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宝石花》俄罗斯交响芭蕾最杰出代表

《宝石花》俄罗斯交响芭蕾最杰出代表

《宝石花》俄罗斯交响芭蕾最杰出代表宝石花 - 俄罗斯交响芭蕾最杰出代表俄罗斯交响芭蕾作为世界芭蕾舞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优美的舞蹈姿态闻名于世。

在无数优秀的芭蕾舞剧中,《宝石花》被誉为俄罗斯交响芭蕾的最杰出代表。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剧的剧情、艺术特点以及对芭蕾舞发展的影响。

《宝石花》是由俄罗斯作曲家叶夫根尼·马尔米洛夫创作的芭蕾音乐作品,于1877年首次公演。

剧情以一朵宝石花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关于奉献和爱情的故事。

舞剧将俄罗斯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舞蹈技巧相结合,呈现了独特而极富感染力的舞蹈风格。

《宝石花》的艺术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该剧拥有惊人的舞美设计。

舞台装饰由明亮璀璨的宝石花朵构成,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舞者的服装也是富丽堂皇,不同颜色的花瓣代表了不同的情感表达。

整体上,舞台效果极其引人注目,使观众沉浸于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

其次,音乐是《宝石花》的精髓所在。

马尔米洛夫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将芭蕾舞蹈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运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和和声,创造出令人陶醉的音乐画面。

从甜蜜的浪漫旋律到激情四溢的乐章,音乐与舞蹈在《宝石花》中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华丽的艺术画卷。

此外,《宝石花》在舞蹈编排上也别具一格。

舞剧中充满了高难度的技巧和令人惊叹的舞步。

舞者们的身体柔韧度和舞蹈技巧对舞者的要求极高,使他们能够展现出极致的舞蹈魅力。

独特的舞蹈构图和流畅的舞蹈动作使观众无法将目光从舞台上移开,其精湛的表演技艺更使观众沉醉其中。

《宝石花》作为俄罗斯交响芭蕾的代表之一,对芭蕾舞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芭蕾舞在俄罗斯的发展和普及。

《宝石花》的成功演出激发了更多的俄罗斯作曲家和编舞家创作并推广芭蕾舞剧。

其次,该剧的独特音乐和编舞风格对世界范围内的芭蕾舞剧产生了广泛影响。

众多芭蕾舞团纷纷演出《宝石花》,并通过它了解和学习俄罗斯芭蕾舞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宝石花》作为俄罗斯交响芭蕾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舞蹈技巧,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享有盛誉。

交响编舞法

交响编舞法

交响编舞法交响编舞法是一种将音乐与舞蹈完美结合的表演形式。

它是由俄国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和芭蕾舞大师乔治·巴兰钦共同创造出来的,旨在打破传统芭蕾舞的束缚,让音乐与舞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交响编舞法的起源交响编舞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

当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和乔治·巴兰钦正在寻求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以摆脱传统芭蕾舞的束缚。

他们认为,音乐和舞蹈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单独存在。

于是,在1913年,他们创造了第一部交响编舞作品《春之祭》,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芭蕾舞史上的里程碑。

它打破了传统芭蕾舞对音乐的从属关系,让音乐和舞蹈成为一个整体。

二、交响编舞法的特点1. 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交响编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作曲家和编舞家必须密切合作,共同创造出一部既具有音乐性,又具有舞蹈性的作品。

在交响编舞作品中,音乐和舞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彼此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2. 舞剧情节明确交响编舞法要求舞剧情节明确,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与传统芭蕾舞不同的是,交响编舞作品中的情节往往比较简单明了,更注重表现手段和效果。

3. 舞蹈技巧高超交响编舞法对演员的技巧要求非常高。

演员必须掌握各种芭蕾动作和技巧,并且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变化进行表演。

此外,在一些复杂的编排中,演员还需要进行配合和协调。

三、经典交响编舞作品1. 《春之祭》《春之祭》是交响编舞法的开山之作,也是现代芭蕾舞史上的里程碑。

它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作曲,乔治·巴兰钦编舞。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原始民族为迎接春天而进行的祭祀仪式。

音乐和舞蹈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画面。

2. 《火鸟》《火鸟》是另一部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和乔治·巴兰钦合作创作的交响编舞作品。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勇敢的王子如何通过与火鸟的战斗来拯救公主并击败邪恶巫师。

