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

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而茶叶病虫害是茶农们经常面临的难题。
为了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茶农们更好地保护茶园。
1. 病害防治技术1.1 疫病防治茶叶疫病是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疫霉菌引起。
预防疫病的关键在于茶叶栽培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首先,要严格控制茶园内的杂草,避免疫病的传播。
其次,要注意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冠通风和阳光充足,减少疫病的发生。
此外,合理施肥和科学用药也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
1.2 真菌病防治茶树的真菌病主要有红腐病、褐腐病等。
为了防治真菌病,茶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定期巡视茶树,及时发现患病症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其次,合理使用防治药剂,不同的真菌病可以选择对应的药剂进行防治。
重要的是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施药。
此外,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茶园,可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
2. 虫害防治技术2.1 茶小绿叶蝉防治茶小绿叶蝉是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为了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及时清除茶园周边的野生植被,减少绿叶蝉的栖息地。
其次,茶农可以使用针对绿叶蝉的生物防治剂,如寄生菌等。
此外,冬季清理茶园和定期修剪茶树也是预防绿叶蝉的有效方法。
2.2 茶梅毒蚧防治茶梅毒蚧是一种寄生在茶树上的害虫,它会导致茶树叶片出现黄斑,降低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治茶梅毒蚧,茶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定期巡视茶园,发现梅毒蚧的踪迹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可以选择使用特定的农药进行防治,如杀虫剂等。
此外,冬季清理茶园和合理施肥也可以减少梅毒蚧的发生。
3. 综合管理技术3.1 优化施肥合理施肥是茶叶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茶树的营养需要得到充分补充,以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茶农应根据土壤养分分析结果,科学施肥。
同时,茶园的管理要注意环保,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3.2 生物防治在茶园中引入天敌和寄生菌等有益生物,可以帮助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也是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茶园中常常出现各种病虫害,这给茶叶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茶叶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 茶藨子茶藨子是茶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以茶叶的嫩叶为食,严重时会导致茶树叶片被完全破坏。
为了防治茶藨子,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机械防治:通过采用手工摘除受害的茶叶叶片,以减少茶藨子的数量。
-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茶叶叶片,以杀灭茶藨子。
2. 茶母猪眼斑病茶母猪眼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茶叶病害。
它会导致茶叶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的斑点,严重时还会使茶叶变黄甚至脱落。
为了防治茶母猪眼斑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合理施肥:给茶树提供适量的氮、磷和钾肥料,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
- 及时修剪:及时修剪感染茶母猪眼斑病的叶片,并防止感染蔓延到其他茶叶。
3. 茶青霉病茶青霉病是茶叶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由真菌引起的。
它会导致茶叶叶片上出现褐色的霉斑,叶片质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青霉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控制湿度: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茶青霉病会更容易滋生。
,农民需要控制茶叶周围的湿度,以减少病菌的生长。
- 合理排水:确保茶园的排水系统畅通,避免因积水而导致病菌的繁殖。
4.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以茶叶的嫩叶为食,导致茶树叶片萎缩和凋落,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防治茶蚜虫,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如瓢虫、蚂蚁等来捕食茶蚜虫。
-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茶叶叶片,以杀灭茶蚜虫。
5.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是茶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以茶叶的叶肉为食,导致茶叶叶片变黄,并且叶片上出现蜘蛛网状的斑点。
为了防治茶红蜘蛛,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合理施肥:给茶树提供适量的氮、磷和钾肥料,以增强茶树的抗病虫能力。
-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如蜘蛛捕食茶红蜘蛛。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茶树病虫害是茶叶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的生长发育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茶树病害防治技术:(1)灭菌处理:在园地准备阶段,通过翻地、煮沸或化学药剂处理等方式,对耕地进行灭菌处理,杀灭茶树病菌。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对茶树的危害。
(2)清除枯叶:茶树枯萎病是茶叶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及时清除茶树上的枯叶,尤其是枯黄的叶片,可以减少病菌的繁殖,防止病害的蔓延。
(3)喷洒药剂:茶树具有一定的自我抗病能力,但有时需要喷洒药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可以选择合适的药剂喷洒液,如杀菌剂、抗生素和免疫增效剂等,来防治茶树病害。
