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调查研究_以武汉高校为例

合集下载

社科类毕业生择业取向调查分析

社科类毕业生择业取向调查分析
家人 或 亲 戚 推 荐 通 过 学校就 业 网站提 供 的校 外招 聘信 息 自己联 系 自己在 其 他 就 业 网站 上 获 取 的 招 聘 信 息
2 7 l 5 5 8 6 3
2 7 1 O 4 2
l. 28 73 - 2. 75 27 . 1 . 4

赣鞫镶浮雌

箨地嘲滴
口 徐 岩
要: 文章 以武 汉 某 高校 社科 类 本科 毕业 生 为例 , 行 了择 业取 向调 查 , 进 以引导 社科 类 大 学生树 立正 确的
择 业期 望值 , 成正 确的择 业取 向 , 应 未 来职 场环境 , 利就 业 。 形 适 顺
关键 词 : 科 类毕 业 生 ; 业取 向 社 择
调 查 在武 汉某 高校 社科 类 本科 毕 业生 中进行 , 采用 分 层 抽 样 方 法 , 出 调查 问卷 2 0 , 回有效 问卷 2 0 , 发 5份 收 l份
其 中 男 生 17份 , 生 13份 , 占 5 % 和 4 % ( 1 。 专 0 女 0 各 1 9 表 ) 业 涉及 工 商管 理 、 场 营销 、 计学 、 游 管 理 、 息管 理 、 市 会 旅 信
中 图分 类 号 : 4 38 G 7. 调 查 基 本 情 况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5 6 ( 0 10 — 0 4 0 10 — 9 8 2 1 ) 4 0 7 — 2


式 选 择就 业 的 ( 3 , 上“ 他 高校 的校 园招 聘会 ” 表 )加 其 和“自
业生 择业 取 向更 趋 理性 ( 4 。就业 市场 需要 的是实 践型 表 ) 表 4 影 响 就 业 主 要 因素 ( 位 : ) 单 人

社会工作者就业状况研究毕业论文

社会工作者就业状况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社会工作专业,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在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作为一个新兴和尚未实现职业化的专业,在专业人才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它是一种专业,也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制度。

一些国家还设立了社会工作教学委员会,以规范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推进社会工作教学的发展。

但是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压力大,求职难,其毕业生在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现状、现状原因以及对策分别阐述社工的就业问题状况。

【关键词】社会工作;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社会工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首次出现的一种旨在帮助他人的活动和职业,是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

当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而增长时,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对社会不满的弱势群体或个人解决自身的困难和问题,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希望,缓和矛盾双方的敌对情绪,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因此,社会工作被称为社会的“减震器”。

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社会工作只有到80年代末才重新介绍我国的社会工作。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许多助人尤其是帮助弱势群体的工作都由政府部门和准政府部门承担。

这些部门或团体通过行政体系,大多用行政方法去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从实际的效果来说,他们也是在做社会工作,但同时也在做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实行政企分开,许多面向弱势群体和其他弱势人群的服务工作由社区工作者来承担,可以说,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是实际社会工作者,但还不能算专业社会工作者。

在实践过程中,政府结合国情以及行业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具体而言,《社会工作者国家资格标准》是政府于2004年5月颁布的规定。

在文件中,政府对社会工作做出了全面要求。

《2024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范文

《2024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篇一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湖北作为我国的教育大省,每年有大量的大学生走向社会。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显。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湖北大学生就业现状1. 就业率与就业结构:近年来,湖北省大学生的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但就业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部分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金融等领域的毕业生相对较易就业,而一些冷门专业则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2. 行业分布与地域分布:多数毕业生选择进入IT、金融、教育等行业。

地域上,毕业生多选择留在城市或去往沿海发达地区。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1. 结构性矛盾: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 竞争压力: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部分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3. 薪资待遇与期望不符:部分毕业生对薪资待遇的期望与实际市场不符,导致部分优秀人才流失。

