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教学设计公开课
嫦娥奔月的公开课教案

嫦娥奔月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讲解:a. 引入话题:讲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故事。
b. 提问:学生对于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多少?他们认为这个故事主要传达了哪些信息?1.2 学生互动:a. 学生分享他们对嫦娥奔月故事的了解。
b. 学生讨论故事中传达的信息,如对月亮的向往、家庭的重要性等。
第二章:诗歌欣赏2.1 教师讲解:a. 介绍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诗歌,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
b.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韵律和表达的情感。
2.2 学生互动:a.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b.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解读。
第三章:绘画创作3.1 教师讲解:a. 介绍中国古代绘画中关于月亮的表现方式,如工笔画、水墨画等。
b. 讲解绘画中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3.2 学生互动:a.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尝试表现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第四章:戏剧表演4.1 教师讲解:a. 介绍中国古代戏剧中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如京剧、昆曲等。
b. 讲解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4.2 学生互动:a. 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嫦娥、后羿等。
b.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分享表演心得和感受。
5.1 教师讲解:b. 强调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理解和感受。
5.2 学生互动:a. 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b.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第六章:中秋节的文化意义6.1 教师讲解:a. 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灯笼等。
b. 讲解中秋节与嫦娥奔月故事的联系。
6.2 学生互动:a. 学生分享他们关于中秋节的了解和经验。
b. 学生讨论中秋节的文化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当代文学中的月亮7.1 教师讲解:a. 介绍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月亮的描写,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b. 分析当代文学中月亮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嫦娥奔月》教案(3篇)

第1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教学重点:1. 理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神话色彩,感受故事的艺术魅力。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剧本、故事背景音乐。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故事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的氛围。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嫦娥为什么要奔月?后羿对此有何反应?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嫦娥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坚强等。
2. 教师提问:嫦娥奔月后,后羿是如何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的?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故事,撰写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故事剧本,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嫦娥和后羿是怎样的?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神话色彩,如不死药、月亮等。
2. 教师提问:嫦娥奔月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进行角色扮演。
嫦娥奔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模板

嫦娥奔月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 掌握关于嫦娥奔月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词汇;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 相关词汇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整体把握;2. 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与嫦娥奔月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嫦娥奔月的了解程度,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2:讲授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1. 通过PPT或者故事书,向学生讲解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Step 3:相关词汇学习1. 教师介绍与嫦娥奔月相关的词汇,并向学生解释词义;2. 学生跟读、书写并记忆相关词汇;3. 运用词汇造句,巩固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4:阅读理解练习1. 向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2.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并互相交流答案;3. 班级共同讨论短文的主要意思和答案。
Step 5: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深入讨论;2.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小组讨论总结,包括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等;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Step 6:创作活动1. 在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作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2. 学生可以用书写、绘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创作的故事;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班级展览。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观看有关嫦娥奔月的动画或电影,加深对故事的理解;2.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创作漫画等方式,进一步体验与嫦娥奔月相关的活动。
七、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创作作品综合评价学生对嫦娥奔月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个人反思和调整,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

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课文《嫦娥奔月》教案一【教材简析】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讲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了长生不老的药*成仙的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贪婪、皓月当空、企盼”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练习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为学生搭建交流的语言平台,让思维在碰撞中闪耀火花,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嫦娥善良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请同学们背一背有关“月亮”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吟诗叹月,引入课题1、激趣:同学们,老师将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到这个字,或许会使你联想起许多诗句,或许会让你回忆起儿时听过的故事┅┅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代表着团圆、美满,有时又代表着忧愁、分离,还有时代表着寂寞、凄凉┅┅它就是“月”字。
(板书:月)看到它你想起了哪些千古名句或故事呢?(学生自主交流)预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

《嫦娥奔月》教案(精选13篇)《嫦娥奔月》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领会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和善、舍己为民的品质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充分感悟教学难点:感悟朗读表演教学预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聚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同学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争论:"苦难'是什么意思?(苦痛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留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患病的苦难。
4.练读,表现出后羿的力大神勇。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
(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留意突出这些词。
5. 说说你觉得后羿是怎样的人?6.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其次段1.默读课文其次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争论:逢蒙的奸诈贪欲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欲)3.嫦娥的和善机灵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常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和善机灵。
嫦娥奔月教案15篇

