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

合集下载

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

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

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基本的底线对抗是新手要掌握的,因为每一分90%都是从底线开始。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下吧!网球底线击球要领及技术篇1握拍和站位:网球底线击球要领第一条就是握拍和站位。

好的开始将会是你练好的网球底线的重要要素之一。

正、反手底线抽球分为开放式和关闭式两种站位。

我建议大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都采用开放式站位,因为这种站法在击球后还原的速度会很快,尤其是在大跑动回球后,可以为击下一球争取到不少时间。

但在这之前,初学者还是先要学好关闭式站位,当掌握了前后腿的重心转移和身体击球时的平衡能力后,再进行优化。

握拍嘛,也没有必要一开始就选择打法凶狠和上旋冲击力很强的西方式握法,可以先从东方式或半西方式学起。

我理解大家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好的技术,然后和各自的亲朋好友一起享受在网球场上的乐趣,但西方式握拍更适合有一定网球基础和力量的朋友,初学者可以在掌握了基本击球动作要领然后稍微加强一下手臂和手腕力量之后,再慢慢地向西方式转变,否则就会出现像网球肘这样的伤痛。

拉拍:网球底线击球要领第二点:拉拍。

整个击球动作共分为两个步骤:拉拍和击球。

注意不能再有其他多余的环节出现。

在拉拍和击球之间,动作不要停顿,否则会对击球速度有所影响,整个挥拍要轻松流畅。

对来球速度与旋转的提前判断至关重要,所以在对手回球没有过网之前你就要先拉拍等待,不能等球过网或落地以后再拉,那样就太晚了,黄瓜菜都凉了!要学会观察对手击球的声音与挥拍速度,因为这样可以大致分辨出来球的质量和旋转。

拉拍可以把腰部和腿部的`力量相结合,再加上重心向前的推力,最后在球拍接触到球之前瞬间爆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爆发力。

记住拉拍时身体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能僵硬,尤其是手臂和手腕,否则你的球速只会发挥出来40%。

击球:网球底线击球最核心的一步:击球。

正、反手最佳的击球点位,应在身体外侧三十度左右的地方。

网球运动步法及训练方法浅析

网球运动步法及训练方法浅析

网球运动步法及训练方法浅析孙言铭 常春芳(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西安 710068) 摘 要 本文对网球运动的步法移动以及各种打法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供了一些步法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 网球 步法 训练 方法网球运动的基本站位可分为三中: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

封闭式又叫闭合式,指的是侧身击球的姿势,即侧对击球方向的姿势,因此支撑腿的脚尖以较大的或较小的角度对准球网。

开放式指的是两脚间的连线指向右或指向左(根据正反手的击球动作)。

步法的移动又可分为单步的移动、滑步的移动、交叉步的移动等。

单步移动指的是以一脚为轴心,另一只脚向前左、前右移动一步的移动步法。

滑步:以左滑步为例,右脚的前脚掌内侧蹬地,左脚向左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右脚紧随滑动向左脚靠拢,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滑步时要保持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

交叉步:向右移动时左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从右脚前向右侧横跨出,同时右脚以前脚掌为轴上体随之右转。

1 网球三大类型打法的步法移动现代网球运动一般有三大类型的打法,即:底线型、上网型和综合型。

1.1底线型打法的步法移动底线型打法的特点是以底线抽球的节奏、旋转、球速、落点变化来争取主动的一种打法。

底线型打法的步法移动一般包括两种:(1)正手击球的步法;(2)反手击球的步法。

不论是正手击球还是反手击球基本站位和步法移动都是基本相同的。

从理论上讲,开放式击球需作转体,降低重心击球,封闭式击球则要上步(退步),转体,降低重心。

同时球的落点又有远有近,这就要求我们在击球时及时调整步法,如果来球离身体较近,球速不快,一般采用单步移动和左右侧滑步并用的移动步法,如果来球离身体较远,且速度较快,一般采用左右侧滑步和交叉步并用的移动步法。