四、原因分析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

2. 政府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3. 毕业生自身素质:部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五、解决对策1. 加强教育引导:高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 优化专业结构: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3. 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4.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X高校为例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择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X高校为例
而在野您是否已报考社会工作 职业资格证冶当中袁已经报考的比 例达到 愿源援远圆豫袁没有的有 员缘援猿愿豫尧 这也说明大家对于社会工作的前 景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袁在采访个案 当中袁同学也说到袁随着国家政府 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袁相应的职业 岗位和职业发展一定会走上正轨 形成合理的规范和系统袁也是愿意 从事社会工作的遥
足曰以及从事社会工作行业后袁跳槽转行的社工人才的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遥通过以 X 高校为例
的问卷调查袁了解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择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袁结合调查结果袁从学生尧学校尧
国家尧社会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遥
关键词院社会工作曰专业本科生曰择业意向曰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院C916
文献标识码院粤
凿燥蚤院员园援猿怨远怨/躁援蚤泽泽灶援员远远缘原圆圆苑圆援圆园员7援03援园27
圆园园远 年 员园 月袁 中共十六届六 中全会提出 野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尧 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袁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 需要冶遥 目前我国开办社会工作专 业的高校已经达到 猿员园 所袁每年的 毕业生在 猿园 园园园 名左右袁但是以本 专业就业的比例只有 缘园豫遥 我国社 工行业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袁社工 人才的大批量流失显得触目惊心遥 载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于 圆园园员 年袁 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 员圆 届 毕业生遥 圆园员猿 年该校社会工作专业 以 怨愿 分的高分获得优秀等级袁通 过专业评估遥 圆园员源 年袁又成功获得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遥 该 校社会工作专业自开办以来如火 如荼的发展袁其在业内也具有较高 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遥 采用问卷调查 结合个案访谈对 载 高校最新一届 本科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袁了 解他们在择业方面受到哪些因素 的影响以及为何选择社工行业或 者非社工行业等袁有助于社会工作 专业教育的进一步本土化和职业 化袁减少社工人才流失袁提高专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的开题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的开题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在武汉地区这样的新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是日益激烈。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武汉地区的几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式,探究以下内容:1. 分析武汉地区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对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评估,为后续调查提供背景分析;2. 调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就业地点、就业领域、起薪等,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评估;3. 通过对毕业生的竞争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劣势,探讨相关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4. 提出针对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策略和措施,为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 描述武汉地区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分析基础;2. 提供武汉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的详细说明,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特点;3. 探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找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4. 提出针对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和措施,为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四、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本研究将只选取武汉地区的部分高校进行调查,样本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类型的高校;此外,我们还将依赖于研究对象的自我陈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偏差。

社会工作专业调查报告

社会工作专业调查报告

社会工作专业调查报告一、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项专门致力于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进行调查,了解其就业前景、薪资待遇以及专业培训等方面的情况。

二、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提高,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三、薪资待遇社会工作专业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由于社会工作通常与弱势群体打交道,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相应的薪资待遇相对较低。

根据调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一般在3000-5000元之间,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职位的晋升,薪资有望逐步提高。

四、专业培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些培训包括社会工作实践技巧、心理咨询、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专业素养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较高。

从业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个案处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需要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和情绪冲击。

六、发展前景社会工作专业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问题的愈发复杂化,社会工作专业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机遇。

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结合,如法律、心理学等,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竞争力。

七、结论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充满意义的工作。

虽然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但社会工作所追求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弱势群体的福祉。

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对于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来说,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选择。

以上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调查报告,通过对就业前景、薪资待遇、专业培训以及专业素养要求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就业选择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就业选择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下的现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实证得出各种就业选择因素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从事社工行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低对口就业率的原因。

对此,本文采取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大学生的工作意向、自身评价、影响因素、就业地点、就业途径、就业目的等因素作为切入点,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研究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期待月薪过高和不愿从事社工行业有明显关系。

(二)越是对社工行业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大学生,越愿意从事社工行业。

(三)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是自己的实务经验不足,其次是专业不对口。

(四)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最希望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

【关键词】社会工作就业选择大学生Research on Employment Choi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Social Work【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urrent low employment rate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in social work in Chi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ra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employment choice factors and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the social work industry, and studies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counterpart employment rate of domestic social work college students.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adopt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etc., starting from college students' work intention, self-eval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employment location, employment channel, employment purpose and other factors. Take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op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work.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of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re is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cted monthly salary of social work majors after graduation and the un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the social work industry. (2) The more optimistic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optimistic abou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e social work industry, the more willing they are to engage in the social work industry.(3) At present, the most worrying problem for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social work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is their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followed by professional mismatch. (4) At present, social work majors most hope to work in first-tier cities such as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Keywords] social work employment choice college students目录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2)2.1 就业选择的概念 (2)2.2 社会工作大学生就业选择研究综述 (2)2.3 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概念 (3)2.4 对口就业研究综述 (4)3 实证研究设计 (6)3.1 研究目的与框架 (6)3.1.1研究目的 (6)3.1.2研究框架 (6)3.2 研究假设 (6)3.3 研究方法与工具 (7)3.3.1 研究方法 (7)3.3.2 研究工具 (8)3.4 问卷设计 (8)4 实证研究分析 (9)4.1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9)4.1.1 样本个人属性的基本情况 (9)4.1.2 样本就业倾向的基本情况 (10)4.2 影响就业的因素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关系 (11)4.2.1 理想月薪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1)4.2.2 职业规划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2)4.2.3 就业地点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3)4.2.4 就业前景评价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4)4.2.5 就业形势评价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5)4.2.6 就业途径与从事社工行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17)4.3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担心的问题 (18)4.4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方面 (18)5 研究总结 (19)5.1 研究结论 (19)5.2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9)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0)附录 (25)1 前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以湖北地区为例,通过对湖北大学生就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湖北大学生就业现状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教育基地之一。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湖北地区几所高校的毕业生,该调查共收集到1000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就业意向的大学生的数据。

