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成果表1总
杭州地铁1号线某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2)1.2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2)1.3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及勘察方法 (2)1.3.1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1.3.2 勘察目的及任务 (3)1.3.3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布置 (3)1.4完成的勘察工作量 (4)1.5勘察采用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 (4)1.6工作质量评述 (5)2.工程地质特征 (4)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 (5)2.2区域地质概况 (6)2.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7)2.4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8)2.4.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及离散性性评价 (8)2.4.2热物理性质试验(TPPT) (8)2.4.3 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SPT&DPT) (8)2.4.4扁铲侧胀试验(DMT) (9)2.5场地电阻率测试 (10)2.6水文地质特征 (10)2.6.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10)2.6.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 (10)2.7场地地震效应 (11)2.7.1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 (11)2.7.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特征周期 (11)2.7.3饱和粉(砂)土地震液化判定 (11)2.8不良地质作用 (13)2.8.1地下障碍物 (13)2.8.2 地层液化 (13)2.8.3 软土震陷 (13)2.8.4 有害气体 (13)2.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4)3.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4)3.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14)3.2地基土工程特性的分析与评价 (14)4.区间隧道评价 (4)4.1工程结构安全等级 (15)4.2盾构选型 (15)4.3排土方式、衬砌方案建议 (15)4.4盾构设计与施工参数 (16)5.环境岩土评价 (4)4.1抗浮稳定性和抗突涌初步验算 (16)4.2有害气体缓解措施 (16)4.3端头井加固 (17)4.4联络通道施工加固 (17)4.5地面沉降控制与监测 (18)4.5.1 地面沉降预测 (18)4.5.2 地面沉降控制原则 (18)4.5.3 地面沉降监测 (19)4.6岩土工程不确定性 (19)6.结论与建议 4附件序号附件名编号页数1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一览表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3 土工试验成果表4 地层统计表5 图例6 路~ 站区间勘探点平面布置和工程地质分区图7 工程地质剖面图8 钻孔柱状图9 双桥静力触探曲线图10 固结试验成果图表11 河断面12 井中电阻率测试报告13 水质分析报告14 热物理指标检测报告杭州地铁1号线路~ 站区间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本段工程设计范围为路站~站之间的盾构区间, 以及其中的联络通道、泵房等附属结构, 右线里程范围K4+861.99~K5+412, 区间右线长约550m, 左线长约803m。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5

000000000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0000000000勘察院0000年00月工程名称:00000000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编号:000000000勘察阶段:详勘法人代表:批准人:审定人:审核人:编写人:勘察单位:0000000000勘察院日期:0000年00月目录1 概况 (1)1.1目的任务 (1)1.2拟建物概况 (1)1.3勘察依据 (2)1.4工作量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3)2 场区自然条件 (4)2.1地理位置与交通 (4)2.2地形地貌 (4)2.3气象及地下水 (4)2.4区域地质构造 (6)3 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6)3.1不良地质作用的评价 (6)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7)3.3稳定性及适宜性 (7)4 场区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7)5 岩土工程评价 (10)5.1地基土力学性质分析 (10)5.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0)5.3地基均匀性评价 (11)5.4地震效应 (11)5.5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论证 (12)5.6基坑开挖与支护建议 (17)5.7基坑降水与抗浮建议 (17)6 结论与建议 (18)6.1结论 (18)6.2建议 (18)附图表:1、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01张2、图例 0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 46张4、钻孔柱状图 27张5、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01张6、岩石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 01张7、标准贯入试验分层一览表 03张8、勘探点一览表 05张9、固结试验成果图 08张10、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 24张11、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04张12、水质分析报告表 02张13、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表 01张1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报告 01张15、邹城市和谐家园波速测试成果报告 01份16、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01份符号说明w:含水率%G S:比重γ:重度kN/m3 γd:干重度 kN/m3 e:孔隙比Sr:饱和度 % W L:液限 % W P:塑限 % I P:塑性指数I L:液性指数c:粘聚力 kPa φ:内摩擦角度a1-2:压缩系数 MPa-1 Es1-2:压缩模量 MPa N: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击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修正值击f ak: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 N63.5:重型(Ⅱ)动力触探试验实测锤击数击q sik: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KPa q pk: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KPa1 概况1.1目的任务000000公司拟开发000000小区,受其委托,我院承担了该拟建项目场区的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目的是为拟建物的基础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地质资料,任务是:(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0.74
0.15
7.6 0.24 0.26 0.32
渗透系数
温度 20oC
温度 20oC
KV cm/s 3.47e-08 4.26e-08 2.01e-08
KH cm/s 3 5.24e-08
4.66e-08 7.01e-08 2.31e-08
5.50e-05 8.22e-05 3.81e-05
2
5 1.48e-05 3.00e-01
2.69 20 2.73 0.02 2.68 0.01
94 20 0.908 20 99 4.64 1.258 0.15 85 0.05 0.748 0.17
WL % 37.7 17 43.1 3.32 28.7 0.09
43.6
3
46.0
40.0
37.6 13 41.8 2.74 31.7 0.08
16.9
2 47.8
2
21.7
74.7
12.1
21.0
0.010.0050.0 3.72
<0.005
含水量
重度
mm %
0.1 17 1.5 0.35 0.0 4.12
W % 26.9 17 34.3 4.11 20.1 0.16
47.8
3
52.0
41.6
26.5 13 32.3 4.06 19.2 0.16
31.8 20 44.2 5.88 25.2 0.19
γ kN/m3 18.9 17 20.3 0.65 18.0 0.03
16.7
3
17.2
16.3
18.9 13 20.0 0.55 18.1 0.03
18.2 20 19.0 0.54 17.1 0.03
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超固结土的性质

