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卷题库2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指示剂?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酚酞D. 硝酸银答案:C2. 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为:A. %(w/v)B. mol/LC. g/mLD. ppm答案:B3.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颜色的突变B. 溶液pH的突变C. 溶液体积的突变D. 溶液温度的突变答案:A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元素的灵敏度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原子化效率B. 光源的强度C. 元素的原子量D. 光谱仪的分辨率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色谱分析?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薄层色谱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式,它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
答案:g/L2.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使用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指示剂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分析元素的灵敏度和检出限的决定因素。
答案:原子化效率4. 色谱分析中,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色谱和________色谱。
答案:柱;平面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
答案:吸收光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什么是标准溶液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标准溶液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等,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2.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的分析方法。
当元素的原子从基态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测量这种吸收,可以定量分析元素的含量。
3. 解释什么是色谱分离原理,并举例说明。
答案:色谱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通过流动相的移动,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
分析化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相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分离混合物?A. 蒸馏B. 萃取C. 过滤D. 光谱分析答案:D2. 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将试剂加入容量瓶中溶解D. 摇匀后贴上标签答案:C3. 在酸碱滴定中,下列哪种指示剂最适合于强酸滴定强碱?A. 酚酞B. 甲基橙C. 溴酚蓝D. 甲基红答案:A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含量时,下列哪种操作是必要的?A.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B. 直接读取样品的吸光度C. 仅使用空白样品进行校准D. 不需要任何校准答案:A5. 在色谱分析中,下列哪种色谱属于液相色谱?A. 气相色谱B. 薄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离子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颜色或荧光的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被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答案:比色分析2.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_________或_________来实现。
答案:指示剂变色;电位突跃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样品中待测元素被激发产生的光谱线。
答案:共振线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_________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流动相的选择5. 质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样品分子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按照质荷比的大小进行分离。
答案:质谱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标准溶液,以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标准曲线和进行定量分析,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关键。
2. 解释什么是滴定分析中的空白试验,并说明其在实验中的作用。