首先,湖北大学生的就业率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0%的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一年内找到稳定的工作;另外,大约20%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或博士学位,而10%的大学生则选择自主创业;剩下的10%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

其次,大学生就业领域分布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湖北大学生就业领域集中在经济、教育、金融和政府机关等行业。

而其他热门领域,如互联网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就业比例较低。

这说明湖北地区的就业市场有一定的问题。

三、湖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湖北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就业岗位供给不足。

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造成供需矛盾。

其次,教育与就业之间的不匹配。

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实践培训和职业指导,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另外,湖北地区的优质就业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湖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较为单一,导致一些高薪的就业机会集中在少数城市和少数行业中,使得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较为有限。

四、湖北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湖北大学生就业问题,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关注。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岗位的扶持力度。

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进行统计分析。
此次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见表 1)
表 1:样本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男 性别

频次
百分比 (一)社会工作专业毕 (%) 业生择业意愿基本情况
36 40.0
54 60.0
在对就业前景态度的
总计 90 100.0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 6.7%
生源地
城市 县镇 农村
19 21.1 的 社 会 工 作 毕 业 生 对 自 己 32 35.6 39 43.3 的就业前景持很乐观态度,
[关键词] 社会工作毕业生 择业意愿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828(2008)11-0035-04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 21 世 纪,职业已不再只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它已经成为人们 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精神享受的工具。大学毕业生作为进入 社会的新人,对于职业相关因素的选择尤为重要,它不仅关 系到大学毕业生是否可以成功就业,还关系到毕业生是否 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享受工作所带来 的乐趣。大学生择业意愿,即大学生就业时所持的观点和态 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对大学生的就 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计 90 100.0 有 36.7% 的 毕 业 生 对 就 业
党员 政治面貌 团员
其它 总计
35 38.9 前 景 持 比 较 乐 观 态 度 ,有 53 58.9 2 2.2 50% 的 毕 业 生 对 就 业 前 景
90 100.0 持一般态度,有 4.4%的毕
民族 汉族 56 62.2 业 生 持 比 较 悲 观 态 度 ,有 少数民族 34 37.8 总计 90 100.0 1.1%的毕业生持很悲 观 态 度,另外有 1 人对就业前景
作毕业生择业意愿进行研究的成果则非常缺乏。 在现有的研究中,通过实际调查来分析研究社会工作
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文章并不多见,调查主要集中在就业 率、就业地区、就业形式、对专业的认同度、对专业课程设置 的看法等方面。调查对象基本上局限于一所学校的社会工 作 专 业 学 生( 谢 启 文 ,2006;王 晓 瑞 ,2002;余 冲 、李 立 文 , 2006)。目前,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的研究基 本上是空白,对一般大学生择业意愿、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 成果还比较丰富(钱瑶、胡君辰、吴小云,2008),本文将结 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愿进 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应对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 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
[作 者 简 介 ] 徐莉,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中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生之本—— —湖北省城市就业形势调查与研究”(BSY07007)
2008年第 11 期下 35
s社会工作 社 会 调 查 ocial work
经过检查后,对所有问题进行编码,运用 SPSS13.0 统计软
占总样本的 20%,有 9 人希望到高校工作,占总样本的
10%,总的来说,有超过六成的毕业生选择在政府机关、事
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等这类工作条件及待遇较好的单位
中工作,在调查中,他们大多表达了希望谋求稳定工作的愿
望;除此之外,仅有约三成的毕业生选择到非盈利性机构、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颇具挑战性的单位工作,由此可见,
36 2008年第 11 期下
s社会工作 ocial work