地展现超 固结土与正 常 固结 土 的区别 ,本文 采用 正常 固结
和超固结 土土样进行 对 比分析 。
() 5 沉降监测点 i 和沉降监测点 _ 间沉 降量观测 中误 『 之
差为 :
=
+
() 4
置 “ 禁止观测 区增加控制点 ” ,以禁 止在控制点 区和测站 区
产生新点 ,防止产生错误点名 。
式 中: 和 分 别 为 监 测点 i和 监 测点 _ 尬 『的高 程 中
误 差。
就在所受 的压力 下开 始排水 固结 ,这个 阶段 固结 系数 出现
当压力达 20ka 0 后骤 然变 小 ,当压力 超过 20 P 后 其 固 P 0 a k
结性状和 图 1 接近。 较
正常 固结的 Z 12—9 K0 土样按 太沙基理 论随着孔 隙水 的 慢慢排 出 ,总应 力逐 渐 转化 为 有效 应 力 ,土体 得 以 固结。 由于该 土样 是淤 泥 ,土 的黏粒 含量较 多 ,塑 性指数 高 ,孔
载作用下 的固结 系数 曲线在压力没达到 20ka ,曲线较 0 P 前
・
5 ・ 5
总第 17 ・ 江水 利科技 ・0 1 7期 浙 2 1年第5 期
陡 ,在 固结压力达到 20ka 突然变缓 ,反 映在 数值上就 0 P 后 土 ,在其 受到的压力 未超过 其先期 固结 压力前 ,土体基 本
4. 高程控 制 网平 差后数 据统计 5
根据 N S W 系统计算监测点高程值 ,其 目的就 是得 出 AE 监测点单次沉降量 s 、累计沉降 量 D等各项 海塘沉 降观测 技术指标 参数 ,并汇总资料 。 4 51 监测 点高程计 算值 日 ..
地勘报告的简单介绍及应用

任务:
详细查明勘察深度(20.00m)范围内各层 地基土的土性特征、埋藏条件和变化状 况;
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相关 岩土参数;
任务:
对拟建场地内的天然地基条件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供浅层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提供堤岸稳定性、抗渗性计算所需土水参数。
任务: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的简单介绍与应用
2 0 1 4 年 11 月 2 1 日
一、工程勘察的目的与任 务
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 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 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目的:根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 (勘察任务书),按照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 定,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初步查明拟建场地 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为该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三、勘察报告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拟建工程概况;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 质及其均匀性;
五.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 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六.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 化;
七.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主要是依据地勘报告确定的持力层能不能够满足 设计要求。
序号
图
名
1 地层特性表 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3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4 工程地质剖面图 5 静力触探分层参数表 6 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表 7 钻孔柱状图 8 土层压缩曲线图表 9 土工试验成果表 10 固结试验成果图表 11 水质分析报告 12 图例
钻孔完成后,间隔24小时测量静止水位。
承载力标准值、基本值、特征值、设计值:
土力学实验报告

