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料

合集下载

第七章调味品类原料ppt课件

第七章调味品类原料ppt课件
定义:腐乳是将豆腐坯加入菌种,霉制后再加盐腌 渍,最后根据需要,加入红曲或酒酿、烧酒等封闭、 发酵而成
特点:具有强烈的鲜味和特殊的香气和咸味,味道 鲜美,在烹调中主要起提鲜、增香、增色作用
品种:可分为红腐乳、清腐乳、白腐乳等三种
烹调应用:使用腐乳的菜肴很多,腐乳既可以凉拌 菜肴,还可以烧,如“腐乳肉”等。
干黄酱
以黄豆、面粉、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其 色泽棕褐,有甜香味,不带辣味、苦味、不发酸、发黑
烹调应用:干黄酱可制榨菜、炒菜之用。
稀黄酱
主要以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发酵而制成的。 其色泽呈深杏黄色、酱香浓郁、咸淡适口、滋味 鲜美
烹调应用:一般用于炒菜或生食
豆瓣酱
有面粉和大豆或蚕豆,经发酵制成的。其色泽红 褐或棕褐色,酱香浓郁,咸淡适口、味鲜醇厚
烹调应用:多用于制作 甜菜,如“冰糖莲籽”、 “冰糖银耳”等。
红绵糖
用手工制作的一种食糖。 呈黄褐色、赤红色、红 褐色等,呈粉状,甜度 较大,但不能有焦味。
烹调应用:一般可作面 点的馅心,或作产妇的 补养品。
饴糖
又称麦芽糖
以米和麦芽糖为原料,经水解而产生的双糖,主 要成分是麦芽糖,甜味不大,一般呈稠浓液态, 黄褐色。
酸味调味品
食用酸味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酸类的醋酸、乳酸、 柠檬酸、酒石酸等。
常用的呈酸味的调味品有食醋、番茄酱、柠檬汁 等。
食醋
食醋是烹调中的一种呈酸味的调味品原料。其酸 味主要来源于醋酸,即乙酸。它不仅有酸味、芳 香味,而且还么美好去腥解腻,增进食欲,帮助 消化,同时还可以使食物原料中的钙质分解,有 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对细菌也有一定的杀灭和 消毒作用。
别名:干海椒、辣椒干
外形与特点:用各种新鲜尖辣椒干制而成的,其 辣味成分是辣椒碱。外表呈红色,长形尖头如指 状,带有小果柄,表面干瘪,椒果内空,有多粒 黄色种子,扁平状,气味辛辣,刺激性强。

7第七章 调味品类原料

7第七章 调味品类原料

(2)还可去腥解腻,提味爽口。特别是在烹制家畜、家禽的内脏,如腰、 大肠、肝等和以水产品为原料制作的某些菜肴时往往需要加适量的醋以 去腥臊味。 (3)醋还是构成多种复合口味的调味品,如糖醋味型、鱼香味型、酸辣 味 型、咸酸味型等。 (4)醋有抑制及杀灭细菌的作用,在菜肴烹制过程中适量加醋还能起到 减 少维生素c损失的作用。 (5)醋还可作为某些菜、点的蘸料,使其有特殊风味,如用于水饺、蒸 包、清蒸鱼、清蒸大闸蟹等菜点。 (二)蕃茄酱 蕃茄酱是将鲜蕃茄经洗涤、去皮籽、磨酱、装罐、消毒等制成的酱状调 味品。一般多为罐头制品。 品质检验:蕃茄酱色泽红艳,质地均匀细腻,酸味适中,有特殊的风味。 (三)柠檬汁 柠檬汁是从鲜柠檬中榨取的汁液。其颜色淡黄,味极酸,并略带苦味, 气味芳香。柠檬汁的酸味主要来自柠檬酸。柠檬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烟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1. 单一口味的调味品 单一口味的调味品是只有一种口味的调味品。它有以下种类: (1)咸味调味品:如盐、酱油、酱品等。 (2)甜味调味品:如糖、蜂蜜等。 (3)酸味调味品:如醋、柠檬汁、蕃茄酱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辣味调味品:如辣椒及其制品(豆瓣辣酱)、胡椒、芥末、花椒 等。 (5)鲜味调味品:如清汤、味精、蚝油等。 (6)香味调味品:如、芝麻、芝麻酱、八角、丁香、桂皮、小回香、 香糟、五香面等。 (7)苦味调味品:如陈皮、杏仁、茶叶等。 2. 复合口味的调味品 复合口味的调味品是有两种以上的口味的调味品。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加碘盐:加入一定比例的碘化物和稳定剂的食盐。 低钠盐:低钠盐就是根据人体需要,适当降低食盐中的钠含 量,增加钾、镁含量的新型食盐。 加锌盐:用葡萄糖酸锌与精盐均匀掺兑而成,可治疗儿童因 缺锌引起的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降低及老年人食欲不 振、衰老加快等症状。 平衡健身盐:其钾、钠配比恰当,并含有一定量的镁离子和 从海水中提取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其味道和普通盐相 同。 核黄素强化营养盐:以盐为载体,均匀地加入适量的药用核 黄素,外观橘黄,其味与普通盐相同。 钙型多元素低钠盐:色味与普通盐一样,但含有人体所需多 种微量元素。 补血盐:用铁强化剂与精盐按一定比例掺对而成。 其他还有很多风味盐如大虾盐、麻辣味盐、海鲜味盐、柠檬 味盐等。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哎,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聊聊香辛料和调味品,嘿,这可是厨房里的宝贝啊,真是让人垂涎欲滴的存在。

