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定温定压下,CO

2

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变。( )

2. d U = nC V,m d T这个公式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任何pVT过程均适用。( )

3. 一个系统从始态到终态,只有进行可逆过程才有熵变。( )

4. 25℃时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25℃时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5. 稳定态单质的?f H(800 K) = 0。( )

二、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 理想气体定温自由膨胀过程为:()。

(A)Q > 0;(B)?U < 0;(C)W <0;(D)?H = 0。

2. 对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没有确定的值的是:( )。

( A ) Q;( B ) Q+W;(C ) W( Q = 0 );( D ) Q( W = 0 )。

3. pVγ = 常数(γ = C p,m/C V,m)适用的条件是:( )

(A)绝热过程;( 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绝热可逆过程。

4. 在隔离系统内:( )。

( A )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 B )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

(C )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 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

5. 从同一始态出发,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 B )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 C )可以到达同一终态,但给环境留下不同影响。

6.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的压力作绝热膨胀时,则:( )。

( A )焓总是不变;(B )热力学能总是增加;

( C )焓总是增加;(D )热力学能总是减少。

7. 已知反应H2(g) +1

2

O2(g) ==== H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T),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r H(T)是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r H(T)是H2O(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r H(T)是负值;

(D)?r H(T)与反应的?r U数值不等。

三、计算题

习题1

10 mol理想气体由25℃,1.0 MPa膨胀到25℃,0.1 MPa,设过程为:

( 1 )自由膨胀;

( 2 )对抗恒外压力0.1 MPa 膨胀;

( 3 )定温可逆膨胀。试计算三种膨胀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的功。

习题2

298 K 时,将0.05 kg 的N 2由0.1 MP a 定温可逆压缩到2 MPa ,试计算此过程的功。如果被压缩了的气体在反抗外压力为0.1 MPa 下做定温膨胀再回到原来状态,问此过程的功又是多少?

习题3

某理想气体,其C V ,m = 20 J·K -1·mol -1,现有该气体10 mol 处于283 K ,采取下列不同途径升温至566 K 。试计算各个过程的Q ,W ,?U ,?H ,并比较之。

( 1 )体积保持不变;

( 2 )系统与环境无热交换;

( 3 )压力保持不变。

习题4

试求下列过程的?U 和?H :

已知液体A 的正常沸点为350 K ,此时的汽化焓:?Vap m 蒸气的平均定压摩尔热容C p ,m = 30 J·K -1·mol -1 。(蒸气视为理想气体)

习题5

根据下列数据,求乙烯C 2H 4(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

(1)C 2H 4(g) + H 2(g) == C 2H 6(g) , ?r H m , l = -137 kJ·mol -1 ;

(2)C 2H 6(g) + (7/2)O 2(g) == 2CO 2(g) + 3H 2O(l) ,?r H m , 2 = -1560 kJ·mol -1 ;

(3)C(石墨) + O 2(g) == CO 2(g) , ?r H m , 3 = -393.5 kJ·mol -1 ;

(4)H 2(g) + (1/2)O 2(g) == H 2O(l) , ?r H m , 4 = -285.8 kJ·mol -1 。

习题6

求下列反应在393 K 的反应的?r H m (393 K) :

C 2H 5OH(g) + HCl(g) == C 2H 5Cl(g) + H 2O(g)

已知:

习题7

已知反应CH 3COOH(l)+C 2H 5OH(l)= CH 3COOC 2H 5(l)+H 2O(l)

?r H m (298.15K)=-9.20kJ.mol -1

CH 3COOH(l)的?c H m (298.15K)= -874.54kJ.mol -1

C 2H 5OH(l)的?c H m (298.15K)= -1366kJ.mol -1

CO 2(g)的?f H m (298.15K)= -393.51kJ.mol -1

H 2O(l)的?f H m Θ(298.15K)= -285.83kJ.mol -1

求算Δf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 2 √ 3. ? 4 ? 5√

二、选择题

1.(D)

2.(A)

3.(C)

4.(C)

5.(B)

6.(D) 7(B)

三、计算题

习题1

[题解] 体积功的计算公式 W = -?p su d V

( 1 ) W = 0 (p su =0)

