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
锂电池车间火灾危险性浅析

锂电池车间火灾危险性浅析摘要:锂电池车间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定性,与原材料、工艺生产设备及措施、成品测试方法及措施等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关系,本文从生产和测试两方面简述锂电池的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
关键词:锂电池,火灾危险性,生产,测试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电池项目规模和数量迅速增长,锂电池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特点给建筑工程设计带来新的要求。
当我们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正极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材料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
当使用电池时,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离,又运动回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锂离子电池注液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控制系统、泄露报警设施的安全可靠性也有了长足进步和提高。
锂离子电池注液设备配置有泄漏和排放超浓度报警、连锁控制装置等,电解液供应管路设有紧急切断阀,一旦发生事故、火情时,自动切断电解液供应,注液间按建筑特点设置泄露报警装置和事故排风连锁控制装置等安全技术措施。
锂离子电池工厂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生产车间的电解液储存间、配送间及注液区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依据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确定。
当电解液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为甲乙类,但电池注液区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内部生产设备密闭、电解液采用管道输送,且采用了浓度检测泄漏报警、自动连锁切断、独立通风确保房间浓度≤5%LEL(Lower Explosive Limit)、事故排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小时等措施时,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电解液储存间和配送间是有爆炸危险的区域,为减少爆炸产生的破坏作用,防止或减少爆炸对其他生产部分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规定甲乙类电解液储存间和配送间靠建筑的外墙布置以便直接向外泄压,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为防止地面摩擦打出火花引起爆炸,应采用不发火的导静电地面。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章程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章程(经年月日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团体的名称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英文名称:,缩写:。
第二条本团体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求,坚持“团结、友谊、竞争、发展”的会风,为会员单位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维护会员单位和本行业的合法权益,协助会员单位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本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第四条本团体接受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业务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的住所:天津市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团体的业务范围:(一)向政府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向会员单位传达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并协助贯彻落实;(二)开展对电池行业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交流工作,依法开展行业生产经营统计与分析工作,开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电池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议;(三)组织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协助政府规范市场行为,为会员开拓市场并为建立公平、有序竞争的外部环境创造条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行业整体利益;(四)组织制定、修订电池行业的协会标准,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五)协助政府组织编制电池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六)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展对电池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科技成果的评价及推广工作,推荐新技术新产品;(七)编辑出版刊物,建设运营网站,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八)组织会员单位开展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九)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指导、协助会员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十)大力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学术交流活动, 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电池行业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会和学术会议。
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及标准体系解读

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及标准体系解读发布时间:2021-12-31T07:42:26.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11期作者:安创文刘铁东罗静马晓锐张斌* [导读] 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需求推动着各种化学储能电源的技术迭代和新型化学电源的诞生。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深圳)摘要:质量安全评估及标准体系建设对有效管控产品质量安全的至关重要。
锂离子电池由于自身材料体系的原因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起火、爆炸、燃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通过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模式、实例的阐述及标准体系的解读,揭示管控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为政府、技术机构、企业人员提供参考,为消费者提供警示。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质量安全评估标准Quality safe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 System interpret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bstract: Qua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potentially dangerous due to their own material systems. In extreme cases, fire, explosion and combustion accidents may occur, resulting in casualties or property losses.The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revealed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assessment model, exampl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echnical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 personnel, and warning for consumers.Key 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quality, safety, evaluation, standard1.引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需求推动着各种化学储能电源的技术迭代和新型化学电源的诞生。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储能变流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CAN通信协议》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储能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电化学储能系统具有适应频繁的充放电转换、毫秒级的响应速度、较高的容量等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储能变流器(PCS)的通信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通过通信可以有效上送电池的健康状态,请求正确的充放电功率,在电池故障时及时发送停机指令确保系统安全。
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BMS及PCS,规范通信接口及通信协议可以极大减少系统软件开发的工作量,有效实现储能系统的标准化,提高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国内外尚无公开的关于PCS与BMS间通信协议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随着国内储能应用场景日渐增多,各储能系统厂家采用的通信协议差异较大,从而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因而急需制定PCS与BMS通信协议标准。
根据当前行业技术现状,应用的主流通信协议包括CAN通信协议、Modbus通信协议和基于以太网的通信协议。
本项目针对CAN通信协议在PCS与BMS通信中的应用进行标准化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出和组织,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的储能系统厂家、运营商、研究所和认证机构共同参加《储能变流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CAN通信协议》协会团体标准的编制。