交响芭蕾的艺术特性

交响芭蕾的艺术特性
无限的联想与启迪 , 这一点是有别于戏剧芭蕾 的, 也是戏 剧芭
音乐也是一门非语义性 的艺术 , 与舞蹈有 同样 的特性 , 在 交响芭蕾 中音乐与舞蹈有效 的融合在一起 , 相互渗透 , 完美而
又和谐的融合为一体 , 共 同表达 同样 的主题 。 巴兰钦拜倒于音 乐的超感觉的和谐 , 当他用 造型补充声音的时候 , 他竭力避免 加进 自己的东西。 更不承认对音乐 内容的图示式解 释 , 音乐对
乐 中得到 的灵感 , 因为 , 用 阿希顿的话来说 , “ 通过音 乐 , 舞蹈
的丰富性找到 了 自己的表现方式 ,而这种 表现方式则会 表现 出 自身的本来 面 目” 。
无 比, 不会使舞蹈演员们感到难堪 。 巴兰钦 的舞蹈演员们都最 为充分地掌握了他处理“ 纯 芭蕾 ” 的方法 , 而在这种芭蕾 中 , 仅
的芭蕾中 ,他则 已证明 同这个时代 的棱 角和不协和音相协调
具有完全 的 自由” 。 就像在 一个 人的生活 中那样 ,我们应该
经常地停下脚 步来 回首往事 ,然后再 走向一个前途未 卜 的未 来。有时候 , 是时代 自身随着某位大艺术家 的逝去 , 而关闭了 自己的帷幕。8 0年代便是 这样 一个时代 , 最后 的帷幕 一次接

了。 巴兰钦觉得 , 美 国是“ 一片生长着 可爱 肉体的土地” , 而舞
国家编导 的第一部芭蕾 《 小夜 曲》 开始 , 就 已经 竭力表 现 出了 这种“ 美 国人 的年轻模样” , 这是埃德温 ・ 邓 比( 1 9 0 3 -1 9 8 3 , 美 国舞蹈作家和批评 家 ) 的看 法 , 而这种模样 既光彩照人又崇高
演员们的身体 里了。在对线条 的把握 、 精打细算 的准确 、 视觉 上的稀疏 、经过分析后设计 的姿态 和引人 瞩 目并令 人震惊的 机智以及独创 性等等方面 ,巴兰钦 的动作 相似于斯特拉文斯

第九交响曲》芭蕾舞剧赏析

第九交响曲》芭蕾舞剧赏析
主题共鸣:音乐和舞蹈在表现作品主题时,相互补充、协同作用,通过各自的艺术 手段共同营造出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层次丰富:通过音乐与舞蹈的交织,使得作品在表现主题时层次更丰富,观众可以 从听觉和视觉两个层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
综上所述,《第九交响曲》芭蕾舞剧在音乐与舞蹈的对应关系上表现出色,两者相 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
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更
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作品。
02
音乐与舞蹈的对应关系
如何运用音乐节奏表现舞蹈动作
音乐节奏驱动动作变化
舞蹈动作的设计往往与音乐节奏紧密相扣,通过音乐的起伏、快慢来呈现舞蹈 的动态与静态。
强化舞蹈的律动感
音乐的节奏元素如拍子、重音等,被用来强化舞蹈的律动感,使得舞蹈更具观 赏性和感染力。
•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将成为芭 蕾舞剧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与国际优秀舞团、编导、演员的合作与交流,有 助于提升芭蕾舞剧的艺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 科技手段的运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在未来芭 蕾舞剧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些科技手段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 赏体验,进一步提升芭蕾舞剧的观赏魅力。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辅助舞蹈创 作和排练,提高创作效率和舞蹈表现力。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可能会体验到紧张和期待的情感。这通常发生在剧情转折或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刻 ,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都会变得更加紧凑和有力。
作品带来的启发与感悟
艺术的力量
《第九交响曲》芭蕾舞剧展示了 艺术如何跨越形式和媒介的界限 ,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融合,传达 出深刻的人类情感和体验。
情感的共鸣
观赏作品时,观众可能会在自己 的生活中找到与剧情或角色相似 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能够加深 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同时 也带来自我反思的机会。

交响芭蕾名词解释

交响芭蕾名词解释

交响芭蕾名词解释交响芭蕾,是由交响乐与芭蕾舞结合而成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它结合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舞蹈的动作和表情,创造了一种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艺术体验。

下面将对交响芭蕾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交响乐团(Symphony Orchestra)交响芭蕾常由交响乐团负责演奏音乐。