( 2 ) W = -p su ?V = -p su nRT (1/p 1 -1/p 2)

= -0.1 MPa ×10 mol ×8.314 J·mol -1·K -1×298.15 K ×(1/0.1MPa -1/1.0MPa)

= -22.30 kJ

( 3 ) W = -nRT ln( V 2 / V 1 ) = nRT ln(p 2 / p 1) = -57.05 kJ

[导引]由计算结果可知,虽然三个过程的初终态相同,但不同过程中的功不相等。这是因为W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过程有关。

习题2

[题解] n = 50 g / 28 g·mol -1 = 1.79 mol

定温可逆压缩

若反抗外压力0.1 Mpa ,

[导引]封闭系统由一个过程从始态(A )到达终态(B ),再由另一个过程从终态(B )回到同一个始态(A ),整个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应为零;本题中,系统经历两个不同途径组成的循环过程由始态经过终态又回到同一个始态,功的加和不为零,说明功是过程量,其112112MPa ln =1.79 mol 8.314 J mol K 298 Kln 0.1MPa 13.29kJ p W nRT p --==×··×kJ

21.4)MPa

21MPa 1.01(K 298K mol J 314.8mol 79.1Pa 101.0)()(1162

2su 22su 2-=-?????-=-'-=-'-=--··p nRT p nRT p V V p W

值与过程有关。

习题3

[题解] ( 1 )d V = 0,W = 0。

Q V = ?U = nC V ,m ( T 2-T 1 )

= 10mol ×20 J·K -1·mol -1×(566-283 ) K = 56.6 kJ

?H = nC p,m ( T 2-T 1 )

= 10mol ×(20+8.314) J·K -1·mol -1×(566-283)K = 80.129 kJ

( 2 )Q = 0,

?U 2 = ?U 1 = 56.6 kJ ,

?H 2 = ?H 1 = 80.129 kJ

W = ?U 2 = 56.6 kJ

( 3 )d p = 0,?U 3 = ?U 1 = 56.6 kJ

Q p = ?H = 80.129 kJ

[导引]热力学能U 和焓H 是状态函数,只要系统变化前后的始、终态一定,则不论经历何种过程,其?U 和?H 一定。本题中虽然始终态不明确,但理想气体的U 和H 都只是温度的函数,即对理想气体只要始终态温度一定,则不同过程的?U 和?H 相同。而W 和Q 不是状态函数,其值与过程有关,所以上述三个不同过程的W 和Q 分别不同。

习题4

[题解] 设计变化途径如下:

?H 1 = nC p ,m ( T 2-T 1 )

= 2 mol ? 30 J·K -1·mol -1 ? ( -50 ) K =-3.00 kJ

?H 2 = n ? ?Vap H m =-2 mol ? 38 kJ·mol -1 =-76 kJ

?H = ?H 1 + ?H 2 = (-76-3.0 ) kJ =-79 kJ

?U = ?U 1+?U 2= nC V ,m ( T 2-T 1 )+?H 2-?( pV )

= nC V ,m ( T 2-T 1 )+?H 2+ nRT 2

≈ 2 mol ? (30 -8.314)J·K -1·mol -1 ? ( 350-400 ) K -76 ?103J +2 mol ?8.314J·K -1·mol -1 ? 350 K=-72.35 kJ

或?U = ?H -?( pV ) ≈ ?H -(-pV g,1 )

= ?H + nRT 1

=-79 kJ + 2 ? 8.314 ? 400 ? 10-3 kJ

=-72.35 kJ

[导引]本题的变化过程既包括pVT 变化又包括相变化,两种变化过程交织在一起,难以求出21212112d ()=()= 23.529 kJ V V W p V p V V nRT nRT nR T T =-=+=--?---

变化过程的?U 和?H 。为此将该变化过程分解为两步,一步为单纯的pVT 变化,一步为单纯的定温定压下的可逆相变化,从而利用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与过程无关的特性,求得?U = ?U

1(pVT 变化)+?U 2(相变化)

;?H = ?H 1(pVT 变化)+?H 2(相变化)。

习题5

[题解] (3)式×2+(4)式×3 -(1)式 -(2)式 得

2H 2(g) +2C(石墨)?→?C 2H 4(g)