2.茶树虫害防治技术:(1)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茶树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监测可以通过人工观察、黄板监测和诱虫灯监测等方法进行。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等天然的生物控制方式防治茶树害虫。
例如,利用茶蟾蜍吃掉茶树上的昆虫,或者利用苦苣菜和一些寄生虫来控制茶白腹潜蝇等害虫。
(3)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剂来喷洒或熏蒸茶园,可以有效地控制茶树害虫。
然而,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喷洒,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综合防治技术:(1)合理耕作:茶树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做好茶树的合理耕作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合理的施肥、修剪和灌溉等措施,可以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病虫轮作:茶树连作易导致土壤病虫害的积累,因此应该进行适时的病虫轮作。
可以在茶园周边种植一些病虫害发生周期相对茶树较长的作物,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防治措施集成:根据茶树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不同的防治措施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综合防治网络,增强茶树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病虫害防治

茶病虫害防治茶病虫害防治1、茶病害防治1.1 茶霜霉病茶霜霉病是茶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霜霉孢子传播。
为防治茶霜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修剪树枝和茶树叶子,以增加空气流通和降低霜霉病的传播。
b) 喷洒合适的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或多菌灵等,按指导说明进行喷洒。
c) 种植抗性强的茶树品种,如“雪片”茶。
1.2 茶黑胫病茶黑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过土壤传播。
茶黑胫病的防治方法如下:a) 在茶园里进行翻土操作,以减少病原真菌的数量。
b)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例如甲基托布津。
c) 控制茶园内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过度浇水和过度密植。
2、茶虫害防治2.1 茶毛虫茶毛虫是茶园中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食用茶树叶片而导致茶树受损。
为了控制茶毛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进行茶园清理,清除杂草和落叶等潜在的茶毛虫孳生地。
b)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敌畏或氯氰菊酯等。
2.2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叶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害虫,主要通过吸食茶树的汁液造成植株受害。
为了控制茶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定期检查茶园,及时发现茶蚜虫的存在。
b)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噻虫嗪或拟除虫菊酯等。
c) 引入天敌,如瓢虫和蚂蚁等,对茶蚜虫进行控制。
3、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茶病虫害防治操作记录表- 杀菌剂使用指导说明- 虫害防治控制方案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用于防害的化学药剂,能够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4.2 虫害防治控制方案虫害防治控制方案是指针对特定虫害制定的防治措施和方法的组合。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的病虫害防治第一章概述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生产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茶叶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第二章茶叶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茶尺蠖茶尺蠖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咬食茶叶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摇树、粘虫板等。
2.茶炭疽病茶炭疽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造成叶片凋落和茶叶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3.茶树杯腐病茶树杯腐病是茶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侵害新梢和幼叶。
预防措施包括及时修剪受害枝条、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等。
4.绿茶船蛾绿茶船蛾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花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黄板诱捕、喷洒杀虫剂等。
5.茶白粉病茶白粉病是茶叶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侵害叶片和嫩梢。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菌剂、提高通风条件等。
6.茶树螟蛉茶树螟蛉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幼虫以茶叶为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搭设黄色粘虫板等。
7.茶树大蚜茶树大蚜是茶叶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以吸食茶叶汁液为生。
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引入天敌等。
第三章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记录表、茶叶病虫害防治示意图等。
请参阅附件以获取更多信息。
第四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药:________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虫害及除草的药剂。
2.杀虫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的化学物质。
3.杀菌剂:________用于杀灭或控制农作物病害的化学物质。