但是无论哪次击球,在击球后一般多采用侧滑步稍慢速向底线中点移动,并注意观察判断对手下一个球的方向和落点,以便及时的移动到下一次击球的最佳位置。

1.2上网型打法的步法移动上网型打法主要是指运动员运用各种技术(主要是底线技术)能够压迫对手回球质量下降,从而在网前争取主动的一种打法。

问答:详解网球三种站位的区别,以及对击球力量、速度的影响

问答:详解网球三种站位的区别,以及对击球力量、速度的影响

问答:详解网球三种站位的区别,以及对击球力量、速度的影响球友提问:如何检测动力链?不同站位有什么区别吗?由于教练回复内容较详细,我们将该问题的回复整理成两篇文章以便广大球友阅读、理解。

以下是教练针对第二个问题“如何检测正手动力链?及不同站位对动力链的影响”作出的答复。

问答社区的教练答复1、动力链的应用动力链可以用鞭子或多节鞭子来做形容,从移位的重心轴踩脚(开放式右脚或封闭式左脚)、臀部腰部旋转、胸肌收缩、肩膀旋转、右手臂挥动、右手腕甩出、重心脚蹬起、左手肘后拉。

动力链的运用在拉拍踩脚的前段动力是储存力量状态,后段击球挥拍是动力发力。

发力加速让力量聚集于拍头上,让拍头可以使用整个身体的动力链所产生的力量来击球。

包含重心脚蹬起的力量及上半身与手臂的横向旋转力量,击球力量关键在腰部旋转、左手肘后拉。

这些都还属于在发力加速阶段,会让正拍击球的身体呈现螺旋向上的旋转动作。

2、影响动力链的因素来球的高度不同的来球高度会影响击球时上半身与手臂的横向动力链的挥拍速度。

当过高过低的来球角度过于倾斜时,我们身体关节动作的方向角度限制,会使得动力链的力量传动效率降低,挥拍速度及球速无法有效发挥。

来球的速度来球速度快,代表击球员在动力链从发动到最后挥拍收拍的速度时间缩短,容易造成动力链中断或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使用后段的动力链(因此球速威力会降低许多)。

来球速慢则会减低击球时的反作用力,即使动力链完整发动,击球速度也无法有效提升。

击球点与身体的距离及角度这是动力链中最难控制与练习的,因为击球时要考虑击球方向、高度、上旋、下旋、侧旋、等因素。

常会使动力链的最后加速无法有效用于击球或无法达到动力链最后的速度,进而造成回击球不够强劲或击球失误。

肌力肌力与爆发力的缺乏或不平衡(有足够的臂力但腰力不足,或有足够的腰力但手臂手腕肌力不足),常会使动力链中断或力量的传输效率减低,无法有效的做出回击球。

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肌力会影响身体协调性及平衡感,导致动力链中断或动力能量传递效率不佳。

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

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

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实验高中体育组张杰摘要:网球运动被誉为除足球运动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运动,亦是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唯一球类运动.网球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的项目,和其它球类项目有一点明显的不同之处是不允许教练临场指导(团体赛除外)。

网球运动中的步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论述了开放式和关闭式两种步法的优缺点及高水平选手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对运动员步法及打法的训练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网球开放式关闭式步法比较1前言网球击球站位的姿势有2种,即关闭式站位和开放式站位。

所谓关闭式站位,是两脚前后站立的姿势;所谓开放式站位,是两脚平行开立的站位.而其它的所谓半关闭式或者半开放式的站位划分只是人们根据站位的“关闭”和“开放”的程度来描述的.以两脚脚前掌连线与底线夹角大小来划分2种击球站位姿势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即当夹角大于30°的站位为关闭式站位,小于30°的站位为开放式站位。

本文通过对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两种步法的比较,分析,并结合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用,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建议,希望网球爱好者有些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选手:德约科维奇、穆雷、克里斯特尔斯、李娜。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网球关闭式步法与开放式步法比较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2.2录像观察法观察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女子单打决赛录像。

2.2.3 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具体指标,对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站位的比较(以正手为例)3.1.1 关闭式和开放式站位击球技术比较在表1中,对关闭式和开放式2种站位正手击球技术从不同方面作了比较,如握拍,启动步法,球拍后摆等。

