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心脏猝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心脏猝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与其 中 . 因此 能 够 对 患 者 的 病 情 发 展 具 有 一 定 显 示 . 因 此 在 l 临床 要 对 患 者 的 C R P和 P C T实 时 检 测 . 以 确 保 准 确 把 握 患
者 疾病 发 展 . 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WB C和 E S R在 c o P ] )患者 疾 病发展 中作用不 是特别 明显 . 或 许 是 本 次 研 究 出现 差 异 . 或许是这两 项指标对 于 A E C O P D 的 病 情 发 展 确 实 不 具 有 特

续 1 6 5次 。 安装三腔 A I C D者, 术 后 6个 月 发 现 E F值 有 明显 改 善 , 心衰症状缓解 。 对 心脏 猝死 史 患 者 采 取 A I C D 作 二
级预防, 安全性高, 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而三腔A I C D是对伴有心力衰竭者出现恶心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绫
[ 3 ] 庞 国菊 , 刘怀平. 血清 d 1 一 抗 胰 蛋 白酶 和 C 反 应 蛋 白 水 平 与 慢 性
阻塞 性肺 疾病 的相 关性研 究 [ J ] . 检验 医学 , 2 0 1 3 , 2 8( 1 0 ) : 2 3 5 —
2 3 6 .
有统计 学意义 . 说 明两 者 对 于 A E C O P D病情发 展不够敏感 ,
在 临床 中 可 以 将 此 作 为 是 附加 检 验 指 标 . 但 是 并 不 能 够 对 患
[ 4 ] 陈[ 5 ]来自陈萌.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 2型糖尿 病患者
萌, 郭爱华. 老 年慢 性阻塞性 肺疾 病急性加重 期合并 2型糖
超敏 C 一 反 应 蛋 白 的研 究 [ D] . 安 徽 医科 大 学 。 2 0 1 3 .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MERIT-HF试验中不同NHYA分级患者的死因分析表明,中度心衰患者一半以上死于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因此ICD对心衰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1.循证医学证据在MADIT-试验及SCD-HeFT临床试验中,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除颤器治疗可减少23%-31%的死亡危险性。

COMPANION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RT治疗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下降24%);联用ICD与CRT治疗使病死率进一步下降(下降36%)。

上述临床试验显示植入除颤器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预防性植入ICD在这些患者中是值得推荐的。

2.ICD临床应用建议(1)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推荐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减少心脏性猝死从而降低总死亡率:心肌梗死后至少40dLVEF30%;长期最佳药物治疗后NYHA分级H或1级;合理预期生存期超过一年且功能良好(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A)。

(2)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推荐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减少心脏性猝死从而降低总死亡率:LVEF30%长期最佳药物治疗后NYHA心功能:或m级症状;合理预期生存期超过一年且功能良好(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B)。

(3)对于NYHAID-IV级、LVEF35%且QRS120mS的症状性心力衰竭可植入具有双心室起搏功能的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以改善发病率和死亡率(a类适应证,证据水平B)。

3.应用要点心衰患者是否需要植入ICD主要参考发生SCD的危险分层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和预后,最终结果要因人而异。

①对于中度心衰患者,符合适应证,预防性植入ICD是必要的。

②重度心衰患者的预期存活时间和生活质量不高,ICD可能不是最佳治疗策略。

③符合CRT适应证同时又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心肌梗死后或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植入CRT-D。

