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数据融合与治理平台V1

合集下载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数据被创建、积累和共享。

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储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系统管理,给数据的有效利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平台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数据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数据治理的概念与重要性数据治理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确保数据的质量、可用性、可信度和一致性。

数据治理旨在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数据。

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质量保证:数据治理可以规范数据的整体质量管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2. 合规性要求:数据治理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合规性,例如遵循隐私法规、安全标准等,减少组织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3. 提高数据加工效率:通过数据治理,可以减少数据处理中出现的错误和冗余,提高数据加工效率,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

4. 数据共享和协作:良好的数据治理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协作,帮助不同部门之间更好地合作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数据管理平台的概念与功能数据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多个数据管理功能的平台,旨在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

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1. 数据集成与处理:数据管理平台能够集成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去重、标准化等处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2. 元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平台能够管理和维护数据的元数据,包括数据的定义、属性、关系等,帮助数据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3. 数据安全与权限控制:数据管理平台能够为数据提供安全的存储和访问机制,通过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 数据查询与分析:数据管理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查询和分析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5.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数据管理平台能够将数据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和传递数据。

三、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平台的结合数据治理与数据管理平台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解决数据管理的问题,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

政府行业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方案范本1

政府行业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方案范本1

行业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可视化分析平台需求分析 (4)2.1 功能需求 (4)2.1.1 数据集成 (4)2.1.2 数据展示 (4)2.1.3 数据分析 (4)2.1.4 交互式操作 (4)2.1.5 报表输出 (4)2.2 功能需求 (4)2.2.1 响应速度 (4)2.2.2 数据处理能力 (4)2.2.3 系统稳定性 (4)2.3 用户需求 (5)2.3.1 易用性 (5)2.3.2 可定制性 (5)2.3.3 安全性 (5)2.3.4 兼容性 (5)2.3.5 扩展性 (5)第三章技术选型与架构设计 (5)3.1 技术选型 (5)3.1.1 数据存储技术 (5)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5)3.1.3 数据可视化技术 (5)3.1.4 前端开发技术 (6)3.1.5 后端开发技术 (6)3.2 系统架构 (6)3.3 技术栈 (6)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4.1 数据源分析 (7)4.2 数据采集方式 (7)4.3 数据处理流程 (7)第五章数据存储与管理 (8)5.1 数据存储方案 (8)5.1.1 分布式存储架构 (8)5.1.2 多级存储策略 (8)5.1.3 数据压缩与优化 (8)5.2 数据管理策略 (9)5.2.1 数据分类管理 (9)5.2.3 数据质量管理 (9)5.3 数据安全与备份 (9)5.3.1 数据安全 (9)5.3.2 数据备份 (9)第六章数据可视化设计 (9)6.1 可视化组件设计 (9)6.1.1 组件选型 (9)6.1.2 组件布局 (10)6.1.3 组件交互 (10)6.2 可视化展示方式 (10)6.2.1 数据筛选 (10)6.2.2 数据排序 (10)6.2.3 数据聚合 (10)6.3 交互式设计 (11)6.3.1 交互式图表 (11)6.3.2 交互式动画 (11)6.3.3 交互式导航 (11)第七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11)7.1 用户管理模块 (11)7.1.1 用户注册与登录 (11)7.1.2 用户权限控制 (12)7.1.3 用户信息管理 (12)7.2 数据管理模块 (12)7.2.1 数据采集与导入 (12)7.2.2 数据存储与备份 (12)7.2.3 数据安全与权限控制 (12)7.2.4 数据维护与更新 (12)7.3 可视化分析模块 (12)7.3.1 数据预处理 (12)7.3.2 可视化组件库 (13)7.3.3 交互式分析 (13)7.3.4 数据报告 (13)7.3.5 数据导出与分享 (13)第八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3)8.1 系统集成 (13)8.2 测试策略 (14)8.3 测试用例设计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运维 (14)9.1 项目实施计划 (14)9.2 运维策略 (15)9.3 培训与支持 (15)第十章项目评估与改进 (15)10.1 评估指标体系 (15)10.3 持续改进策略 (16)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行业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门数据治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方案