表1 关闭式和开放式正手击球技术比较因素关闭式开放式握拍东方式或大陆式半西方式或西方式启动步法向前上步向侧面跨一小步髋和肩仍然保持关闭式姿势倾向于更早的面对球网球拍后摆直线后摆环式后摆球拍前挥以肩为轴转动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击球区位于腰部或更低低于肩膀,高于腰部膝盖位置始终保持弯曲击球时伸展移动速度较慢较快随挥在体前、拍柄底部指向地面挥至劲后步法所需时间较长可以在跑动中击球3.1.2 两种站位击球引拍的身体差异正手(右)底线开放式站位引拍时上体扭转角度是45~90°,而关闭式站位上体扭转角度是0~45°。

网球开放式和闭合式底线击球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

网球开放式和闭合式底线击球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

收 稿 日期 :2 1— 7 2 00 0— 5 作 者 简 介 :孙 言 铭 (9 2 ) 男 ,河 南 周 1 ,毕 节 学 院体 育 系 教 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体 育 教 育 与 训 练 。 18 一 , 2人

1 6・ 2
将运 动员 的每盘 各项 技术 的总 数进 行统 计 , 出各项 技术 在 所有 技术 中所 占的 比例 。从表 1中我 找 们 可 以看 出 , 八位 运 动员 在底 线 技 术方 面 , 放式 正 、 手 和 闭合式 正 、 手击 球 这两 个 重要 技 术 的运 开 反 反


研 究对 象与研究 方法
本文 以 2 0 0 9年 伦敦大师 杯 8 运动员 为研究对 象 。主要采 用以下研 究方 法 : 名
文献 资料 法 :通 过计 算机 网络搜 索 《 国期 刊 全文 数据 库》 和手 工查 阅文 献 ,收集 有 关 网球 关 中
闭式步法 与开放式 步法 的研 究现状及 理论 知识 ,并 对其进 行分 类整理 。 录像观 察法 :通 过录像 观察 20 0 9年伦 敦大师 的实况 录像 。
表 2 运 动员每 盘 比赛底 线得 分技 术使 用百 分 比 ( %)
通过 表 2我 们可 以看 出 ,除 了其 它 ( 括高 压 ,放 小球 等 外 )得 分 技术 均有 显 著性 差 异 。在 底 包 线技 术 得分 上 ,对大 部 分运 动 员 而 言 ,得 分 的 主要 手段 集 中在 开放 式 正 、反 手上 。他 们 的得 分模 式 是 “ 开放 式正 、反 手> 闭合式 正 、反 手> 削球 > 其它 技 术 ” 。对 于 穆 雷这 个 选手 来说 ,削球 得 分率 是最 高 的 ,穆 雷 的削球 运 用 率是 最 高 的 ,得分 率也 是 最 高 的 ,在 穆 雷这 里 削球 不 再仅 仅 是 防守技 术 或是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要点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要点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要点网球的击球脚步分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而正手击球步法中的开放式步法以及关闭式步法是运动员主要动作步法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一、开放式步法随着对网球技术水平的更深更广阔的钻研,人们发现不管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时,打球时每节省一步,技术动作需要的时间每节省一点都对出球效果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而开放式步法在节省步数上很有优势,为下一个球的到来准备了充裕的时间,因为开放式步法在拉动球拍之前可以先不用上步,挥拍击球的范围更是远远超过闭合式步法击球,也不用再击打完网球后快步跟上和调整回原来的位置。

在现代世界网坛高手中,运动员越来越高效的完成了自己的技术动作。

所以高手一般都愿意使用方便节省时间的开放式步法。

在正拍击球时,开放式步法即为两脚平行站立,以右脚掌为轴,转胯转体形成击球步法。

因为能很好地发挥腰腿力量,开放式步法的击球力量大且速度快。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二、关闭式步法关闭式步法的步骤:引拍动作是当球飞来要落在身体左边时,左脚退一步并且转动身体90度,左脚为重心落脚点。