埋藏式自动心内除颤器的临床应用ICD

埋藏式自动心内除颤器的临床应用ICD
7
II类适应证(相对适应证)
推测心脏骤停是由于VF所致,而由于身体其它原因不能进行心电生 理检查。
在等侯心脏移植时,有归咎于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严重症状 诸如长QT综合症或肥厚性心肌病等有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高危
的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 伴发于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左室功能障碍的非持续性VT,在
的总死亡率低于胺碘酮或 metoprolol。
22
(二)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研究
MADIT(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试验
目前正在进行MADIT II及心脏猝死和心力衰竭试验 (SCD-HEFT)。
23
MADIT(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试验
CIDS (the Canadian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 Study) 试验
CASH (the Arrest Study Hamburg)试验
19
AVID (Antiarrhythmics Versus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试验 (1993)
13
ICD的植入
14
ICD的植入
15
ICD患者的随访监测
ICD治疗的患者必需经常随诊。每3月复诊一次 ICD患者长期辅助应用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6
ICD随访内容包括
• 记录病情变化,评价患者总的身体状况和疗效。 • 借助程控仪显示ICD电池状态,电压数值,充电时间,用
以预测ICD寿命,更换时间。 • 借助程控仪访问ICD,打印出ICD存储的心内电图,心律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 4 I D 功 能 观 察 . C
术 后 转 到 监 护 病 房 全 程 心 电 、 压 监 测 5 7d 并 每 日 血 ~ ,
描 记 全 导 联 心 电 图 1次 。通 过 心 电 监 护 及 心 电 图 观 察 , 析 分
ID 感 知 及 起 搏 功 能 , 察 有 无 室 速 或 室 颤 发 作 及 I D 是 否 C 观 C 能 及 时 终 止 发 作 。 发 现 问题 应 及 时 通 知 医 生 调 整 ID 的 工 C
23 . 严 防 起 搏 电极 脱 位
术 后 平 卧 2 3d 限 制 术 侧 上 肢 活 动 , 侧 卧 位 , 利 于 ~ , 术 以 电 极 与 心 肌 严 密 附 着 。避 免 一 些 用 力 及 增 加 腹 压 的 动 作 , 如 用 力 排 便 、 烈 咳嗽 等 以 防 止 电极 脱 位 。卧 床 期 间 应 进 食 高 剧 蛋 白 、 含 纤 维 素 及 易 消 化 的食 物 , 防便 秘 。 富 预
1 临 床 资 料
① 术 前 教 育 : 了对 病 人 进 行 相 关 疾 病 知 识 教 育 外 , 除 着 重 就 I D 的 功 能 、 术 的 方 法 、 中 如 何 配 合 、 后 早 期 的 C 手 术 术 体 位 、 动 方 式 等 知 识 进 行 教 育 。并 向病 人 及 家 属 讲 清 楚 安 活
13 . 治 疗 结 果
I D体 积较 大 , 普 通 起 搏 器 质 量 大 , C 较 因此 置 入 创 面 大 , 皮 囊 大 而 深 , 于胸 大 肌 与 胸 小 肌 之 间 , 易 渗 血 。 术 后 若 位 容 无 特 殊 , 规 停 用 抗 凝 剂 3d及 应 用 抗 生 素 1周 。 术 后 切 口 常 以 0 5k . g的 盐 袋 压 迫 6h 严 格 交 接 班 , 切 观 察 切 口有 无 , 密 渗血 、 、 、 , 察 囊 袋 皮 肤 的颜 色 , 无 积 血 及 体 温 的 变 红 肿 痛 观 有 化 。保 持 局 部 清 洁 干 燥 , 期 换 药 , 察 切 口 愈 合 情 况 。 定 观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一、ICD的概述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简称为ICD,其心室电极通常集起搏、感知及除颤功能为一体。

当它检测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将自动地发放电击来终止恶性心律失常。

它于1980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能显著地降低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的死亡率,是目前防止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但也会出现ICD介导的电风暴等并发症。

二、ICD的适应证植入ICD可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措施,主要用于下列患者。

(1)有心肌梗死病史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30%或LVEF30%~40%伴有电生理检查可诱发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T波电交替、心室晚电位阳性、QRS波群增宽或左心室肥大。

(2)心肌病诊断时间>9个月,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LVEF≤35%,心功能NYHA分级Ⅱ或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3)CRT联合ICD适应证:LVEF≤35%,QRS波群增宽,心功能NYHA分级Ⅲ或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

(4)肥厚型心肌病:①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史;②有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史;③有晕厥史;④活动后血压异常反应;⑤左心室壁厚度>30mm。

以上5项中出现2项者。

(5)Brugada综合征:自发的Ⅰ型心电图改变伴有晕厥史或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者。

(6)长Q-T间期综合征:不明原因的晕厥史或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者。

(7)短Q-T间期综合征:不明原因的晕厥史或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者。

(8)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不明原因的晕厥史或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者。

三、ICD的构成ICD由感知电极、除颤电极和脉冲发生器构成,其中脉冲发生器包括金属外壳、电池、高压电容和控制线路。

四、ICD的功能ICD具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功能、抗心动过速起搏、心脏复律及心脏除颤功能。

