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非水溶液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计算公式

非水溶液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测定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当指示剂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溶液就变色,这时就可以用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滴定法计算公式是:
C=V/M
其中,C表示溶质的浓度,V表示滴定液的体积,M表示溶质的质量。
非水溶液滴定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将滴定瓶中的滴定液加入到溶液中,直到溶液变色,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将溶液中的溶质量用称量瓶称量出来,记录溶质的质量。
根据公式计算溶质的浓度。
非水溶液滴定法的优点是:它简单易行,可以快速测定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而且精度较高。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滴定液的浓度和溶质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滴定液的浓度必须精确控制,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滴定液的浓度必须与溶质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则也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非水溶液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测定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控制滴定液的浓度和溶质的浓度,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

四 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均化效应:各种不同强度的酸均化到溶剂 合质子水平的效应 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 具有均化和区分效应的溶剂分别叫均化 溶剂和区分溶剂(都是针对具体反应而 言)
一般而言,酸性溶剂是碱的均化溶剂, 而是酸的区分性溶剂;碱性溶剂是酸的 均化性溶剂,是碱的区分性溶剂。惰性 溶剂是良好的区分溶剂 在非水滴定中,利用均化效应测定 混合酸(碱)的总量,利用区分效应测 定混合酸(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非水溶剂(有机溶剂和不含水的无机溶剂) 的优点
1.可增大有机物的溶解度 2.可改变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强度 3.克服在水溶液中滴定存在的困难,从而 扩大酸碱滴定的应用 4.具有准确,快速,设备简单等特点
非水溶剂滴定的一般要求和应用 1.取样量少 半微量法 10ml滴定管 消耗滴定液(0.1mol/l)在10ml以内为宜 2.主要用于测定有机碱及其氢卤酸盐,硫 酸盐,有机酸盐和有机酸碱金属盐类药 物;同时也用于测定某些有机弱酸的含 量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
此法是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的 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包括 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 滴定 此法常用于药物分析中
水做为溶剂的的优缺点
优:比较安全,价廉,许多物质尤其是无 机物易溶于水 缺:1.许多弱酸或弱碱,在水中没有明显的 滴定突跃,滴定终点难以确定,不 能直接确定; 2.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水中溶解 度小,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3.一些多元酸或多元碱,混合酸或碱由于电离常 数较接近,不能分布或分别滴定
应用举例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法,主要用于测 定有机物。 用碱滴定液测定具有弱酸性基团的药物: 羧酸,酚类,巴比妥类,磺酰胺类和氨 基酸类药物; 用酸滴定液测定具有弱碱性基团的药物, 如胺类,氨基酸类,含氮杂环化合物, 生物碱,有机碱以及它们的盐
非水溶液滴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非水滴定法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人员正确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非水滴定法的测定。
三、职责:检验员负责本操作规程的执行。
四、正文:1 定义及简述1.1 非水溶液滴定法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滴定的方法。
主要用来测定有机碱及其氢卤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或有机酸盐,以及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类药物的含量。
也用于测定某些有机弱酸的含量。
1.2 非水溶剂的种类:1.2.1 酸性溶剂:有机弱碱在酸性溶剂中可显著地增强其相对碱度,最常用的酸性溶剂为冰醋酸。
1.2.2 碱性溶剂:有机弱酸在碱性溶剂中可显著地增强其相对酸度,最常用的碱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1.2.3 两性溶剂:兼有酸、碱两种性能,最常用的为甲醇。
1.2.4 惰性溶剂:这一类溶剂没有酸、碱性,如苯、三氯甲烷等。