嫦娥奔月教案嫦娥奔月教案15篇嫦娥奔月教案1一、教学资料:《嫦娥奔月》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借助插图与文字相结合,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体会文字语言之美。
3、透过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1、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
2、透过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3、借助插图与文字相结合,体会文字语言之美。
四、教学难点:抓住“接济”、“周旋”二词,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并透过语言、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感受嫦娥的心灵美。
五、教具:小黑板六、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⑴指名回答课文中所讲的两个神话故事⑵主要讲了哪一个故事⑶这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美丽的神话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感受画面美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画面?(生畅所欲言)此刻大家翻到课本54页,这幅画美吗?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述了这幅画面,你能找到吗?(生指出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文字,说说读后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并相机板书:景美碧蓝碧蓝洒满银辉出示小黑板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悠的飞了起来。
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郊野,越飞越高。
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向朝着月亮飞去。
生边读边比较,找出与原文不同的地方,并说说其中的好处。
最后齐读本段,再次感受这美丽的景色。
(透过图、文结合,让生较直观形象的感受景之美;然后出示小黑板,生透过朗读比较,再次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
)3、感受人文美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此刻大家把这段文字送回课文里,把课文整体读一读,当你再读这段话时,还认为“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美吗?(读后可同桌交流感受,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生能感受到不仅仅仅是画面美,更重要的是嫦娥的心灵美。
)默读课文,把有关嫦娥这些特点的语句画出来。
(生认真读文找语句)接下来交流大家“智慧的波浪线”。
嫦娥奔月(公开课教案最终版)