?f H m = 2?r H m ,3+3?r H m ,4-?r H m ,1-?r H m ,2 = 52.6 kJ·mol -1;

(1)式+(2)式 -(4)式 得

C 2H 4(g) +3O 2 (g)?→?2CO 2 + 2H 2O(l)

?r H m = ?r H m ,1+?r H m ,2-?r H m ,4 = -1 411.2 kJ·mol -1;

[导引] 本题为利用盖斯定律,即方程式的线性组合,求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习题6

[题解] ?r H m (298K)

= - ?f H m (C 2H 5OH , g , 298K) + 4 ?f H m (HCl , g , 298K) + ?f H m (C 2H 5Cl , g , 298K) + ?f H m (H 2O , g , 298K)

= -19.23 kJ·mol -1

?r H m (393 K) = ?r H (298K) + νB B d 1C T p m T T ,()∑?2

∑νB C p , m (B) =-2.53 J·K -1·mol -1-18.09×10-3 J·K -1·mol -1(T /K)

则?r H m (393 K)

= -19.23 kJ ·mol -1 +?K

393 K 298 [-2.53 J·K -1·mol -1 -18.09×10-3 J·K -1·mol -1(T /K)]d T

= -20.06 kJ·mol -1

[导引]本题为已知某一温度时参与反应各物质的?f H m (或?c H m ),利用基希霍夫公式求算任意温度下化学反应的?r H m 。但需注意变温区间内参与反应各物质无相变化,当伴随有相变化时,还需把相变焓考虑进去。

习题7

[题解] 先由给定的反应及 CH 3COOH(l),C 2H 5OH(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求出CH 3COOC 2H 5(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r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即

Δc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

=?c H m (CH 3COOH,l,298.15K) +?c H m (C 2H 5OH,l,298.15K) -?r H m (298.15K)

=-874.54 kJ.mol -1-1366.91 kJ.mol -1 +9.20 kJ.mol -1

=-2232.22 kJ.mol -1

即 CH 3COOC 2H 5(l)+5O 2=4CO 2(g)+4H 2O(l) ?r H m (298.15K)=-2232.22 kJ.mol -1

再由该反应求得 ?f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 :

?r H m (298.15K)

=4?f H m (CO 2, g, 298.15K)+4 ?f H m (H 2O,l,298.15K) -?f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 得 ?f H m (CH 3COOC 2H 5,l,298.15K)

= 4?f H m (CO 2,298.15K)+4 ?f H m (H 2O,l,298.15K) -?r H m (298.15K)

=[4×(-393.51)+4×(-285.91) -(-2232.22)] kJ.mol -1

=-485.46kJ.mol -1

[导引]注意掌握物质的?c H m 、?f H m 的定义,并能利用?c H m 及?f H m 求取反应的?r H m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查

九年级物理试题2016.12.8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从一楼爬到五楼做的功大约为6000J B.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C.中学生跳绳时平均功率约为500W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3.皮划艇是我国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一手撑住桨

