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

合集下载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豆粕产品,其在养殖业中被广泛应用作为饲料添加剂。

下面将介绍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

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

选择优质的黄豆作为原料,进行清洗、浸泡和去皮处理。

然后将黄豆磨碎成豆浆,获得豆浆原料。

接下来,发酵处理。

将豆浆加热至85-90摄氏度,保持一段时
间进行杀菌。

然后将温度降至35-40摄氏度,接种发酵剂,如
乳酸菌、纤维素酶等,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时间一般为24-48
小时,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发酵完成后,进行后处理。

将发酵豆浆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液体部分和固体部分。

固体部分即为发酵豆粕,可以通过脱水、干燥等工艺进行后处理,获得干燥的发酵豆粕。

最后,发酵豆粕经过包装和贮存,可以投放市场销售,作为饲料添加剂。

发酵豆粕相对于传统豆粕,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激活酶类物质,提高蛋白质的可利用性。

同时,发酵还能增加豆粕中的微生物蛋白、维生素和酶类物质的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

总之,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处理和后处理等步骤。

通过优质原料的选择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发酵豆粕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豆粕发酵最简单处理方法
哇塞,豆粕发酵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呢!
豆粕发酵其实并不复杂啦。

首先呢,你得准备好豆粕,干净的容器,还有发酵剂。

然后把豆粕放进容器里,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发酵剂,再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这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啦,水不能加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做饭时水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口感一样。

接着把容器密封好,放在一个温度适宜的地方,让它慢慢发酵。

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着,可别让它出啥岔子。

发酵的时间根据温度等因素会有所不同,一般得几天时间呢。

哎呀,是不是感觉挺简单的呀!
那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重要的呢!只要你按照要求来操作,一般不会有啥问题的啦。

就好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稳稳地走,就不会摔倒呀。

只要保证容器干净,发酵剂质量可靠,操作过程规范,就不用担心会有啥意外发生啦。

而且发酵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只要条件合适,它就会乖乖地按照你的期望进行发酵哦。

豆粕发酵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啦!可以用来做饲料呀,这样能让动物们吃得更营养,长得更壮实。

就像给小朋友吃有营养的食物,能让他们茁壮成长一样。

它还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呢,让土地变得更肥沃,种出更好的庄稼。

这多棒呀!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经过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更高了,而且更容易被吸收利用。

这就好比把一个大苹果切成小块,吃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消化呀。

我就知道有个农场主,他用发酵后的豆粕来喂猪,结果那些猪呀,长得可快了,而且还很少生病呢!这效果,简直太棒啦!这就充分说明了豆粕发酵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杠杠的呀!
所以呀,豆粕发酵真的是个很不错的方法呢,大家都可以试试哦!。

