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的西北腔_民歌

合集下载

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高亢的西北腔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旋律高亢悠扬,自由 舒展,高低起伏较大

演唱的特点:
演唱时采用了方言 和真假声结合的唱法
表现了脚夫们被生活所迫,抛妻离子、背井离 乡、流落在外的寂寞、无奈、幽怨,以及思念 家乡、思念亲人的复杂心情,也从另一角度表 达了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再见
THANKS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知识回顾
zhi shi hui gu
关键词:
三大民歌 代表性
体裁
山歌体裁
花儿
1 劳动号子:曲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
山歌:内容广泛,结构短小,高亢,自由 小调:曲调细腻,婉转、抒情
2“花儿” 、“信天游”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真善美艺术宁夏东部、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 人就无法解忧愁”
歌词多即兴编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 增可减,但大多为七字一句,两句为一首, 以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出现。通常:上句比 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
3 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
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男女青年演唱分别被称为: 少年、花儿
上节课所欣赏的花儿:
《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河湟花儿。 上句七言奇数句,下句八言偶数句。 双句双字尾
民歌的口头创作
即不由某人谱曲,凭个人记忆,口传心授。在传唱中,依 个人、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加工、修改,因此 民歌的创作具有即兴性
欣 赏
是哪种类型的信天游?
《脚夫调》 又名 《拉骆驼》, 是陕北“信 天游” 中代表性曲 目。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高中音乐花城版公开课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河湟花儿)

《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教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课题】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一、《上去高山望平川》(青海民歌)二、《刨洋芋》(山西民歌)三、《脚夫调》(陕西民歌)【教学目标】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对民歌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做出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有紧密关系,也是形成其音乐风格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民歌。

二、感受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以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具有浓郁的西北音乐风格特点:纯朴、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体现出西北人民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性格特点。

但不同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及文化背景,又使它们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特点:《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

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多彩的民歌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3. 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4.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3. 西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4. 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概念,理解民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学习西北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难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概念、地位、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西北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魅力。

3.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演唱能力。

4. 欣赏法:聆听、分析、评价西北民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歌的概念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西北地区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歌文化。

3. 欣赏西北民歌:播放代表性民歌,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

4.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演唱西北民歌,教师指导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演唱技巧评价:评估学生在演唱西北民歌时的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3. 音乐审美评价:通过学生对西北民歌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民歌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第二节 高亢西北腔--脚夫调

第二节 高亢西北腔--脚夫调

《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各位评委上午好,我叫———,是沈阳音乐学院———系的学生。

我非常热爱和向往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因为它下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天底下最崇高和最伟大的职业。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之魂,是黄土文化的积淀,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花儿”是黄土地的声音。

本单元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其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刨洋芋》这首歌,生动表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在表现主题时用叙事的口吻,先叙述刨洋芋的过程,最后抒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整首歌在写实的基础上,含蓄表达了劳动者——也是歌唱者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是借景抒情的佳作。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

由于它常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这首歌曲的旋律,基本上采用了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一起即伏,并呈下行状态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表现一种低沉、压抑的心情。

二、说学情:高中学生对民歌有一些了解,但不深刻。

民歌对学生们来说,似乎离他们很久远,因为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又距离他们很近,在不经意间,我们的身边到处流淌着民歌那优美、悦耳的旋律。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当代学生更应该了解民歌的历史,关注民歌的发展。

2015陕西教师资格音乐备考:欣赏课《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2015陕西教师资格音乐备考:欣赏课《高亢的西北腔》教案

2015陕西教师资格音乐备考:欣赏课《高亢的西北腔》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原生态”的质朴美。

【过程与方法】1.仔细聆听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西北民歌的愿望,并介绍“花儿”“信天游”。

2.通过聆听、感受理解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1.聆听并分析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的特点。

了解“花儿”“信天游”。

2.学生能通过西北民歌的特点能够鉴别一些西北民歌。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仔细聆听和分析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感受、体验音乐情绪。

【难点】通过聆听、感受和探究,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信天游”,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的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学生聆听和感受歌曲,告诉学生这是阿宝演唱的歌曲,属于原生态唱法,风格很高亢,由此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高亢的西北腔”。

设计意图:我采用的是播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来引出主题,这首歌曲大家都很熟悉,阿宝也是著名的音乐人物,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听觉和视觉结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集中起来。

(二)新课教学1.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和图片让学生认识西北地区,了解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了西北民歌高亢的风格。

设计意图:首先呈现西北地区的图片和地图,营造氛围,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同时向学生讲解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色,讲完之后带领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关于“民歌”的含义及体裁。

同时对于西北民歌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2.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民歌的定义,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其音乐语音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课方案课题: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课型:赏识课一、教课目的:1、经过对西北民歌的研究和学习,激发学生喜欢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忱,感觉民歌“原生性”的朴质美。

2、、经过倾听、演唱、比较、研究、沟通等活动,让学生感觉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色,认识“花儿” 、“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1、仔细仔细地倾听《上去高峰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这三首民歌,感觉、体验、理解这三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及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合的审美评论。

2、认识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

难点:1、感觉、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色。

2、研究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类风格的内在原由。

三、教课方法:倾听法、赏识法、演唱法、议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一课时六、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课内容师生活动设计企图课前准备播放超级女声演唱录学生在音乐中入坐创造民歌氛围,吸引像学生注意力一、导入老师开端学生接唱几《茉莉花》、《康定情1、从熟习的民歌入首民歌歌》、《沂蒙山山小调》手,激发学生学发问:我们方才唱的习的兴趣。