柄的末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

B.为省力,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C.为省距离,可将用力划桨的手远离支点

D.将用力划桨的手靠近支点,既能省力又能省距离

重庆大学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题型及其分值(自带计算器)(可以适当调整文字大小) 一.判断题(10分,+、-)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混选)三.填空题(30分)四. 计算题(40分,5小题)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体系的三种类型; 2.体系的性质(会判断广度、强度性质); 3.状态函数(会判断)及其重要特 征(2点);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三个变量(1.△U=Q-W;2.各自含义;3.Q、W正负取值;) 三.焓与热效应 1.H及其性质(广度、状态、焓大小); 2.△H及其与热效应的关系(表达式;Q p、Q v;)(几种△H (定义);盖斯定律) 四.熵及其初步概念(S定义;S及其比较;△S计算(注意单位)) 五.△G(含义;定义式;自发性判据;计算)H=U+pV G=H-TS 1 物理意义Q p= ΔH 混乱度的量度提供有用功的能力 2 基本性质 都是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容量性质与物质的聚集态、所处的温度有关 3表示Δr Hθ kJ)与Δr Hθm(kJ·mol-1);S m(T) (J·K-1)与S mθ(T) (J·K-1·mol-1;Δr Gθm(kJ)与Δr Gθm(kJ·mol-1)注意点:标态的规定(对温度无规定)H,G的绝对值不知道,S的绝对值能够确定(热力学第三定律) 反应进度,1mol反应(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计算Δr S mθ(T) (298.15K) (J·K-1·mol-1 )S mθ(298.15K)Δr Hθm(298.15K)(kJ·mol-1)Δr Gθm (298.15K ) (kJ·mol-1) 参考态单质: 1 参考态单质的Δf Hθm=0 Δf Gθm=0 S mθ(T) ≠0 2. Δf Hθm,Δf Gθm单位是kJ·mol-1,S mθ(T)的单位是J·K-1·mol-1。 对于化学反应aA+bB=dD+gG Δr Sθm (298.15K) ={d S mθ(D) +g S mθ(G)}-{a S mθ(A)+b S mθ(B)} Δr Hθm (298.15K)={dΔf Hθm(D) +gΔf Hθm(G) }- {aΔf Hθm(A)+bΔf Hθm(B)} Δr Gθm (298.15K)={gΔf Gθm(G)+dΔf Gθm(D)}-{aΔf Gθm(A)+bΔf Gθm(B)} 在等温、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由状态1变到状态2,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与过程自发性的关系如下:△G<0 自发过程△G=0 体系处于平衡态△G>0 非自发过程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Δr Gθm (T) =Δr Hθm (298.15K) -TΔr Sθm (298.15K) 如何计算Δr Gθm?在标准状态、温度为298.15K时,由Δf Gθm (298.15K)计算Δr Gθm (298.15K) ?在标准状态,指定温度下可由G-H公式计算Δr Gθm (T) T转= Δr Hθm (298.15K)/ Δr Sθm(298.15K) (上下单位要一致)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用下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v = νB-1dC B/dt 单位:mol?m-3?s-1 (1)数值的大小与选择的物质种类无关,对同一反应,只有一个值; (2)对于反应物, v B与ΔC B 均为负值;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

07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第七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 选择题 1. 图为质量一定的某理想气体由 初态a 经两过程到达末状态c ,其中 abc 为等温过程,则 ( ) A .adc 也是一个等温过程 B .adc 和abc 过程吸收的热量相等 C .adc 过程和abc 过程做功相同 D .abc 过程和adc 过程气体内能变化相同 解:热量和功均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故答案选D 。 2. 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 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它们的压强和 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的温 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 气传递热量是 ( ) A . 6J B. 5J C. 3J D. 2J 选择题1图

解:氦气是单原子分子,自由度为3,氢气是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两种气体的摩尔数相同。容器容积不变,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再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3J。 答案选C。 3. 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为状态B,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 A.气体所作的功 B.气体内能 的变化 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气体的质 量 解答案:B 4. 已知系统从状态A经某一过程到达状态B,过程吸热10J,系统内能增量为5J。现系统沿原过程从状态B返回状态A,则系统对外作功是

( ) A. -15J B. -5J C. 5J D. 15J 解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W U Q +?=,系 统从A 态经某一过程到达B 态时系统做的功为 5510=-=?-=U Q W J 。因此当系统沿原过程 从B 态返回A 态时,系统对外做功为-5J 。 因此答案选B 。 5. 用公式T C U V ?=?m ,ν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 量时,此式 ( )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体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解 答案选D 6.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 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 热量之比W / Q 等 于 ( )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word完整版)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推荐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A. 0.3569S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 ·mol -1 C. 356.9S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附有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内含子酶的活性部位氧化磷酸化基因组核酸的变性高能化合物反转录新陈代谢酶原的激活pI Tm 米氏常数Glycolysis β-氧化、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增色效应米氏常数 PCR 1、蛋白质在一个较宽的生理pH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是因为() A、它们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分子 B、它们含有许多具有不同pKa值的功能基团 C、它们含有许多肽键,而肽键对于体内的H+和OH-是不敏感的 D、它们含有许多氢键 2、下述氨基酸中,()与茚三酮作用呈黄色斑点 A、组氨酸 B、苏氨酸 C、脯氨酸 D、精氨酸 3、在生理pH条件下,下述三肽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Asp-Ser-His B、Ala-Asn-Phe C、Ala-Ile-Phe D、Ala-Ser-His 4、下列关于双螺旋DNA的结构与性质的有关叙述,除()外都是正确的 A、A/T = G/C B、AT含量为35%的DNA解链温度高于AT含量为65%的DNA C、当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 D、温度升高是导致DNA变性的因素之一 5、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增高活化能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6、E. coli DNA复制涉及除()之外的哪些蛋白质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解链蛋白 D、DNA旋转酶