你想想啊,做菜的时候光有盐和酱油,那可真是太单调了,谁会爱吃那样的饭呢?香辛料就像是厨房里的魔法师,轻轻一撒,菜肴瞬间就能变得香气四溢,色香味俱全,简直就像是给菜穿上了华丽的衣裳。

想想那些香喷喷的咖喱、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哎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说到香辛料,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黑胡椒、红椒粉、肉桂、香草,光听名字就让人想舔屏啊!每一种香辛料都有它独特的个性,黑胡椒像个高冷的绅士,稍微一撒,立刻让菜品变得更加精致;而红椒粉呢,就像个热情的舞者,辣辣的,吃上一口就能让你心里火热起来。

你说,做菜不放点儿香辛料,怎么能叫做美食呢?这就好比唱歌没有伴奏,没劲得很。

现在说说咱们调味品的家族,酱油、醋、料酒,那简直是菜肴的灵魂。

酱油啊,它是那种低调奢华的角色,颜色深邃,味道醇厚,倒上一点,立刻能让白米饭变成“米饭中的奢华大餐”。

而醋,嘿,这小家伙酸得让人又爱又恨,做凉拌菜时可少不了它,酸酸的口感立马让人食欲大开。

料酒呢,朋友们,你们可千万别小看它,虽然名字听着简单,但一滴下去,肉类的腥味立刻消失不见,简直是肉类的保护神!而且说到香辛料和调味品的使用,其实真有讲究。

你看,有的人做菜喜欢把香料在油里炒香,这样味道会更加浓郁,像是给菜肴加了个调皮的调味剂,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一口。

而有的人则喜欢在快熟的时候放香辛料,哎,这就像是最后的点睛之笔,让菜品瞬间升级。

无论是哪种方式,关键就是要掌握那个“火候”,太早或太晚都可能导致一盘菜从天堂跌入地狱。

对了,咱们说到香辛料的储存,这也是个大学问。

你想啊,这些小家伙可不能随便放,随便一放,风吹日晒的,味道可就变了。

有的香辛料最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像是黑胡椒和肉桂,放久了还得密封好,免得它们失去那份独特的香气。