接着为击球动作,右脚放在地面后左脚向前方45度迈步,挥动球拍击打网球,后两脚保持同一水平线为下一轮打球做好准备。

因为当后摆的动作更加到位击球的力量才能更大,所以这种步法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更加简单方便的完成后侧动作。

为了出球时有一定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关闭式步法在击球时借助重心的向前方转移,通过惯性和自身重力击出球,时间极短速度极快,容易让对手猝不及防。

这种打法对于上网发球以及主动上网接球的选手非常实用。

网球正手击球步法的技术分析三、开放式与关闭式步法的对比利用开放式步法时,由于在运动员击球之前,其身体从腿部到肩膀都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转动积累了很多能量,上体约转动180度,因此出球力量很大,能量瞬间得以放出,这样对击球速度的提高也有益。

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有哪些

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有哪些

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有哪些网球正手技术是绝大部分网球学习着最先接触的一项技术。

网球正手击球也有一定的动作要领。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网球正手击球动作要领要领: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身体略向前倾,重心落在双脚的前脚掌上,右手握拍,左手轻托拍颈,双肘微屈,球拍舒适地放在身前,托面垂直于拍头指向对方,两眼注视对方来球,作好击球准备。

要领:2.后摆引球当判断来球需用正拍回击时,转动双脚,左脚跟抬起并向右倾前方上步,右脚向右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转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后摆动引拍(此为关闭式步法,适用于初学者转体;另一为开放式步法,左脚不必上步,两脚平站但需要更多的向右转体动作),引拍时肘部弯曲、自然下垂,拍头低于膝盖,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体平衡,后摆引拍时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左肩对着右侧的网柱,手腕固定,挥拍转动约180度拍头指向后挡网。

要领: 3.击球动作(前挥击球)从后摆进而向前挥动时紧握球拍,手腕后伸、固定,用力登脚,转动身体和挥拍,正拍的击球点在身体的右侧前方不超过腰的高度,击球时的挥拍速度最快,球打在拍面的中心,击球挥拍时的拍头是自上而下的臂挥动使球稍带上旋球。

要领:4.随挥跟进动作球触拍后,使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重心前移落在左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动作在左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高出头部。

随挥跟进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保证击球的稳定性,随挥跟进结束,立即恢复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网球正手击球训练方法在持拍手侧击球叫正手击球,在另一侧击球叫反手击球,为论述方便,本课程的持拍手都特指右手。

拍面和触球点的相对位置有高低不同的分别,拍面从下向上的顺序位置有不同的动作描述:颠球,推挡,上旋抽击,平击,切削,截击,高压等。

本章介绍前4种动作的正手训练,其它3种在以后的章节介绍。

章节内容安排是为了论述的条理清晰,不是训练的步骤顺序,实际训练应该正反手同时进行,克罗地亚的老教练巴约对我说过,50年前他练网球是一年练正手,一年练反手,他们10几年前已经废除这些错误的训练方法。