4.粘虫板:________一种黏性的纸板,用于诱捕害虫。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的四种防治技术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的四种防治技术茶叶是世界上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品,然而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茶叶病虫害成为茶叶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的无公害茶叶,农业专家们提出了许多防治技术。
在本文中,将介绍四种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文化防治技术文化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来防治茶叶病虫害。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茶树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茶树受病虫害的可能性。
合理施肥,保持茶园的土壤肥力,提高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适时修剪和整枝茶树,保持茶园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加强茶园卫生管理,及时清理落叶、杂草和枯枝,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通过这些文化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茶园发生病虫害的可能性,生产出更加安全的茶叶。
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敌、天敌微生物和对病虫害具有保护作用的微生物来防治茶叶病虫害。
在茶叶生产中,可以引入一些对病虫害有天敌作用的昆虫,例如瓢虫、蚜茧蜂等,通过建立天敌库,建立自然的生物平衡,控制茶叶病虫害的发生。
还可以利用一些对病虫害具有保护作用的微生物,例如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喷施在茶树上,增强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通过这些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生产出更加健康的无公害茶叶。
物理防治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茶叶病虫害。
在茶园中可以采用覆盖网来阻隔害虫,通过覆盖网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还可以采用粘虫板、黄板等粘贴物来捕捉病虫害,降低害虫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雷达、红外线等技术对茶园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这些物理防治技术,可以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生产出更加安全的茶叶。
化学防治技术是目前茶叶生产中较为常见的防治技术,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来控制茶叶病虫害。
化学防治技术长期以来受到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担忧。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谨慎使用化学农药,合理选择种类和喷洒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茶病虫害防治范文精简版

茶病虫害防治茶病虫害防治1. 引言2. 茶病害分类及防治2.1 茶灰斑病茶灰斑病是茶叶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大面积损害的病害之一。
茶灰斑病的防治主要包括:- 清除病残茶树枝叶,以减少病菌的存活环境;-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苯醚甲环唑等;- 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
2.2 茶红蜘蛛茶红蜘蛛是常见的茶叶害虫之一,它以叶片为食,会导致茶叶色泽不佳和产量下降。
茶红蜘蛛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氧氟虫腈;- 保持茶园通风透光,防止虫害的滋生;-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有益昆虫。
2.3 茶叶烟斑病茶叶烟斑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茶叶病害,其症状为茶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斑点。
茶叶烟斑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修剪茶树,减少受感染的茶叶数量;- 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如三唑鲜;- 加强茶树的营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3. 茶叶虫害分类及防治3.1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常见的茶叶害虫,其幼虫以茶树的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凋萎和产量下降。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如敌百虫;-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寄生蜂;- 合理修剪茶树,增强通风透光。
3.2 茶蚜虫茶蚜虫是茶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会吸食茶树的汁液,导致茶叶变黄、卷曲和枯萎。
茶蚜虫的防治方法包括:- 使用特效杀虫剂喷洒,如咪鲜胺;- 合理灭蚜周期,选择合适的防治时期;- 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保持茶树的生长健康。
3.3 茶青叶蜂茶青叶蜂是茶叶害虫中的一种,它以茶树嫩叶为食,会导致叶片卷曲和褪绿。
茶青叶蜂的防治方法包括:- 定期喷洒杀虫剂,如百菌清;- 增加茶叶采摘频率,减少虫害的发生;- 使用黏虫板等工具监测茶园内害虫数量。
4. 结论。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然而,茶叶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茶叶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旨在提供给茶农们一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一、茶叶的常见病害1. 茶斑病茶斑病是茶树的常见病害之一,通常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较为严重。
该病的症状为茶树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坏死。
茶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适当的病害防治剂,并及时清除病斑部分的叶片,以防止病菌的扩散。
2. 茶红螨茶红螨是茶树的一种常见寄生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吸食茶树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落叶。
为了控制茶红螨的繁殖,可以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剂,并定期对茶园进行清洁和喷洒杀虫剂的措施。