真是对待这些小东西要小心翼翼,得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才能保持它们的活力。

食品原料学 课件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 课件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二、天然调味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通 过物理的、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过物理的、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质量不如合成调味料 稳定, 稳定, (一)抽提型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抗凝 改善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血、改善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大蒜和生姜精粹:脱除鱼贝类的腥味。 大蒜和生姜精粹:脱除鱼贝类的腥味。 分解型:鱼露(鱼酱油、水产酱油) (二)分解型:鱼露(鱼酱油、水产酱油) 酿造型:酱油、食醋、料酒、大豆酱、蚕豆酱、 (三)酿造型:酱油、食醋、料酒、大豆酱、蚕豆酱、 面酱 (四)调味油
辣椒汁:用料为糖、 味精、 辣椒汁:用料为糖、醋、辣椒、姜、葱、盐、味精、 辣椒、 香油 蚝油:是用蚝 牡蛎)与盐水熬成的调味料, 蚝油:是用蚝(牡蛎)与盐水熬成的调味料,有“海 底牛奶”之称。它可以用来提鲜,也可以凉拌、 底牛奶”之称。它可以用来提鲜,也可以凉拌、炒 我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常用。 菜,我国及菲律宾等国家常用。 蚝油一般加有味精 另有用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蚝油一般加有味精,另有用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味精, 冬菇制造的素食蚝油 蚝油不是油质,而是在加工蚝豉时,煮蚝豉剩下的 蚝油不是油质,而是在加工蚝豉时, 此汤经过滤浓缩后即为蚝油。 汤,此汤经过滤浓缩后即为蚝油。它是一种营养丰 味道鲜美的调味佐料。 富、味道鲜美的调味佐料。
营养分析 1. 蚝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可以 蚝油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 用于补充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用于补充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其中主要含有 丰富的锌元素,是缺锌人士的首选膳食调料; 丰富的锌元素,是缺锌人士的首选膳食调料; 2. 蚝油中氨基酸种类达22种之多,各种氨基酸的 蚝油中氨基酸种类达22种之多 种之多, 含量协调平衡,其中,谷氨酸含量是总量的一半, 含量协调平衡,其中,谷氨酸含量是总量的一半, 它与核酸共同构成蚝油呈味主体,两者含量越高, 它与核酸共同构成蚝油呈味主体,两者含量越高, 蚝油味道越鲜美; 蚝油味道越鲜美; 3. 蚝油富含牛磺酸,牛磺酸具有防癌抗癌、增强 蚝油富含牛磺酸,牛磺酸具有防癌抗癌、 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食用方法及保管: 在炖肉、炖鸡及红烧鸡、 食用方法及保管: 在炖肉、炖鸡及红烧鸡、鸭、 鱼等食物时,加入蚝油佐味,更加鲜美可口。 鱼等食物时,加入蚝油佐味,更加鲜美可口。开 启后放冰箱低温贮存。 启后放冰箱低温贮存。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课件-第七章香辛料与调味品
这节课我将向大家介绍有关香辛料与调味品的知识。我们将探讨香辛料的定 义和分类,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还有常见的种类和应用技巧。
香辛料的定义和分类
香辛料的定义
香辛料是指用于增添食物味道的植物的花朵、果实、叶子、根茎或其他部分。
香辛料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用途,香辛料可以分为芳香香辛料和辣香辛料。
姜和大蒜
姜和大蒜是常见的调 味品,它们可以提供 辛辣和刺激的味道。
孜然和花旗参
孜然和花旗参是用于 调味的粉状香辛料, 它们具有浓郁的香气 和风味。
香辛料的应用技巧和调配方法
1
香辛料的搭配原则
选择配对的香辛料可以打造出更丰富的
香辛料的炒制技巧
2
味道,但需要注意平衡。
炒制香辛料能够激发出它们的香气和风 味,提升菜肴的口感。香辛料 Nhomakorabea特性和用途
1 香料的调味作用
香料可以让食物更加美味,提供独特的口感 和香气。
2 香料的保鲜和增香功能
一些香料具有抗菌和防腐的特性,延长食物 的保质期并增添风味。
常见的香辛料种类和特点
辣椒和胡椒
辣椒和胡椒是常用的 调味品,它们可以增 添食物的辛辣口感。
花椒和八角
花椒和八角是中式烹 饪中常用的香辛料, 它们具有独特的香气 和口感。
香辛料与调味品概述
香辛料与调味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可以增添食物的味道和 香气,还具有保鲜和增香的功能。让我们一起探索香辛料的奥秘吧!