2、主要工作过程为了做好标准启动工作,2019年07月10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征集团体标准《储能变流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协议》起草工作组成员的通知”,吸纳国内外主要储能系统厂家、运营商、研究所和认证机构加入《储能变流器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协议》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组。
2019年8月21号,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天津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共有48家单位56名代表参与此次会议。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下游产业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元材料及其它高能量密度材料被逐步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来,生产过程、仓储环节、应用端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关键,对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如粉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装配过程中部分设备会产生金属粉尘、注液过程的电解液泄漏、化成过程可能出现电池过充电、电池老化时的满电态电池短路、甚至多串并PACK组装的高直流电压短路和人员触电等。
面对复杂的工序,电池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控预案、安全应急计划,并定期进行全员培训和演练,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促进电池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还缺乏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提出和组织,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企业共同参加《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团体标准的编制。
2、主要工作过程为了做好标准启动前的调研工作,2016年7月15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制定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标准的征求意见函》的通知,征求本会主要骨干锂离子电池企业对编写《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标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国内15家主要锂离子电池企业一致表示:愿意积极参与由协会牵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标准的编制工作。
经2017年2月21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在海口召开的六届五次理事会议讨论通过,协会正式下达了成立《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组的通知,组成了由国内锂离子电池领域多家领军企业参加的标准编制工作组并进行了任务分工。
编制工作组收集整理了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并搜集了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参考了部分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经验,对主要物料的物质火灾特征和主要工艺的物质火灾特征进行了分类。
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5年第3期——《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解读文/菁菁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持续火热,锂离子电池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其应用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单只电池的能量也越来越高。
近日,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31241-2014)正式发布,将于2015年8月1日实施。
该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质量水平,规范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行为,优化锂电池产品的材料、工艺、设计和管理,并对以锂离子电池为关键部件的移动电源等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适用范围广泛根据《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GB31241-2014),凡是符合“不超过18kg的预定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均需要执行标准给出的强制性要求。
标准适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办公产品如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通信产品如手机、无绳电话、蓝牙耳机、对讲机等,便携式音视频产品如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播放器、MP3/MP4播放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以及其他便携式产品如电子导航器、数码相框、游戏机、电子书等等。
按照标准原文,“上述所列举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并未包括所有的产品,因此未列出的产品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未来的可穿戴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也可能需要满足该标准的要求。
同时,对于在车辆、船舶、飞机上等特定场合使用,以及对于医疗、采矿、海底作业等特殊领域使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或电池组可能会有附加要求。
测试项目完备新标准除了综合采纳多项国内外电池标准(如UL、UN、IEC等)中的成熟安全测试项目外,还对热滥用、外部短路、跌落、过充电等测试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补充了保护电路、标识耐久性等要求,特别是针对电池组的保护电路也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和具体试验方法,应该说这是目前国内外对于便携式锂离子电池最为全面的一项安全标准,这也使得这项标准颁布之初即引发行业的极大关注。
基础化工行业《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点评:锂电行业规范将出台,利好锂电材料龙头及磷化工新能

2021年11月19日行业研究锂电行业规范将出台,利好锂电材料龙头及磷化工新能源转型——《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点评基础化工事件:2021年11月18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以下简称“《行业规范》”),对新建设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提出了系列指标要求。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门槛较高,低端产能扩产将受到抑制。
无论从单体还是从电池组能量密度角度看,我国三元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均已超过《行业规范》的指标要求。
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方面,CTP 、刀片电池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正不断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在新技术的应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组能量密度可超过120Wh/kg ,然而单体能量密度低于《行业规范》规定的180Wh/kg ,仅约为160Wh/kg 。
由此看来《行业规范》明显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布局门槛,而头部电池企业相比于普通企业而言具有更优的研发水平,通过技术迭代更易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
从而龙头电池厂商所推出的高技术标准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更易向市场推广,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从而实现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锂电材料龙头厂商深度绑定下游头部电池企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锂电龙头企业产品质量优异,已获市场的长期认可,叠加下游电池厂商供货验证周期长,一旦锂电材料企业顺利进入龙头动力电池厂商产业链,往往能够深度绑定下游优质头部电池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供货。
当前多氟多、天赐材料、新宙邦向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知名电池企业稳定供货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产品。
恩捷股份近日也与宁德时代强强联手建立合资公司,隔膜产能优先保障向宁德供应,此前还与亿纬锂能签订湿法锂电隔膜和涂布膜合作协议;星源材质的客户也广泛涵盖了各大主流电池厂商。
故《行业规范》利好龙头动力电池厂家的同时,各锂电材料龙头厂商能够充分享受下游龙头客户红利,有望持续获得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

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由发改委承担,发改委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
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由工信部及各级地方政府承担。
工信部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等。