3. 茶藻病茶藻病是常见的茶树叶片病害,由藻类寄生于茶树表皮细胞而引起。
茶藻病的症状为叶片表面出现绿色斑点或斑纹,严重时会导致茶园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除了及时清洁叶片和定期喷洒杀菌剂外,保持茶树叶片干燥也是预防茶藻病的关键。
二、茶叶的常见虫害1. 茶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在茶叶上吸食茎汁和叶汁,导致茶叶的萎缩和损害。
为了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设置黄板和灭虫灯等措施,同时注意保持茶园的卫生和通风良好。
2. 茶大灯蛾茶大灯蛾是一种常见的茶树害虫,其幼虫以茶叶为食,导致茶叶受损和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茶大灯蛾,可以设置诱虫灯和虫板,并及时清除并销毁受害的茶叶和虫蛹。
3. 茶蛾茶蛾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茶叶的危害较为严重。
茶蛾的幼虫在茶叶上挑选蚕食,导致茶叶受损。
为了防治茶蛾的危害,可以采取喷洒杀虫剂、设置粘虫板和灭虫灯等手段,同时避免茶园的过度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三、茶叶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措施1. 病虫害监测茶叶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茶园的病虫害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茶蚜 症状:茶蚜多聚于新梢叶 背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 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 时尽力吸食,致芽叶萎缩, 伸长停止,甚至芽梢枯死, 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 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防治方法:(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2)注意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 捕食性天敌和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
3、缺硫: 缺硫后期受抑制,幼叶脉黄老叶白, 分根稀少茎细长,结实少迟上不来。 蔬菜缺硫看植株,全株叶片淡(黄)绿。 叶片褪绿先看脉,幼叶老叶细对比。 叶脉叶肉都失色,严重老叶变黄白。 幼枝老叶症状显,叶片细小向上卷。
叶片硬脆提早落,花果延迟结荚少。
缺硼: 尖白生长难,新叶粗红有焦斑, 块根空心根尖死,“花而不实”最明显。 缺硼先看幼嫩尖,花而不实易常见。 植株尖端易发白,顶芽生长易枯萎。 生长点下易萌生,植株分枝成丛状。 新叶粗糙成淡绿,叶片皱缩变脆易。
(7)毒蛾类(茶毛虫、黑毒蛾)
茶毛虫
黑毒蛾
症状:在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连同芽叶、嫩梢、 树皮、花果咀食殆尽,对茶园造成毁灭性症状。同 时其幼虫体上长有黄色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后会引 起红肿痛痒,脱皮后脱皮壳和毒毛随风飘散,使人 经过茶园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直接影响采茶和茶园 其他农事活动。
防治方法: ①利用初孵幼虫群集性人工捕杀; ②利用其假死性震落捕杀; ③结合中耕翻坦枯枝落叶,灭杀虫蛹; ④药剂防治,在1-2龄幼期喷施天霸可湿性粉剂 800-1500倍液。在其他虫期也可喷洒50%杀螟硫 磷或2.5%溴氰菊酯6000倍液。
缺素症状
缺钙: 未老株先衰,幼叶边黄卷枯粘, 根尖细脆腐烂死,茄果烂脐株萎蔫。 缺钙先看幼嫩叶,植株未老就 衰。 凋萎坏死生长点,叶片皱缩边卷。 叶尖弯钩缘枯焦,株倒蔟生结少。 根尖细脆易腐烂,幼叶曲卷叶尖枯。
缺镁: 缺镁后期植株黄,老叶脉间变褐亡, 花色苍白受抑制,根茎生长不正常。 变态发生中后期,先看老叶始失绿。 尖缘脉间色泽变,淡绿变黄紫色显。 基部中央逐扩展,网状脉纹清晰见。 叶脉显绿无异样,植株大小如往常。
(2)茶饼病又名茶叶肿病
• 症状:危害嫩叶、嫩梢、叶柄,病叶制成茶味
苦易碎。初期叶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 渐扩大成淡黄褐色斑,边缘明显,正面凹陷, 背面突起成饼状,上生灰白色粉状物,后转为 暗褐色溃疡状斑。
•防治方法: •①茶饼病可通过茶苗调运时传播,应加强检疫。 •②勤除杂草,茶园间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 可减轻发病。 •③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冬季或早春结合茶 园管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 •④采摘茶园于发病初期喷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 %粉锈宁1000倍,10—15天再喷一次。
中脉附近先失绿,严重坏死成褐点。
缺锰: 失绿株变形,幼叶黄白斑点生, 茎弱黄老多木质,花少果小重量轻。 幼叶叶肉变黄白,脉和脉近仍绿色。 脉纹清晰是症状,主脉较远先发黄。 严重叶片褐细点,逐渐增大布叶面。
谢谢!
(5)茶轮斑病
• 症状:以成叶和老叶上发生较多,先从叶尖 、叶缘产生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 、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褐色,有明显 的同心圆状轮纹,后期中央变灰白色,上生浓 黑色较粗的小粒点,沿轮纹排成环状。
•发病规律:该病菌从伤口侵入茶树组织产生新病斑 ,高温高湿的夏秋季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参照茶炭疽病。
•(3)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张叶片有 虫2头,即应防治。当1龄幼虫占 80%、2龄幼 虫占20%时即为防治适期。可用20%甲氰菊酯 乳油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在5月中、 下旬-10月上旬施药。
(6)象甲类(茶丽纹象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 mm,灰黑色,体背具有由黄绿色闪 金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 触角膝状,柄节较直而细长,端部3节膨大。鞘翅上也具 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 卵:椭圆形,黄白至暗灰色。 幼虫:幼虫体长5.0~6.2 mm,乳白至黄白色,体多 横皱,无足。 蛹:长椭圆形,长5.0~6.0 mm,黄白色,羽化前灰 褐色。头顶及各体节背面有刺突6~8枚,胸部的较显著。
症状: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枝汁
液,芽叶萎缩或卷曲、硬化,芽节间缩短, 新芽减少,芽尖、叶缘变红褐色焦枯,严重 的新叶脱落。
防治方法:预测虫情,及时防治。经常检查, 每百叶有虫(夏茶达6头、秋茶达12头),开始
用药,分期分批及时采茶,减少虫卵量,清除 杂草,减低虫源。
使用药剂(1)联苯菊酯(2)唑虫酰胺 (3)茚虫威:持续时间长,促进茶叶长势。 (4)丁醚脲:大小虫都能打死,可杀螨。在晴 天早上或傍晚(有光照)时喷洒,7~8天打药一 次,1天见效。 (5)呋虫胺:持效期长,可达20~25天,能提
(3)茶炭疽病