部门数据治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方案

部门数据治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部门数据治理现状分析 (4)1.2 决策支持平台建设需求 (4)1.3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4)第2章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4)2.1 数据治理框架设计 (5)2.1.1 政策指导 (5)2.1.2 技术支撑 (5)2.1.3 流程优化 (5)2.2 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5)2.2.1 领导小组 (5)2.2.2 数据治理办公室 (5)2.2.3 业务部门 (5)2.2.4 技术支持部门 (6)2.3 数据治理制度与流程 (6)2.3.1 数据治理制度 (6)2.3.2 数据治理流程 (6)2.4 数据质量管理 (6)2.4.1 数据质量控制 (6)2.4.2 数据质量评估 (6)2.4.3 数据质量改进 (6)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6)4.1 数据预处理与清洗 (7)4.1.1 数据集成 (7)4.1.2 数据清洗 (7)4.1.3 数据转换 (7)4.2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觉 (7)4.2.1 关联规则分析 (7)4.2.2 聚类分析 (7)4.2.3 决策树分析 (7)4.2.4 机器学习算法 (7)4.3 数据可视化与报表设计 (7)4.3.1 数据可视化 (8)4.3.2 报表设计 (8)4.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8)4.4.1 智能预测 (8)4.4.2 智能推荐 (8)4.4.3 智能优化 (8)4.4.4 智能分析 (8)第5章决策支持模型与方法 (8)5.1 决策支持模型概述 (8)5.1.2 决策支持模型分类 (9)5.1.3 决策支持模型在部门的应用 (9)5.2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方法 (9)5.2.1 数据预处理 (9)5.2.2 数据分析方法 (9)5.3 智能决策支持算法 (9)5.3.1 人工神经网络 (10)5.3.2 深度学习 (10)5.3.3 遗传算法 (10)5.4 模型评估与优化 (10)5.4.1 模型评估 (10)5.4.2 模型优化 (10)第6章平台架构设计 (10)6.1 总体架构设计 (10)6.1.1 基础设施层 (11)6.1.2 数据资源层 (11)6.1.3 应用支撑层 (11)6.1.4 业务表现层 (11)6.2 技术架构设计 (11)6.2.1 前端技术 (11)6.2.2 后端技术 (11)6.2.3 数据库技术 (11)6.2.4 中间件技术 (11)6.3 数据架构设计 (12)6.3.1 数据源 (12)6.3.2 数据集成 (12)6.3.3 数据存储 (12)6.3.4 数据处理 (12)6.3.5 数据服务 (12)6.4 应用架构设计 (12)6.4.1 功能模块划分 (12)6.4.2 业务流程设计 (12)6.4.3 系统集成 (12)第7章系统开发与实施 (12)7.1 系统开发方法论 (12)7.1.1 整体规划与分阶段实施 (12)7.1.2 迭代开发与持续优化 (13)7.1.3 风险管理 (13)7.2 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13)7.2.1 开发环境 (13)7.2.2 开发工具 (13)7.3 系统实施与部署 (13)7.3.1 系统实施流程 (13)7.4 系统测试与验收 (14)7.4.1 系统测试 (14)7.4.2 系统验收 (14)第8章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14)8.1 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 (14)8.1.1 数据采集 (14)8.1.2 数据清洗与转换 (15)8.1.3 数据存储与管理 (15)8.2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 (15)8.2.1 数据预处理 (15)8.2.2 数据分析 (15)8.2.3 数据挖掘 (15)8.3 决策支持与报告模块 (15)8.3.1 决策支持 (15)8.3.2 报告 (15)8.3.3 报告推送与共享 (15)8.4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模块 (15)8.4.1 用户管理 (16)8.4.2 权限控制 (16)8.4.3 操作日志记录 (16)8.4.4 安全防护 (16)第9章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 (16)9.1 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 (16)9.1.1 安全策略 (16)9.1.2 安全措施 (16)9.2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 (17)9.2.1 数据备份策略 (17)9.2.2 数据恢复机制 (17)9.3 系统运维与监控 (17)9.3.1 系统运维 (17)9.3.2 系统监控 (17)9.4 系统升级与维护 (17)9.4.1 系统升级 (17)9.4.2 系统维护 (17)第10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8)10.1 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10.2 项目风险管理 (18)10.3 项目评估与优化 (18)10.4 项目总结与经验推广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部门数据治理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某企业数据智能管理治理平台设计建设技术方案-20241024