食品原料学第七章_香辛料与调味品

食品原料学第七章_香辛料与调味品
助消化、健身、止血等药理作用。
(三)香辛料的分类方法
1 按植物学的归属分类。 2 按香辛料的芳香特征、植物学特点分类 (1)具有辛辣味的:如辣椒、姜、胡椒、芥菜
子等。
(2)具有芳香味的:如肉豆蔻、小豆蔻、葫芦 巴等。
(3)属于伞形花序植物的:如茴芹、芹菜、小 茴香等。
(4)含丁香酚的:如丁香花蕾、众香子等。
9 月桂:又名桂叶、香桂叶、天竺叶等。月桂油 的主要成分有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素、月桂 烯、水芹烯、柠檬烯、蒎烯等。
10 薄荷:又名番荷菜、苏薄荷、南薄荷、土薄荷 、鱼香草、升阳菜。主要的成分为薄荷脑。有凉 爽清香的风味。
11 芥菜:又名大芥。利用其成熟的种子(芥子) 作为香辛料,将芥子干燥制粉即芥末粉,种子也 可以提取芥子油。
(4)按调味料在食品烹调加工中的作用分:呈味调料、 呈香调料及呈色调料。
二、天然调味料
天然调味料:采用天然的动植物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的、 化学的或酶处理等方法制作的调味料。
优点:给于人们自然、调和得良好风味,安全性好。 缺点:价格较合成调味料高。质量不如合成调味料稳定, (一)抽提型
洋葱精粹:掩盖肉的腥膻味,还具有着抗菌、抗凝血、改善 肝功能等保健效果。
12 姜:又名生姜,白姜。利用其根状茎。辛辣成 分为姜辣素。
13 桂花:又名木犀花、丹桂花。 14 砂仁:又名宿砂仁、缩砂密、阳春砂仁。利用
其种子的种仁。有特殊的香气和浓烈的辛辣味, 从砂仁叶可提取芳香油,其挥发成分与果实差异 很大。
15山俞菜:又名瓦萨皮,有解腥增香、增进 食欲和较强的防腐作用。
第二节 调味料
一、概 述
1.调味料:用以调和食品风味,使之更迎合人们的嗜好, 促进食欲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香辛料大全PPT课件

香辛料大全PPT课件

白胡椒
特点: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
近成熟的果实。气味芳香,是 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之一。辛, 温。
作用:温中散寒,下气,增加
卤菜的辣味。
第41页/共51页
特点:果味辛辣,是人们最早使用
的香料之一,可能是现在使用最为 广泛的香料。
作用:用于烹调菜肴上,使之达到
香中带辣,美味醒胃的效 果。
黑胡椒
第42页/共51页
灵草
第16页/共51页
特点:气味辛辣。 作用: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
菜肴。
良姜
第17页/共51页
特点:有广木香、云木香两种,辛温
香燥。
作用:味辛、苦,气味浓香,但配料
时少用。
木香
第18页/共51页
特点:味辛辣,清甜带松木香的气味
和风味,香味浓郁,甜中带有苦味。
作用:去腥、增香,与香叶配合可腌
第1页/共51页
八角
特点: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
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 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
作用: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
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 萝卜、卤豆干等。去腥防腐作用,是 肉品加工广泛使用的香辛料。炖肉、 烧鱼、煮水果,或加工成茴香油,用 于制作甜香酒。
各种卤汤及供制卤猪肉、烧鸡之用。
白扣
第6页/共51页
特点:沙姜也称山奈、三奈,外形酷似老
姜,其作用也与姜类似。沙姜所含姜辣素很 高,口味带甜。
作用:去腥提香,抑菌防腐和调味的作用。
山奈
第7页/共51页
特点:一种中草药,甘、微苦,微寒。
作用:补肺阴、清肺火,适用于肺热伤
阴燥咳,或久咳伤阴咯血等证,又能养 胃阴,生津液,所以又治热病伤阴、胃 燥咽于之症。

香辛料与调味品.

香辛料与调味品.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分离过程的原 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 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 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 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 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 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然后借 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 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 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过程组 合而成的。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品
第一节 香辛料
一、概述 (一)香辛料的定义 天然香辛料: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 叶、花蕾、树皮等为原料,使食品具有刺激性香 味和辣味的一类调味品。 芳香油是植物性香料之主要成分(没有微生物之 污染,质量较为安定,但无法提供完整的香味, 不含天然抗氧化剂。)。在常温之下,多为液体, 但也有半固体或固体的。芳香油有的存在植物体 内的各部位,有的祇存在特殊的部位。提制植物 中的芳香油,五种方法,压榨法、蒸馏法、浸渍 法、吸收法、浸出法。