网球运动的基本步法

网球运动的基本步法

网球运动的基本步法网球运动的基本步法网球基本步法介绍1.分腿垫步分腿垫步,是与反应直接相关的重要步法。

对手击球的瞬间做出小跳步,为接下来的移动积蓄能量。

落地后,通过瞬间抑制自身的速度,为接下来的移动做好准备。

注意:跳步时的滞空时间不能过长,保持良好的平衡、顺畅向下一个动作移动是非常重要的。

脚和地面的接触要短促、有力,通过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迅速移动。

动作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视线的上下移动。

(相关图文?网球分腿垫步全解)2.侧滑步侧滑步不仅易于进行横向移动,还能尽早对相反方向作出反应,在预判出现问题时比较有效。

屈膝,保持重心在较低的位置,用脚尖迈步。

身体朝向前方,向体侧迈步,注意视线不要出现大幅上下运动。

侧滑步对脚部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不要过度使用。

注意:快速移动时如果过于用力,重心容易偏高,造成视线上下移动。

3.交叉步比赛中经常会被对手横向大范围调动,这时,从球场边角或球场外有效复位的步法是交叉步。

反手被大范围调动时,以迈出的右脚为中心,将左脚伸出场外。

这时,要考虑如何迅速复位,将右脚脚尖尽可能对准前进方向,这样左脚比较容易伸出,交叉步之后立即收回。

左脚伸出球场之后右脚尽早移动是个关键。

注意:右脚脚尖如不尽早改变朝向,右脚的位置会形成障碍,导致左脚很难伸出,无法流畅复位。

4.随上步反手随球上网或在低点打正手反斜线球时,需要使用随上步法。

为了抑制身体的打开,要从身体后侧迈步,另外,由于身体呈关闭状态,击球路线相对比较隐蔽。

两脚做交叉时,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注意:如果站位过窄,重心会提升,身体不易保持平衡,因此,两脚站位要具有一定的宽度。

网球步法练习方法快速移动,稳定步法是网球技术动作的关键,在职业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往往是反应的速度,这取决于网球步法。

作为初学者从学网球一开始就要好好练习步法,规范动作,为日后提高奠定基础,但是很多初学者都急于求成往往忽略了步法练习。

先做好并步,再练交叉步向后的移动,交叉步相比并步有三大缺点:1、速度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实验高中体育组张杰摘要:网球运动被誉为除足球运动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运动,亦是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唯一球类运动.网球运动是一种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的项目,和其它球类项目有一点明显的不同之处是不允许教练临场指导(团体赛除外)。

网球运动中的步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本文论述了开放式和关闭式两种步法的优缺点及高水平选手在比赛中的应用情况,对运动员步法及打法的训练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网球开放式关闭式步法比较1前言网球击球站位的姿势有2种,即关闭式站位和开放式站位。

所谓关闭式站位,是两脚前后站立的姿势;所谓开放式站位,是两脚平行开立的站位.而其它的所谓半关闭式或者半开放式的站位划分只是人们根据站位的“关闭”和“开放”的程度来描述的.以两脚脚前掌连线与底线夹角大小来划分2种击球站位姿势已经逐步达成共识,即当夹角大于30°的站位为关闭式站位,小于30°的站位为开放式站位。

本文通过对网球开放式和关闭式两种步法的比较,分析,并结合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用,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建议,希望网球爱好者有些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选手:德约科维奇、穆雷、克里斯特尔斯、李娜。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有关网球关闭式步法与开放式步法比较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2.2.2录像观察法观察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女子单打决赛录像。

2.2.3 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内容设计具体指标,对指标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站位的比较(以正手为例)3.1.1 关闭式和开放式站位击球技术比较在表1中,对关闭式和开放式2种站位正手击球技术从不同方面作了比较,如握拍,启动步法,球拍后摆等。

表1 关闭式和开放式正手击球技术比较因素关闭式开放式握拍东方式或大陆式半西方式或西方式启动步法向前上步向侧面跨一小步髋和肩仍然保持关闭式姿势倾向于更早的面对球网球拍后摆直线后摆环式后摆球拍前挥以肩为轴转动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击球区位于腰部或更低低于肩膀,高于腰部膝盖位置始终保持弯曲击球时伸展移动速度较慢较快随挥在体前、拍柄底部指向地面挥至劲后步法所需时间较长可以在跑动中击球3.1.2 两种站位击球引拍的身体差异正手(右)底线开放式站位引拍时上体扭转角度是45~90°,而关闭式站位上体扭转角度是0~45°。

开放式站位击球引拍时上体扭转角度大、转动弧度大,不同的身体扭转角度对腰部肌肉的拉长程度不同,更容易动用腰部的力量,所以击球时给予球的速度、旋转度和力量均大于关闭式。

3.1.3 两种站位击球动作形态开放式站位击球时身体重心轨迹主要是从右到左移动,前后移动幅度较小,以右腿为轴进行转动,击打后送球和随挥时重心才移至左腿,引拍和挥拍动作之间的衔接比关闭式更为紧凑,从引拍到挥拍几乎是一气呵成,因此开放式站位引拍动作较晚而击球动作较早,这对跑位、击球时机和击球动作的要求比较高。