某企业数据智能管理治理平台设计建设技术方案-20241024

项目编号:某企业数据智能管理治理平台设计建设方案目录1.1 总体建设方案概述 (3)1.1.1 数据治理论述 (5)1.1.2 数据治理流程 (7)1.1.3 基础库治理步骤 (8)1.1.4 治理过程产出 (11)1.2 平台建设总体设计 (11)1.2.1 平台设计理念 (12)1.2.2 平台架构设计 (13)1.2.3 平台技术特点 (14)1.3 数据治理建设方案 (15)1.3.1 数据标准管理 (15)1.3.2 元数据管理 (19)1.3.3 数据质量管理 (23)1.3.4 数据集成管理 (28)1.4 数据管理建设方案 (29)1.4.1 数据资产管理 (29)1.4.2 数据异常管理 (43)1.4.3 数据架构管理 (45)1.4.4 数据开发管理 (46)1.5 数据智能建设方案 (52)1.5.1 数据血缘 (52)1.5.2 智能标签 (54)1.5.3 数据探索 (56)1.5.4 画像分析 (57)1.1总体建设方案概述数据管理平台涵盖了数据的全局治理和过程管控,是数据可用的前提,只有确保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信可用,才能进一步通过数据运营、数据应用帮助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产管理,发现内部数据问题、发掘数据价值,进而实现数据资产的盘活和有效利用。

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元模型驱动模式,构建一体化的数据资产管控,实现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和全景式的“三全”治理,确保每一份数据资产皆可靠、可信、可用。

通过对数据、应用、系统综合管理,构建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一体化的数据管理体系。

数据治理将分散、多样化的数据通过汇集、标准化、清洗等操作对数据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和监控,形成城市大数据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并提供一站式数据治理体系,持续不断的挖掘和提升数据的应用价值。

从功能角度,数据治理系统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数据目录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集成、工作流、数据地图/数据血缘、数据管理数据安全、多租户、元数据管理、系统安全等功能。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项目建设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二、项目需求分析 (5)2.1 数据治理原则 (6)2.2 数据治理范围 (7)2.3 数据治理流程 (8)三、项目内容与任务 (10)3.1 数据治理架构设计 (11)3.2 数据质量提升 (12)3.3 数据安全保障 (13)3.4 数据资源管理 (14)3.5 数据治理机制建设 (16)四、项目实施计划 (16)4.1 项目时间表 (18)4.2 项目阶段划分 (18)4.3 项目责任分配 (19)五、项目资源保障 (20)5.1 人力资源保障 (22)5.2 物力资源保障 (23)5.3 资金保障 (24)六、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 (25)6.1 项目风险识别 (27)6.2 项目风险评估 (28)6.3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30)七、项目监控与评估 (30)7.1 项目进度监控 (31)7.2 项目质量评估 (33)7.3 项目效益评估 (33)八、项目总结与展望 (34)8.1 项目成果总结 (36)8.2 项目经验教训 (37)8.3 项目未来展望 (38)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数据平台作为汇聚、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建设对于提升企业的数据驱动决策能力、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面临着数据治理体系不完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数据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

本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统规范、安全的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体系,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各个方面;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的数据治理能力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数据治理数据支撑平台与数据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治理数据支撑平台与数据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管控技术
使用IAM、Access Control等 数据管控技术,实现数据的安 全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
微服务架构
采用Spring Cloud等微服务框 架,实现服务的注册、发现和 负载均衡。
数据存储技术
采用HBase、Elasticsearch等 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数据的 分布式存储和高效查询。
07
效益评估与持续改进
项目效益评估
降低运营成本
优化数据处理流程,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提升数据质量
通过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为业务决策 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增强数据安全性
完善数据安全措施,减少数据泄露和损失, 保障企业核心利益。
数据治理体系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与调整
对数据治理体系进行定期评 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优化。
注重兼容性
在技术更新和升级过程中, 重视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降低整合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存储
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实现数据的可靠性和高效存储。
数据管控
通过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质量管理等手段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数据应用
提供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支持业务决策和数据 分析。
技术实现细节
数据处理技术
使用Hadoop、Spark等数据 处理技术,实现批处理、流处 理和机器学习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批处理
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批量处 理,如MapReduce。
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
流处理
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如 Apache Kafka。
数据服务