2.原理:2.1 第一法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mol/L)8ml],加冰醋酸10~30ml使溶解,加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指示液1~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
终点颜色应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N 1=)(0011.011ttN-+式中:0.0011为冰醋酸的膨胀系数;t为标定高氯酸液时的温度,℃;t1为滴定样品时的温度,℃;N 0为t时高氯酸液的浓度,mol/L;N 1为t1时高氯酸液的浓度,mol/L。
供试品溶液中如有氢卤酸盐,除另有规定外,可在加入醋酸汞试液3-5ml后,再进行滴定(因醋酸汞试液具有一定毒性,故在方法建立时,应尽量减少使用);供试品如为磷酸盐,可以直接滴定;硫酸盐也可直接滴定,但滴定至其成硫酸氢盐为止;供试品如为硝酸盐时,因硝酸盐可使指示剂褪色,终点极难观察,遇此情况应以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为宜。
电位滴定时用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汞电极(玻璃套管内装氯化钾的饱和无水甲醇溶液)或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或复合电极。
2.2 第二法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碱滴定液(0.1mol/L)8ml],加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使溶解,再加规定的指示液1-2滴,用规定的碱滴定液(0.1mol/L)滴定。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及其应用

4. 惰性溶剂 这类溶剂既没有给出质子的能力,又没有接受 质子的能力,其介电常数通常比较小,在该溶剂中物 质难以离解,所以称为惰性溶剂。这类溶剂常用的有 苯、CHCl。、CCl。等。在这类溶剂中,溶剂分子之间 没有质子自递反应发生,质子转移反应只发生在试样 和滴定剂之间。
共存离子的影响 对于测定25.OOmL中0.4vgCr(VI),相对误差<±5%,允许下列量离 子存在(倍量):Cl-,NOf, SOi一,PO:一,K+(2000);F一,Br一,Ca2+,M92+,Na+ (1000);Cd2+,H92+,Pb2+(500);Ni2+,Ba2+(300); Zn2+,Mn2+,Mo(V1),C02+,V(v)(200);Ag+, Fe2+,A13+(100);Mn04一(5);Fe3+,Cu2+(2)。可见 Fe3+,Cu2+,Mn07允许量小。对于实际样品中Cr (VI)的测定可采用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交换法预先处理, 对于Mn07的干扰在样品处理中可将其还原。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条件的选择
1. 溶剂的选择 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中,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在选择溶剂时,主要考虑 的是溶剂酸碱性,所选溶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对试样的溶解度较大,并能提高其酸度或碱度; ②能溶解滴定生成物和过量的滴定剂; ⑧溶剂与样品及滴定剂不发生化学反应; ④有合适的终点判断方法; ⑤易提纯,挥发性低,易回收,使用安全。 在非水溶液滴定中,利用拉平效应可以滴定酸或碱的总量。利用分辨效应 可以分别滴定混合酸和混合碱。
前提:水具有很大的极性,很多物质易溶于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所以酸碱滴定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但是,以溶剂水为介质进行滴定 分析时,也会遇到难以准确测定的问题。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05
我们通常说的离解指总的离解平衡, Ka = 式子中的[H2S+] 和 代表已 经离解的溶剂化的离子的浓度,而 [HA]包括未电离的HA, 和未离解的 离子对H2S+·A-
04
第一步是电离, 由于静电引力.形成 离子对.再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离子 离解 . 但要使正负离子分开 就要 能量.而这能量就是由离子的溶剂化 所提供的 故溶剂的介电常数大,离 子对就容易离解(提供的能量大) .
A
在上述溶液中乙酸酐与冰醋酸的体积比一般是1: 110—1:33 的冰点150C
B
当乙酸酐对冰醋酸的比例达到1:1时冰点即降到12.40C 对冬季操作较为方便.
的存在,将严重影响电位滴定曲线 的突跃的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水成碱 性),影响终点的灵敏度,所有仪器, 供试品中均不得有水分存在,所用 的试剂的含水量均应在0.2%以下, 必要时应加入适量的醋酐以脱水。
放出大量的热,因此配制高氯酸滴定 液时,应先将高氯酸用冰醋酸稀释后 再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适量醋酐, 量取高氯酸的量筒不得量醋酐,以免 引起爆炸
另外:冰醋酸有刺激性,高氯酸与有 机物接触,遇热极易引起爆炸 。
高氯酸滴定液的表面张力较大,沿着滴定管壁流动时的速度缓 慢,因此实际操作中滴定速度非常重要。若滴定速度过快,滴 定液呈线状流下,往往会造成到达滴定终点后粘附在滴定管内 径上的溶液还未完全流下,这时如果马上读数,读出的体积数 会比实际值偏大,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使滴定速度保持连 续的点滴状。
使用前,宜作空白试验,方法:取 冰醋酸5~10ml于50ml锥形瓶中,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应为紫色,加高 氯酸滴定液(0.1mol/L)1滴,即应 变为黄绿色,若为蓝色,则表示有 水分存在,可加醋酐脱水,或加醋 酐后重蒸一次。
非水滴定法

非水溶液滴定法
一、基本原理
非水溶液滴定法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滴定的滴定分析方法。以 非水溶剂作为滴定介质,本法在药典含量测定方法中仅用于酸 碱非水溶液滴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