园林学院土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土木工程091 指导教师李西斌组别第三组成绩实验目录前言 (1)实验一含水量试验 (2)实验二密度实验 (5)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 (8)实验四固结试验 (13)实验五直接剪切试验 (21)前言土是矿物颗粒所组成的松散颗粒集合体,其物理力学性质与其他材料不同;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土工试验技术来研究土的强度和变形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应用学科。
土的天然含水率、击实性、压缩性、抗剪强度是水利工程中的四大问题,他们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安全问题,因此在工程中作好土料的指标实验,确定出相应标对水利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验一 含水量试验一、概述土的含水率是指土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与达到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
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状态、很湿状态或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在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
含水率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
二、实验原理土样在在105℃~110℃温度下加热,土中自由水会变成气体挥发,土恒重后,即可认为是干土质量s m ,挥发掉的水分质量为w s m m m =-。
三、实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供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等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
并查表可确定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四、实验方法含水率实验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炒干法等,其中以烘干法为室内实验的标准方法。
在此仅用烘干法来测定。
烘干法烘干法是将实样放在温度能保持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
(一)仪器设备(1)保持温度为105~110℃的自动控制电热恒温烘箱;(2)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玻璃干燥缸;(4)恒质量的铝制称量盒。
岩土力学物理力学参数测试报告_2

1粉煤灰的级配组成颗粒分析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 对于粒径大于0.075mm 的粉煤灰颗粒用筛分试验来测定, 对粒径小于0.075mm 的粉煤灰颗粒用密度计法测定。
选取200g 的试验土样, 选用直径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075mm 的筛子, 按直径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将试验土样缓慢均匀的倒入最上层, 均匀摇晃20min 左右, 测量留在各个筛子上土样的质量并记录。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可按式1.1计算, 即A s Bm X d m(1.1)式中X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占总质量的百分比(%);A m ——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g );B m ——当细筛分析时或用密度计分析时为所取的试样质量(g ); s d ——粒径小于2mm 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粉煤灰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如图2.1所示。
表1.1筛分结果分析表图1.1颗粒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按式1.2计算:6010u d C d =(1.2) 60100.283.080.091u d C d === 曲率系数按式1.3计算:2301060c d C d d =⨯ (1.3) 223010600.16 1.000.0910.28c d C d d ===⨯⨯式中u C ——不均匀系数;c C ——曲率系数;——限制粒径,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60%的粒径(mm );30d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30%的粒径(mm );——有效粒径, 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颗粒质量为10%的粒径(mm )。
我国《土的分类标准》规定:当 <5时, 为级配不良的土。
可见, 粉煤灰的级配不良。
由试验结果可知, 在0.075~2mm 范围内(砂粒组)有87.56%, 在小于0.075mm 范围内(细粒组)有11.31%。
2尾矿的含水率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 它反映土的状态, 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项指标的依据, 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学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 土的组成天然状态下的土的组成(一般分为三相)(1)固相:土颗粒--构成土的骨架。
决定土的性质--大小、形状、成分、组成、排列(2)液相:水和溶解于水中物质(3)气相:空气及其他气体(1)干土=固体+气体(二相)(2)湿土=固体+液体+气体(三相)(3)饱和土=固体+液体(二相)土的三相示意图2 土的颗粒级配2.1 基本概念自然界的土通常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土中各个粒组重量(或质量)的相对含量百分比称为颗粒级配,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可通过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测定。
工程上将各种不同的土粒按其粒径范围,划分为若干粒组,为了表示土粒的大小及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称土的粒径级配,土的粒径级配是通过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确定。
土粒含量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粒组中的土粒质量与干土总质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土的粒径级配直接影响土的性质,如土的密实度、土的透水性、土的强度、土的压缩性等。
要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需要将各粒组分离开,再分别称重。
这就是工程中常用的颗粒分析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
土的粒径级配指的是土中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这是无黏性土的重要指标,是粗粒土的分类定名的标准。
2.2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工程中常用粒径级配累积曲线(颗粒大小分布曲线)直接了解土的级配情况。
曲线的横坐标为土颗粒粒径的对数,单位为mm ;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土颗粒的累积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将筛分析和比重计试验的结果绘制在以土的粒径为横坐标,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得到的曲线称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级配曲线的特点:半对数坐标{量(%)小于某粒径的土质量含纵坐标)土粒粒径(对数坐标横坐标---mm几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从颗粒级配曲线中可直接求得各粒组的颗粒含量及粒径分布的均匀程度,进而估测土的工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