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理想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 在山的那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 在山的那边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1课在山的那边打牢基础1.给加线字注音。

凝成( ) 诱惑( ) 瞬间( ) 隐秘( )2.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一句中的“种子”是指面无私。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句中的“失望”是指。

4.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毛泽东有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诗中,与马克思、毛泽东的名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5.仿照例句,补充句子。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力,让人。

发掘潜力阅读课文第二节第二段,回答文后问题。

6.选段中押韵的三个词语分别是:(1) (2) (3)7.理解诗句,回答“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的原因是什么?8.诗句中的“漫湿”改为“浸湿”好不好?为什么?创新应用9.(浙江杭州中考题)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让人奋发;;。

10.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其后面的问题。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厨师反驳道:“。

”根据以上情境,选出最适合厨师作答的一句话,将答案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对某一作品提出批评,是每一个读者的权利。

B.我没有从事过写作,就不能对你的作品提意见吗?C.即使你从来未做过厨师,我也允许你对我做的饭菜说三道四。

D.我从未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品尝出炒鸡蛋的滋味,母鸡行吗?11.下面语句的语序调整后,意思没有什么变化的一项是( )A.屡战屡败——屡败屡战B.我要那种带小花点的布——我要那种布,带小花点的C.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情有可原,事出有因D.你吃了饭再回来——你回来再吃饭1.níng yòu shùn mì2.(1)可以强调出内心的失望程度。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解析

1.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问题研究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的愿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色的山,好像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无意中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而且那时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是飘来的。

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

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里的“信念”指的是妈妈给我含义的信心这里的“信念”指的是妈妈给我含义的信心,,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7.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不畏艰难险阻,热烈向往理想。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优秀9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⑴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⑴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⑶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现代――《长江文艺》,-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当代少年》3、《短文两篇》①《蝉》――小思本名:卢玮銮――当代――《承教小记》②《贝壳》――席慕蓉――台湾――《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4、《紫藤萝瀑布》――宗璞――现代――《铁箫人语》5、《童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闲情记趣》6、《理想》――流沙河――当代――《流沙河诗集》7、短文两篇①《行道树》――张晓风――台湾――《张晓风自选集》。

②《第一次真好》――周素珊――台湾。

《无言歌》8、《人生寓言》――周国平――当代――《周国平文集》9、《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现代人的智慧》10、《论语》―― 孔丘,字仲尼――春秋。

11、《春》――朱自清――现代――《朱自清全集》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老舍文集》13、《夏感》――梁衡――当代――《梁衡文集》14、《秋天》――何其芳――现代――《预言》。

15、《古代诗歌四首》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①《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乐府诗集》②《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全唐诗》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白氏长庆集》,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全元散曲》16、《化石吟》――张锋――当代――《科学24小时》17、《看云识天气》――朱泳焱根占有关资料改写的18、《绿色蝈蝈》――法国――法布尔――《昆虫记》19、《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当代――《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20、《山市》――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21、《风筝》――鲁迅――当代――《野草》22、《羚羊木雕》――张之路――现代――《东方少年》23、《散步》――莫怀戚――当代――《中国青年报》24、《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②《荷叶〃母亲》――冰心――现代――《冰心全集》25、《世说新语》①《咏雪》――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②《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27、《郭沫若诗两首》①《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②《静夜》――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28、《女娲造人》――袁珂――现代――《神话故事新编》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当代――《金波作品精选》30、《伊索寓言》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②《蚊子和狮子》――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③《智子疑邻》――韩非――战国末期――《韩非子〃说难》④《塞翁失马》――刘安等编著――西汉――《淮南子〃人间训》2015年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2016-07-17 23:56 | #2楼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校里的教育也逐渐地走向了提高质量和创新意识的方向。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想便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七年级《理想》教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的主要内容围绕了“理想”这一主题展开,分别从“何为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三个方向进行阐述。

开课前,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讲解,将“理想”这个概念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并深刻体验到“理想”的重要性。