答案:空白试验是指在没有加入待测样品的情况下进行的滴定,其作用是确定试剂、溶剂等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背景值,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A. 光谱仪B. 电导仪C. 色谱仪D. 质谱仪答案:B2. 滴定分析中,滴定曲线的拐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主要是指什么?A. 样品中其他元素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B. 样品中分析元素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C. 样品基体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D. 样品基体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答案:C5.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什么相匹配?A. 滴定剂的pH值B. 被滴定溶液的pH值C. 滴定终点的pH值D. 滴定开始的pH值答案:C6.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样品前处理的?A. 离心机B. 萃取器C. 蒸发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D7.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什么?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答案:A8. 在电位滴定中,电位突跃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答案:C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电位滴定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的浓度为0.1 mol/L,被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若要达到滴定终点,则需要滴定剂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10 mL2.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从样品注入到检测器检测到________的时间。
分析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用酸碱滴定法测定CaCO3含量时,不能用HCl标液直接滴定而需用返滴法是由于()。
A、CaCO3难溶于水与HCl反应速度慢B、CaCO3与HCl反应不完全C、CaCO3与HCl不反应D、没有适合的指示剂正确答案:A2.用高锰酸钾法测定(滴定)H2O2时,应该()。
A、在HAc介质中进行B、加热至75~85.CC、在氨性介质中进行D、不用另加指示剂正确答案:D3.某学生在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所得结果偏低,原因主要是()。
A、将Na2C2O4溶解加H2SO4后,加热至沸,稍冷即用KMnO4溶液滴定B、在滴定的开始阶段,KMnO4滴加过慢C、终点时溶液未变为粉红色D、蒸馏水中含有有机物质消耗KMnO4溶液正确答案:D4.用NaOH滴定某一元弱酸HA,在计量点时[H.]的计算式是()。
A、HAacK.B、..AHAaccKC、..AaWcKKD、..AWacKK正确答案:D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试液的透光率为12%,若以示差法测定,以透光率为20%的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率为()。
A、50%B、40%C、70%D、60%正确答案:D6.光度计的检测读数系统必须有的元件是()。
A、光电管和检流计B、棱镜和狭缝C、透镜和反射镜D、钨丝灯泡和稳压器正确答案:A7.对于随机误差,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可测性B、具有重现性C、无法减免D、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取平均值得到减免正确答案: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正确答案:D9.下列情况属于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是()。
A、滴定剂偶有两滴滴到锥形瓶外B、砝码未经校正C、天气骤变引起误差D、试剂含有少量杂质正确答案:C10.下列滴定能产生两个滴定突跃的是()。
分析化学试题二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1、一元弱酸可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条件为。
2、摩尔法的指示剂是,佛尔哈德法指示剂是。
3、在测定混合碱(双指示剂法)时,若V酚>V甲>0,则为。
若V甲>0,V酚=0, 则为。
4、电势分析法测氟离子浓度时采用的TISAB的全称是,其组成及作用有三类,分别为:(1) ;(2) ;(3) 。
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3+Al时,不能用直接法测定,其原因主要有、。
6、为了掩蔽干扰离子,可考虑,,等掩蔽方法。
7、分子的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选择性的了某些波长的光而产生的。
8、按分离组份的机理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任意说出4个)色谱,色谱,色谱和色谱。
9、在比色分析时,如被测样有吸收,则应用作参比溶液。
10、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原因有、。
二、选择填空:1、下列原因对分析结果有何影响(1)EDTA法测水的硬度时,PH=9 ()(2)用K2Cr2O7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时,淀粉液加入过早()(3)重量分析时,用定性滤纸过滤沉淀()(4)用法扬司法测定氯化物时,未加硝基苯()(5)用0.1000mol/LNaOH滴定Ka=1.0×10 –7的弱酸()A.正误差B. 负误差C.无影响D.平行结果混乱2、应用于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跃迁一般为()A.σ→σ* B。
n→σ* C。
n→π* D。
π→π*3、色谱分析中,与样品组成无关的是:()A.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质量校正因子4、液相色谱较气相色谱的分离效果更好,是因为它()A.可供选择的流动相更多;B.可进行梯度洗脱;C.可供选择的检测器更多;D.样品无需气化。
5、在紫外吸光光度法中,测得T=30%,则A= ()A. 0.30B. 0.42C. 0.48D. 0.526、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能量;B、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D、产生具有足够能量的散射光。