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如既往有室性心动过速史、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频率、除颤阈值的高低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五、ICD的治疗模式当心动过速发生后,ICD首先进行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并首选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因抗心动过速起搏不需要充电,一旦启动立即发放,能无痛性终止70%~75%的室性心动过速,使患者避免电击的痛苦。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一 个 箭 头 所 指 为 心 室 起
搏 ,第 二 个 箭 头 为 电击 T波诱 发室 颤 ,第 三 ,第 四
个 箭 头 为第 四 ,第 六 个 心动 周 期 各有 一个 未 被 感知 的颤 动 波 , 即在 l 5个心 动 周期 中有 l 2个心 动周 期 符合 v F的诊 断标 准 ,满 足 1/6的条件 ,ID判 断 21 C v F成 立 ,标 记 为 F D,3 6 识 别 完 成 ,第 五 个 箭 头 ,s 为 电击 除 颤 脉 冲 , llO s 除 颤 成 功 ,设 定 感 知 O m 后 频 率 为 20次/ i,调 试 毕 充分 止 血 并 以西 力 欣 溶 2 a rn 液 冲洗 囊 袋 后 ,逐 层缝 合 皮肤 ,消毒加 压 包扎 ,手
术顺 利 。
【 病例 】 性 ,6 男 9岁。18 99年 5月 因胸前 区剧痛伴
大汗 淋漓 住我 科 治 疗 。 经 E G及 血 清 心 肌 酶 谱 检 C
查 确诊 为 急 性 前 间 壁 心 肌 梗 死 ;二 维 心 脏 B超 检
查 考 虑心 肌梗 死 并 左室 心 尖部 室 壁瘤 。经 抗 凝 ,扩
维普资讯
第1 卷 第2 5 期
2 o 02
汕 头大 学 医学 院学 报
J m' l f l tuU ie i e ial o m mno nvr t M dc oS sy
— —
V0.5 No. I1 2 20 o2





讨论 近 2 O年 来 的 大 量 临 床 实 践 及 多 个前 瞻 性 多
中心 试 验 如 多 中心 I D试 验 研究 表 明心 肌 梗 死 后 C 的患 者 ,ID与抗 心 律失 常 药 物 比较 ,能够 降 低 总 C

应用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猝死

应用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猝死

应用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预防心脏猝死周晗;梁首勤;SCANU Patrice【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2003(023)007【摘要】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AICD)在心脏猝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及57例AICD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有心脏猝死病史的57例病人给予AICD治疗,其中4例合并严重心衰者给予三腔AICD.术后每3个月进行1次AICD 遥测检查及进行一般的临床检查.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AICD工作情况,并适时调整AICD工作参数及治疗用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4个月,最长1例随访5 a.共发生室速、室颤154次,非持续性室速170次.AICD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功能87次,成功67次,成功实施低能电复律6次,采取高能电除颤101次,成功复律87次,另12次为感知窦性心动过速造成误放电.AICD漏感知室速2次而未实施放电治疗.4例安装三腔AICD患者术后3个月时EF值改善,心衰症状减轻.全组病例随访其间无死亡发生.结论 AICD用于心脏猝死的二级预防安全有效,三腔AICD是治疗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新方法.及时适当的调整AICD 的心律失常识别标准和工作参数是AICD正常工作的保证.【总页数】2页(P496-497)【作者】周晗;梁首勤;SCANU Patrice【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心导管室;法国CHU de Caen【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相关文献】1.埋藏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在心脏猝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J], 陈元聪;陈元2.24例扩张型心肌病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一级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应用[J], 弓旭东;蒋峻3.心脏猝死的危险分级在预防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时代的必要性 [J],4.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3)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J], 王方正5.心脏猝死的治疗──药物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J], Gioia,T;胡大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郭瑞贤;李转珍;尚喜艳
【期刊名称】《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
【年(卷),期】2006(004)001
【摘要】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脏性猝
死的主要原因。

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但院外心脏性猝死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

多个临床试验均已证实ICD具有准确检测
和治疗猝死事件的功能。

因此,置入ICD已成为防治具有极高死亡率的室速和室颤、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手段。