发酵豆粕资料

发酵豆粕资料

发酵豆粕1、外观物性:外观呈淡黄色粉状,味微酸,具有饼粕发酵物之香味。

2、常规指标•粗蛋白Crude Protein≥50%•无氮抽出物 Non-nitrogen extrout≥25%•粗灰份Crude Ash ≤7%•粗纤维Crude Fiber≤5%•水分Moisture≤10%•粗脂肪Crude Fat≤3.0%3、消化率(DCP):≥95%4、乳酸含量:≥30mg/g PH:5.2±02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Asp 6.11 蛋氨酸Met 0.78 苏氨酸Thr 2.14 异亮氨酸IIe 2.42 丝氨酸Ser 2.61 亮氨酸 Leu 4.02 谷氨酸Glu 9.98 酪氨酸Tyr 1.91 脯氨酸Pro 2.58 苯丙氨酸Phe 2.70 甘氨酸Gly 2.36 赖氨酸Lys 3.28 缬氨酸Val 2.52 组氨酸His 1.40 丙氨酸Ala 2.51 精氨酸Arg 3.60 以上氨基酸总量:50.92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检验中心(沧州)氨基酸检验报告仪器型号:日立L-8800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审核:制表:检验日期:发酵豆粕营养指标主要营养指标粗蛋白≥45-60% 、粗脂肪≤3.0%、粗纤维≤5.0%、粗灰份≤7.0%、总钙 0.53%、总磷 8.50%、有效磷 7.40%、无氮浸出物≤28.0%、水份≤10%、乳酸≥3%、益生菌≥108cfu/g 、钾 22000mg/kg、镁5094.7mg/kg、铜16.2mg/kg 钠242.2mg/kg铁168.8mg/kg 锌213.4mg/kg 锰21.8mg/kg猪消化能(DE) 3985kcal/kg 猪代谢能(ME) 3600kcal/kg 猪净能(NE) 2305kcal/kg禽代谢能(ME) 2575kcal/kg 肉牛消化能3520kcal/kg 奶牛净能1090kcal/kg羊消化能3520kcal/kg 总能4350kcal/kg氨基酸分析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天门冬氨酸Asp 5.40%赖氨酸Lys 3.05% 蛋氨酸Met 0.65% 胱氨酸Cys 0.46% 苏氨酸Thr 2.05%亮氨酸Leu 3.78% 精氨酸Arg 3.50%甘氨酸Gly 2.14% 丝氨酸Ser 2.48%异亮氨酸Ile 2.21% 苯丙氨酸Phe 2.40%缬氨酸Val 2.35% 组氨酸Hi 1.25%谷氨酸Glu 9.80% 丙氨酸Ala 2.24% 脯氨酸Pro 2.08%色氨酸 Trp 0.56%酪氨酸 1.20%抗营养因子比较抗营养因子大豆蛋白发酵豆粕抗营养因子大豆蛋白发酵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10-60mg/g —大豆抗原100 —植酸 1.00% —大豆球蛋白4% ≤1.5 ppm脲酶活性0.35% —ß-大豆伴球蛋白 2% ≤1 ppm脂肪氧化酶活性100% —凝血素 3% ≤0.5 ppm致甲状腺肿素165.59ppm —寡糖 6% ≤1%与鱼粉的比较指标鱼粉发酵豆粕指标发酵豆粕氨基酸态氮量78%90% 贮存期短长灰份14%≤7.0%抗氧化剂有无生物胺有无化学污染可能无品质易变化稳定病原菌污染可能无。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其营养价值评定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1. 营养成分分析: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

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总和与粗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加蛋白原料的饲用价值。

2. 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豆粕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降低,从而提高豆粕的饲用效率。

例如,发酵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菌群数量:发酵豆粕中的生物菌群数量也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适量的有益菌群可以改善豆粕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以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4.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挥发性盐基氮是评价豆粕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酵豆粕中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可能会升高,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因此,在评定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总之,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评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从而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

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引言发酵豆粕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过程可以改变其营养成分和口感等特性。

为了确保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并重点讨论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营养成分是评价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1.水分含量检测:采用干燥法测定。

2. 粗蛋白含量检测:采用Kjeldahl法测定。

3. 粗脂肪含量检测:采用Soxhlet萃取法测定。

4. 粗纤维含量检测:采用Weende方法、AOAC方法或Van Soest方法测定。

5.粗灰分含量检测:采用高温炉燃烧法测定。

微生物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微生物检测方法:1.总菌落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2.酵母和霉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3.大肠菌群检测:采用MPN法或膜过滤法。

4.乳酸菌计数:采用平板计数法或膜过滤法。

重金属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重金属检测方法:1.铅和镉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液相色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铬、镍、锰和锌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发酵豆粕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发酵豆粕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黄曲霉毒素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

2.农药残留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

3.病原体的检测:采用PCR法或快速培养法。

结论发酵豆粕的检测方法包括营养成分、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和安全性,确保其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是指对发酵豆粕产品的质量和成分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规定。

发酵豆粕是指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行业。

制定发酵豆粕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首先,发酵豆粕标准应明确产品的基本性质,包括产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
方面的要求。

