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社会生活中的民主》PPT课件之一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PPT课件

拓展延伸
给我们的市长 或社区领导 写一封建议信
谢谢!
尚艺 健体 乐学 雅行
我给学校提建议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单元《社会主义的民主》
公民有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 权利,有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及向国 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 行诬告陷害。
案例:
段某,男,46岁,某单位人事科长。 段某在当人事科长期间,于1983年4月15日,在 上级主管部门批给的招工指标中,利用职权私自安插 其亲友5人。 对此,本单位职工潘某向上级纪检部门写信揭发, 使段某受到通报批评,其私自安插的5人也被除名。 之后,段某借调整工资之机,捏造、散布潘某有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共23张PPT)

1
2
你能将这四
张图片按照时间
顺序进行排列,
并梳理出近代以
3
4
来,中国人追求
民主经历了怎样
的历程吗?
答案:②④③①
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 生19活2稳1年定中有国序共、产制党度成充立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社。会(主P义33)社 民会 主主 的义 不
①民惟邦本 ②政得其民 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④以百姓心为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
B
①发展选举民主 ②发展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这样的民主对我国的发展有没有好处?
从民主形式上看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一:
选举民主
重大事项决策前、 决策实施时人民 内部充分讨论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之二: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结合八年级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有哪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以美国为首的180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 其实质就是富人资本家的“金钱政治”。
《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比后,你能感悟出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在哪里?
②人民当家作主
本质特征“新”
英国:?
美国:?
中国:?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的民主道路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4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1.听证会视频 2.人大会投票视频
当小记者采访当选过的人大代表,问 问他们是怎么当选的,是怎样为人民办 事的?
的。Biblioteka C.关系最好的 D.____
• ①故事中的李明如果不和同学商量,独自决定会 怎么样?
• ②他们在商量事情时刚开始是怎样的? • ③后来又是怎么样的? • ④这次活动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 ①上课讲话的同学该不该受到惩罚? • ②班级图书有人借书不还,怎么办? • ③考试不及格,老师该不该告诉家长? • ④班上总是有同学丢钱,如果你是老师该怎么管理?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博才金鹰小学 杨佳霖
活动:把你的选项序号填在( )里,是其他情况的写在横线上。
1 我家( )说了算。 A.爸爸、妈妈 B.爷爷、奶奶 C.我 D._____
2 我们班( )最有发 A.班主任 B.班长 C.成绩最好
言权。
的 D._______
3 好伙伴中,我听( )A.年龄最大的 B.力气最大的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8课《班级生活中的民主》说课稿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8课《班级生活中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特点。
泰山版五年级上第8课《班级生活中的》围绕着“”这一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班级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于班级生活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意识、行为方面仍需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含义,认识到在班级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原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的含义,认识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原则处理班级事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公正公平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的含义,认识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原则处理班级事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积极参与、公正公平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实际运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原则在班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班级生活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的含义,分析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原则处理班级事务。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原则在班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意识。
5.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PPT优质课件

三民主义
“民权主义”,就是要使人民享受 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民族 主义”,就是要反抗异族和帝国主 义的压迫,为国家争自由;“民生 主义”,就是要实现经济平等、节 制资本,平均地权、发展国家资本。
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通 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真正将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彼此 贯通起来,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 主,切实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 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 祉。
第八页,共十一页。
课堂笔记:人民民主的重要特征
• 党领导人民按照宪法和 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 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 理社会事务
广泛
真实
• 人民的意愿得到反映, 合理要求得到实现,合 法权利得到保障,创造 活力得到激发
•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 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 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 定、国家繁荣富强
管用
第九页,共十一页。
课堂笔记:新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
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0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 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 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03
制度保障
第十页,共十一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02 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通 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04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
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基础
课堂总结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民主 理论
思想源头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民主道路
民主 追求
民主发展历程
《生活在民主国家》课件

课堂小结:
古代:民本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生 追寻民主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民主的曙光
活
在
社会主义民主的确立:新中国成立
民 主
实现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
①人民当家作主 ②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国
①选举民主
家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 ②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生活在民主国家》
生活在民主国家
一、追寻民主
1、古代的民本思想:
①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尚书》,该书提到: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 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 本思想。
说一说
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哪一具体民主制度?
说一说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梁启超认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 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
这些先贤的思想代表着当时中国人民的什么愿望?
③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认为:“盖国民为一国 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 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

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单元目标1、了解学校、班级民主生活的表现形式和一般程序,初步明白民主生活的意义,树立现代民主意识。
2、初步懂得权利和义务要相统一,能够按照公开、公平、民主、平等的原则,行使自己的权利。
主动参与学校的民主生活。
3、初步了解有关社会民主生活的意识,增强社会民主意识。
单元设计构想:1、本单元分别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民主意识培养。
教材选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民主选干部”集“体的事大家商量”集“体中的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事例作为话题,让学生交流、体验,从中感受民主生活的意义。
2、本单元在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培养的同时,还注意提高学生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让学生从最接近、最常见的事入手,通过参与、讨论、比较等,学习过民主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在民主生活中,权利与义务并存。
因此,本单元在体现各种民主生活时十分注意权利与义务的联系,让学生从小感受到民主生活的这一基本特征,学会再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单元由四个话题构成。
话题一: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话题二:集体的事谁说了算话题三:我是参与者话题四: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第一课、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教学目标: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
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二、教学准备:《少先队队章》、多媒体、直尺列表三、教学时间: 3 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1、我喜欢的小干部(1)参照教材第23 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2、模拟活动:假如我当班干部(1)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写一篇“假如我当班干部”的“竞选宣言”。
3.2 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33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民主选举
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是通过选举 产生各级人大代表, 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实现的。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基本的方 式之一,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
(1)内涵: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 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讨论】(1)打赢扶贫攻坚战,你更加赞成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是动员全 社会的力量?为什么? (2)你认为贵州省的做法有怎么样的好处?
(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丰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增强公民民主参与的 直接性和有效性。
(4)发展: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 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3.2 参与民主生活
一、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
(1)原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 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是前提)
贵州省出台进一步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近日,贵州省民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进一步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 攻坚实施方案》。《方案》广泛动员了全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坚决 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明确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鼓励支持全省 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从帮助贫困人口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 入手,促进社会帮扶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汇聚,在承担公共服务、 提供智力支持、实施帮扶项目、协助科学决策等方面主动作为,在打赢脱贫攻 坚战中发挥应有作用。《方案》还提出了具体帮扶措施,重点开展产业扶贫、 智力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商贸帮扶、捐赠帮扶、志愿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