关闭式站位击球时重心轨迹主要是从后到前,挥拍击球时,重心移至左腿,因此要提前完成引拍动作,而开放式站位击球动作相对较晚,要求在跑动中完成引拍。

开放式站位击球动作特点:引拍时身体扭转幅度达45~90°,右脚指向右前方,屈膝,身体重心位于右脚上,随后以右脚为轴转体转肩带动手臂提拉或平直挥拍击球,随挥时用力蹬转右脚结合转体动力使人体重心转移到左脚,充分转髋转肩带动手臂加速球拍对球的旋转和前送。

这种大幅度、大力量的快速击球是西方式正手握拍最凶悍的打法,适合力量强的男子正手上旋加平击球打法的选手,打出的球旋转快,向前飞行的速度也快,落地快速反弹前冲。

随着网球新技术的不断推广,许多女子选手的动作也朝男性化打法迈进,如女子网球明星大、小威廉姆斯都是运用开放式步法,西方式正手握拍的球员。

关闭式站位击球动作特点:引拍时两脚前后站位,重心开始位于后脚,身体侧对来球,腰部扭转角度较小约0~60°,挥拍时身体开始向前移动,当重心从后脚移到前脚时屈膝击球,同时迅速向前上方挥拍,并且向侧转体带动手臂挥拍推打来球,这种相对传统的打法,对球的控制相对容易,但爆发力不如开放式站位击球。

3.2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的比较通过录像观察可以看出,这四位世界的优秀选手在击球时都高频率的选择了开发式步法,这一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网坛比较主流的发展趋势。

3.2.1对何时使用关闭式步法与开放式步法的分析(以右手为例)对于要随球上网的中场球应该采取关闭式步法比较合适,击球后随球上网的速度要比选择开放式随球上网要迅速,而且关闭式步法的正手还能击出具有一定威胁的速度型平击球。

如果要救相当于边线附近的大角度来球,应该选择开放式步法,这样能及时赶到并且迅速的击球回位,并且击出的上旋球可以给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回位准备好下一个来球。

因此,在回击每个球时,要根据来球的速度、方向和要回击的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击球的步法。

3.2.2关闭式步法的优点正手击球关闭式步法的优点在于容易完成侧手转体带动的后摆动作,因为只有充分的后摆动作才能保证有力的击球。

关闭式步法击球时掌握准确的击球点和随挥动作有利于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关闭式步法是利用重心的前移,既身体向前的惯性来发力击球,所以平击球速度较快,因此击出的球也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关闭式步法的身体前移,对随球上网有很大的好处,节省了击完球回位再冲刺到网前的时间。

3.2.3开放式步法的优点随着网球运动技术的发展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以及赛场上对抗性程度的加剧,在连续快速的对抗击球中每节省一步对运动员来说都很重要,从准备击下个来球的时间充分性来说,开放式步法的优点在于,不用上步就可以拉拍,省去击完球跟上脚,再回位等步法调整。

当今世界网球以速度为主的时代,选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上脚击完球再上步。

因此,高水平选手正拍击球都采用简捷的开放式步法,更有利于回位,并且节约时间。

开放式正手运用西方式握拍法比较容易,这种握拍法适宜于打出强烈的上旋球。

从发挥击球力量和速度的角度看,正手击球开放式步法能充分用腰腿力量,提高击球速度。

从步法移动的技术角度看,正手击球开放式步法有利于底线的横向移动,并能较快地恢复准备击球姿势。

开放式的开位站立,击球力量大,因为在击球前运动员预先作一次较大的臀部、躯干和肩部转动,上体从侧身转肩准备击球姿势至完成击球动作,约转动180度,击球后身体转向底线的另一侧。