7、下述DNA分子中,除()外都具有双链结构 A、E. coli DNA B、质粒DNA C、噬菌体X174 DNA D、线粒体DNA 8、在采用链终止法测定DNA顺序时,为了获得以腺苷酸残基为末端的一组大小不同的片段,应该采用哪种双脱氧类似物() A、5’-ddATP B、5’-ddCTP C、5’-ddGTP D、5’-ddTTP 9、催化单底物反应的酶的米氏常数(Km)是()无答案 A、底物和酶之间的反应的平衡常数 B、给出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给出最大半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大致与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成比例 10、在下列转录抑制剂中,能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都有作用的是() A、放线菌素D B、利福平 C、利链菌素 D、a-鹅膏蕈碱 11、下列氨基酸中,在水中溶解度最低的是() A、组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苏氨酸 12、X174噬菌体基因组的大小不足以编码它的九种不同的蛋白质,但它实际 编码了这些蛋白质。这是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密码子的简并性 B、密码子重叠 C、基因重叠 D、密码子的摆动性 13、下述RNA在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的是() A、tRNA B、rRNA C、mRNA D、hnRNA 14、用于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以哪种形式贮存在组织中() A、磷酸肌酸 B、磷酸精氨酸 C、ATP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5、在DNA复制与DNA修复中共同出现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RNA聚合酶 C、DNA内切酶 D、RNA外切酶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解答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思考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 答:是对的。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答:是错的。因为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变了,状态也就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得 变。 (3)因为△ U=Q V,△ H=Q,所以Q V,Q p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这种说法对吗?答:是错的。AU,JH本身不是状态函数,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与Q V,Q p 的数值相等,所以Q V,Q p不是状态函数。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会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如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是错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A U =Q +W,它不仅说明热力学能(△□、热(Q)和 功(W、之间可以转化,有表述了它们转化是的定量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功的转化形式不仅有热,也可转化为热力学能系。 (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 H=q=O 答:是错的。这虽然是一个等压过程,而此过程存在机械功,即W f MQ所以△ H MQ。 (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 i,焓变为AH。如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 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形同,这时热效应为Q2,焓变为AH, 则AH|= AH2° 答:是对的。Q是非状态函数,由于经过的途径不同,则Q值不同,焓(H、是状态函数, 只要始终态相同,不考虑所经过的过程,则两焓变值:Hi和?汨2相等。 2.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原因 (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货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答?不能。热机效率W是指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最大的转换成对环境所做的功。 Q h

