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减量化(reduce) 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

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再使用(reuse) 原则: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在生产中,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鼓励再制造工业的发展。

3、再循环(recycle) 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旨在最小化资源投入以及废物和排放产生的经济模型。

循环经济旨在在有限资源的使用,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资源以及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回收材料和产品方面达到最大效率。

此外,它的目标是重建所有可用的资本类型,包括金融,人力,社会和自然资本。

本质上,循环经济描述了一种再生经济体系。

简而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闭环的经济系统,其中原材料,组件和产品的价值尽可能降低,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且系统思考是核心。

下文将更详细地解释此定义。

定义的发展科学文献和专业杂志中使用了100多种不同的循环经济定义。

由于存在许多不同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因此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科学哲学家强调这一概念的方面不同于金融分析师。

定义的多样性也使圆度的测量变得更加困难。

定义通常侧重于原材料的使用或系统更改。

专注于资源使用的定义通常遵循3-R方法:●减少(最少使用原材料)●重用(产品和组件的最大重用)●回收(原材料的高质量再利用)总之,循环性的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和哲学渊源。

反馈的概念,在现实世界的系统中是循环的,它是古老的,并且在各种哲学流派中都有回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在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复兴,当时基于计算机的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出现明确地揭示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复杂,相互联系且因此无法预测的性质–更像是新陈代谢而不是机器。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三R原那么循环经济论文和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管理创新相应开展的,就是本钱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线性开展方式模式下,本钱管理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模式,在资源获取、资源生产以及资源处理过程中,均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荷,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再利用与再回收是停滞的。

此时企业仅仅关注企业末端的环境污染治理,因而,它不考虑资源损失的计算,直接把资源损失倒挤进产品本钱里,造成企业对环境本钱的无视。

但在循环经济下,关注资源在各个阶段的有效流转情况是非常关键,有必要区别资源有效流转和资源损失流转,在不连续的物质循环情景下,再利用再回收一直在进行,关注资源的价值循环。

由于环境核算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为满足循环经济“三R”需要,环境管理会计尤其是企业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一)资源价值流分析资源价值流分析运用“物质流‐价值流”融合方法,把生产出来的有效产品叫正产品,其余废弃物等叫负产品(也称资源损失)。

该方法于物质流本钱会计(MaterialFlowCostAounting,MFCA),它吸收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FlowAnalysis,MFA)方法和本钱会计价值计量方法的优势,实现资源实物流动与资源价值流转的融合;把原本局限于单一经济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扩展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把原本局限于生产流程或企业的MFCA方法扩展到企业间甚至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资源价值流分析的一种方法。

xx年,最先出现以流程制造企业循环经济为例的资源价值流会计,该文以循环经济物质流路线为根底,跟踪、描绘资源的物质流动与价值运动,采用资源本钱与环境损害评价值相结合的计量原那么,其概念结构、价值流转模式、计量根底、数据集成处理、物质流路线优化的价值评价、日常应用模式等方面,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较大的创新。

随后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研究的深入,资源价值流的研究把关注的重点转入资源损失研究阶段,认为关注资源损失,抓住了环境管理的核心,一方面,资源损失表达了企业经济价值的损失,另一方面,资源损失也意味着对外部环境的损害,从经济和环保角度进行的资源损失定量化研究,可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与(A)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进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与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之(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 )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进展D.保障可持续进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与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与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 B.1989 C.1992 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进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与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进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与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 )A.生产B.能量流淌C.还原D.信息传递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通常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E.Ⅴ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与推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A.结构化决策B.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19.处懂得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0.目标函数或者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21.风廓线是指( C )。

3R原则

3R原则

“3R原则”专家指出,追求3R,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绿色经济,即只用少量的自然资源就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废旧资源,使其尚未被充分利用的价值得到重新开发和使用,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将不是建立在更多地消耗资源,而是更加节约、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基础上。

专家指出,经过30年的努力,3R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在1981年到2001年的20年间,能源消费只增加1.2倍,能源强度下降了75%,节能成就显著。

我国在废钢铁的回收,废纸的再利用,废旧硅酸盐的重新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1年,中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超过70%,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52%。

实现资源的3R,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

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减量化原则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

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所谓“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再循环原则”是指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摘要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该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及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

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供需矛盾”、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循环经济的尺度来看,可将其具体实践划分为宏观的合作消费、零废弃物社会,中观的产业生态园,以及微观的清洁生产机制,可分别对应省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中债资信据此对通过验收的两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通过验收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此外,这些企业从事领域多集中于化工、钢铁、冶金等高能耗、高物耗行业。

基于循环经济应用的层次性,中债资信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区域、园区及行业,对其应用循环经济的方式、模式及成效进行了总结。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尽量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其覆盖范围涉及较广。

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完整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更好把握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实现程度。

目前,国内在评价不同行业的园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涉及的专业性,尚有不少空白等待填补。

未来发展方面,循环经济的推动依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最终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合力。

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实践,其未来发展将更多的依赖企业与消费者的参与。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这一模式下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进而给生态环境带来较重的负担与压力。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比如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比如京东的循环快递箱,经过回收、清洗和消毒后,可以被再次使用。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比如厨余垃圾作为饲料、燃料、基料等用途实现再循环利用。

石材开采的绿色开采与循环经济考核试卷

石材开采的绿色开采与循环经济考核试卷
石材开采的绿色开采与循环经济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项不是石材开采过程中绿色开采的基本原则?()
B.绿色开采技术
C.废料资源化
D.增加开采量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石材开采过程中,实现绿色开采的关键是采用_______技术和遵循_______原则。
答题括号: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原则
2.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是指减量化、再利用和_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
8.所有石材废料都适合进行资源化利用。()
答题括号:________
9.实施循环经济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竞争力。()
答题括号:________
10.政府政策对石材开采企业的绿色开采与循环经济没有影响。()
答题括号:________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石材开采的绿色开采?()
A.优化开采工艺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严格废水处理
D.增加开采量
2.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包括以下哪些?()
A. Reduce(减量化)
B. Reuse(再利用)
C. Recycle(再循环)
D. Replace(替代)
3.以下哪些因素影响石材开采的环保效果?()
答题括号:________
3.石材开采企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实现_______和_______的双重效益。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题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题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题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我国环境保护法是在何时通过的1989年12月26日4、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凡是排放三废和污染环境的,治理措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环境保护“三同步”是指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6、环境保护“三统一”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7、我国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8、一切新建设项目,必须执行什么环境保护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法9、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为了?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10、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哪三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11、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部门,必须执行什么环境保护制度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排污申报制度12、为什么要征收排污费环境是一种资源,征收排污费是对排污者占用环境资源的一种补偿。

13、环境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在各级环保部门的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履行环保法律、法规、执行环保各项政策标准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处理的专职部门二、环境保护基本内容14、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六月五日15、世界环境日是如何确定的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同年联合国27届大会确定每年六月五日为世界环境日16、什么是环境凡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和健康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17、自然环境要素有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等18、社会环境要素有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9、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0、原生环境问题自然环境本身发展演变而引起的有: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21、次生环境问题又称为第二环境问题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指由人类的生产、生活使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不良影响和破坏22、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的好坏,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的好坏,环境质量是通过环境质量标准来衡量的三、环境污染、环境保护23、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波污染、放射线污染、热污染等24、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25、我省的哪些城市属于国家规定的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贵阳市、遵义市、凯里市、安顺市、都匀市、兴义市26、“两控区”什么的简称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27、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里昂28、臭氧层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度在平流层20~25公里的高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指什么
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

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

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面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

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