对于发酵豆粕的外观,一般要求色泽均匀,无异物,无明显异味。

同时,发酵豆粕的成分也是制定标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粗脂肪含量等指标的要求。

这些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明确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其次,发酵豆粕标准还应包括产品的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定相应的微生物指标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卫生安全。

另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是制定标准的重要内容,这些物质对动物健康有潜在危害,因此需要对其含量进行限制。

此外,发酵豆粕标准还应包括产品的包装和贮存要求。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食品
卫生标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减少外界污染。

贮存要求则包括产品的贮存环境、贮存期限等内容,确保产品在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损害,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总的来说,发酵豆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健康发展。

遵循标准生产的产品不仅符合市场需求,还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赢得客户的信赖。

因此,制定和执行发酵豆粕标准对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提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发酵豆粕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

以下是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的详细介绍:1.蛋白质:发酵豆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和浓缩的蛋白,这些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如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这些小分子肽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等作用。

2.脂肪:发酵豆粕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抗血栓等生理功能。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磷脂,能够促进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

3.碳水化合物:发酵豆粕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如大豆低聚糖等,这些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发酵豆粕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钙、铁、锌等。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和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功能性成分: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功能性成分,如多糖、抗菌肽、大豆异黄酮等。

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发酵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与未发酵的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和更丰富的营养组成。

在动物饲养中,添加适量的发酵豆粕可以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发酵豆粕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型饲料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豆粕
中国农业大学 张江
6.1什么是发酵豆粕?
• 以豆粕为主要原料,固态发酵的方法最大 限度地消除大豆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低 蛋白质的分子量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蛋白 源,并可产生大量益生菌、寡肽、谷氨酸、 乳酸、维生素等物质。具有提高适口性、 消化吸收率,促生长减少拉稀的功效。
6.2大豆抗营养因子主要有哪些?
• • • • • • 1.蛋白酶抑制剂 2.抗原蛋白 3.尿酶: 将有机氮转化为氨 4.凝集素:损坏小肠壁刷状缘黏膜结构 5.低聚糖:水苏糖 棉籽糖 6.皂甙:动物红血球破裂,具有溶血作用
6.3发酵豆粕需要哪些菌?
• 好氧菌:米曲霉 黑曲霉 酵母菌 芽孢菌 • 厌氧菌:乳杆菌 粪肠球菌
厌氧菌 好氧菌 菌数
时间
6.4发酵流程是什么?
酵母菌 乳酸菌 芽孢菌 发酵液混合 水,红糖
液态发酵
豆粕
干燥
混合后,密封, 固态发酵3-5天
6.5发酵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
• 1.发酵豆粕发黑,颜色深:发酵温度太高 发酵菌代谢产热 C6H12O6 → 2C3H6O3 +2ATP C6H12O6 → CO2+CH3COOH + ATP C6H12O6→C2H5OH+H2O+CO2+2ATP C6H12O6 → CO2+H2O +38ATP
• 4.产生大量不正常的霉变 1. 发酵密封不严格,有漏气。 2. 好氧菌接种太少,不能很快消耗里面的 氧气。
5.4 市场上有哪些发酵豆粕?
• 1.小作坊式的居多 产品不同批次质量不同,难于保证稳定。 2. 希杰(韩国) 3. 德宝 采用糖缓释技术,稳定性好。 4. 金泰得
谢 谢!
• 糖分每增加5%,温度升高40度 • 解决方法: 1.降低糖份 2.降低发酵堆料高 度 3.降低水分,减速发酵速度 3. 严格密 封
中心温度最高,梯度降低
2.发酵豆粕发臭 接菌太少,污染杂菌。 正常的味道为:酒精+酸味=酸香味 加大接种量,防止污染。 3. 发酵豆粕有醋味: 异型乳酸发酵菌太多,产生大量乙酸。 适当的减少异型乳酸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