二、应用
非水溶液滴定法,主要用来测定有机碱及其卤酸盐、磷酸 盐、硫酸盐或有机酸盐以及有机酸碱金属盐类药物的含量, 也用于测定某些有机弱酸的含量。
非水溶液滴定法
三、非水碱量法
非水碱量法是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碱性药物, 主要用于含氮碱性有机药物及其氢卤酸盐、硫酸盐、磷酸 盐或有机酸盐的测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
三、பைடு நூலகம்水碱量法
(一)有机弱碱的滴定:可用冰醋酸作为介质。对Kb<10-10 的极弱碱,需使用冰醋酸一醋酐的混合溶液为介质。 (二)有机酸碱金属盐的滴定:可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非水溶液滴定法注意事项

非水溶液滴定法注意事项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滴定的方法。
在进行非水溶液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非水溶液中常常需要选择特定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选择指示剂时需要考虑溶解度、化学反应以及颜色变化等因素。
2. 精确称量试剂:在非水溶液滴定中,试剂往往是以溶液或固体形式存在的,因此需要精确称量所加入的试剂,以保证滴定结果准确。
3. 控制滴定速度:滴定过程中需要逐滴加入滴定剂,滴定速度需要适当控制,以避免滴定过程中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滴定速度,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 防止氧气、湿气进入滴定体系:一些非水溶液对氧气或湿气敏感,滴定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氧气、湿气的进入,可以使用惰性气体保护滴定体系。
5. 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在非水溶液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可能需要通过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或者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进行判断,要对滴定终点进行准确判断。
6. 进行至少两次滴定: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进行非水溶液滴定时通常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滴定,以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
7. 注意溶剂的选择:在非水溶液滴定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来溶解需要滴定的物质,不能使用与所滴定物质发生反应的溶剂。
8. 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非水溶液滴定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注意实验室安全,避免产生危险。
非水滴定法

固有酸度常数
SH +
H+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 SH 2 ]
[ SH ][ H ]
固有碱度常数
SH + SH
SH2+ + S溶剂合质子 溶剂阴离子
溶剂的自身离解反应或溶剂质子自递反应
K
[SH ][S ] 2
[SH]2
SH SH Ka Kb
SH SH 2 K s [SH ][S ] K K [SH] ,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2 a b
1. 溶剂的酸碱性
(1)酸HA溶在溶剂SH中:
酸 HA H+ + A碱 SH + H+ SH2+ 离解平衡反应 HA + SH SH2+ + A溶剂的碱性越强,反应向右进行得越完全, HA 在 这种溶剂中显示的酸性越强 (2) 碱B溶在溶剂SH中: 碱 B + H+ 酸 SH 离解平衡反应 B + SH BH+ H+ + SS- + BH+
3、在非水滴定中,往往利用均化效应测定混合酸(或碱)的总量, 利用区分效应测定混合酸(或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4、无质子溶剂本身不参与质子转移反应,没有明显的酸碱性,因 此没有均化效应,是一种很好的区分性溶剂。
溶剂:甲基异丁酮 标准溶液:
氢氧化四丁基铵的异丙醇溶液
例 题
1. 非水滴定中,下列物质应选用酸性溶剂的是: A NaAc B 水杨酸 C 苯酚 D 苯甲酸 2. 为区分HCl、HClO4、H2SO4、HNO3四种酸 的强度大小,可采用下列哪种溶剂: A 水 B 吡啶
pH*= pC2H5OH2 +=4.30 pC2H5O- =4.30 pH*= pC2H5OH2 + =19.1-4.30=1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水溶液滴定法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非水溶液滴定法操作规程。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非水溶液滴定法。
3.责任
3.1.QC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2.QC主管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4.程序
4.1.简介
4.1.1.非水溶液滴定法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滴定的容量分析方法。
以非水溶液为滴定介质,能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是酸碱强度),使在水中不能反应完全的滴定反应能在非水溶液中顺利进行,有时还能增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本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表ⅦB)在《中国药典》含量测定方法中仅用于酸碱非水溶液滴定。