分析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恒重要求两次称量的绝对值之差:A、0.2~0.4gB、0.02~0.04mgC、0.02~0.04gD、0.2~0.4mg正确答案:D2.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A、2%B、10%C、0.50%D、1%正确答案:C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B、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正确答案:D4.为了得到纯净而易于分离和洗涤的晶形沉淀,下列条件不正确的是:A、溶液应先加热B、溶液应适当稀C、趁热过滤D、不断搅拌正确答案:D5.吸光度A与透光度T的关系是:A、A = lgTB、A = -lgTC、A = T%D、T = A%正确答案:B6.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年。
A、3年B、5年C、2年D、10年正确答案:B7.用过的极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应:A、倒入回收瓶中B、倒入密封的下水道C、放在通风厨保存D、用水稀释后保存正确答案:A8.碘量法滴定的酸度条件为:A、强酸B、强碱C、弱酸D、弱碱正确答案:C9.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1/2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正确答案:A10.用吸量管吸取溶液时,应将管尖插入待吸液体液面下约()深处,并随溶液液面下降而下移,使吸量管尖处于液面下深度不变。
A、3cm ~ 4cmB、1cm ~ 2cmC、0.5cm ~ 1cmD、2cm ~ 3cm正确答案:B11.室温下0.10mol/L HB 溶液的pH值为3, 则其pOH值为:A、7B、1C、13D、11正确答案:D12.欲量取9mL HCl配制标准溶液,选用的量器是:A、吸量管;B、滴定管;C、移液管;D、量筒。
南中医分析化学题库2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判断题(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浓度会影响反应的方向。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跃大小不因用较稀的溶液而受到影响。
( )3.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时,终点电位取决于指示剂变色时的电位,它可能与化学计量点电位不一致,也可能与电位滴定法的终点电位不一致。
( )4.碘量法分析样品时,为防止I 2挥发,滴定过程中不必随时振摇。
( )5.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C 2O 42-时,溶液应保持中性。
( )6.用基准Na 2C 2O 4标定KMnO 4溶液浓度时,为避免发生副反应,应快速进行滴定。
( ) 7.用基准K 2Cr 2O 7标定Na 2S 2O 3溶液浓度时,在加入过量KI 及适量 HCl 后,应在暗处放置10分钟。
( )8.氧化还原滴定法只能用来测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含量。
( )9.每个电对的电极电位都可以用Nernst 方程式表示。
( )10.K 2Cr 2O 7标准溶液可以采用直接法配制。
( )11.标定Na 2S 2O 3溶液常选用的基准物质是KMnO 4。
( )12.CuSO 4的测定常采用KMnO 4法。
( )13.氧化还原滴定中,被测物的浓度越大,滴定突跃范围也越大。
( )14.Na 2S 2O 3滴定I 2液,其中两者均系可逆反应。
( )15.KMnO 4可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
( )16.石膏中CaSO 4的测定常选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二)单选题1.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但用它不能判断(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B .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C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D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序E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突跃的大小2.碘量法测定Cu 2+ 时,需向试液中加入过量KI ,下列作用与其无关的是( )A .降低 值,提高I -还原性B .I -与I 2生成I 3-,降低I 2的挥发性 C .减小CuI↓的离解度 D .提高E Cu 2+/Cu +值 E .使CuI↓不吸附I 23.以基准K 2Cr 2O 7标定Na 2S 2O 3溶液的浓度,淀粉作指示剂,到达终点5分钟后又出现蓝色,下列情况与此无关的是( )I I E /2A.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KI后,于暗处放置2分钟B.滴定速度太慢C.酸度太高D.酸度较低E.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的KI未达过量程度4.以基准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下列操作正确者()A.加热至100℃并快速滴定B.不必加热并慢慢滴定C.保持溶液[H+]≈0.1 mol/L D.保持溶液[H+]≈1 mol/L E.在中性溶液中滴定5.以KMnO4法测Fe2+ 时,需在一定酸度下进行滴定,下列酸适用的为()A.H2SO4 B.HCl C.HNO3 D.H2C2O4E.H3AsO36.用KMnO4滴定C2O42-时,开始时KMnO4的红色消失很慢,以后红色逐渐很快消失,其原因是()A.开始时温度低,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产生反应热,使反应逐渐加快B.反应开始后产生Mn2+,Mn2+是MnO4-与C2O42反应的催化剂,故以后反应加快C.反应产生CO2,使溶液得到充分搅拌,加快反应的进行D.反应消耗H+,H+浓度越来越低,则KMnO4与C2O42-在较低酸度下加快进行E.KMnO4氧化能力强,开始干扰多,影响反应速度,以后干扰逐渐减少,反应速度加快7. 胆矾中硫酸铜的测定法常选用 ( D )A.酸碱滴定法B.