福州大学历届物化试题

物理化学试卷(A ) 41. 5 分 (6698) 有一吹肥皂泡装置,下端连有一个一端通大气的 U 型水柱压力计,当肥皂泡的直径是 5×10-3 m 时,压力计水柱高度差为 2×10-3 m ,试计算该肥皂液在直径为 1×10-4 m 的毛细管中的升高值。设皂液对毛细管壁完全润湿,且密度与水相同。 41. 5 分 (6698) [答] p s = 2×2γ /R ' = ρgh γ = 0.01225 N ·m -1 (3分) h = 2γ cos θ /ρgR 2= 0.05 m (2分) 135. 5 分 (7035) 在298.15 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吸附服从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当苯蒸气压力为760 Pa 时,石墨表面覆盖率θ=0.5,求苯蒸气在石墨表面上的吸附系数a 。 135. 5 分 (7035) [答] 1ap ap θ= + 将θ=0.5 p =760 Pa 代入解得a =0.001 315 Pa -1 (5分) 7. 10 分 (4813) 298 K 时, 以Pt 为阳极, Fe 为阴极, 电解浓度为1 mol ·kg -1的NaCl 水溶液(活度系数为 0.66)。 设电极表面有H 2(g)不断逸出时的电流密度为0.1A ·cm -2, Pt 上逸出Cl 2(g)的超电势可近似看作零。 若Tafel 公式为 η =a+blg(j /1A ·cm -2), 且Tafel 常数 a=0.73 V, b=0.11V , φ ? (Cl 2/Cl -)=1.36 V ,请计算实际的分解电压。 7. 10 分 (4813) [答] E 理论 =φ +-φ -=[φ ? (Cl 2/Cl -)-RT F ln α (Cl -)]-[(φ? (H +/H 2)+RT F ln α (H +)) =1.36 - 0.01 - 8314298 96500 .?ln10-7 =1.76 V (3分) η阴= a + b lg j =0.73+0.11× lg0.1 =0.62 V (2分) η阳=0 (2分) E 分解 =E 理论+η阴+η阳=2.38 V (3分) 213. 10 分 (4710) 有电池Hg(l)|Hg 22+(a 1)||Hg 22+(a 1),Hg 2+(a 2)|Pt 。 (1) 写出电池反应式; (2) 计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已知2+2Hg |Hg(l)和Hg 2+ |Hg(l)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0.798 V 和0.854 V 。 (3) 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213. 10 分 (4710) (1) Hg(l)+Hg 2+(a 2)→Hg 22+(a 1) (3分) (2) E ? = E ? (Hg 2+|Hg 22+) –E ? (Hg 22+|Hg) E ? (Hg 2+|Hg 22+) = 2E ? (Hg 2+|Hg) –E ? (Hg 22+|Hg)=(2×0.854 – 0.798) V= 0.910 V

物理化学重庆大学版练习1答案

练习1答案 1.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 、?H 、?S 、?A 、?G 中何者为零? ⑴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⑵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⑶ 理想气体由(p 1,T 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 2,T 2)状态; ⑷ H 2和Cl 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 ; ⑸ 0℃、θ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⑹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1) ΔU = ΔH = 0; (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 (5) ΔG = 0; (6) ΔU 、ΔH 、ΔS 、ΔA 、ΔG 都为 0。 2.a mol A 与b mol B 的理想气体,分别处于(T ,V ,p A )与(T ,V ,p B )的状态,等温等容混合为(T ,V ,p )状态,那么?U 、?H 、?S 、?A 、?G 何者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 ΔU 、ΔH 、ΔS 、ΔA 、ΔG 均为0 ; 3.一个刚性密闭绝热箱中,装有H 2与Cl 2混合气体,温度为298K ,今用光引 发,使其化合为HCl(g),光能忽略,气体为理想气体,巳知)HCl (θm f H ?= -94.56kJ·mol -1,试判断该过程中?U 、?H 、?S 、?A 、?G 是大于零,小于零,还是等于零?ΔU = 0,ΔS > 0,ΔH > 0,ΔA < 0,ΔG 无法确定 ; 4.在一绝热恒容箱内,有一绝热板将其分成两部分,隔板两边各有1mol N 2,其状态分别为298K 、θp 与298K 、10θp ,若以全部气体为体系,抽去隔板后,则Q 、W 、?U 、?H 、?S 中,哪些为零? W 、Q 、ΔU 、ΔH = 0,ΔS > 0。V 1 = RT /10 ,V 2 = RT 判断和改错 5. P 1V 1γ= P 2V 2γ的关系式只能用于绝热可逆过程。×;只能用于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 6. 因为Q,W 不是系统的性质,而与过程有关,所以热力学过程中(Q -W)的值也应由具体过程决定。6.×; ∵Q -W = ΔU 是状态函数的改变值 ∴(Q -W)只由始终态所决定而与过程无关. 7. 熵差ΔS 就是过程的热温商。7. ×; 熵差ΔS 是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8. 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9. 可逆绝热过程必定是等熵过程。√ 10. 同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熵值增大。√ 11. 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12. 熵增加的放热反应是自发反应。√ 13. 孤立系统中的熵值总是有增无减。√ 14. 系统的混乱度越大,则其熵值越大。√ 15. 在标准压力及指定温度下,任何稳定单质的焓值为零。√ 16. 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以卡诺热机的效率最大。√ 17. 当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作绝热膨胀时,内能总是减小。√ 18.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只由系统的始末态决定。√ 19. 内能是状态的单质函数,所以两个状态相同时,其内能值必然相同。√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重庆大学07生物化学真题

