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多西他赛功效与副作用

多西他赛功效与副作用多西他赛(Doxorubicin)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
它被认为是一种细胞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
然而,多西他赛不仅有着明显的抗癌作用,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本文将对多西他赛的功效和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多西他赛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肿瘤生长:多西他赛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 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它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DNA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这使得多西他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2.改善患者生存率:多西他赛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生存率改善效果。
在乳腺癌患者中,多西他赛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类似的效果也在其他癌症类型中观察到。
3.用于预防肿瘤复发:多西他赛在一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被用于预防肿瘤复发。
例如,在乳腺癌手术后,多西他赛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这是因为多西他赛具有抑制残留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4.提高手术切除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多西他赛可以用来缩小肿瘤的大小,从而使手术切除更加容易和成功。
在肺癌、卵巢癌等手术治疗中,多西他赛的使用可以减小肿瘤的体积,有助于手术切除。
尽管多西他赛有着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但它的使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造血系统毒性:多西他赛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减少。
这往往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从而增加了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2.消化系统副作用:多西他赛使用后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些不适往往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3.心脏毒性:多西他赛可引起心脏毒性,导致心肌功能受损。
这可能表现为心动过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多西他赛期间需要对心脏功能进行监测。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or f l h a n d 2 h o n d 1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 F U wa s a d mi n i s t e r e d a s c o n t i n u o u s i n t r a v e n o u s i n f u s i o n f o r l 2 0 h a t a d o s e o f 7 5 0 mg / m2 o n dl —d 5 . T h i s r e g i me n wa s r e p e a t e d e v e r y 2 8 d . T h e e ic f a c y a n d t o x i c i t y we r e e v lu a a t e d a f t e r c o mp l e t i o n
C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0 f t he a d v a nc e d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t r e a t e d wi t h t he r e g i me n o f do c e t a x e l ,o x a l i p l a t i n a n d luo f r o ur a c i l
r o u r a c i l f o r a d v a n c e d g a s t ic r c a n c e r .M e t h o d s 3 2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d v a n c e d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we r e d e e p l i n e s o f s u b c l a v i a n v e i n p u n c t u r e o r p e r i p h e r a l e l b o w i n t h e mi d d l e o f v e n i p u n c t u r e . F U b y i n t r a v e n o us i n f u s i o n p u mp p u mp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Th e Ef ic f a c y a n d Ad v e r s e Re a c t i o n o f Do c e t a x e l Co mb i n e d wi t h Ox a l i p l a t i n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Ad v a n c e d Es o p h a g e a l Ca n c e r
谢春芳 ,师 毅。 ,朱志远 ,李 征 ,于晓利
( 佛 山市三水 区人 民医院肿瘤科 ,广 东佛 山,5 2 8 1 0 0 ; 延安大 学附属 医院东关分 院输血科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解放 军 第八六 医院 药剂科 ,安徽 马鞍 山,2 4 3 1 0 0 ; 长春师 范大学校 医院呼吸 内科 ,吉林 长春 ,1 3 0 0 3 2) 摘要 :目的 研 究晚期食 管癌应 用多西他 赛 ( DOC) 与奥 沙利 铂 ( L — OHP ) 联合化 疗的疗效 与不 良反 应。方法 选取我
X I E C h u n f a n f . S H I . Z H U Z h i y u a n  ̄ , L I Z h e n g 3 , Y U X i a o l i
C O eo n l o g y D e p a r t m e n t , S a n s h u i P e o p l e H o s p i t a l o f F o s h a n C 妨, F o s h a n , G u a n g d o n g , 5 2 8 1 o o , C h i n a ;  ̄ D e p a t r m e n t o 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胶囊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28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吉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有2例完全缓解(7.1%),11例部分缓解(39.3%),总有效率46.4%。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胃癌;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1-0027-02在我国,胃癌是常见的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患者在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多数为隐匿症状无特异症状,确诊时已经到了手术机会甚少的晚期[1-3]。