ICD的临床应用,在国内外也是一门较新的技术,因此在护理上也是一门新的课题,某些方面正在实践探索中。

现将我院成功进行ICD置入术7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郭瑞贤;李转珍;尚喜艳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1例心脏再同步联合埋藏式心律转复起搏除颤器并发电风暴的护理心得 [J], 李
晓丹
2.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安置的临床经验 [J], 王景峰;伍卫;张燕;聂如琼;周淑娴;孔
敏仪
3.1例全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J], 唐文婧
4.置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J], 胡淑芬;吴剑胜;方卫华
5.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分类及探讨经静脉埋藏式三腔起搏心脏转复除颤器(BVP-ICD)的临床应用 [J], 赵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全球死亡率研究计划 显示,在非传染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是首要的死亡 原因,其占总死亡原因的30%。
美国SCA的发病 情况
中风3 167,366
肺癌2 157,400
乳腺癌2 AIDS1Fra bibliotek40,600 42,156
在美国, 每年 SCA 的 发病人 数超过 所有这 些疾病 的总和
英国:7-9万/年 院外2%幸存 15%一年内复发
中国?
中国每年有多少人发生 心脏性猝死?
2009,1110-1118
克拉玛依
研究人群分布情况
北京
盂县
对照
广州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
-流病调查 (阜外医院华伟等)
•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第一次得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
SCD发生率41.84/10万
美国30-40万/年
– 目前: WHO统一定为1小时以内
美国40-45万/年
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心源性猝死
那些人容易发生心脏性 猝死?
SCA的病因
5% 其他*
15% 心肌病
80% CAD
CAD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发生SCA的主 要病因
Huikuri HV. N Engl J Med. 2001;345:1473-1482.
血栓
SCA的触发机制: 短暂的缺血,血液动力学波动,神经心脏血管影响,环境因素
Heikki HV,Castellanos A,Myerburg RJ.Sudden cardiac death due to cardiac arrhythmias.N Engl J Med.2001;20:14731482.
SCA的统计情况
• 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SCA大约占 63%1
• 在发达国家中,SCA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地区 全球 美国 欧洲
发病人数 3,000,0002 450,0003 400,0004
生存率 <1%2 ~5%2 <5%4
1 MMWR. Vol 51(6) Feb. 15, 2002.
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 54.4万人/年
一、 心脏性猝死的概念
定义: 突然发生的因心脏原因的死亡
• 快: 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 • 自然的 • 出乎意料
• 从发生症状到死亡的时间:
– 70-80年代:WHO规定在6小时以内, Goldstein 建议1小时以内
美国45万/年
– 90年代:WHO限定24小时以内, 美国标准为1小时
Myerburg RJ.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6th ed. W.B. Saunders, Co. 2001.
*ion-channel abnormalities, valvular 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ther causes
2 Myerberg RJ, Catellanos A.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Braunwald E, ed.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WB Saunders. 1997: 742-779.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6th ed. 2001. W.B. Saunders, Co. 3 Every N, et al. Risk of Sudden versus Non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atien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Heart J 2002; 144: 390-6.
3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4 Vreede-Swagemakers JJ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7; 30: 1500-1505.
84-200/10万人
美国:40-45万 5-15%能到医院,
1-20%幸存
20-159/10万人
美国SCA的发病情况
• 每年450,000例
• 每天1200例 • 每小时50例 • 每80秒1例
• 大多数的SCA发生在临床确诊的心 脏病患者中,特别是心梗后和心衰的 患者
1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2 Myerburg RJ, Castellanos A. 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Braunwald E, Zipes DP, Libby P,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SCA的病因
不常见病因
心肌病
遗传因 素,高血

遗传因 素,感染,
其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危 因素:老年,男性,高血脂,
吸烟, 高血压,糖尿病
冠状动 脉粥样
硬化
原发性电活 肥厚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心梗后慢性
动和遗传性
心肌瘢痕
离子通道异
常,瓣膜病
或先天性心
脏疾患,其
他原因
急性的瘢 块不稳定: 破裂,出血,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预防心 脏性猝死的应用
直击猝死!(残酷的事实)
? ??
▪ 他们的猝然离世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心脏性猝死 ---心血管病的第一杀手
心脏性猝死
– 作为首位死亡原因,心血管疾患占全部死因的 30%,WHO在2005年公布数字为17,000,000 例.
– 其中,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又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SCD 是指由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非暴力自然死亡, 发病突然、进展迅速
450,000
SCA4
1 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1. 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Inc., Surveillance Research, Cancer Facts and Figures 2001. 3 2002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dat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4 Zheng Z. Circulation. 2001;104:2158-2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