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生物化学 一、概念题(每题3分,共24分) 1.有关限速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催化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多为限速酶 B.代谢途径中相对活性最高的酶是限速酶,对整个代谢途径的流量起关键作用 C.分支代谢途径各分支的第一个酶经常是该分支的限速酶 D.限速酶是受代谢物调节的别构酶 2.有关蛋白质变性作用的论述错误的是: A.变性作用指的是蛋白质在某些环境因素作用下,高级结构破坏,丧失其生物学活性 B.某些变性蛋白在去掉变性因素之后,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原有构象和活性C.许多变性蛋白水溶性降低,易被蛋白酶降解 D.蛋白质变性之后,多处肽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3.有关酶的概念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B.其底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C.其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助因子 D.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4.下列不是操纵子的组成部分的是: A.结构基因 B.启动子 C.操纵基因 D.阻遏物 5.(G+C)含量愈高,Tm愈高的原因是: A.G-C之间形成了1个共价键 B.G-C之间形成了2个氢键 C.G-C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D.G-C之间形成了3个氢键 6.有关酮体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酮体是肝脏输出脂肪类能源的一种形式 B.脂肪动员减少时,肝内酮体生成和输出增多 C.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是一种生理现象 D.酮体输出时,不必与血浆蛋白结合也较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7.不是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的是: A.UGG B.UAA C.UAG D.UGA 8.在动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不能转变为糖的是: A.草酰琥珀酸 B.甘油 C.乙酰辅酶A D.3-磷酸甘油醛

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秦允豪编) 习题解答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2.1 解: ?-=21V V PdV W C T = (1)()RT b v P =- b v RT P -= ???? ??---=--=?b v b v dv b v RT W i f v v f i ln (2) ??? ??-=v B RT Pv 1 ??? ??-=v B RT P 1 ???? ??-+-=??? ??--=? i f i f v v v v BRT v v RT dv v B RT W f i 11ln 1 4.2.2 应用(4.3)式 ?-=21V V PdV W 且 k PiV PV i ==γγ γγ-=V V P P i i 故有:f i f v v i i V Vi i i V V P dV V V P W γ γ γγγ----=-=? 111 () ()i i f f i f i i V P V P V V V P --=--=--111 111γγγγγ (应用了γγf f i i V P V P =) 4.4.2 (1) 2v a b v RT P --= ???+--=-=dv v a dv b v RT Pdv W 2 a V V b V b V RT ???? ??--???? ??---=121211ln (2)d v a cT u +-=2当C V =时, V V V dt du dT dQ C ??? ??=??? ??= ∴C C V = T C CdT Q T T ?==?21 4.4.3 水蒸气的凝结热即为定压状况下单位质量物质相变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在等压下此值即为比焓变化,即: ()kJ h m H l V 4.244459.1000.2545-=--=?-=?= (系统放热)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 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 电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解答

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思考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 答:是对的。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答:是错的。因为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变了,状态也就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得 变。 (3)因为ΔU=Q V ,ΔH=Q p ,所以Q V ,Q 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这种说法对吗? 答:是错的。?U ,?H 本身不是状态函数,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与Q V ,Q p 的数值相等,所以Q V ,Q p 不是状态函数。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会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如要对外做功,必须从 外界吸收热量。 答:是错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它不仅说明热力学能(ΔU )、热(Q )和 功(W )之间可以转化,有表述了它们转化是的定量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功的转化 形式不仅有热,也可转化为热力学能系。 (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ΔH=Q p =0 答:是错的。这虽然是一个等压过程,而此过程存在机械功,即W f ≠0,所以ΔH≠Q p 。 (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 1,焓变为ΔH 1。如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 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形同,这时热效应为Q 2,焓变为ΔH 2,则ΔH 1=ΔH 2。 答:是对的。Q 是非状态函数,由于经过的途径不同,则Q 值不同,焓(H )是状态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不考虑所经过的过程,则两焓变值?H 1和?H 2相等。 2 .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原因 (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货车,能否使火 车的速度加快? 答?不能。热机效率h Q W -=η是指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最大的转换成对环境所做的功。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物理化学(下)复习讲义 【电化学纲要】 一、重要概念 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比电导,(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 率,迁移数,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 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1.电解质部分 (1)法拉第定律: (2)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3)离子独立定律:无限稀释溶液,电解质(4)电导应用: i.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ii.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5)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 (6)德拜-许克尔公式: 2. 原电池 (1)热力学 G= -zFE S= -(,G/, T)