配位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氧化还原滴定法E.以上均非8.已知Eφ(F2/F-)=2.87V,Eφ(Cl2/Cl-)=1.36V,Eφ(Br2/Br-)=1.07V,Eφ(I2/I-)=0.535V,Eφ(Fe3+/Fe2+)= 0.77V,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Fe3+可以氧化I2 B.Fe2+可以氧化Br-C.Br2可以氧化Fe2+D.F2可以氧化Fe3+ E.Cl2可以氧化Fe3+9.对于反应:Ox1+2Red2↔Red1+2Ox2,其平衡常数K为何值时即可视为反应完全(E)A.1.0×106B.5.0×108C.1.0×107D.1.0×108E.1.0×10910.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氧化剂的电极电位越大,突跃范围越小B.还原剂的电极电位越小,突跃范围越小C.突跃范围不因用较稀的溶液进行而受到影响D.溶液温度越低,突跃范围越大E.以上均非11. I 2作滴定剂滴定Sn 2+,属于( A )A .直接碘量法B .间接碘量法C .置换碘量法D .氧化碘量法E .以上均非12. 在配制I 2标准溶液时,常要加入适量的KI,其目的是( C )A .防止I 2被空气氧化B .使终点颜色变化更加敏锐C .增加I 2的稳定,防止挥发D .防止待测组分分解E .以上均非13.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E )A .NaOHB .HClC .AgNO 3D .Na 2S 2O 3E .Na 2C 2O414.标定Na 2S 2O 3的基准物质是( B )A .KMnO 4B .K 2Cr 2O 7C .KID .K 2CrO 4E .KNO 315.碘量法中常用的指示剂是( E )A .酚酞B .铁铵矾C .甲基红D .荧光黄E .淀粉16.碘量法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是( C )A .K 2Cr 2O 7B .KMnO 4C .Na 2S 2O 3D .NaClE .NaOH(三)多选题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之间有电子转移B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系数一定相等C .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数不变D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必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E .反应中一定有氧参加2.对于mOx 1+nRed 2=mRed 1+nOx 2滴定反应,影响其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为( )A .两电对的'0E 值(或ΔE 0值) B .反应物的浓度 C .滴定速度D .加入催化剂E .m 和n3.影响电对电极电位的主要因素是( )A .环境湿度B .催化剂C .电对的性质D .诱导作用E .电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活度比(或浓度比)4.碘量法测Cu 2+ 时,常向溶液中加入KSCN ,其作用是( )A .消除Fe 3+ 的干扰和影响B .起催化剂作用C .使CuI↓转化为CuSCN↓D .减小CuI↓对I 2的吸附作用E .防止I -被空气中O 2氧化为I 25.用基准Na 2C 2O 4标定KMnO 4溶液浓度时,下列操作中正确者为( )A .将Na 2C 2O 4溶液加热至70~90℃进行滴定B .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C .在室温下进行滴定D .滴定速度不宜太快E .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6.在配制I 2标准溶液时,常要加入适量的KI ,其目的是( )A .增溶B .抗氧C .使终点颜色变化更加敏锐D .增加I 2的稳定性,防止挥发E .防止待测组分分解7.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可能因素有( )A .相关电对的值'0E ∆(或ΔE 0值)B .相关电对氧化型和还原型浓度的改变C .体系酸度的改变D .环境湿度的改变E .改变催化剂种类8.下述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者为( )A .几种还原剂共存于一溶液中,加入一种氧化剂时,总是先与最强的还原剂反应B .可根据相关电对的'0E ∆值(或ΔE 0值)定性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C .氧化剂得到电子,本身被氧化D .还原剂失去电子,本身被还原E .同一体系内所有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有关电对'0E ∆(或ΔE 0)相差最大的电位高的氧化型与电位低的还原型先反应9.影响电对电极电位的因素有( )A .电对的性质B .氧化还原半反应中得失电子数C .电对氧化型或还原型发生配位、沉淀等副反应D .催化剂E .湿度10.下列叙述正确者为( )A .任一电对的氧化型能氧化另一电对的还原型B .d Ox ERe /0' 大的氧化型能氧化d Ox E Re /0' 小的还原型 C .d Ox ERe /0' 大的氧化型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D .d Ox ERe /0' 大的还原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E .d Ox E Re /0' 小的还原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11.配制Na 2S 2O 3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使用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B .加入适量酸,以便杀死微生物C .加少量Na 2CO 3,抑制微生物生长D .配制后立即标定,不可久放E .配制后放置7~10天,然后予以标定12.配制KMnO 4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 .一般称取稍多于计算量的KMnO 4B .将新配好的KMnO 4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C .加入适量的HCl ,以保持其稳定D .将标定好的KMnO 4溶液贮于棕色瓶中E .KMnO 4溶液可于配好后立即标定13.下列滴定中,可用滴定剂本身作指示剂者为( )A .直接碘量法测Vc 含量B .