我国是天然香料植物资源大国,从南到北都 有香料植物的分布,但主要香料产地集中在 长江以南地区,以广西、贵州、海南、云南、 湖南、广东、福建、四川、湖北等产量最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发现有开发利用 价值的香料植物种类有 60 多科 400 多种,其 中进行批量生产的天然香料品种已达 100 多 种。传统的出口商品八角茴香(八角茴香油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和中国桂皮(中 国肉桂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主要分 布于华南各省及福建南部;闻名世界的中国 薄荷脑及薄荷素油主要产于江苏、安徽、江 西、河南等省。

4.着色作用香料: 以香辛料之天然色素 在食品上,做为区域性菜肴的特定着色 香料或提供食品美观的颜色。具有这种 着色作用的香料,有胭脂木、葛缕子、 红辣椒、姜、芥末、匈牙利椒、紫苏、 罂粟子(油)、藏红花、姜黄等。 5.动物雄性香囊分泌物:灵猫香。 6.动物(海狸香腺囊)干燥、粉末: 海 狸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山俞菜:又名瓦萨皮,有解腥增香、增进 15山俞菜:又名瓦萨皮,有解腥增香、增进 食欲和较强的防腐作用。 16 紫苏:具有特异的芳香,香气主要成分 是紫苏醛。 17 葱:主要有大葱和小葱。 18 大蒜:大蒜素为主要的呈味成分。 19 甘牛至:又名花薄荷,马月兰花、牛膝 草、马乔伦。其干草或干粉可作调味料。 20 芫荽:又名香菜、胡荽、香菜子、松须 菜。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其子和茎叶均可 作调味料。
10 薄荷:又名番荷菜、苏薄荷、南薄荷、土薄荷、 鱼香草、升阳菜。主要的成分为薄荷脑。有凉爽 清香的风味。 11 芥菜:又名大芥。利用其成熟的种子(芥子) 作为香辛料,将芥子干燥制粉即芥末粉,种子也 可以提取芥子油。 12 姜:又名生姜,白姜。利用其根状茎。辛辣成 分为姜辣素。 13 桂花:又名木犀花、丹桂花。 14 砂仁:又名宿砂仁、缩砂密、阳春砂仁。利用 其种子的种仁。有特殊的香气和浓烈的辛辣味, 从砂仁叶可提取芳香油,其挥发成分与果实差异 很大。
第七章 香辛料与调味 品
第一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辛料
一、概述 (一)香辛料的定义 所谓的香辛料: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 根、茎、叶、花蕾、树皮等为原料,使食 品具有刺激性香味和辣味的一类调味品。 (二)香辛料的性质和功能 具有促进食欲、防腐、并具有药效功能。
(三)香辛料的分类方法 1 按植物学的归属分类。 2 按香辛料的芳香特征、植物学特点分类 3 按香辛料在食品中发挥的作用分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如辣椒、姜、胡椒等。 (2)有芳香感的,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 等。 (3)有辛辣作用的,如大蒜、葱等。 (4)香草类,如茴香、罗勒等。 (5)使食品着色的,如姜黄、红辣椒等。 4 按植物的利用部位分类
二、各种香辛料简介 1 辣椒:辣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挥发油。可 促进食欲的作用。 2 花椒:主要呈味物质为挥发油,油中含有异茴 香醚和牛儿醇,具有特殊的强烈的芳香气。 3 胡椒:有黑胡椒和白胡椒之分,黑胡椒又名黑 川,后者又名白川。辣味成分主要为胡椒碱、挥 发油等。 4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八角香、大料,主要 呈味成分为茴香油。 5 茴香:又名小茴香、角茴香、刺梦、香丝菜等。
6 丁香:又名公丁香、丁子香。除含14~21%的精 丁香:又名公丁香、丁子香。除含14~21%的精 油外,还含有树脂、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戊 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蒸馏所得挥发油即丁香油。 7 肉豆蔻:又名肉果、玉果。成熟种子去皮取其 种仁,干燥后即为香辛调味料,假种皮经干燥后 为肉豆蔻皮,也可作为香辛料。挥发油为主要成 分。 8 肉桂:又名桂皮。取树皮作香辛料。皮中挥发 油含量为1~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 油含量为1~2%,主要成分为肉桂醛。 9 月桂:又名桂叶、香桂叶、天竺叶等。月桂油 的主要成分有丁香酚、芳樟醇、桉叶油素、月桂 烯、水芹烯、柠檬烯、蒎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