联合化疗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有多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报道[4-5],但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规范的高效化疗方案。
因此,本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进行研究,为治疗晚期胃癌探索一种高效低毒的化疗方案,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晚期胃癌28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5~72岁,平均(52.6±11.3)岁。
组织病理学分类:低分化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4例,中分化腺癌9例。
卡氏评分超过60分,预计有超过3个月的生存期。
化疗前患者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排除肾、肝、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者。
1.2 治疗方法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滴注1 h,d1,化疗前一天晚上口服地塞米松10 mg,以后10 mg/次,1次/d,连用4 d;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2 h,d1;吉奥胶囊每天80 mg /m2,分2次口服,连服14 d,3周为1个周期。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Vol.32 Semimonthly No.15【临床研究】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徐露娟(安阳市肿瘤医院内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摘要】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10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
对照组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个月和6个月生存率。
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状态改善、疼痛缓解、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肾损伤、肝损伤、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生存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更少。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多西他赛;奥沙利铂;疾病控制率doi: 10. 3969 / j. issn. 1672-0369. 2020. 15. 009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20)15-0021-03食管癌分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90%为鳞状细胞癌[1]。
由于其早期发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故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对症支持和放化疗是该阶段主要治疗方法。
多西他赛为半合成紫杉类药物,其抗肿瘤活性高,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卡铂后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可有效治疗食管癌;顺铂是第一种合成铂类抗癌药物,是含铂类化疗的基础药物[2]。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使用随机法抽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采用抓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名患者。
对照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可以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多西他赛;胃癌晚期;奥沙利铂;治疗效果近些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升,但我国患胃癌的人数却逐年增多,死亡率越发高。
由于平时生活中胃病很难引起重视,所以大多确诊时,病情都已发展至晚期,手术治疗已经无法进行,而且治疗后大多患者都难以保证预后。
所以化疗是一种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1-2]。
但目前我国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有效的化疗方式,所以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加优质的化疗方案。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治疗的胃癌晚期68名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使用随机法抽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将这些患者采用抓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4名患者,其中男性19名,女性15名,年龄为26~67周岁,平均年龄(43.27±8.67)周岁。
实验组34名患者,其中男性20名,女性14名,年龄为25~71周岁,平均年龄(43.21±8.26)周岁。
所有患者均是确诊为胃癌晚期的患者,且在检查中发现有病灶转移的现象。
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或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于多西他赛 / 卡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低 的方案 ,值得 推广 应 用。
<O0 ) . 。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疗效较好、毒性较 5
【 关键 词 】非 小细胞 肺癌 ;化 疗 ;多 西他 赛 ;奥沙利 铂 ;卡铂 ;疗 效 中 图分类 号 :R 3 . 74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号 :17- 14 (02 9 0 2— 2 6 1 8 9 2 1 )1— 0 6 0