我还会将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追求理想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路上勇往直前,不放弃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何为理想”放在了教学的第一部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我还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理想是什么、为什么理想这么重要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一个新概念。

我还会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围绕理想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在“追求理想”这一部分,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只有设定得正确、方向确定得清晰才能朝着理想发展。

同时,我还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动权,逐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我会在“实现理想”这一节课中让学生了解并反思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启迪他们为实现美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我认为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1至3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1至3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目xuàn()bènɡ()溅宽shù()啜( )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②、《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①、通过爸爸的鼓励,使我最终走下了悬崖。

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4 、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2分)示例:妈妈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水泥击不碎你坚强的心5、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

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6、综合实践活动。

(10分)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1)【活动一: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4分)时间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归纳知识点:1、每课的“读一读,写一写”及课下注字词的拼音、词意的积累与应用。

2、区分诗歌、散文的文体3、象征手法、倒叙写法、欲扬先抑写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法4、表达方式,比喻的修辞,写景言志文章的欣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题5、文言文的积累一、重视“读一读,写一写”。

它不仅是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材料,又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以用它来不断丰富语言。

但是词语只有烂熟于心,才能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运用自如。

孤零零一个词,不容易记,用法也吃不准,最好识记所在的短语短句。

例如,“喧腾”单记意义不大,不如利用学生小学学的缩句和扩句来加强积累与运用。

如,“海在喧腾”这个短语可以不断扩展,不断变化,可以生成各种句子。

“海在远方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接着可以要求学生依照短句仿造句,可以要求至少要运用五个词语。

经过这样的缩、扩、造,可以相信学生对这个词语的识记与运用是比较熟练的。

可以各单元都如此训练,若是怕学生课业重,可以每课选择五、六个词语来训练。

二、诗歌〈〈在山的那边》《理想》《秋天》《化石吟》知识点(1)体裁——诗歌。

逐步传授其它三种文学样式(散文、小说、戏剧)。

结合开明出版社编辑的七年级语文训练计划练习册明确什么是叙事诗和抒情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2)朗读停顿、轻重音的把握三、象征《在山的那边》的写法——象征,我认为学生只要能指出其运用手法及明白其作用即可。

可以从五年级学的《小白杨》入手来感悟。

定义: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即象征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象征手法的特点可以用下面的口诀来概括:托物言志用象征,作者借物诉真情,象征物表象征义,义在暗处物在明。

其中“义在暗处物在明”是说描写某物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的象征义。

学生明白了象征义才能归纳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主题,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深刻而含蓄的句子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的。娘家是根,被一根藤牵扯着,身体里流淌着爹妈的血液,是至亲骨肉,哪能不思念,哪能忘得了根本,总在盼望着年关到,因为太远,唯一的,只有拜年 时才能回娘家与亲人团聚。hg体育最新备用网址 可毕竟住在山里,山野之乡无价钱可讲,结婚时,聘礼要求不能过高,当大轿小轿都没有时,尽管山遥路远,女孩子也必须刻苦走路去婆家,否则,男方会跷着二郎腿说不要。 讨价还价下,女方不得已自己拿轿子相送。男方家既不拿花轿去抬,女方家没大轿也要请小轿,没小轿也要用骡马将新娘驼送过来。总之,新娘嫁人只此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要走着过来嫁人。听老 一辈说,我娘那时就是这样的。 母亲回忆,她被娘家人塞进轿子,一路坐过来,从早上坐到中午才到,屁股都坐痛了。只能老实的坐在里面,想看外面又不好意思,只是听着轿夫们一路上喊着话,曾记得有几句是这样的: 前面轿夫说:新娘上了轿; 后面轿夫接:咱们就起轿。 前面轿夫说:前头路正好, 后面轿夫接:咱们快趁早。 前面轿夫说:新娘生得娇, 后面轿夫接:你我别胡闹。 前面轿夫说:前面路正宽, 后面轿夫接:快快将路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