• 症状:主要症状成叶或老叶,病斑多从叶缘 或叶尖产生,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圆形,后渐 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色泽黄褐色或淡褐 色,最后变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病 斑上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 界明显。
• 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抗病力 。②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 倍或百菌清500—800倍。
2、虫害
•害虫种类:对茶树影响较大的害虫主要是 小绿叶蝉、螨类、蚜虫、黑刺粉虱等。
•防治措施:对这些害虫必须以农业防治为 主,农药防治为辅。
(1)绿叶蝉
成虫体长3~4毫米,黄 绿至绿色,头顶中央有 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 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 内侧和头部后绿也有白 纹,前翅绿色半透明, 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 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 面黄绿色。卵长约 0.8 毫米,香蕉形,头端略 大,浅黄绿色。若虫除 翅尚未形成外,体形和 体色与成虫相似。
(4)茶云纹叶枯病(又称叶枯病)
• 症状:主要危害老叶,嫩叶、果实、枝条上也 可发生。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叶缘,呈半圆形或 不规则形,初为黄褐色,水渍状,后转褐色,其 上有波状轮纹,形似云纹状。最后病斑由中央向 外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小粒点,沿轮纹排列。
•发病规律:该病在高温(20℃以上)高湿 ( 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下发病最盛。树 势衰弱、管理不善,遭受冻害、虫害的茶 园发病也重。 • 防治方法:参照茶炭疽病。
症状:成虫咬食茶树 嫩叶和成叶,形成半 环状缺刻,严重时仅 留主脉。
时期:在5月-6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树冠 和土面施药1-2次。
防治方法:(1)人工捕杀。在茶行间铺上薄膜, 迅速抖动树体,成虫假死性掉落,集中消灭。 (2)采后翻耕土壤,破环害虫越冬场所。 (3)药物防治:可用27%辛硫三唑磷乳油、或 20%甲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
• 症状:若虫聚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排出 “蜜露”引起煤烟病发生,叶片正面覆盖污霉状 霉层。虫体周围有一圈白色腊圈,形式黑芝 麻粒。
• 防治方法: •(1)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使果园通风透光,
及时中耕、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虫能 力。
•(2)保护天敌。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 包括寄生蜂、捕食性瓢虫、寄生性真菌。
茶叶
二、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茶白星病:
症状: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初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 后渐扩大圆形小病斑,直径小于2毫米,中央凹陷,呈灰 白色,周围有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 一张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 ②在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可用70% 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 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
(3)危害较重的茶园应采用农药防治,施药方 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10%吡虫 啉(平均10-15g/亩)、80%敌敌畏(平均5060ml/亩)、50%辛硫磷(平均50ml/亩)。尤 其要喷湿叶背。
(3)茶尺蠖(俗名棒棒虫、拱背虫。)
形态
➢茶尺蠖成虫 体长9~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 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26~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 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 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
➢茶尺蠖蛹 长10~14mm,长椭圆形,雄蛹较小。赭褐色,头 部色较暗。
➢茶尺蠖卵 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 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
柄茎粗短常开裂,水渍斑点环状节。
缺铁: 缺铁植株矮,失绿先顶端, 新叶肉黄枯,果树梢焦干。 缺铁先看枝顶心,叶脉叶肉要分清。 新叶缺绿黄白色,叶脉颜色仍显绿。 不同植物有区别,双单子叶要分开。 网纹花叶双子叶,条纹花叶单子叶。
、缺锌: 缺锌植株小,新叶肉黄白, 根茎不正常,籽实小变态。 节间短簇株矮小,叶长受阻出小叶。 新叶灰绿或黄白,细看脉间和中脉。
症状:成螨、若螨刺吸叶片汁液,叶片 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 或卷曲,严重的枝叶干枯,呈现铜红色。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分批采
摘,清除落叶,早期喷灌;秋茶采后统 一用波美0.5度以内的石硫合剂清园。 药物防治: 用阿维菌素、嘉育等药剂
(5)黑刺粉虱
➢成虫:体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 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 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 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 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 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 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 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 ➢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 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 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 10对。
症状:主要是幼虫危害,吃嫩叶,幼虫咬 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发生严重时,将茶树新 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而 寒力差,易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