交响乐团由不同类型的乐器组成,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乐团中的各类乐器共同演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为交响芭蕾表演提供了强大的音乐支持。

2. 芭蕾舞团(Ballet Company)芭蕾舞团是交响芭蕾表演的核心,由一群训练有素的芭蕾舞者组成。

他们通过优美的舞姿和精准的动作,将音乐的灵感和情感传达给观众。

芭蕾舞团中的舞者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具备了高超的技术和出色的表演能力,为交响芭蕾呈现了精彩的舞蹈画面。

3. 舞剧(Ballet)舞剧是交响芭蕾表演的核心内容,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诠释剧情。

舞剧通常由编舞家根据剧情和音乐节奏创作,结合芭蕾舞者的表演,以舞蹈的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舞剧是交响芭蕾表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4. 配乐(Score)交响芭蕾的配乐是指为舞剧而作的音乐。

配乐根据舞剧的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需求,由作曲家创作。

作曲家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手段,为舞蹈动作和场景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情感。

配乐作为交响芭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芭蕾舞者的舞蹈动作相互呼应,共同创造了一种统一而有力的艺术效果。

5. 舞台设计(Stage Design)舞台设计是交响芭蕾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和道具的设计,营造出适合剧情和音乐氛围的舞台环境。

舞台设计可以为舞剧增添视觉效果,营造出各种不同的场景和情感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表演中。

6. 芭蕾体系(Ballet Technique)芭蕾舞的演出需要舞者掌握一套系统化的技巧和动作要领,这就是芭蕾舞的技法体系,也称为芭蕾体系。

交响芭蕾发展历程简述

交响芭蕾发展历程简述

交响芭蕾发展历程简述交响芭蕾是一种结合了交响音乐和芭蕾舞的艺术形式,它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交响芭蕾的发展历程。

交响芭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俄罗斯。

当时,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一部名为《火鸟》的音乐剧,并由芭蕾舞大师迪亚吉列夫将其搬上舞台。

这部作品结合了斯特拉文斯基精湛的音乐和迪亚吉列夫独特的芭蕾舞编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标志着交响芭蕾的诞生。

随后,斯特拉文斯基继续与迪亚吉列夫合作,创作了另外两部交响芭蕾作品——《彼得与狼》和《春之祭》。

这两部作品分别以童话故事和俄罗斯传统习俗作为题材,结合了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各具特色。

它们的成功不仅奠定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声誉,也为交响芭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期,交响芭蕾在国际上开始获得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在西方,像约翰·克兰科、亚当斯基和摩里斯·贝乌芭蕾舞团等芭蕾舞团纷纷创作了交响芭蕾作品,并将它们带到全世界各地。

而在苏联,交响芭蕾更是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和发展。

苏联政府为交响芭蕾舞团提供了资金和设施支持,使得苏联成为交响芭蕾的重要中心。

此时的交响芭蕾作品以宏大的场面、精湛的舞蹈技巧和复杂的剧情结构为特点,大大提升了芭蕾舞的艺术水平。

随着交响芭蕾的发展,它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音乐和舞蹈结合外,现代的交响芭蕾还结合了影像、多媒体和现代舞等元素。

这些新的创新方式使得交响芭蕾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今天,交响芭蕾已经成为了国际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团和交响乐团合作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交响芭蕾作品,为观众带来了无数震撼和感动。

这些作品既展现了舞者们的极高技巧和美感,又融合了音乐的美妙和舞蹈的优雅,形成了绚丽夺目的艺术盛宴。

总的来说,交响芭蕾作为一种结合了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形式,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不仅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也提升了观众的艺术享受。

交响芭蕾的名词解释

交响芭蕾的名词解释

交响芭蕾的名词解释交响芭蕾是一种融合了交响乐与芭蕾舞的艺术形式。

它引入了交响乐团的演奏和演绎,与传统的芭蕾舞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听体验。

交响芭蕾结合了优雅华丽的舞蹈动作和激情四溢的音乐,以及表达情感和故事的力量,使观众深深陶醉其中。

在交响芭蕾中,舞者以优雅的形体语言表达情感,通过优美的动作展现角色的塑造和故事的发展。

他们与交响乐团密切合作,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出情感的细腻和情节的跌宕起伏。

交响乐团演奏着具有个性的音乐作品,与舞者的动作完美契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和谐。

交响芭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之前,芭蕾舞通常是以钢琴伴奏为主,而交响乐是独立演奏的。

然而,一些创新者开始尝试将芭蕾舞与交响乐结合起来,使舞蹈与音乐真正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热爱,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演形式。

