 , 晓庄 杨
( 东北财经大学 , 宁 大连 162 ) 辽 1 5 0
[ 摘
要] 国资源型城 市的发展遇到难题 , 我 破解这一难题是 3前 的重 大任务。引起 资源型城市发展 困难 - "

2024年吉林能源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吉林能源市场发展现状

吉林能源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本文将对吉林省的能源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能源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保障能源供应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吉林省的能源市场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能源供需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2. 能源资源情况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油页岩、天然气、水力等。

其中,煤炭是吉林省的主要能源资源,占据了能源供应的主导地位。

吉林省煤炭储量丰富,仅位于长春-吉林-延吉砂煤矿田的探明煤炭储量就超过100亿吨。

此外,吉林省还具备较大的油页岩资源潜力,天然气和水力资源也不可小觑。

3. 能源消费状况吉林省的能源消费以工业和居民生活为主。

工业部门是吉林省能源消费的最大需求方,占据了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

主要行业包括钢铁、化工、石化、冶金等,这些行业对于煤炭、电力和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较大。

居民生活方面,由于吉林省冬季较长,供暖需求量较大,因此电力和煤炭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4. 发展现状4.1 可再生能源发展吉林省正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该省已建成多个水力发电站和风力发电场,有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同时,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尽管规模较小,但仍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碳减排。

4.2 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吉林省针对能源生产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配置等措施,加快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

从传统的煤炭化工和重化工走向绿色和高效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技术、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等,为吉林省的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4.3 能源政策与规划吉林省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与规划,以推动能源市场的发展。

其中包括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

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近年来,城市产业转型成为了全球各城市发展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中国,各地政府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规制和资源禀赋都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产业转型中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定义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其实很容易区分。

简单来说,资源型城市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进行生产与都市化的城市。

资源可以是任何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资源。

以中国为例,煤炭生产的临汾、山西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则与之相对。

这类城市不是以特定的资源为基础进行发展,而是以其他的产业,例如服务业、制造业等为主导的城市。

例如中国的广州、上海就是非资源型城市。

二、环境规制与城市产业转型环境规制一直被视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环境保护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中国,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水土流失现象屡屡发生,有损社会发展。

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环境保护放在了首位,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治理。

这对城市产业转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各种能源及原材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过去,这些城市的政府往往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治理,使得调整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困难。

但是今年以来,由中央政府推出的空气治理、水治理、土治理等政策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压力,固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严格实施在这些城市也被越来越认真地落实。

这些环保措施实际上也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

事实上,正是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几年来,随着开发的强度的增加,部分资源出现枯竭现象,造成的社会问题也较为 突出,图 1 和图 2 表明,吉林省矿山数量和从业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少,解决矿业中 失业人员的问题比较艰巨。
另外,通过图 3 和图 4 的曲线可以看出,矿产品产量在经过减少的过程后,开始保持稳 定;产值则呈增长的趋势。说明吉林省矿业结构向合理的方面优化,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 加值增多。
采掘业总产 值(万元)
29579 154308 107307
231 35576 24398 11264 28175 32791 28406
占工业总产值 比重(%)
7.4 27.6 27.8 0.5 39.6 37.5 15.8 24.5 40.3 32.1
单位从 业人员
(人) 25570 71562 44229
-5-

森林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区别,划分的标准应该具有差别,因此这里大致采用林业产值占总产
值的比重大于 10%的城市及结合该城市的发展历史作为森工城市的划分依据。由此划分的
森工城市主要为:抚松县、长白县、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敦化市。
2.2.3 资源型城市按资源类型分类 吉林省的主要自然资源是煤炭、石油和森林,另外,还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等,从而
1.3 吉林省主要能源在东北以及全国所占地位分析
优势矿种 炼镁用白云岩(万吨) 硅灰石(万吨)
表 1 吉林省优势矿种资源储量及占全国百分数
资源储量 占全国百分数(%) 主要分布地区
4852.1 5429.4
20.93 40.3
白山 磐石、梨树
-2-
硅藻土(万吨)
21004.8
浮石 (万立方米)
858
有外向性),初步确定这些城市为矿产资源型城市。
表 3 吉林省采掘业区位商大于 1 的县市[3]
县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松原市 九台市 蛟河市 桦甸市 舒兰市 磐石市 通化县
区位商 3.635589 2.017303 5.552641 5.080021 1.087636 1.56842 1.911861 1.906327 1.045081 1.42599
1 本论文得到吉林省建设厅、吉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支持。 -1-