数据治理解决方案v1

数据治理解决方案v1

数据治理解决方案
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战略的全面推进,数据生产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数字政府的核心资源。

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数据,晨华提供了一套综合性的数据治理服务。

这套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清洗、整合、分析和应用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政府和企业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管理体系。

首先,数据采集与整合是核心功能之一。

通过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统一接入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数据,并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利用。

其次,数据清洗与校验也是关键步骤。

采用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验,去除重复、错误、无效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这一过程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数据建模与分析是晨华的另一项核心功能。

根据业务需求,构建合理的数据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持。

这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潜在的趋势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最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是晨华非常重视的方面。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手段,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方案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方案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方案引言数据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正是因为数据的重要性,企业在管理和利用数据方面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数据治理运营系统。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是一种庞大的系统,它包括了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以及分享等各个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本文将对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方案的设计、实施、运营和优化等方面。

一、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概述1.1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定义数据治理运营平台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流程和策略,规范、管理和支持数据的生命周期。

它涵盖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分享等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管理。

1.2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重要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企业所面对的数据管理和利用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进而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决策。

1.3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目标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并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 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优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

二、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设计2.1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架构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架构通常包括了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数据分析和数据运营这四个主要模块。

其中,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清洗和存储;数据安全模块负责数据的保护和合规管理;数据分析模块负责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数据运营模块负责数据的可视化和应用。

2.2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关键技术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设计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撑,其中包括了数据集成、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整体效能和价值。

2.3 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关键功能数据治理运营平台的关键功能主要包括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明数据融合与治理平台V1.0操作手册项目名称:北明数据融合与治理平台V1.0承建单位:北明软件有限公司目录前言 (3)关于本手册 (3)预期读者 (3)前提和假设 (3)定义 (4)系统概述 (5)系统权限 (5)2.1.1用户权限 (5)2.1.2菜单权限 (5)2.1.3数据权限 (5)系统登录 (5)平台操作说明 (7)数据采集平台操作说明 (7)3.1.1数据源管理 (7)3.1.2结构化数据采集工具 (10)3.1.3大数据采集工具 (22)3.1.4爬虫数据采集工具 (29)3.1.5数据采集自动化服务工具 (37)数据处理平台操作说明 (39)3.2.1调度管理 (39)3.2.2引擎管理 (43)3.2.3数据清洗转换 (45)3.2.4数据脱敏处理 (47)3.2.5服务器管理 (49)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51)3.2.1元数据管理 (51)3.2.2基础管理 (56)3.2.3目录管理 (61)3.2.4资源服务注册 (77)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操作说明 (79)3.3.1交换节点管理 (81)3.3.2交换任务管理 (87)3.3.3交换监控 (88)数据治理平台操作说明 (89)3.4.1数据标准管理 (89)3.4.2治理指标管理 (90)3.4.3数据资产管理 (91)3.4.4数据治理规则应用 (92)3.4.5治理调度配置工具 (93)3.4.6治理分析统计 (94)3.4.7治理知识管理 (95)前言关于本手册本手册将本系统实施步骤一步步进行详细阐述,由浅入深讲述系统实施时所有注意事项,并对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作以全面介绍,使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通过查阅本用户手册而得到轻松解决,深入浅出地了解该系统,并能灵活、有效地应用该系统,提升管理。

本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功能概述和特点;2.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3.如何使用本系统页面中的各个功能;4.如何对本系统进行设置;5.常见问题及处理;6.本系统的操作流程讲解。

还要提醒您注意的是,本手册中的页面图片只是列举的实例,可能与您在实际操作时略有不同,但并无大碍,相信您能够灵活地应用本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预期读者本手册的主要对象是具体的实施操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实施操作方面的指引,帮助实施人员熟练操作本系统的各项功能,来完成日常的业务工作。

本手册以新办业务作为实例,讲解了系统的通用的操作流程和方式,其它业务与新办业务的操作方式基本一致,可以参照操作。

前提和假设假设您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经验和知识,并假设您对本系统涉及的业务领域有整体的了解。

如果您没有使用过本系统,我们建议您接受一次或者更多的本系统的培训课程。

定义无系统概述系统权限2.1.1 用户权限在部门下创建用户名,由统一权限系统控制,不同部门的用户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