பைடு நூலகம்


华中师范大学和民族综合类院校中南民族大学。有 65.2% 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抱乐观态度, 而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只有 25%和 39.2%的毕业 生对就业前景抱乐观态度。由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是国内 一流的理工类大学,其社会知名度远高于其它两所高校,使 该校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都比较乐观。通过 X2 值的计 算,在 0.05 的置信度水平下,X2 双尾检验值为 0.027,低于 置信度水平,说明学校与就业前景存在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笔者以武汉市高校 2008 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作为 调查对象,选取了有典型代表性的三所大学为调查对象,分 别为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选择这 三所高校是由于它们较好地代表了文科、理工科以及民族 类院校的特点,我们在三所大学 2008 届社会工作毕业生中 随机抽取了 110 人,发放问卷 110 份,实际回收问卷 95 份, 问卷回收率 86%,有效问卷 90 份,问卷有效率 81%。问卷
一、研究主题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 题不断涌现的中国来说,社会工作这样一门新兴的特殊学 科及其专业人才正是它所急需的。然而自专业设立以来,我 国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不容乐观。国内学者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非常多,但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择业意愿问题的研究就非常之 少。多数学者从宏观层面以文献研究为主分析、解释社会工 作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周绍宾、张 华,2007),而从微观层面以实际调查分析为基础,对社会工
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大多比较保守,缺乏开
拓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
在调查样本中,有 47 人选择希望到原籍或熟悉的城市
中工作,占总样本的 52.2%,究其原因,大部分毕业生表示,
原籍或熟悉的城市有较好的人际网络,有较多的资源可以
利用,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
是在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有限的情况下,这些资源
就显得更为重要;有 28 人选择希望到沿海城市工作,占总
样本的 31.1%,可见沿海城市较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较高的
薪酬待遇、较多的发展机会依然是吸引高校毕业生前往的
重要因素。
在期望月薪的选择上,有 5 人选择 1001~1500 元,21
人选择 1501~2000 元,32 人选择 2001~2500 元,合计共
(2)学校与择业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毕业生选择原籍或熟悉的城市 的百分比相对于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分别低了 36.4 个百分点和 34.7 个百分点;在京沪等大城市的选择 上,华中科技大学比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分别高 出 17.4 个百分点和 13.5 个百分点;在沿海城市的选择上, 华中科技大学高于另外两所高校 24.5 个百分点和 10.1 个 百分点。这是由于作为国内一流的理工类大学,华中科技大 学在社会资源、社会知名度等各方面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学 生大多充满自信且有很高的期望,因此他们比较希望能在 沿海和京沪等竞争激烈,同时也是高收入的地区发展自己 的事业;另外,由于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学校的大部分 毕业生都在高新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和京沪等地区就 业,这无形中也成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 的人际网络,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潜移默化地倾向于沿海 和京沪等发达地区。而师范类的华中师范大学和民族综合 类的中南民族大学的大部分毕业生由于在这些地区没有太 大的竞争优势,因此他们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在原籍和熟悉 的城市工作,依靠已有的人际网络和其它资源,从而能较好 地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学校与期望月薪 从表 2 的分析来看,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毕业生期 望的月薪主要集中在 2501~3000 元(39.1%),2001~2500 元(30.4%)和 3001~4000 元(17.4%),华中师范大学社会 工 作 毕 业 生 期 望 的 月 薪 主 要 集 中 在 2000 元 及 以 下 (50%),2001~2500 元(31.3%),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 毕业生期望的月薪主要集中在 2001~2500 元 (39.2%), 2000 元及以下(35.3%)。理工类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 作毕业生期望的月薪明显高于其它两所学校。除了华中科 技大学社会工作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外,华中科技大学 大部分专业的市场薪酬都较高,毕业生在与其他专业的学 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也对月薪产生了较高的期望。通过 X2 值的计算,在 0.05 置信度水平下,X2 双尾检验值为 0.03,小 于置信度水平,因此可以说,学校和社会工作毕业生期望月 薪存在相关性。
(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1.性别对择业意愿的影响 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和女 性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择业中不受他 人影响” 这一选项上,有 52.8%的男生选择,女生仅有 31.5%。40.7%的女生选择受父母影响,高出选择受父母影响 的男生 15.7 个百分点;有 18.5%的女生选择受朋友的影响, 比相同选择的男生高出 12.9 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在择业 决策上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过检验可以发现,在 0.05 置信水平下,X2 双尾检验值为 0.034,小于 0.05 的置信 度水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性别的不同与择业决策存 在相关性。 2.学校对择业意愿的影响 就业的实际情况已经表明,一所学校社会知名度的高 低、是否为重点院校等因素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较 大的影响。 (1)学校与就业前景 经检验我们发现,代表理工类院校的华中科技大学社 会工作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明显高于师范类院校
s社会工作 ocial work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调查研究★
— ——以武汉高校为例
徐莉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设有社会工作专业中的三所高等院校的社会 工作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时的择业意愿,包括其在就业前景、就业去向、薪酬 待遇等方面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 况提供数据服务。
有超过六成的毕业生选择的薪酬水平在 1000 至 2500 元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