ae21d y ntet c e s Th lnc lrs o s sweea s se fe oo u y ls Re ut T eewee8c s sr ahe o tg to dt e r a si h wo sh me . eciia ep n e r se s da rt rf rc ce . s ls h r r ae e c d s memiiain a t w o n h e ce t aea dciia e e t aeweers e tv l 0. % a d8 .2 i c tx lOxai ai Gr u I o e o pteewee7 a e e c e o e i f in t n l c l n f t r ep ciey 3 77 n 46 % nDo ea e/ r n b i r l t pl n o p.na t rg u r r c s sr a h d sm n h r h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对于抗癌是非常有用的,但你知道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联合使用期间,可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腹泻,恶心,呕吐以及黏膜炎)、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神经系统反应(急性,剂量累积性,外周感觉神经病变)。
总体上,这些不良反应在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联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时更常见、更严重。
给药部位情况:很常见注射部位反应(* 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疼痛和炎症,后者可能很严重并引起并发症,尤其是当奥沙利铂通过外周静脉途径输注时(见【注意事项】中“特殊警告和特殊使用注意事项”)。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常见面色潮红。
全身异常* :很常见发热(发热很常见,包括感染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或不合并发热,或免疫源性),疲劳,过敏/过敏性反应(常见过敏反应例如皮疹,尤其是荨麻疹,结膜炎,鼻炎。
常见过敏反应包括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低血压以及过敏性休克),无力,疼痛,体重增加(辅助治疗) ;常见胸痛,体重减轻 (转移癌治疗) ;少见免疫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
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很常见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头痛,感觉异常 ;常见头昏,运动神经炎,假性脑膜炎 ;少见构音障碍。
胃肠道异常:很常见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黏膜炎,腹痛,便秘,厌食;常见消化不良,胃食道返流,呃逆;不常见肠梗阻、小肠梗阻 ;少见结肠炎,包括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腹泻。
代谢营养异常:常见脱水 ;不常见代谢性酸中毒。
肌肉骨骼异常:很常见背痛 ;常见关节痛、骨痛。
血小板、出血及凝血异常:很常见鼻出血 ;常见出血,血尿,血栓性深静脉炎,肺栓塞,直肠出血。
精神异常:很常见抑郁、失眠 ;常见紧张。
防御机制异常:很常见感染。
呼吸系统异常:很常见呼吸困难,咳嗽;常见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少见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摘要】目的:研究晚期食管癌应用多西他赛(DOC)与奥沙利铂(L-OHP)联合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1)采用DOC+OXA化疗,对照组(n=41)采用DOC+顺铂(DDP)化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为53.66%,与对照组的43.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MST)及中位进展时间(TTP)为(9.25±2.52)个月、(6.42±1.21)个月,对照组为(8.62±2.35)个月、(5.95±1.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受益(镇痛减药量≥50%、KPS改善≥20分、体重增加≥7%)依次为41.46%、65.85%、24.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51%、43.90%、7.32%(P<0.05)。
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为39.02%、7.32%、29.27%、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17%、29.27%、78.05%、24.39%(P<0.05);观察组的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为60.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63%(P<0.05)。
结论:DOC联合L-OHP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晚期;奥沙利铂;顺铂;多西他赛;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多缺乏典型症状,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1]。
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当前临床治疗不能手术及术后复发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以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DDP)化疗(DF)方案应用最多,但有效率较低[2]。
近年来,随着多西他赛(DOC)的应用,DOC+DD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率获得提高,但消化道损害、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等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受限。
本研究采用DOC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食管癌,获得良好预后,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收集我院肿瘤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且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症状、食管纤维内镜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国际抗癌联盟(UICC)[3]中癌症分期Ⅲ~Ⅲ期;入院时Karnofsky(KPS)评分≥70分,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系统严重基础疾病者,具有化疗禁忌症者。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45~75(58.43±5.23)岁;病理分型:29例鳞癌,10例腺癌,2例腺鳞癌,0例未分化癌;肿瘤分期:21例Ⅲ期,20例Ⅲ期;远处转移:29例淋巴结转移,12例肝转移,7例肺转移,2例骨转移。
对照组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4~78(59.19±5.15)岁;病理分型:28例鳞癌,9例腺癌,3例腺鳞癌,1例未分化癌;肿瘤分期:23例Ⅲ期,18例Ⅲ期;远处转移:27例淋巴结转移,14例肝转移,6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予以DOC 75mg/m2静脉滴注1.5h,d1;L-OHP 130mg/m2静脉滴注3h,d1。
对照组予以DOC 75mg/m2静脉滴注1.5h,d1;DDP 70~75 mg/m2静脉滴注,d1。
两组在使用DOC 时分别于d-1、d1、d2早晚予以地塞米松片8mg口服。