2.1.2 菜单权限系统的菜单权限由统一权限系统控制,不同权限用户登录该系统展示不用的菜单列表。

2.1.3 数据权限本次所有功能菜单根据是否需要权限控制;具体数据权限规则:受统一权限控制中心用户的关联部门相关系统登录1.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h:p/portal,进入单点登陆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管理系统的如下登录页面:2. 输入用户账号与密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的如下主界面(不同的用户登录根据不同的权限设置,显示的菜单会不同):平台操作说明数据采集平台操作说明数据采集是针对不同的数据源,配置发布不同的数据采集任务。

3.1.1 数据源管理该模块对各种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储存,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提供查看、新建、编辑、删除和库表管理功能。

1.界面按钮1)新增:新增数据库配置信息,ip地址和所属部门是完成前两步之后得来的。

如果数据库类型选择的是phoenix,则需要选择是否通过安全认证选择了安全认证填写其他配置信息和上传认证文件。

2)编辑数据库配置信息3)库表管理①查看表字段4)查看将数据库名作为超链接可查看数据库连接基本信息5)查询查询条件:所属部门、数据库名模糊查询,可重置6)删除:删除数据库配置信息3.1.2 结构化数据采集工具结构化数据数据采集任务模块可以新建,编辑,删除,发布,监视一个采集任务。

配置结构化数据数据采集任务可以将关数据库数据采集到传统其他关系数据库、文件、以及大数据平台。

1.结构化数据数据采集界面:包括查询条件以及采集任务列表2.界面按钮:1)查询:根据所选查询条件查询证照2)重置:将查询条件均置为默认值3)新增:会跳出一个数据库采集任务的配置流程,配置流程主要包括:基本属性、采集配置、数据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四个步骤,如下基本属性:填写服务的基本信息,描述这个服务的作用,选择对应的部署结点。

配置交换频率,可选择周期执行、定时执行、手工执行;配置是否启用日志记录;配置是否启用数据质量检查。

这里第一步骤填写完整点击下一步,如果没有弹出报错提示,则数据已经存储到数据库,可以在界面查看、编辑。

采集配置:这里对采集数据源进行指定,配置抽取方式(触发器、Oracle CDC、全表对比、增量字段、全量抽取),以及选择相应的扩展属性。

示例选择【增量字段】,点击数据源下拉选择数据库,点击【数据库表】选择对应的数据表,选择了数据库表后就可以下拉增量字段、主键字段选择相应的表字段,点击【扩展属性】、【文本路径字段处理】弹出其他设置,点击【数据集采集处理后置事件】弹出填写框,点击【记录采集处理后置事件】弹出填写框,点击【上一步】可以返回上一步修改设置。

图选择数据库表图采集数据集处理后置事件图采集记录处理后置事件数据存储/ 传输:这里配置数据从关系数据库采集后存储的目的地,存储/ 传输方式就是选择输出数据库。

可选关系数据库、文件服务器、消息服务器、HBase、Hadoop HDFS、Hive。

可配置相应的高级属性。

示例选择关系数据库,下拉选择数据源:点击【选择表】选择对应的存储表;选择入库方式(增量入库、历史表入库);选择失败处理方式(记录异常日志、数据回滚);点击【数据集处理后置事件】填写弹出框,点击【记录处理后置事件】填写弹出框,点击【主键策略】弹出其他设置填写,点击【文本路径字段处理】弹出是否启用文件路径字段处理。

图高级属性-主键策略图高级属性-文本路径字段处理数据加工:这里配置传统数据库字段对应相应的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字段,关系数据库,文件等字段的一一映射关系,同时支持字段处理(脱敏/转换/加解密)。

示例选择mysql数据库到mysql数据库。

首先选择采集字段、映射字段,保存之后就可以对字段进行转换、脱敏、加解密、编辑按钮是可以重新选择采集字段、映射字段、删除就是删除这个映射关系。

这个过程可以对字段进行简单的脱敏处理。

图选择采集字段及映射字段图转换-数据字典映射图转换-默认值转换图脱敏-字段脱敏-常用脱敏器图脱敏-掩码替换图加解密图加解密-Digest图第四步骤编辑、删除4)发布/取消发布:数据采集设置四个步骤配置完整即可以发布任务,如果没有配置完整会弹出“请完善数据服务设置!”,如果设置完整则会弹出是否确认发布任务提示框,点击【确定】发布任务,任务发布后不可以再编辑任务设置,只能查看,任务发布后【发布】按钮会变成【取消发布】按钮,可以取消发布。

