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言论版调查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言论版调查分析报告

——以《中国青年报》11月份评论版为例

班级:13新闻2班

组别:第二组

组员:陈伟张田石慧娟王亚莉陈小婷

2015年12月26日

一、报纸背景以及版块发展历程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是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多年来,《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青年发展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中国青年报》触角遍布全国各地,共设有35个记者站,并在美、日、俄、法、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常驻记者。《中国青年报》名编辑、名记者、名栏目荟萃,成为核心优势所在。《中国青年报》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设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青青校园、青年企业家、职业教育、数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具有青年特色的版面。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报题写了报名。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国青年报以肩负中华民族未来的青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追踪时代精英紧扣时代脉搏《中国青年报》一贯重视并善于发掘富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给予可信、可亲、可敬的报道,以感染、召唤、影响青年。

目前,《中国青年报》每日有七个新闻版和一个副刊版,及时报道国内外要闻和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以及青年普遍关注的新闻。她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翔实的报道,及时反映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积极倡导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

版面设计《中国青年报》对开12个版(周六周日4版),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青青校园、青年企业家、职业教育、数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具有鲜明青年特色的版面。其中评论专版分有思想者和青年话题,基本设置在周一至周五报纸的第二版,周六、周日不设置评论专版。

二、《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版块定位

《国青年报》的言论版主要分为“青年话题”和“思想者”。“思想者”每周一刊登在《中国青年报》的第二版,“青年话题”每周二至周五刊登在《中国青年报》的第二版。

“思想者”功能定位是理论学术、学者、大众之间的“桥梁”,是中国青年报的一块思想理论版。它不仅有思想内涵,还是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而且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与价值,能起到启迪心智的作用,以此激发人们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时代热情。

“思想者”充满了时代的声音,充满了代表生活主流的声音。如2015年11月2日发表文章《发展新思维引领新的五年规划》,通过“迈上现代化进程更高阶段时的“发展新思维””和“怎么实现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来具体阐述。另外在那一版还发表文章:《学术评价应正视自身的尴尬处境》、《“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一瞥》、《第六届世界社会主义论坛在京召开》、《共青团的凝聚力,取决于服务青年的能力》。这些文章都体现了时代的主流方向。

“青年话题”言论专版创办于1999年11月1日,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内创办较早的言论版之一。“青年话题”开设有“冰点时评”、“不同观点”、“百姓说话”、“校园来信”、“漫画”等栏目。在仗义执言、追求锐气的同时,力求保持理性、包容和独立的价值判断。

“青年话题”秉承“公民发言”的办刊理念。该版面大量选用普通老百姓的来论,表达公众的观点和看法,在评论话题的选择上,除了新闻事件和公共议题之外,给“平民”话题留出一定的空间。另外,“青年话题”十分重视“小我”表达,并且在版面重要位置刊登这些“自说自话”的文章,使得“青年话题”逐渐形成鲜明的“草根”性。

2015年11月4日“青年话题”版发表的文章《手机附体的时代为什么仍有必要订一份报纸》从六个方面来分析论述:“手机毁灭专注,报纸让人专注与深思”、“报纸替你从海量信息中梳理有价值的新闻”、“付费支持原创,不要用点击养懒汉”、“从报纸上打捞被网络忽略的精品”、“读报培养独到和主见”、“读报避免看中毒的新闻”,能够深入浅出的论证作者的观点,以小见大,带给作者意想不到的思考。

三、选题倾向

《中国青年报》分为“要闻”、“青年话题”、“每日新闻”、“专版”、“教育科学”、“国际”、“冰点”、“摄影”12个版面。“要闻”版主要报道中央政府及国家领导人的动态,“青年话题”则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对青年报的研读,我主要选取了“冰点”版面的选题倾向来作为主要切入点。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从1995年1月创刊,以社会上不被关注的冷点切入,作深度调查报道。2004年6月开始,“冰点”栏目扩展为四个版面的周刊,分别为“冰点特稿”、“冰点周刊”、“冰点探索”和“冰点人物”,批评报道较多出现在“特稿”和“周刊”栏目中。广义上的“冰点”栏目内容文本包括了整个“冰点”周刊的所有文本,狭义的文本只包括编辑记者实际采写的新闻作品。综合来看,狭义的内容文本是主流,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笔者将研究目标缩小到狭义的内容文本,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探索。“冰点”栏目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的处理,都对内容文本精益求精,增强了批评报道的影响力。记者进入叙事文本

传统的报道模式中,新闻记者处于完全中立状态,不可能出现在叙事文本中。而在“冰点”栏目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习惯于以自身的感知来报道事物和事件。在很多报道中记者甚至以第一人称介入,用自己的眼睛来感知人物和事物。在第一人称叙事中,记者不仅报道事实,更加入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的叙事进程。这种报道手法增加了可读性与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1.大量运用直接引语

在“冰点”特稿中,面对新闻事件中的采访对象,出现最多的不是记者的转述,几千字的稿件中,随处可见的是引用采访对象话语的双引号。直接引语的使用,能更直观地表达新闻当事人的态度,传达当事人的声音,也更加表明了“冰点”栏目的主旨,就是要传达普通人的声音,要从普通人的声音中寻找社会中缺失的道德与价值。通过当事人发声,更加直观,也更加客观,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2.注重细节和场景描写

“冰点”栏目关怀普通人,充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要最大程度地表达客观事实,光靠新闻作品的展示是不够的,必须有大量的事实依据。在采访记录的过程中,记者大量运用细节化的客观描述和全方位的场景描写,尽量还原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