铈量法测Fe 2+ 含量C .K 2Cr 2O 7法测土壤中有机质D .KMnO 4法测Na 2C 2O 4含量E .重氮化滴定法测芳伯胺类药物14.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一般都用哪些指示电极( )A .C 棒B .PtC .锌棒D .Cu 片E .汞15.氧化还原滴定中对指示剂的要求是( )A .在计量点附近有明显的颜色变化B .性质应稳定C .指示剂应可溶D .应有较大的摩尔质量E .颜色变化应是可逆的(五)名词解释1.自身指示剂:有些标准液本身有明显颜色,反应后变为无色或颜色很浅的物质,那么当到达化学计量点后,稍微过量一点,这类标准溶液就会使滴定的溶液显现标准溶液的颜色,指示终点到达,此类指示剂为自身指示剂。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分析化学的研究范畴?A. 物质的定性分析B. 物质的定量分析C. 物质的结构分析D. 物质的合成方法2. 在滴定分析中,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的颜色变化B. 溶液的pH变化C. 溶液的密度变化D. 溶液的导电性变化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分解D. 电化学分解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以上都不是5.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检测溶液中微量金属离子?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红外分光光度计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6.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A. 蒸馏B. 萃取C. 色谱法D. 沉淀法7.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一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无关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窄于滴定范围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宽于滴定范围8.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分分析?A. 单光束分光光度法B. 双光束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9.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A. 气相色谱仪B. 液相色谱仪C. 紫外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10. 在电位分析法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提供电流B. 测量电流C. 测量电压D. 维持恒定电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通常是________,而固定相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4. 在酸碱滴定中,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2 )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共36分)
1.(本题2分)
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有———————―――――――—( 3 )
(1) H2C03(2) 氨基乙酸盐酸盐
(3) 氨基乙酸(4) 氨基乙酸钠
2.(本题2分)
实验室中一般都是进行少数的平行测定,则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 4 )
3.(本题2分)
在磷酸盐溶液中,HP0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3 ) (已知H3P04的离解常数p K a1 = 2.12,p K a2 = 7.20,p K a3 = 12.36)
(1) 4.66 (2) 7.20 (3) 9.78 (4) 12.36
4.(本题2分)
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结论———————————―――—( 4 )
(1) 络合剂的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2) 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3) 辅助络合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4)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5.(本题2分)
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 1 )(1)高精密度
(2)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
(3)标准偏差大
(4)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器皿等
6.(本题2分)
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2 )(1)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
7.(本题2分)
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2 )
(1)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
(3) 背景干扰
(4) 物理干扰
8.(本题2分)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这种变宽属于――――――――――――――( 4 )
(1) 自然变宽
(2) 压力变宽
(3) 场致变宽
(4) 多普勒变宽(热变宽)
9.(本题2分)
甲烷分子振动自由度是―――――――――――――――――( 3 )
(1) 5
(2) 6
(3) 9
(4) 10
10.(本题2分)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
的红外吸收峰强度最大的是――――――――――――――――( 4 )
(1) C-H
(2) N-H
(3) O-H
(4) F-H
11.(本题2分)