是什么歌?都是同一2、心情欢乐的感情地方的民歌吗?你们沟通,用歌声活怎么知道不是一个地跃讲堂让学生感方的民歌?受激情和爱。

引入课题:我国幅员3、全体参加,既面辽阔,民歌浩大如海,向全体又照料到民歌区分为不一样色彩了歌唱基础比较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将临略到各地民歌多同等,创造了和彩的声调情韵。

谐欢乐的学习惯氛。

西北民歌经典100首

西北民歌经典100首

西北民歌经典100首1、黄土高坡2、青藏高原3、丝绸之路4、敦煌5、青海梦6、宁夏7、西夏王8、黄土情歌9、陕西民歌10、中国陕北民歌11、陕北民歌荟萃12、爱陕北13、云飞传奇14、歌唱陕西15、陕北女娃娃16、别处再好不是家17、我从西边来18、黄河谣19、花草树木20、长在银川21、丢22、想你容易见面难23、圪梁梁上瞭妹妹24、走出山沟沟25、妹妹想哥想断肠26、挡不住的思念27、心尖尖上的你28、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29、山丹丹花开红艳艳30、兰花花31、黄河船夫曲32、东方红33、太阳大了一把火34、赶牲灵35、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36、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37、哥哥不是人38、这辈子就跟哥哥好39、为你跑成罗圈腿40、一壶老酒41、神仙挡不住人想人42、拉手手亲口口43、妹妹想哥想断肠44、一对对鸳鸯水上漂45、走西口46、想你容易见面难47、陕北女娃娃48、想你半夜又半夜49、梦中的兰花花50、想起情哥哥51、妹子哥哥想你52、响沙千里一壶酒53、为甚不回家54、我想你55、山那边56、信天游57、三十里铺58、横山里下来游击队59、天下黄河几十道湾60、摇三摆61、骑白马62、庄稼汉63、看妹妹64、回娘家65、对花66、想亲亲67、一壶老酒68、大红公鸡毛毛腿69、脸皮咋这么厚70、脚夫调71、走西口的人儿转回来72、揽工调73、绣金匾74、会哥哥75、五哥放羊76、大红公鸡窗台卧77、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78、上去高山望平川79、阿哥的白牡丹80、东方红81、拉兵哥82、张灯结彩83、翻身道情84、在那遥远的地方、85、黄昏的炊烟86、西琳江87、嫌弃你的盖头来88、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89、达坂城的姑娘90、可爱的一朵玫瑰花91、阿拉木汗92、青春舞93、贤良94、那么久95、折牡丹96、割韭菜97、在那遥远的地方98、情哥哥99、眼泪花儿把心淹了100、荞麦花。

《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音乐鉴赏》《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依据《大纲》要求,观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喜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观赏音乐的技能。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同学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宝,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珍宝。

本课将主要观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繁复心情。

2、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同学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辨别西北的民歌。

三、说学法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同学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利用超级女声这样一种流行要素的导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同学去感知音乐,从而来辨别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四、说教法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协作同学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详细、生动的画面,使同学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同学在轻松开心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同学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胜利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本课主要是观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纳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爱好引入法。

1〕首先了解同学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2〕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同学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同学的留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留意及爱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周〈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使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理念:民族因素与流行因素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
音乐知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2)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分析:
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a、播放《超级女声民歌联唱》的视频
b、学生欣赏超级女声演唱的几首民歌后,
提问:你知道超级女声演唱的都是哪个地域风格的民歌吗?(湖南—龙船调;四川—康定情歌;台湾—阿里山的姑娘;安徽—凤阳花鼓)
c、引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二、教学新课
冼星海名言: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今天,我们就欣赏西北地域的民歌:花儿、信天游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a、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简要介绍: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

歌词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

歌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

b、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2、欣赏《刨洋芋》
a、学生浏览课件,了解歌曲介绍:
《刨洋芋》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后又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短小精悍,颇具隽永之艺术魅力。

b、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心情如何?
(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喜悦,乐观)
3、欣赏《脚夫调》
a、阅读歌曲简介:
歌曲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b、知识链接:
什么是脚夫?
(所谓脚夫,即为挑脚之人,亦即用肩挑背磨搞运输的村夫。

山洞里没有大米,更没有南杂百货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柴竹树木之类及竹木制品。

脚夫们把这类物资一担担挑出去,又把山外的日用品一担担挑进来,闭塞的村庄就靠了这管血脉才得已生存。


c、播放音乐,欣赏《脚夫调》。

4、音乐知识讲解
a、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西北地区高原峥嵘,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
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

其中“花儿”、“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b、花儿:“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
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欣赏《花儿与少年》
互动链接:
跟随录音,轻声唱一唱《花儿与少年》
c、信天游:“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
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欣赏《信天游》李娜演唱
互动链接:你还知道有哪些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吗?
《黄土高坡》
三、拓展探究
1、请你说说西北地区的地理、地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等情况。

2、你能说出一首采用了民族素材的通俗歌曲吗?《花田错》王力宏演唱(二胡、京剧)课堂结
语以二胡为代表的中国民乐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节课我们将欣赏的就是中国民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