图发布-请完善服务设置图发布-是否发布确认5)删除:删除这个采集任务设置。

6)监视:打开新页面:这个服务编号的监控页面。

7)服务编号:服务编号超链接到数据采集日志。

8)编辑:会跳出一个数据库采集任务的配置更新流程,配置流程主要包括:基本属性、采集配置、数据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四个步骤,页面与新增相同,如果原来已经新增过数据则会加载出来,没有就需要重新编辑保存。

9)查看:同【编辑】,区别就是没有修改配置的功能。

3.1.3 大数据采集工具大数据采集任务模块可以新建,编辑,删除,发布,监视一个采集任务。

配置大数据采集任务可以将大数据库数据采集到传统其他关系数据库、文件、以及大数据平台。

1.大数据采集界面:包括查询条件以及采集任务列表2.界面按钮:1)查询:根据所选查询条件查询证照2)重置:将查询条件均置为默认值3)新增:会跳出一个数据库采集任务的配置流程,配置流程主要包括:基本属性、采集配置、数据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四个步骤,如下基本属性:填写服务的基本信息,描述这个服务的作用,选择对应的部署结点。

配置交换频率,可选择周期执行、定时执行、手工执行;配置是否启用日志记录;配置是否启用数据质量检查。

这里第一步骤填写完整点击下一步,如果没有弹出报错提示,则数据已经存储到数据库,可以在界面查看、编辑。

采集配置:这里对采集数据源进行指定,配置抽取条件;点击【上一步】可以返回上一步修改设置。

数据存储/ 传输:这里配置数据从大数据库采集后存储的目的地,存储/ 传输方式就是选择输出数据库。

可选关系数据库、大数据酷酷等。

示例选择关系数据库,下拉选择数据源:点击【选择表】选择对应的存储表;数据加工:这里配置传统数据库字段对应相应的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字段,关系数据库,文件等字段的一一映射关系,同时支持字段处理(脱敏/转换/加解密)。

示例选择mysql数据库到mysql数据库。

首先选择采集字段、映射字段,保存之后就可以对字段进行转换、脱敏、加解密、编辑按钮是可以重新选择采集字段、映射字段、删除就是删除这个映射关系。

这个过程可以对字段进行简单的脱敏处理。

图选择采集字段及映射字段图转换-数据字典映射图转换-默认值转换图脱敏-字段脱敏-常用脱敏器图脱敏-掩码替换图加解密图加解密-Digest图第四步骤编辑、删除4)发布/取消发布:数据采集设置四个步骤配置完整即可以发布任务,如果没有配置完整会弹出“请完善数据服务设置!”,如果设置完整则会弹出是否确认发布任务提示框,点击【确定】发布任务,任务发布后不可以再编辑任务设置,只能查看,任务发布后【发布】按钮会变成【取消发布】按钮,可以取消发布。

图发布-请完善服务设置图发布-是否发布确认6)监视:打开新页面:这个服务编号的监控页面。

7)服务编号:服务编号超链接到数据采集日志。

8)编辑:会跳出一个数据库采集任务的配置更新流程,配置流程主要包括:基本属性、采集配置、数据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四个步骤,页面与新增相同,如果原来已经新增过数据则会加载出来,没有就需要重新编辑保存。

9)查看:同【编辑】,区别就是没有修改配置的功能。

3.1.4 爬虫数据采集工具爬虫数据采集任务模块可以新建,编辑,删除,发布,监视一个采集任务。

配置爬虫数据采集任务可以将数据采集到传统其他关系数据库、文件、以及大数据平台。

1.爬虫数据采集界面:包括查询条件以及采集任务列表2.界面按钮:1)查询:根据所选查询条件查询证照2)重置:将查询条件均置为默认值3)新增:会跳出一个数据库采集任务的配置流程,配置流程主要包括:基本属性、采集配置、数据存储/传输、数据加工四个步骤,如下基本属性:填写服务的基本信息,描述这个服务的作用,选择对应的部署结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