交响芭蕾的演出通常由一位指挥家和一支交响乐团负责音乐部分,同时有专业的舞蹈团体负责舞蹈表演。

演出的内容通常是根据经典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进行改编。

通过舞者的身体表达和交响乐的音乐表现,观众可以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一个著名的交响芭蕾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这部作品以动人的音乐为基础,通过芭蕾舞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背叛和救赎的浪漫故事。

另一个广为人知的交响芭蕾作品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它以莎士比亚的名剧为基础,展现了两个年轻恋人之间深刻而悲剧的爱情。

交响芭蕾的演出需要舞者拥有出色的技巧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并通过舞蹈动作传递给观众。

同时,指挥家和交响乐团也需要密切配合,并准确地演绎出作曲家的音乐意图。

只有舞者、指挥家和乐团能够相互合作,才能呈现出真正出色的交响芭蕾演出。

交响芭蕾旨在创造一种综合艺术的体验,将舞蹈和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舞蹈动作,还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通过舞者和乐团的协同演绎,交响芭蕾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让人沉浸在音乐和舞蹈的美妙世界中。

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为了更好地阐述交响芭蕾舞的艺术特征,我们分五个⽅⾯将交响芭蕾舞与戏剧芭蕾舞作⼀横向的对照⽐较并加以分析。

⼀、交响芭蕾舞的结构是⾳乐——舞蹈结构。

⽽戏剧芭蕾舞的结构是戏剧——舞蹈结构。

这是⼀个原则性的重⼤区别。

交响芭蕾舞在进⾏构思、安排舞剧(舞蹈)结构⽇悭持从⾳乐出发,⽽戏剧芭蕾舞则以戏剧(故事)情节为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舞剧是⼀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舞蹈、⾳乐、戏剧、⽂学、美术等。

其中舞蹈与⾳乐、戏剧关系最为密切。

戏剧芭蕾舞过分“倒向”戏剧⼀⾯。

即使像扎哈洛夫和拉甫罗夫斯基这样⼀些⼤名⿍⿍的戏剧芭蕾舞⼤师在创作排练《巴赫奇萨拉依泪泉》和《罗⽶欧与朱丽叶》’(两剧均被称为戏剧芭蕾舞经典之作)时,都特邀话剧导演作艺术指导。

他们忽视了⾳乐,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因⽽导致舞蹈语⾔⽣活化、贫乏化、简单化、公式化。

他们往往把舞剧中戏剧⽭盾的冲突和发展⽤哑剧⼿ )法加以处理,因此⼜出现了哑剧成分过重的问题。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和追求所谓的“⽣活真实”,⼜不可避免地导致反映⽣活表⾯化,甚⾄堕⼊⾃然主义的泥坑。

戏剧芭蕾舞虽然在⼀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曾经起过推动舞剧艺术发展的积极作⽤,但是由于⽆法克服它本⾝创作思想和创作⽅法潜在的⽭盾⽽最终陷⼊严重的危机并⽇趋衰落,即使在创作思想较保守的苏联,戏剧芭蕾舞也⼏乎成了⼀个贬义词。

交响芭蕾舞认真总结了戏剧芭蕾成功与失败两⽅⾯的经验教训,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戏剧芭蕾舞之精华,如加强了舞剧戏剧结构的完整性,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了题材范围,沟通芭蕾舞艺术与现代⽣活的联系,⼴泛地普及芭蕾艺术等。

新⼀代交响芭蕾舞⼤师格⾥⼽罗维奇、别⾥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正是在戏剧芭蕾舞以上成就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探索。

他们⾸先要解决的重⼤课题是陕复⾳乐、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

⽆论是交响乐还是舞剧⾳乐本⾝都有它们⾃⼰内在的戏剧结构。

⾳乐不仅表现⼈物的个陛和情感以及⼈物所处的社会或⾃然环境、体现事态发展和⼈物⾏为的情感氛围,同时也通过诸如各种主题的贯穿、展开、变形、交叉、对⽐等⼿法揭⽰出其内在⽭盾冲突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为了更好地阐述交响芭蕾舞的艺术特征,我们分五个方面将交响
芭蕾舞与戏剧芭蕾舞作一横向的对照比较并加以分析。

一、交响芭蕾舞的结构是音乐——舞蹈结构。

而戏剧芭蕾舞的结
构是戏剧——舞蹈结构。

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重大区别。

交响芭蕾舞在实行构思、安排舞剧(舞蹈)结构日悭持从音乐出发,而戏剧芭蕾舞则以戏剧(故事)情节为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舞剧是
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美术等。