常规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监测,酌情应用止吐药物、升白药物等。
21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3~6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1.3.1 生存情况随访18个月以上,统计中位生存时间(MST)与肿瘤进展时间(TTP)。
1.3.2 临床受益(1)行为状态:采用KPS评分法评价行为活动状态,KPS提高≥20分且维持4周以上为改善。
(2)疼痛情况:镇痛药物用量减少≥50%;(3)体重变化:体重较治疗前提高率≥7%[1]。
1.3.2 不良反应按美国国立癌症中心(NCI)[4]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分为0~Ⅲ级。
1.4 疗效标准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5]评价近期客观疗效,分为进展(PD)、稳定(SD)、部分缓解(PR)与完全缓解(CR)四级,计算客观总有效率=CR+PR。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生存情况经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CR PR SD PD 客观有效率(%) 观察组41 2 20 14 5 53.66对照组41 1 17 16 7 43.90 χ20.781P值0.3772.2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观察组的MST为3.6~22个月,平均(9.25±2.52)个月,TTP为3~12个月,平均(6.42±1.21)个月。
对照组MST为3.1~21个月,平均(8.62±2.35)个月,TTP为3~10个月,平均(5.95±1.17)个月。
两组的MST及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1、1.788,P=0.245、0.078>0.05)。
2.3 两组临床受益比较观察组的临床受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镇痛减药量≥50% KPS改善≥20分体重增加≥7%观察组41 17(41.46) 27(65.85) 10(24.39) 对照组41 8(19.51) 18(43.90) 3(7.32) χ2 4.661 3.989 4.479P值0.031 0.046 0.034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且以Ⅰ~Ⅱ度为主,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不良反应类型观察组(n=41) 对照组(n=41)χ2P值Ⅰ~ⅡⅢ~Ⅳ发生率(%) Ⅰ~ⅡⅢ~Ⅳ发生率(%)红细胞减少7 0 17.07 8 1 21.95 0.3110.577 白细胞减少14 2 39.02 25 5 73.17 9.705 0.002 血小板减少3 0 7.32 12 0 29.27 6.6090.01恶心呕吐12 029.27 29 3 78.0519.617 0.00 0腹泻 2 0 4.88 9 1 24.39 6.2480.012神经系统毒性24 1 60.98 6 0 14.6318.724 0.00 0肝损害 2 0 4.88 5 0 12.20 1.4060.236 肾损害 1 0 2.44 4 0 9.76 1.9170.166口腔黏膜炎9 0 21.95 11 1 29.27 0.5760.4483 讨论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的姑息性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当前食管癌综合治疗的关键。
目前,临床尚缺乏对食管癌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传统DF方案在转移性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广泛,但疗效欠佳,肿瘤缓解期较短[6]。
近年来,随着紫杉类、吉西他滨等一系列新型抗癌药物的应用,食管癌的化疗有效率达到了33%~75%左右,但化疗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也相应增加[7]。
其中,紫杉类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机制,且对于耐药细胞仍有一定效果,在恶性肿瘤化疗中获得广泛应用[8]。
DOC是一种半合成紫杉烷类药物,能够有效促进微管形成并抑制微管解聚,还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较紫杉醇具有更强的抗癌活性和更广的抗癌谱,且细胞对其的摄取及利用率更高,作用更为持久[9]。
目前,DOC已广泛应用于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及食管癌等的治疗,且经实践证实其是当前单药治疗食管癌疗效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有效率约为17%~24%[10]。
DOC与DDP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具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这使得其临床应用受限。
L-OHP属于第三代铂类衍生物,其作用机制与其他铂类药物相似,即生成水化衍生物而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DNA,促使链间及链内交联而发挥抗DNA合成作用,产生强效抗肿瘤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11]。
L-OHP与血浆蛋白质的结合作用与DDP较为相似,但其在细胞内分布规律则具有较大差异,这使得两药的靶分子、作用机制及细胞毒性作用不一致,抗肿瘤活性谱不同[12]。
研究表明,L-OHP具有更强的血浆蛋白复合体疏水性,故其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强、更快,抗癌谱更广且抗癌活性更强,但与DDP并无交叉耐药作用,故其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较DDP更轻[13]。
Pera等[14]研究表明,L-OHP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和胃癌的疗效不亚于DDP,虽然神经毒性稍高,但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肾毒性明显减轻,对于老年、肝肾功能减退及无法耐受胃肠道反应者更为适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DOC联合L-OHP与DDP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的近期客观有效率相当(53.66% vs43.90%),观察组的MST、TTP略长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与肖建新等[15]报道基本一致。
证实DOC+L-OH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与DOC+DDP相当甚至略好。
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肝肾损害率、口腔黏膜炎及红细胞减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有所降低。
此外,观察组累计3例次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次。
认为DOC+L-OH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更少,Ⅲ-Ⅳ级不良反应率更低,患者的耐受性更好。
化疗副反应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改善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