将11H放在外磁场中时,核自旋轴的取向数目为――――――( 2 )
(1) 1
(2) 2
(3) 3
(4) 5
12.(本题2分)
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2 )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13.(本题2分)
一般气相色谱法适用于―――――――――――――――――( 3 )
(1) 任何气体的测定
(2) 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
(3) 无腐蚀性气体与在气化温度下可以气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
(4) 任何无腐蚀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离与鉴定
14.(本题2分)
气相色谱中,用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四种力来说明
――――――――――――――――――――――――――( 3 )
(1) 被测分子间的作用力
(2) 被测分子与流动相分子间的作用力
(3) 被测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
(4) 流动相分子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
15.(本题2分)
应用GC法来检测啤酒中微量硫化物的含量,宜选用那种检测器
――――――――――――――――――――――――――( 4 )(1)热导池检测器
(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 电子捕获检测器
(4) 火焰光度检测器
16.(本题2分)
利用气相色谱来测定某有机混合物,已知各组分在色谱条件下均可出峰,那么定量分析各组分含量时应采用―――――――――――――( 3 )
(1) 外标法
(2) 内标法
(3) 归一化法
(4) 工作曲线法
17.(本题2分)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3 )
(1) 组分与流动相
(2) 组分与固定相
(3)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4) 组分与组分
18.(本题2分)
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时,――――――――――-( 1 )
(1) 固定暗盒而移动哈特曼光栏
(2) 固定哈特曼光栏而移动暗盒
(3) 暗盒和光栏均要移动
(4) 暗盒和光栏均不移动
二.填空题:(共14分)
1.(本题2分)
用强碱滴定弱酸,当酸的浓度一定时,酸愈强(K a值愈大),它的共轭
碱愈弱,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愈高,突跃范围也愈大。
2.(本题2分)
欲配制250mL含Fe 1.00mg/mL溶液,应称取Fe2O3 0.357 g. (Mr(Fe2O3) = 157.7 Ar(Fe) = 55.85)
3.(本题2分)
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液首先在其中低温干燥,然后升
温分解(灰化),最后生成原子蒸汽。
4.(本题2分)
朗伯-比尔定律的正确表述是。
5.(本题2分)
红外光谱图上吸收峰数目有时比计算出的基本振动数目多,原因是。
6.(本题2分)
核磁共振的驰豫过程是指的那种过程。
7.(本题2分)
分离极性物质,可选择极性固定液,则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为。
三.计算题(共25分)
1.(本题5分)
用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21,0.23,0.24,0.25,试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个别测定值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2.(本题5分)
某弱酸HA的Ka为8.5⨯10-6。
在50.OOmL 0.1000mol/l该酸溶液中需加入多少毫升0.1000mol/l Na0H溶液方能使溶液的pH为5.00?
3.(本题5分)
在lOOmL含金为200μg的标准溶液中,分取20.Oml用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定金。
以5.OmL的苯萃取(萃取率≈100%),萃取液用1cm 比色皿在波长600 nm 下测得T=50%。
求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各为多少? Ar(Au)=197.0
4.(本题5分)
在某一色谱分析中,采用1m长的柱子和N2作载气。
当载气线速为4mm/ s时,n1 = 800;当载气线速为10mm/s时,n2=1000。
求最佳载气流速和所对应的H 值,以及在载气最佳线速时所对应的理论塔板数是多少?(忽略涡流扩散)
5.(本题5分)
在pH=10.0的氨缓冲溶液中,游离NH3的浓度为0.100 mol•L-1,用0.0100 mol •L-1的EDTA滴定25.00 mL 0.0100 moI.L-1的Zn2+溶液。
计算滴定前溶液中游离的[Zn2+]?已知锌氨络离子的各级累计稳定常数为:lgβ1=2.27, lgβ2=4.61, lgβ3=7.01, lgβ4=9.06
解:αZn([NH
])=1+β1[NH3]+ β2[NH3]2 +β3[NH3]3+β4[NH3]4
3
=1+102.27⨯0.1+104.61⨯0.12+107.01⨯0.13+109.06⨯0.14=105.10 [Zn2+]= [Zn2+’]/ αZn([NH3])= 0.01/105.10 =10-7.01 mol.L-1=7.94 ⨯10-8 mol•L-1
四.问答题(共25分)
1,(本题5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是基于对共振线的吸收?
2.(本题5分)
色谱流出曲线的保留值是由色谱过程的什么因素决定的? 它有什么用途?
3.(本题5分)
氯仿(CHCl3)的红外光谱表明其C—H伸缩振动频率为3100cm-1,对于氘代氯仿(C2HC13),其C—2H伸缩振动频率是否会改变? 如果变动的话,是向高波数还是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为什么?
4.(本题5分)
参比电极应当满足些什么条件?
参比电极应保持电位基本恒定不变应满足下列条件:连续性,重现性,稳定性好。
5.(本题5分)
将乙酰丙酮(CH3CO)2CH3分别溶于极性和非极性的溶剂中,测定紫外光谱。
试预测从极性转到非极性溶剂时,其λmax是否会有移动?εmax值是否会有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