其中
舞蹈与音乐、戏剧关系最为密切。

戏剧芭蕾舞过度“倒向”戏剧一面。

即使像扎哈洛夫和拉甫罗夫斯基这样一些大名鼎鼎的戏剧芭蕾舞大师
在创作排练《巴赫奇萨拉依泪泉》和《罗米欧与朱丽叶》’(两剧均被
称为戏剧芭蕾舞经典之作)时,都特邀话剧导演作艺术指导。

他们忽视
了音乐,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导致舞蹈语言生活化、贫乏化、简单化、公式化。

他们往往把舞剧中戏剧矛盾的冲突和发展
用哑剧手 )法加以处理,所以又出现了哑剧成分过重的问题。

因为他
们过度强调和追求所谓的“生活真实”,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反映生活
表面化,甚至堕入自然主义的泥坑。

戏剧芭蕾舞虽然在一个特定的历
史时期内以前起过推动舞剧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因为无法克服
它本身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潜在的矛盾而最终陷入严重的危机并日趋
衰落,即使在创作思想较保守的苏联,戏剧芭蕾舞也几乎成了一个贬
义词。

交响芭蕾舞认真总结了戏剧芭蕾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戏剧芭蕾舞之精华,如增强了舞剧戏剧结构的完
整性,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大了题材范围,沟通芭蕾舞艺术与
现代生活的联系,广泛地普及芭蕾艺术等。

新一代交响芭蕾舞大师格
里戈罗维奇、别里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正是在戏剧芭蕾舞以上成就
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探索。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陕复音乐、
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

无论是交响乐还是舞剧音乐本身都
有它们自己内在的戏剧结构。

音乐不但表现人物的个陛和情感以及人
物所处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体现事态发展和人物行为的情感氛围,同
时也通过诸如各种主题的贯穿、展开、变形、交叉、对比等手法揭示
出其内在矛盾冲突的发展。

音乐的这种戏剧结构也正是交响舞剧(舞蹈)结构的基础。

编( )导必须较严格地按音乐的结构实行构思,安排剧情
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然后通过舞蹈语言与舞蹈形象来体现交响乐或舞
剧音乐的戏剧结构。

所以说交响舞剧的结构是音乐——舞蹈结构,音
乐是它的基础和出发点。

举例加以说明。

我们知道交响乐第一乐章一般都是奏鸣曲式,也
能够说交响曲实际上是一部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

这是因为奏鸣
曲式和其他器乐曲式比较起来更能多方面揭示复杂深刻的戏剧性内容。

我们在教授交响编舞法时也把奏鸣曲式作为一个学习单元。

学会编奏
鸣曲式的编导便能够实行交响舞剧的创作。

奏鸣曲式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在呈
示部前面能够有引子,而在再现部后有时有尾声。

呈示部中一般有两
个先后单独呈示而具有对比性的主题即主部和副部。

在展开部这两个
主题发展交叉形成矛盾冲突,富有强烈的戏剧性。

到了再现部主部仍
在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使副部在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
调性统一。

很显然,每个稍懂音乐并尊重音乐的舞剧编导都不能对奏
鸣曲式如此严密的戏剧结构置之不理。

他必须在呈( )示部根据主部和
副部安排两个相互对比或相互冲突的舞蹈主题,然后在展开部让这两
个主题交叉冲突,形成某种戏剧性,最后在再现部把两个舞蹈主题归
纳起采,便各得其所。

这也是我们舞剧中经常遵循的起承转合的规律。

能够说根据奏鸣曲式(也叫奏鸣曲快板)编的舞蹈是一个大型舞剧的雏形。

由此可见音乐结构对舞剧(舞蹈)结构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二、交响芭蕾舞主要艺术手法是写意、概括、象征,而戏剧芭蕾
的艺术手法则主要是写实、模仿与图解生活。

这个重大区别是从前面
所讲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方法里派生出来的。

我们知道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情之所致,音之所生”。


国古代《乐记》中更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精辟论述。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

恩格斯则说音乐是“把人类感情中最崇高和最神圣的东西,即
最隐深的秘密揭露出来,并且表现在音响中”。

舞蹈同样是抒发情感的艺术,古人很早就对舞蹈艺术特征有过极
其精彩的描述。

如在《毛诗》序中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
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也”。