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全国性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下设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是专注动力电池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经国家民政部注册批准,具有法人资格,为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国家一级协会,主要职能是:对电池工业的政策提出建议,起草电池工业的发展规划和电池产品标准,组织有关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鉴定,开展技术咨询、信息统计、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为行业培育市场,组织国际国内电池展览会,协调企业生产、销售和出口工作中的问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作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下属的国家二级分会,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唯一专注应用领域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立足于动力电池行业及其产业链企业, 旨在为动力电池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搭建高端沟通交流平台,收集行业代表性意见,承接相关部委规划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动力电池及产业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促进动力电池行业及其产业链在产、学、研、用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提升,实现动力电池产业链良性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步。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家大力推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下游产业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元材料及其它高能量密度材料被逐步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来,生产过程、仓储环节、应用端的安全管理变得更加关键,对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如粉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装配过程中部分设备会产生金属粉尘、注液过程的电解液泄漏、化成过程可能出现电池过充电、电池老化时的满电态电池短路、甚至多串并PACK组装的高直流电压短路和人员触电等。
面对复杂的工序,电池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控预案、安全应急计划,并定期进行全员培训和演练,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促进电池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锂离子电池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还缺乏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组织,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参加《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团体标准的编制。
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计划正式下达后,组成了由国内锂离子电池领域多家领军企业参加的标准编制工作组并进行了任务分工。
编制工作组收集整理了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并搜集了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参考了部分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经验,对主要物料的物质火灾特征和主要工艺的物质火灾特征进行了分类。
2017年4月6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在天津共同召开“《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标准工作组启动会议”,《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团体标准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2017年6月16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共同组织的“《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协会标准工作组第二次讨论会”在青岛召开。
编制工作组成员单位以及邀请的行业内专家就《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第二次讨论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2017年7月19日编制工作组成员单位以及邀请的行业内专家召开了标准研
讨会,对已形成的标准草案内容进行了充分、深入地探讨,会后根据会上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丰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3、标准编制的主要成员单位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组织,工作组成员单位由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邦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深圳普瑞赛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全民安全生产研究院、深圳市公安局大鹏分局等单位组成。
单位的任务分工和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为项目牵头单位,确定标准制定原则,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汇总形成标准各阶段草案并组织国内各方专家开展标准研讨,完成标准报批。
编制工作组成员单位作为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者,负责标准各部分内容的编写并参加各阶段标准草案研讨。
其中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了最初的标准草案,其它成员单位共同承担标准技术内容的编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立足国内外锂离子电池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现状,同时参考国内外锂离子
电池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广泛吸纳国内产品生产研制单位、检测机构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标准的
起草和讨论;
●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内外现有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下列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条款,对标准中的相关部分进行了逐条对比分析,将其中行业普遍认可的内容纳入标准,同时根据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增加了产品实际生产或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安全生产要求。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611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36.14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
AQ4272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AQ427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3、编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做出的贡献)
本标准是国内外首次制定的专门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生产的基础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建筑安全设计规范、生产过程安全规范、电池测试四大部分,和四个规范性附录。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本标准不包含测试项目,因此无需试验验证。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均不涉及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团体标准指出了锂离子电池行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包括化成、老化、注液工序火灾或者气体爆炸风险,金属粉尘爆炸风险、阴极涂布电加热的气体燃烧爆炸风险等。
对重大危险源依照控制措施定为丙类,无须建筑防爆设计;措施不到位定为甲类,要采取建筑防爆措施。
本标准对物质仓库、工艺车间的火灾进行科学分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引入了丁、戊类,极大地扩大了厂房布局灵活性,减少防火分区隔墙的投资。
二级耐火的多层厂房定为丙类,防火分区面积为4000平方米;而丁类、戊类的多层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不限。
对电解液存储、注液车间、化成车间、老化车间等采取安全措施降低风险,从甲类降低为丙类。
本规范适用于锂离子工厂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及生产过程;宜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安全评价、消防验收、职业卫生评价等活动。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是国内外首次制定的专门针对锂离子电池安全生产的基础标准,没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考。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是锂离子电池重要的基础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及锂离子电池标准体系中的其他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由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研制生产单位和相关机构组成的编制工作组起草,并在工作组内经反复研讨、达成一致后确定的,编制过程中多次邀请行业代表和有关专家对标准的内容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无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
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本标准可用于指导锂离子电池企业的研发、生产和检测的安全控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尽快申请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填补了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产控制的空白,且与国家相关标准保持协调一致,建议尽快发布本标准,并于发布后立即实施。
十一、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生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组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