4.1.2.非水溶剂的选择应能溶解试样并使滴定反应进行完全、不引起副反应、有适宜的极性使终点明显突跃,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可使用单一或混合溶剂。
4.1.3.非水溶液滴定法,主要用来测定有机碱及其氢卤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或有机酸盐,以及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类药物的含量,也用于测定某些有机弱酸的含量。
非水溶液滴定法,大多用于原料药品的含量测定。
4.2.仪器与用具
4.2.1.滴定管用10ml滴定管,宜选用分度值较精密者(建议选用分度值为0.05ml者)。
4.2.2.电位滴定时用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玻璃套管内装氯化钾的饱和无水甲醇溶液)为参比电极;在滴定氢卤酸盐供试品时,氯化物干扰滴定,可用硝酸钾盐桥将甘汞电极与滴定液分开。
4.2.3.选用全自动滴定仪(如Mettler DL25)时,可用复合非水pH电极(如DG-112SC电极);使用前,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浸泡过夜。
4.2.4.用甲醇钠滴定液滴定时应有密闭的装置。
4.2.5.所用的仪器用具均应干燥。
4.3.试药与试液
4.3.1.滴定液
4.3.1.1.滴定液的配制、标定与贮藏均应按《中国药典》规定。
4.3.1.2.甲醇钠滴定液的标定与贮藏均应在密闭的装置中,避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汽接触而产生干扰,亦避免溶剂的挥发。
4.3.1.3.酸碱滴定液的标定同一操作者标定不得少于3份。
酸滴定液标定和复标的相对平均偏差均不得超过0.1%,不同操作者标定的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1%;碱滴定液的标定和复标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2%,不同操作者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2%。
4.3.2.试液与试剂
4.3.2.1.醋酸汞试液及非水溶液滴定用的各种指示液均按药典规定配制。
4.3.2.2.高氯酸滴定液中的含水量应为0.01~0.20%。
4.4.操作方法
4.4.1.第一法本法时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碱性药物。
4.4.1.1.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1mol/L)8ml],置50~100ml小锥形瓶中,加冰醋酸10~30ml使溶解,加指示液1~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规定的突变颜色为终点(指示剂终点颜色是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
4.4.1.2.取供试品测定时所用的试剂,在同条件下做空白试验,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相同的终点,其读数用于校正供试品滴定的读数结果。
4.4.1.3.供试品如为有机碱的氢卤酸盐,需先按理论量加入醋酸汞试液使与氢卤酸形成不离解的卤化汞,其用量按醋酸汞与氢卤酸的摩尔比(1﹕2)计算,可稍过量,一般加3~5ml以消除氢卤酸的干扰。
如供试品为磷酸盐,可以直接滴定。
如供试品为硫酸盐,也可直接滴定,但由于硫酸酸性较强,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时只能滴定至硫酸氢盐(HSO4)为止,必要时还必须提高滴定介质的碱性,才能使滴定终点突跃增大,终点明显。
如供试品为硝酸盐,因硝酸可使指示剂褪色,无法观察终点,应以电位滴定法指示终点。
4.4.2.第二法本法是用碱滴定液如甲醇锂滴定液(0.1mol/L)或氢氧化四
丁基铵滴定液(0.1mol/L )滴定酸性药物。
4.4.2.1.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约消耗碱滴定液(0.1mol/L )8ml ],按该药品项下规定溶解,滴定至终点(指示剂终点颜色是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
4.4.2.2.取供试品测定时所用的试剂,在同条件下作空白试验,用碱滴定液(0.1mol/L )滴定至相同的终点,其读数用于校正供试品滴定的读数结果。
4.4.2.3.滴定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应注意防止溶剂和滴定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湿汽,以及滴定液中溶剂的挥发。
装置中需要通气的部位应连接硅胶及钠石灰管以吸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
4.5.注意事项
4.5.1.高氯酸有腐蚀性,配制时要注意防护,并应将高氯酸先用冰醋酸稀释,在搅拌下缓缓加入醋酐。
如高氯酸滴定液颜色变黄,即说明高氯酸部分分解,不能使用。
配制高氯酸滴定液和溶剂所用的冰醋酸,或非水滴定用的其他溶剂,含有少量水分时,对滴定突跃和指示剂变色敏锐程度均有影响,因此,常加入计算量的醋酐,使与水反应后生成醋酸,以除去水分。
1mol 水(18.02g )与1mol 醋酐(102.09g )反应,每1g 水需加醋酐(相对密度1.082)的体积为:
082
.102.1809.102⨯≈5.24ml 高氯酸含量为70%,相对密度为1.75。
配1000ml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取高氯酸8.5ml ;除去其中水分,应加的醋酐的体积为:
082
.102.18%)3075.15.8(09.102⨯⨯⨯≈23ml 为避免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中有过剩的醋酐,应测定含水量后加醋酐,并使配成的高氯酸滴定液含水量为0.01~0.20%。
4.5.2.配制甲醇锂滴定液(0.1mol/L )称取金属钠时,应先将其表面的无金属光泽的氧化物切除干净,置已知重量的煤油中称取,切碎后分次放入甲醇中,放入前应用滤纸将其表面煤油尽量吸干。
配制时,由于甲醇与金属钠锂反应,放出大量热,反应剧烈,故宜将无水甲醇置于冰浴中冷却,分次加如金属锂;切金属钠时要谨慎操作,决不能让金属钠屑与水接触,以免爆炸燃烧。
为了防止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