嫦娥奔月(公开课教案最终版)第一篇:嫦娥奔月(公开课教案最终版)《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语言文字的意境美。
2.感悟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对人物的探究,感受人物的品格特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通过对美的探究,感悟美的内涵,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神话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理顺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课文意境美。
2.辨析各人物的特征,学习嫦娥心地善良的品质。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人物谱卡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由“月”入题,激趣导入。
1.(板书“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爱,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月”的身影,谁能背上几句?2.提到月亮,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与之息息相关的节日-----中秋节。
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节,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嫦娥奔月》。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谁能够根据这个填空来说说你的感受:我___(敬重、敬佩、憎恨)__,因为_________(仙药)。
(一)、探究后羿1.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后羿为民除害呢?2.怎样读出后羿为民除害的英雄气概?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体会嫦娥的品质1.从文中哪里读出嫦娥的美丽善良呢?(第四自然段)2.体会“经常接济”,展开想象,她是怎样具体接济乡亲们的?3.那她还有哪些原因是大家喜欢的吗?(机智勇敢)你又是从哪读出来的呢?(第五自然段)4.指导朗读。
(三)感受逢蒙的奸诈贪婪1.“这样的人”是怎样的人啊?(逢蒙)他是怎样的人?(奸诈贪婪)你能用上面那个填空说一说吗?2.文章哪些句子让你读出了他的奸诈贪婪呢?说说你的理解?(默读课文)3.指导朗读四、展开想象,尝试表演1.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机智地周旋)2.“周旋”怎么理解呢?谁能够来将这段情景演一演?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3.指导朗读第五自然的。
嫦娥奔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嫦娥奔月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文化传统,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嫦娥奔月故事的来龙去脉,探讨故事背后的意义,并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 了解嫦娥奔月故事的文化传承和意义。
-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对传统神话故事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了解嫦娥奔月故事的背景、情节和意义。
- 完成相关的学习活动,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 理解和分析嫦娥奔月故事中的内涵。
- 开展团队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 介绍嫦娥奔月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 分析嫦娥奔月故事中的意义和文化传承。
- 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发学生对嫦娥奔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步:故事讲解- 通过讲述或演示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嫦娥奔月故事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情节。
-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第三步:讨论与分析- 开展小组或整体讨论,探讨嫦娥奔月故事的文化传承和意义。
-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涉及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第四步:学习活动- 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如创作故事情节的续写、绘制嫦娥的肖像画、制作嫦娥奔月的场景等。
-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互相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学习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板书:
铮铮铁骨(柔情)——后羿
(善良机智)——嫦娥奔月(心系人间、舍己为人)
(奸诈贪婪)——逢蒙
1、通过早自习的学习,我们初次认识了后羿、逢蒙和嫦娥,并为后羿射日的神勇正义而喝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读读这个动人的传说。
2、读题:嫦娥奔月
二、扣“逼”明意
1、书翻开,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什么奔向寂寞冷清的月亮呢?(是被逢蒙威逼的)
2、逢蒙——书上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的为人。
(板书:奸诈贪婪)
一起读读这个词。
奸诈贪婪就是——(生解释)
3、从哪里可以看出逢蒙是一个奸诈贪婪的人呢?他又是怎样逼迫嫦娥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3—5段,边读边想,勾画出相关的词句,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1)指导学生紧扣4段中4句话“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指名2人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假装生病”“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感受逢蒙的阴险狡猾、不择手段。
2)CAI出示:“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
”哪个词让我们眼前一下子就冒出一个奸诈贪婪的形象?(词变红)
“迫不及待”换言之就是——
如此急迫、如此着急,逢蒙迫不及待——就是要(生读后半句)?(“威逼”变红)想象一下,怎样的逼迫才称之为威逼?
逢蒙处心积虑、执意成功,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阴险之夜,感受当时情势之紧急吧。
读。
还有写他奸诈贪婪的句子吗?
扔掉了伪装的逢蒙,终于露出了小人的丑恶面目,真是(生读:奸诈贪婪)
4、面对逢蒙的步步紧逼,嫦娥是如何应对的呢?
CAI出示:“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
”你来读读嫦娥当时的想法(3人)。
谁能试着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这句话。
想到这儿,她便(生接读),怎样做才叫“周旋”?
想象一下,当时的嫦娥与逢蒙周旋的情景?在这危急关头,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生读)
CAI出示: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他这么做是为了——(生答)板书:心系人间
嫦娥是多么的(善良机智)。
还能从哪看出她的善良?学习第4段第2句“她经常接济(换个词:帮助)……”
5、来,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吧!男生读描写逢蒙的部分,女生读描写嫦娥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师读:“一天,昆仑山上……百宝匣里。
”
三、琢“飞”悟情
1、嫦娥为了不让乡亲们遭受逢蒙祸害,毫不犹豫地一口吞下了仙药,之后怎样了呢?读读课文6—8段。
2、CAI出示:图片+第6段文字。
这幕飞天成仙的景象美吗?请3位同学为咱们美美地读一读吧,一人读一句。
3、凄冷寂寞的广寒宫就是嫦娥飞天的最后归宿。
同学们,这3位同学都读到了一个词——飞。
CAI飞变红,她的身义无反顾直飞皓月,她的心也是义无反顾吗?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想想“飞”能换
成“奔”吗?说说你的理由。
4、你们看图,嫦娥回眸凝望,望着自己幸福的家、望着熟悉的村庄,望着这片洒满银辉的大地,她在想……(她会想到她与丈夫……逢蒙……美满的家庭……乡亲们……)
5、嫦娥的心是美的,请你用一个词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伤害
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解难了
留念——留念人间、留念亲人
6、是呀!嫦娥为了乡亲们将永远离开她爱的和爱她的亲人、乡亲们和家园。
这是美丽中的无奈、这是欣慰中的凄凉,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嫦娥奔月这节。
(齐读第6段)
7、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爱她吗?读第7段,在表示后羿动作的词语下打上三角符号。
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我们听。
指名2学生读。
8、课件出示:“后羿……追不上。
”
的确,后羿对嫦娥的情,天地可鉴,这无限深情、千言万语化作了连声呼唤:“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来,你们带着后羿的肝肠寸断、情深意重来读读吧!
师读:后羿……(生读)你们就是后裔,不顾一切的朝月亮追去,边追边喊:(生读)可是人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但心中还在默默地念叨:“生读”
没想到铮铮铁骨的后裔还是一个充满柔情的男子汉。
(板书:擦去铮铮,写上柔情)
9、你们知道吗?乡亲们也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里(生读)万千企盼化作一个词,——祝福。
望月焚香,默默祝福,乡亲们祝福嫦娥时会说些什么呢?嫦娥又会怎么回应呢?来,请同桌同学扮演乡亲和嫦娥,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嫦娥飞上来吧)
10、美丽善良多情的嫦娥之所以会牺牲自己的幸福,忍受孤独,独守广寒宫,是因为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所有的老百姓的快乐和幸福呀!(板书:舍己为人)
11、因为这个动人的传说,因为嫦娥的美丽善良,因为后羿心头的泪,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节日——(中秋佳节)
四、比照启思
1、嫦娥奔月的传说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但因流传年代久远,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CAI出示:西汉淮南王刘安率人编写的《淮南子*揽冥训》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东汉学者高诱注解中称:“嫦娥羿妻。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嫦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版本的故事呢?
和书上的故事相比,你有什么发现?(不同的版本、吞吃偷吃)
2、CAI出示:比较偷吃与吞吃这两个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们的想法。
3、美好的月亮使我们更喜欢美好的善良的嫦娥,使我们更倾向于一个美好的动人的故事,一轮明月牵动了我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五、延伸拓展
1、读——像《嫦娥奔月》这样人物鲜活、寄托无限美好愿望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读一读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2、吟——月亮因为嫦娥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思的物象,李商隐、李白、苏轼……都写过关于月亮的千古绝唱,课下找到读一读。
3、写——乡亲们望月祝福是会说些什么,嫦娥在广寒宫又会想些什么呢?放飞你的想象,叙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