当击球时,所有的转动被释放,产生巨大的拍头速度。

与正手击球关闭式步法相比较,正手开放式步法挥拍时球拍随体向前平动的成分少,围绕人体右腿转动的成分多。

由于正手开放步法击球时以转动为主,手臂加上球拍有较长的转动半径,拍头速远高于随身体向前平动的速度。

在配合开放式现代正手的环式引拍和挥拍,可以充分的发挥开式大角度挥拍轨迹的优势,增加了控制球的稳定性。

开放式步法所用的引拍动作有点非常显著。

开放式步法的引拍挥拍动作一气呵成,拍头从身前向后引拍至挥拍击球中间没有停顿也就是说开始向前挥拍击球时,拍头已经有了一定的初速度。

开放式步法导致的引拍技术动作有利于击出稳定的、有穿透力、有强烈上旋的球,这是开放式步法引拍技术特点所决定的。

3.3 开放式和关闭式步法应用的比较3.3.1 运动员决赛平均每盘比赛各技术使用次数表2 运动员决赛平均每盘比赛各技术使用次数运动员姓名开放式正、反手关闭式正、反手削球其它德约科维奇 83 37 7 3穆雷 77.3 26 16 2克里斯特尔斯 71 27.3 6 4李娜 60 29 10 1将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击球步法应用的总数进行统计,计算出平均每盘各技术使用的次数。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四位运动员在击球时步法运用方面,开放式正、反手和闭合式正、反手击球这两个重要技术的运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这两项技术运用频率明显比削球、其它技术高很多。

在这四项技术运用中,他们的特点几乎都是开放式正、反手>闭合式正、反手>削球>其它。

无论几位运动员各技术比例如何变化,开放式正、反手总是排在第一位,闭合式正、反手的运用次数总是少于开放式正、反手。

这很明显地说明很多职业选手花大量的时间练习自己的开放式正、反手击球技术的原因。

数据表明,开放式正、反手技术在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3.2运动员决赛平均每盘使用各技术得分次数将运动员整个比赛过程中各技术使用得分次数进行统计,然后计算出每个得分技术在每盘中平均使用次数。

表3 运动员决赛平均每盘使用各技术得分次数运动员姓名开放式正、反手关闭式正、反手削球其它德约科维奇 27 7 2 4穆雷 18 2 9 2克里斯特尔斯 26 4 3 6李娜 22 6 1 2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每盘使用技术得分上,对大部分运动员而言,得分的主要手段集中在开放式正、反手上。

他们的得分模式是“开放式正、反手>闭合式正、反手>削球>其它技术”。

对于穆雷这个选手来说,削球得分率是最高的,穆雷的削球运用次数是最高的,得分次数也是最高的,在男子球员中穆雷削球不仅仅是防守技术或是过度技术,而成为他的一项进攻技术。

使用各技术得分次数的多少受运动员的打法制约。

从一般情况来讲,开放式正、反手得分是最多的,使用次数也是最多的,这是因为强有力的,具有爆发性的,穿透性强的开放式正、反手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网球选手的重要特征,许多球员都必须要有稳定的,具有攻击性的开放式正、反手技术,并且在比赛中优秀球员也是更多的依赖开放式正、反手。

闭合式正、反手技术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得分技术。

4结论4.1从动作技术特征和实践运用比较来看,开放式站位击球无论在动作难度还是对个人身体素质的要求上都要高于关闭式,尤其对上肢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

4.2通过对两种不同步法的比较分析得出关闭式步法在比赛中运用的次数明显的低于开放式步法,正、反手开放式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的主要运用步法。

4.3由于回击低球是开放式步法的致命点,许多专业选手在硬地或草地上比赛的表现都是通过更快的挥拍动作来给球加上必要的旋球,否则,击出的球就会既没有速度也没有深度。

所有对于一般选手来说,采用开放式步法难打出线路较平的球。

5建议5.1 步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典型的说对于要随球上网的中场球应该采取关闭式步法比较合适,节省上网时间,还能击出具有速度威胁的平击球。

如果要救相对于边线附近的大角度来球,应该选择开放式步法能及时的赶到击出上旋球并且有充分的时间击完球迅速回位。

因此,在回击每个球时,要根据来球的速度,要回击的方向,选择站位的方式,不要盲目的跟随流行的步法。

5.2 初学者应从关闭式到开放式的顺序较为合适,从关闭式站位击球技术人手较容易,也相对容易控制球的方向、速度和落点;从高水平的竞技网球运动来看,建议采用半开放式或开放式击球,主要因为这种打法增加了更大得击球范围、容易解决接发球时间过短的问题、运动员可以更有效地隐藏击球意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