= zF (, E/, T) pp H = G + T S = -zFE +zFT (, E/, T) p Q = T S =zFT (, E/, T) irp (2)能斯特方程 G =zFE= -RTlnK rm (3)电极电势,电池的电动势 E = E- E,电池的写法, + -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 1.电解质溶液部分 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和解离平衡常数相关的题型。 2.给出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这一类型相对容易。 3.给出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 4.给出二个反应的基本量或若干个电极的电极电池,求相关反应的电动势或热力学量。这类题比较综合。 【化学动力学纲要】 一、主要概念 反应速率,依时计量学反应,(非依时计量学反应,)消耗速率,生成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级数,总级数,(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速率方程,半衰

物理化学模拟卷 重庆大学

《物理化学》模拟题 一、选择题(30分%) 1. 1mol 液态水在100℃及101.325kPa 下全部蒸发为相同温度压力下的水蒸气,则该过程( )。 A 、0=?U B 、0=?H C 、0=?S D 、0=?G 2. 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 组分A 和组分B 形成完全互溶液态混合物。在一定温度下,若纯B 的饱和蒸气压大于纯A 的饱和蒸 气压() * *A B P P >,则系统达气液平衡时,有( )。 A 、B B x y > B 、B B x y < C 、B B x y = D 、无法确定 4. 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下,能与硫 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 丹尼尔电池(铜 - 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 ) A 、 负极和阴极 B 、 正极和阳极 C 、 阳极和负极 D 、 阴极和正极 6. 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 E (g),将2mol 的A 与1mol 的B 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 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率间的比值是:( ) A 、 1∶2 B 、 1∶4 C 、 1∶6 D 、 1∶8 7. 对于1mol 理想气体,其=??? ????T P V ( ) 。 A. P V - B. PV R C. PV R - D. P V 8. 下列各式中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B c n n P T B n U ≠? ??? ????,, B 、B c n n V T B n U ≠? ??? ????,, C 、B c n n P S B n H ≠? ??? ????,, D 、B c n n P T B B n U ≠? ??? ????,,

热力学第一定律习题解答

1 第七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 图为质量一定的某理想气体由初态a经两过程到达末状态c,其中abc为等温过程,则() p a 也是一个等温过程adcA.过程吸收的热量相等和abcB.adcb 过程做功相同过程和abcC.adcd c 过程气体内能变化相同过程和adcD.abcV :热量和功均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解图选择题1。故答案选D(看成刚性分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2.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的温度升高,如果使5J子),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 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 2J D. 3J B. 5J C. A.6J 。根据理想,氢气是双原子分子,自由度为5解:氦气是单原子分子,自由度为3气体的状态方程,两种气体的摩尔数相同。容器容积不变,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3J。再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应向氦气传递热量是内能。C。答案选变化过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为状态B,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3. 1mol A ) 、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程也不知道,但A气体内能的变化气体所作的功 B.A. 气体的质量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C.B 答案:解 。5J10J,系统内能增量为已知系统从状态A经某一过程到达状态B,过程吸热4. ) ( 返回状态现系统沿原过程从状态BA,则系统对外作功是 D. 15J -5J C. 5J - A. 15J B. 态时系BA态经某一过程到达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系统从W?U?Q?态时,系统对态返回A J统做的功为。因此当系统沿原过程从B5??U?105??W?Q 。外做功为-5J 。因此答案选B?) ( 5. 用公式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T???UC mV,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体过程A. 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B.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C.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D. 2 解答案选D 6.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