1.2 吉林省矿山数量、从业人员、矿产品产量与产值分布状况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矿山数量 (个)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图 1 吉林省矿山数量历年变化
2001
2002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从业人员 (人)
0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图 2 吉林省从业人员历年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11060
12.35 安图县
林业产值(万元) 比重(%)
15450
6.70
32091
7.68
9043
5.37
20366
19.14
23546
19.55
20068
13.41
资料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04 年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以上城市的林业产值不仅总量大,在地区的生产总值上比重也是很
高,和龙市和汪清县均接近了 20%,说明林业在以上大部分城市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由于
黑龙江 3815 1614 4430 2248.6 6653 4840 21 1.74 1.27
全国
172787.1 17000 327
表 1 列出了吉林省部分优势矿种资源储量在全国所占的比例,为吉林省未来矿产资源规
划提供参考。表 2 主要比较了吉林省石油、煤炭、天然气产量在全国及东北地区地位。石油
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油页岩、炼镁用白云岩、冰洲石、硅灰 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建筑用玄武岩;居前5位的 有29种,如镍、钼、隐晶质石墨、宝石、二氧化碳气等;居前10位的53种。其中非金 属矿产和矿泉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资源在全国 乃至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长白山系连绵千里,素有“长 白林海”之称,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 920.66 万公顷,列全国第 13 位,其中有林地面积 805.2 万公顷,列全国第 2 位,活立木总蓄积 8.6 亿m3,有林地蓄积 8.4 亿m3,森立覆盖率 42.5%[2]。
-3-
源型城市要结合定向和定量相结合分析[1]。

2.2 资源型城市类型划分
2.2.1 矿产资源型城市界定 Ⅰ. 由“区位商”初步判定资源型城市
这里主要采用五普人口调查资料,运用城市流强度概念计算各个县市采掘业的外向度,
即计算区位商。计算结果见表 3,共 19 个县市区位商大于 1(区位商大于 1 表明其采掘业具
划分森工资源型城市(见表 5)。
表 5 2003 年吉林省部分县市林业产值及其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
城市 桦甸市 蛟河市 白山市 临江市 抚松县 长白县
林业产值(万元) 比重(%) 城 市
15060
2.34 江源县
28220
5.67 敦化市
14998
4.46 珲春市
9568
4.12 和龙市
33098
13.84 汪清县
1 吉林省资源现状及优势矿种分析
1.1 吉林省矿产、森林资源现状
目前,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 162 种,吉林省发现矿产137种,占全国 86%,其中有 探明资源储量的 85 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 77 种。具体如下:
能源矿产 4 种:即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金属矿产 17 种:即铁、锰、铬、钛、 钒、铜、铅、锌、镁、镍、钴、钨、钼、锑、汞、金、银;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 11 种:即铈、镧、钍、锆、钇、锗、镓、铟、镉、硒、碲;非金属矿产 50 种;水气矿产 3 种: 即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3]。
0
矿产品产量 (万吨)
120
100
80
60
40
矿业产值(亿
元) 2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图 3 吉林省矿产品产量历年变化 图 4 吉林省矿业产值历年变化 资料来源:吉林省矿产资源年报,2003 年
大。
2 资源型城市分类
2.1 资源型城市定义及划分依据
资源型城市定义为: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可再生的时间过长, 从这个意义将其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即森工城市列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定义给出 了资源型城市的定性描述,这里有几点需要强调:(1)当地资源的开采,也就是说该城市必 须有采掘业,否则,资源加工规模再大,比重再高,也不能称其为资源型城市;(2)资源型 产业发展的状况对所在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3)考察资源型城市必须关注它的全过程, 既要看它的过去,更要看它的现在。有些城市曾经是资源型城市,但通过若干年的经济转型 后,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已经不能称之谓资源型城市了。(4)判断资
安图、长白等虽然区位商较高,但其产值受森林资源影响,在下面的森工城市划分中考虑。
另外,还有些具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的城市未被选入,如扶余、大安、镇赉、伊通、
农安,虽然现在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还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资源的开采,以后
有可能发展为资源型城市。
综上所述,吉林省矿产资源型城市确定为如下几个城市:辽源、白山、松原、九台、舒
329 6075 4333 20053 21900 8810 10404
占全部单位 从业人员比
重(%) 14.3 38.2 20.2 0.7 23.8 18 38.7 50.9 36.8 47.2
-4-

敦化市 珲春市 和龙市 安图县 汪清县
61454 17262 32240 30773 27267
23.1
18432
31.1
14.4
11334
37.1
57.4
12838
50
42.8
10169
37.1
37
12681
40.2
注:表中总产值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变价总产值。
Ⅲ 资源型城市确定
从表 4 中看出,辽源市两个比重值虽然相对较低,但主要是由于煤炭资源几近枯竭,煤
炭开采和洗选业严重萎缩(其产值比重已由最鼎盛时期的超过 20%下降到 2002 年的 7.4%)
总从业人员(万人) 2018.9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002.5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2556.8
原煤(万吨)
5871
原油(万吨)
1332
天然气(亿立方米) 13.3
人均煤炭占有量(吨) 1.41
人均石油占有量(吨) 0.32
吉林 2703.7 1202.5 2522.6 929.3 2038 456 2.3 0.75 0.17
所致,就其城市的总体特征而言,仍没有脱离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的范畴。九台市比重过低是
由于该市的煤炭资源(主要是指营城煤矿)已面临完全枯竭状态,其它煤矿的生产规模不大
所影响。蛟河市和松原市从业人员比重低,但是其产值所占比重高,是城市的主导产业。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