舞蹈有自己的“独立王国”,有它自己特有的
规律。

其中最主要的规律是舞蹈只能表现某种情感,而不能直接表达
某 )种思想。

舞蹈编导只能通过情感的折射,通过一定的情节或塑造
舞蹈形象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甚而是哲理。

音乐与舞蹈都是非语义性的艺术。

他们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
写意性、概括性、象征性、虚拟性、比喻性、寓义性、抒情性、诗意性、多义性等。

正是这些共同的性质为舞蹈交响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而极大地拓宽了舞蹈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舞蹈语言和编舞手法,进
一步开掘了舞蹈的本体意识,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过去在舞蹈界
有种根深蒂固的成见,认为有些音乐根本无法舞起来,有些题材完全
不适合编舞。

交响芭蕾舞彻底打破了人们头脑里的这些条条框框。


代的舞蹈编导们能够用任何音乐编舞,能够去搞任何题材。

比如列宁
格勒新一代编导艾夫曼就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巨著《白痴》成功地搬
上了芭蕾舞台。

这对戏剧芭蕾舞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戏剧芭蕾舞片面地强调戏剧情节及其所谓的“真实性”。

这在很
大水准上触犯了舞蹈的特性,违背了它特有的规律,把诗一般的舞蹈
变成了讲故事的白话文,使舞蹈变成了戏剧的附庸,变为模仿和图解
生活的工具。

其结果使舞蹈的本陛被扼杀从而失去它在舞剧中的主导
地位。

我们不妨把戏剧芭蕾舞比作中国的工笔画,而把交响芭蕾舞比作
中国的写意画。

诚然工笔画有它们存有的价值,不过在几千年美术写
意画无疑是中国绘画的峰。

戏剧芭蕾舞经常象工笔画那样要把每 )一
细节搞得逼真再逼真,其结果事与愿违弄得更假。

如在一个苏联舞剧
中一辆用三合板做的坦克“上场”,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生活的真实
与艺术的真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戏剧芭蕾舞经常把它们混淆起来?美其名曰“反映生活”,实为模仿、图解生活。

苏联首届一指的芭蕾史
学与评论克拉索夫斯卡娅准确地指出:“交响芭蕾舞所克服的不是戏
剧芭蕾舞的缺点,而是它的整个创作原则体系。

”苏联戏剧芭蕾舞大
师拉甫罗夫斯基创作的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被誉为戏剧芭蕾舞的
高峰。

但是拉甫罗夫斯基所追求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而并不是普罗
科菲耶夫的音乐。

于是舞台上的华丽多彩的意大利维罗纳市的生活与
深沉而富有哲理的音乐形成多方面的矛盾。

拉甫罗夫斯基不自觉地在
舞台与乐池之间挖了一道鸿沟。

二十余年之后年轻的编导维诺格拉多
夫(现任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芭蕾总编导)在新西伯利亚终于填平了这
个道鸿沟,让普罗科菲耶夫站在了莎士比亚的前面。

虽然舞台上的生
活多少失去了些原来的五光十色与欢乐气氛,维罗纳市变成一座阴森 )的监狱,但是维诺格拉多夫随着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深入到男女主人
翁的心灵深处,使他的舞剧版本比拉甫罗夫斯基的棋高一著。

同样拉甫罗夫斯基1954年在莫斯科大剧院推出他的《宝石花》。

当日姬是无名之辈的年轻编导格里戈罗维奇于1957年向大名鼎鼎的戏剧芭蕾发出挑战,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排演了《宝石花》。

结果大
败走麦城,而格里戈罗维奇的《宝石花》成为开创苏联芭蕾舞交响时
代的经典之作。

究其原因也在于拉甫罗夫斯基致力于再现巴若夫乌拉
尔民间故事中的生活画面,而又把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放在了一边。

而格里戈罗维奇与作曲家一起探索了剧中一个艺术家事业与爱情之间
的种种复杂的矛盾心理。

由此可见交响芭蕾舞不是克服戏剧芭蕾舞的
某些缺点而是否定了它一系列的基本创作原则,用完全不同的艺术手
法塑造舞蹈形象,反映生活。

那些攻击交响芭蕾舞不重视舞蹈形象、
忽视反映生活的陈词滥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正是因为交响芭蕾舞牢
牢把握住舞蹈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它塑造的舞蹈形象比戏剧芭蕾舞就
更加生动完美,它所反映的生活比戏剧芭蕾舞更加丰富深刻。

这绝不是作者 )主观臆断,而是已被艺术实践所证明了的无可争辩的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